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留守儿童群体的研究是学术界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作者在文中通过留守儿童在社会化过程中在养育方式、学业期望、自我期望、社会支持、人际关系、心理状况等表现出的性别差异进行研究发现,留守女童在学习上、生活上、心理上都处于弱势地位,家庭、学校、社会应给留守女童更多的关爱,推进男女平等。  相似文献   

2.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大批农民外出务工创业,他们的子女留守在家,多数由爷爷奶奶或亲戚朋友照顾,形成了一个特殊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群体不仅数量大、比例高,并且在教育、生活、发展等方面面临着诸多现实问题。留守儿童的法制教育问题是当前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农村留守儿童在人身安全、学习、品行、心理发展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研究表明,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主要包括性格缺陷、心理障碍、人生观的转变及价值观的偏移等。与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相关的教育问题需要多方面措施的配合。文章主要分为二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描述了留守儿童社会心理问题的现状;第二个部分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4.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当前经济转型时期的特有产物,调查发现留守儿童在学习、人身安全、心理健康、思想认识和行为等诸多方面存在问题,问题成因固然与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打工有关,但也与农村义务教育的不完善、城乡二元结构的壁垒有着密切关系。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应该是预防性的,在正确分析和理解留守儿童的前提下,积极挖掘和发挥留守儿童本身所具有的有利教育资源,通过其正面教育意义来预防留守儿童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是留守儿童教育值得尝试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当前经济转型时期的特有产物,调查发现留守儿童在学习、人身安全、心理健康、思想认识和行为等诸多方面存在问题,问题成因固然与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打工有关,但也与农村义务教育的不完善、城乡二元结构的壁垒有着密切关系。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应该是预防性的,在正确分析和理解留守儿童的前提下,积极挖掘和发挥留守儿童本身所具有的有利教育资源,通过其正面教育意义来预防留守儿童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是留守儿童教育值得尝试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为了更好地了解留守儿童的现状,我们对近10年来关于"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和整合,呈现了"留守儿童"问题研究的主要进展;对留守儿童的概念,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以及留守儿童的教育、心理健康和社会支持、政策建议等方面归纳总结,并据此提出现有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的研究趋势,为进一步完善研究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社会转型期农村留守儿童安全问题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留守儿童作为社会中的边缘群体,具有有别于其他青少年群体的特征,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安全问题。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安全事故频发,这些隐患应引起社会各界及相关部门的广泛关注。社会、学校、家庭都有义务采取措施,确保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  相似文献   

8.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城市化过程逐步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打工人数显著增多,随之而来的留守儿童的生活、心理、隔代抚养等都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而留守儿童的社会保障问题又是重中之重。应认真分析留守儿童群体的特征和问题,针对现行留守儿童的社会保障政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参考对策,以保证留守儿童健康快乐的成长。  相似文献   

9.
目前,农村留守儿童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生活教育缺失这一现状,从农村留守儿童基本的家庭生活出发,对他们在情感、学习以及监护等方面的缺失展开论速,并提出几点拯救措施;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父母的家庭教育责任感;实施家庭亲情教育计划,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父母科学教子的能力}加强对监护人的教育.  相似文献   

10.
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增多,越来越多的中青年人选择了外出打工,这就造成了我国留守儿童的增多。由于留守儿童缺乏来自完整家庭的亲情呵护,长期得不到父母在思想道德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导致他们在思想道德、心理健康等方面存在严重的断层或缺位。运用小组工作介入留守儿童服务,8次小组活动后发现:留守儿童在焦虑、孤独和抑郁量表的得分显著降低;100%的留守儿童认为小组经验是有意义的,其中97.9%的人认为小组工作对其有较大帮助,并且喜欢这样的活动;小组成员在喜欢交往、主动交往、理解他人、信任他人、与人沟通、了解自我、相信自我、接纳自我、喜欢自我、调节情绪10个项目上均有较大改善。  相似文献   

11.
经过多年努力,湖北在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教育方面已经取得了初步成绩。但就整个湖北省来看,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教育状况不容乐观,突出的制约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社会体制和教育体制改革滞后,社会教育法律法规缺失,农村集体资金短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位。因此,完善湖北留守儿童社会教育应抓紧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加大农村社区社会教育基地建设,加强农村文化娱乐场所管理,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关爱留守儿童,为留守儿童社会教育提供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2.
调查发现,农村学前留守儿童在卫生、健康、安全、亲社会行为、成长环境、亲子关系等方面面临困难,而为此提供的社会支持资源相对不足.留守儿童群体的范围,已经延伸到处于哺乳期的婴幼儿.对学前留守儿童的基础性调查结果,可以对整个农村留守儿童群体的研究工作构成有效的补充.  相似文献   

13.
由于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长期分离生活,普遍存在着孤独、自卑、压抑等不良心理问题。亲情的“缺失”、家庭教育成“空白”、心理需求“悬空”,影响他们健全人格的形成和身心的健康发展。通过对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生活情感现状的对比分析,指出应加强对留守儿童情绪疏导、培养留守儿童的健康心理。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每年都有大量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一个新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便出现了。这些留守儿童在家庭生活以及早期教育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他们无法享受正常的亲情关爱,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面临着成长中的诸多问题。教育和保护好农村留守儿童,使他们健康成长,已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进一步推进,进城务工的农民工越来越多,由此导致了一个特殊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的产生。由于自我认识存在“盲区”、家庭教育存在“误区”、学校教育存在“困区”及社会环境存在“雷区”,引发了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和行为问题。通过自我、家庭、学校和社会协调合作,能预防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和行为问题,使他们幸福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16.
农村留守儿童是社会的一个弱势群体,是社会和学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但当前对这一群体的研究和关注,主要集中于他们的生活、教育、人身安全等方面,忽视了从道德教育的视角来探究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己经成为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措施,也是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根本要求。流动人口的子女在城市不能享受同等的教育机会,所以他们中的大部分不得不把孩子留在老家,从而形成"留守儿童"群体,成为违法犯罪的高发人群。"留守儿童"违法犯罪有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和个体因素等多方面原因。  相似文献   

18.
作为农民工问题副产品而出现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三农”问题的衍生物。农村留守儿童在心理、情感、道德、学习、社会交往及安全等方面出现了较严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留守儿童无论是在生理、心理上,还是在社会行为方面都容易出现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既有城乡差异、贫富差异、东西部区域差异、公共服务不足、儿童保护法制不健全、农村文化衰落等宏观因素,也有家庭结构与家庭功能消减、监护人监护职责不到位、留守子女家庭重视物质建设忽视对子女的教育关爱等微观因素。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既需要改革儿童福利行政管理机构,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实现由补缺型向适度的普惠型社会福利转变,也需要完善我国留守儿童社会支持体系,健全对留守儿童的救助保护体系与机制、开展专业社会工作介入等。  相似文献   

20.
山东省农村留守儿童犯罪问题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山东省农村留守儿童的规模较大,已成为一个需要高度重视的群体。特别是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留守儿童占农村全部儿童的数量已达到一半以上。由于父母与孩子长期分离,家庭结构及其教育功能遭到严重破坏,给孩子的身心健康和行为规范等带来了一系列极其恶劣的影响。留守儿童的不良行为率比非留守儿童高24.50%,违纪率比非留守儿童高12.73%,违法犯罪率比非留守儿童高10.99%,并已达到令人吃惊的12.54%。因此,党和政府乃至全社会都应予以高度重视,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切实为留守儿童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社会和家庭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