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湘江流域独特的自然、社会条件,对形成诸多水神奠定了基础。历史时期湘江流域水神祠庙所祀奉的神灵有湘妃等神话传说型,柳毅、杨泗等人物实体型和龙王、水府等普通大众型三类。各类水神也有一定的祭祀区,形成了湘水神祠主要以上游永州和下游长沙、岳州为中心的两大祭祀圈;洞庭湖神祠也多分布于沿湖的各州县。唐代以前,湘妃信仰居上;唐宋以后,洞庭湖神封号迭加。寻其原因当与湖泊水面扩大而致水旱灾害频发,以及显圣阴助官军有关。  相似文献   

2.
黄剑敏  庄华峰 《求索》2013,(11):61-63
明清以来,我国进入了自然灾害的高发阶段,长江下游地区也不例外。文章立足于历史现实,站在新的理论视角,以婺源傩舞为例,从以下四个方面对明清以来长江下游自然灾害与乡村傩舞祭祀活动的关系进行了客观的探讨和分析:一是傩舞文化中的神灵信仰,由于明清以来长江下游地区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而产生,体现出信仰意识在灾害社会中的现世关怀;二是傩舞文化中的雨旱信仰,也从明清时期开始尤显突出,表现出一定的功利性与世俗性;三是傩舞文化中的生殖崇拜,它正是自然灾害造成人口减少从而人们渴望多子多孙的一种文化表象;四是傩舞中的驱逐仪式,表现了村民们为了抵抗自然灾害实现自己个人愿望而对其崇拜的神灵进行诉求的一种精神行为,反映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一种美好向往和追求。  相似文献   

3.
农业活动与生态环境息息相关。从环境因素看,气候条件、湖泊变化、土地资源是促使宋代长江沿线农业发展的重要条件。在生态环境的影响下,宋代长江沿线的农业活动表现出农业生产技术的提升、农作物新品种的引进、水利田的开发与应用等新特点,沿江的农业生产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和改进。与此同时,农业生产发展也给宋代长江沿线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人地冲突加剧、水土流失频繁、土地质量损耗严重等。宋代长江沿线农业生产活动与生态环境之间呈现一种交互作用关系。  相似文献   

4.
人生存发展的内在动力、人生意义的终极保证以及社会力量整合和凝聚的精神力量,在于坚定的信仰.一个社会的普遍信仰总是反映出社会的主导性价值观,信仰的危机,是社会核心价值观失落的表现.信仰建设,不能仅局限在思想道德领域;根本持久的措施,是要勇于面对现实,积极应对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5.
抗击2008年我国南方雨雪冰冻灾害,是防范应对突发重大灾害综合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反映出经济社会发展和灾害应对机制的薄弱环节:基本还是依靠集权统一的领导体制和管理机制;突发事件应对法和应急预案效果不尽人意;灾害预警信息机制尚不完善;危机治理社会力量严重缺位等。应该以建设性反思批判精神,着力做好评估、反思、完善三个方面的工作,使传统意义的防灾抗灾从行政手段转向依法管理,从直接救灾转向风险管理,从分散控制转向机制协调,从灾后救助转向灾前防范。  相似文献   

6.
《中国减灾》2012,(9X):26-28
<正>灾害对女童、男童、青少年、妇女和成年男性等不同人群造成的影响是不同的;这些人群应对灾难的能力也各不相同。灾害的发生有可能会加剧不同人群中早已存在的差异,导致弱势群体面临更少的资源和机会,更难从灾害中恢复。因此,在减灾、备灾、应急救灾和恢复重建等灾害管理各阶段中,充分考虑最弱势群体的需求,促进最弱势群体的参与以及提高最弱势群体应对灾难的能  相似文献   

7.
《中国减灾》2004,(6):33-34
防洪措施是防止或减轻洪水灾害损失的各种手段和对策。现代防洪措施包括防洪工程措施和防洪非工程措施。防洪工程措施主要有堤防、河道整治工程、蓄滞洪工程和水库等,通过这些工程手段扩大河道泄量、分流、疏导和拦蓄洪水,以减轻洪水灾害;防洪非工程措施,主要  相似文献   

8.
正四川省泸州市综合防灾减灾馆是结合当地气候、地理及自然灾害特点而打造的服务群众的综合性教育基地。该场馆以把握灾害规律、识别灾害风险、科学应对自然灾害为展示主题,利用多媒体系统和互动设备,让前来参加夏令营、安全教育活动的观众在体验与互动中学习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  相似文献   

9.
正实践出真知。在试点推进巨灾保险方面,各地根据不同的经济、社会情况,结合灾害发生的特点和应对能力,探索出不同的自然灾害保险模式、做法和经验。本刊特邀上海、云南、浙江宁波、湖北谷城县等民政部门,分享灾害保险建设的做法和措施,希望对其他地区有所启迪和借鉴。上海是全国最早开发并推进社区综合保险的城市。社区综合保险是社会参与防灾减灾的重要探索,能有效分散风险和补偿损失。所以,社区综合保险,就像一把巨大  相似文献   

10.
红河流域哈尼族神话与梯田稻作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上,哈尼族先民本来是游牧、迁徙民族。至今,哈尼族仍为山地民族。但是,在哈尼族文化中心区红河流域的哈尼族神话中,却显示出一种似乎与山地氛围相悖的文化现象:水及水族均在各类神话中占有主导地位,水族创世成了一个鲜明的主题。在哈尼族的宗教民俗中,水神占有特殊地位,鱼、贝、螺等水族佩饰物成了重要的民俗信仰。在世界许多民族的原始观念及神话中,都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水。然而象哈尼族这样反映得如此集中且历久不衰者,却不多见。那末,我们如何解释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呢?  相似文献   

11.
近二十年来,随着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事关精神层次的信仰与价值观问题又成为受追捧的热门词汇。大学阶段是个体确立信仰,价值观趋于成型的人生阶段,因此大学生的信仰与价值观得到了更集中的关注。对5189名大学生的线上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总体上对信仰积极接纳,共产主义信仰占主流;当代大学生对于人生目标有着积极的态度,绝大多数人愿意通过努力去坚持自己的人生目标;终极性价值观积极、正向,多元化趋势明显,工具性价值观更注重个人特质;与十年前相比,当代大学生对待信仰的态度更积极,信仰共产主义的人数显著增加。由于家庭背景、生活环境等的不同,大学生在信仰和价值观方面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2.
<正>2024年春节期间,我国南方多地遭受了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给当地相关行业和民众出行造成巨大影响。本文以湖北省为例,对该次灾害事件的影响和应急处置过程进行介绍,同时对2008年我国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进行回顾。通过两次灾害应急能力的对比,总结出我国各地在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基础设施抗灾能力以及灾害应急机制等方面的提升,并给出相关措施以进一步增强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13.
仪式治疗是一种通过宗教仪式来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的知识与实践系统.西双版纳地区傣族的仪式治疗,是建立在当地民间信仰与南传佛教相结合的二元结构宗教系统之上的.通过僧侣、布章、波莫等在仪式治疗过程中的表演和仪式用品象征的展现,反映出民间信仰作为傣族的信仰基础,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和包容力;南传佛教在意义顺延和广延的过程中,对民间信仰既有迎合又有挑战.  相似文献   

14.
一个时期以来,我们发现妇女在精神信仰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在目前形势下,很有必要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为此,我们邀请了有关专家从各自学科的角度,对妇女精神信仰在当代的表现特点、妇女更容易产生精神信仰问题的原因和反映出的问题、以及怎样帮助妇女摆脱精神信仰危机等问题,交流了各自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武当道教是以信仰真武——玄天上帝为主要特征的道教派系。《武当福地总真集》等道书有老子神化到武当山寻访尹喜及老子变为紫元君点化静乐国太子等传说;宋代《太上说真武妙经》称真武神是玄元圣祖护度天人应化之身,是老君变化之身;武当山现存有太上观、太玄观、太常观及上善池、青羊桥等与老子信仰有关的文物遗迹。  相似文献   

16.
1998年,是济南市近年来降雨量最大的年份。但该市槐荫区南大明沟附近的居民,却再也没有往年那种大水进户,水漫床头,盆端瓢舀的苦恼了。南大明沟被视为济南的"龙须沟"。它是该市西部地区唯一的一条排洪河道,全长2800米。随着城市路面硬化率不断提高,加上挤占棚盖河道严重,河道淤积得不到及时清理,年年给下游的中大槐树地区造成水患。曾有位小学生在上学的路上被它吞噬了幼小的生命;1987年"8·26"大雨,沟下游附近的居民全部被淹,平均水深1.6米,最深处达2.2米。每到雨季来临,沿沟居民就忙着备沙袋以防水患,家里值钱的东西如电冰箱、洗衣机等  相似文献   

17.
彭富明 《前沿》2010,(5):183-186
中世纪是一个信仰的时代,理性的哲学沉思被对上帝的虔诚信仰所替代,上帝成为最高正义的化身,社会正义的来源与评判者。自然的归隐与上帝的凸现,标志着以上帝为核心的神学正义时代的来临。神学正义理论经历原初的朴素阶段、中间的系统阶段、最后的成熟阶段等三个阶段而发展起来,其中每一个阶段都各具特点构成神学正义理论链条上不可或缺的一环。  相似文献   

18.
乐山弥勒大佛作为世界第一大佛,誉满世界。然而大佛凿建之后的几百年间其地位和名声远不如今,本文以宋代为历史背景,对其当时的地位进行了分析,并从信仰、佛教造像文化背景、交通等方面分析、论述乐山大佛在宋代地位与名声难以提升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在全球变暖与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台风风暴潮灾害发生的风险可能仍会增加。我们应在基于自然灾害区域规律的前提下,合理调整人类活动,通过风险规避、防御、减轻等方式积极应对,减少台风风暴潮灾害的影响,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全球变暖与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台风风暴潮灾害发生的风险可能仍会增加。我们应在基于自然灾害区域规律的前提下,合理调整人类活动,通过风险规避、防御、减轻等方式积极应对,减少台风风暴潮灾害的影响,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