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正> 由湖南出版社出版、高其才撰写的《中国习惯法论》一书,以关于中国习惯法的独特认识为前提,通过对大量散落于社会各个角落的习惯法规范进行收集、整理、分类和分析,构架了一个内容丰富的中国习惯法体系。全书广泛地涉及了中国宗族习惯法、村落习惯法、行业习惯法、宗教寺院习惯法、行会习惯法、秘密社会习惯法和少数民族习惯法等多方面的内容,尤以中国少数民族习惯法的研究见其力度与深度。通读全书,有以下两点较深的印象。一、独特的学术视角 中国法学在近一、二百年的变迁中,受法治模式改变的影响,较多地带有大陆法系的学术特点,  相似文献   

2.
论中国少数民族习惯法文化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中国少数民族习惯法文化是中国固有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认为,中国少数民族习惯法文化是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中自然形成和智慧累积的成果,其中蕴含法观念、法行为、规范准则及实物形态等丰富内容;同时具有民族性、群体性、具体性、类比性等突出特征;值得注意的是,它在当今少数民族地区仍有深刻影响,与国家制定法文化有着一致和冲突之处,我们应在承认和尊重的基础上予以慎重对待和处理。  相似文献   

3.
论商事习惯法的性质与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商事习惯法的性质与地位袁敏殊朱克鹏商事习惯法(LexMercatoria)是一个十分古老的概念,在中文中有多种译法,如商法、商事法、商业习惯法、商人法或商人习惯法等。尽管各国学者对商事习惯法的概念、性质、内容、渊源,甚至对其是否存在均存在严重分歧,...  相似文献   

4.
瑶族是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居住在中国南方的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瑶族形成了内容全面、功能突出、影响深远的调解和审理习惯法.瑶族调解和审理习惯法包括调解和审理者、调解和审理范围、调解和审理原则、调解和审理程序、调解结果和判处等内容.  相似文献   

5.
格头村苗族原始宗教信仰与习惯法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格头村的习惯法是历史上的苗族习惯法延续和演变的结果。苗族原始宗教信仰中的守寨树崇拜、日常生活禁忌等内容中有很多规范属于以宗教禁忌形式表现出来的习惯法内容。通过“议榔”制定榔规的过程是通过举行仪式请神帮忙,借助于神的力量保证议定的习惯法内容的实施。宗教中的神秘力量是保证习惯法实施的重要权威。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习惯法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过去的法学研究,基本上围绕国家制定法来进行,极少关注中国的习惯法。事实上,在中国社会的发展中,习惯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从习惯法的含义、习惯法的历史考察、中国习惯法体系、进行中国习惯法研究的意义等方面对习惯法作一初步探讨。一、习惯法含义 (一)什么是习惯法?让我们先来看看国内法学界对此的阐述。  相似文献   

7.
以条约为基础产生的习惯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项新国际习惯法产生于一个内容相同的成文规则之上,它的产生是以成文条约为前提的,但是公约约文并不一定能够导致习惯法的产生。习惯法产生的标准是其形成的主客观条件是否被充分满足。以条约为基础产生习惯法的方式并不是习惯法形成的一条捷径,习惯法的拘束力绝不是一次性获得的,而是逐渐性的。以条约转化成为习惯法这一过程所体现的是对普遍原则进行反映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8.
<正> 宗教是人类历史上一种古老而普通的社会文化现象,在漫长的时代和广大的地域之内,它都是这个世界的总的理论,是它的包罗万象的纲领。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婆罗门教等宗教对世界各国的昨天和今天都有着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也表现在寺院习惯法对人们生活的规范方面。研究、探讨基督教习惯法、伊斯兰教习惯法、婆罗门教习惯法的内容和影响,对于认识中国宗教寺院习惯法无疑是有作用的。一、基督教寺院习惯法基督寺院习惯法在西方称为“寺院法”,我国普遍称为“教会法”(但通常仅指西欧中世纪天主教会的法)。它是由基督教当局为基督教会的组织和管理制定的一套行为标准和准则的总和,主要表现为成文形式。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三个问题:习惯法比成文法重要吗?习惯法的发展前途会怎样?习惯法的法律治理模式抵制“中国法制的自由化进程”吗?在知识经济时代,本文试图为“实证的自由主义”在中国法律文化中寻求一种生机勃勃的、自生自发的、经验主义的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10.
哈萨克族习惯法是哈萨克人长期的生产、生活经验的规范化、制度化,是本民族成员间共同认可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相对稳定性,虽历经演变,仍然对当今的哈萨克族人产生影响.文章从少数民族习惯法的概念和特征分析入手,介绍哈萨克族习惯法的渊源以及哈萨克族习惯法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青年学者高其才撰写的《中国习惯法论》已由湖南出版社出版。全书除导言外共分十二章,近三十七万字。通读之余,我感到这一是一本视角独特、观点新颖、内容全面、资料翔实的法学学术著作。 一、视角独特。它一反学术界专注于国家制定法、法典法的研究传统,将学术视角投向中国社会固有的法的传统,投向持久地支配与影响普通百姓和对中国社会有着深刻影响的活的法——习惯法。考虑到中国  相似文献   

12.
物权法定原则的法包括制定法和习惯法。习惯法上的物权先占取得,符合我国物权法的物权法定原则。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六巷打茅标习惯法表明了当代中国物权习惯法的客观存在,应当充分认识这一习惯法规范的效力和功能,全面把握打茅标习惯法积极意义,总结打茅标习惯法等物权习惯法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3.
当代社会的发展使法律渊源的多元色彩更加突出。习惯法为当代中国的正式法律渊源,我国《宪法》和法律、法规规定习惯在特定情况下经国家认可成为习惯法而具有正式的法律渊源地位。习惯法的功能和价值作为当代中国正式法律渊源应当受到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14.
宁华宗 《行政与法》2010,(12):94-97
习惯法伴随着民族的发展长期存在,在现代社会,少数民族习惯法也以其自身的形态存在于人们的社会生活中,中国社会法治化道路需要国家法同习惯法进行对话和对接。民族自治立法机关要真正成为对话的通道和对接的平台,正确定位自身主体功能,加强对国家法进行"习惯解读"和对习惯法进行"国家法式梳理",实现少数民族习惯法的现代表达,为中国法治社会建设做出应有之贡献。  相似文献   

15.
就研究现状来看,习惯法仍是一个不确定的概念,法学界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得到国家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规范;二是独立于国家制定法之外,具有普遍强制力的社会规范。对这些定义加以分析可以得到:习惯法是存在于特定地域内,由特定组织、群体实施并保障其强制性的行为规范。习惯法与一般习惯相比,具有内容上的权利义务性的特征,与制定法相比又更具社会历史性、地域性以及形式上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6.
论习惯法的诞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喻中 《政法论丛》2008,(5):59-63
习惯法的诞生,并不需要经过国家的承认。禁止性的习惯法,源于人的恐惧心理;允许性的习惯法,源于人的模仿本能。除此之外,血缘关系构成了习惯法诞生的外在背景,群体利益构成了习惯法诞生的内在动力,舆论毁誉构成了习惯法诞生之后的保障机制。以习惯法的诞生机制作为基础,还可以就习惯法与习惯、道德、制定法、原始法等相关概念的关系做出初步的辨析。  相似文献   

17.
行会又称行帮,英文为“GUILD”(基尔特),是封建社会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商人、手工业者为了排斥竞争,独占市场,保护同行利益,以习惯法为凭藉而组织起来的一种社会团体,一般分为手工业行会和商业行会两种。在中国行会的产生、发展中,行会习惯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行会通过习惯法加强内部控制和团结,阻止业外和同业竞争,维护垄断。中国行会习惯法以成文的法规条规章  相似文献   

18.
习惯、习惯法与民间法是当今法学界常用的三个不同概念,用来分别指称不同的规范范畴。然而,它们在今天法学界却是最混乱的概念。习惯是法律的重要渊源,不管在来源与形式上,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习惯法作为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概念,在人类法律史上的存在却具有特殊的时代性与价值意义。中国古代对少数民族固有法与习惯,中原汉人民间各类具有规范性作用的“俗”并不用习惯法来指称,而是用“刑”、“法”、“例”和“俗”等。习惯在法律体系中成为法律的路径有两种:概括性承认习惯在特定条件下成为法律适用时的依据和把习惯作为立法来源,写入正式的法律,上升为成文法。习惯法在法律体系结构中有两种模式:法律与习惯法并存和特定法律适用中习惯成为特定案件与事件的依据而成为习惯法。  相似文献   

19.
自习室占座是大学里一种由来已久的现象,各大高校的学生们几乎形成了一致的占座规则和习惯。占座可以视为一种习惯法。通过对占座现象的博弈分析可知,占座这一现象是当事人通过博弈的方式,在充分合理的计算各自利益之后所产生的一种均衡。将此结论类推到一般习惯法,可知当事人的经济理性以及基于经济理性下的博弈行为和博弈选择是习惯法产生、发展、消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外部条件的变化会导致理性的经济人改变博弈策略,从而使得博弈的结构和内容发生变化,最终使得习惯法发生变化。因此,在对待习惯法时,必须充分注意尊重习惯法,探究习惯法影响下当事人的经济理性,不可通过强行手段变更习惯法。  相似文献   

20.
婚姻习惯法是藏族习惯法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藏区的审判制度变化使藏区的婚姻习惯法的内容和特点具有显著的地域特征。社会生活的多元化、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是法律多元化存在的重要原因。藏族的习惯早已融入了法律成分。我们认为,应当在维护多元文化的前提下,承认民族习惯法对于国家法律的补充作用。对于如何在藏区把民族习惯和民族规范融合在一起,是我们目前需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