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随着我国改革的持续深入和伴随而来的利益关系深刻调整,群体性事件频发严重影响到和谐稳定的社会政治局面。但长期以来,群体性事件的治理却始终不尽如人意,文章尝试从善治视阈深刻剖析群体性事件频发的现实和深层次原因,并试图从善治视阈探讨并提出群体性事件的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2.
市场化改革的深入,一方面激发了社会的活力,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积累了社会矛盾,群体性事件频频发生。面对现实的挑战,如何预防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是急需研究的重大现实课题。本文从社会认同的角度对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进而探讨了化解群众认同危机,预防群体性事件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群体性事件对社会安全稳定和共产党执政造成重大影响。如何正确认识和有效治理群体性事件,是摆在我们党和政府面前紧迫而现实的重大问题。从党群关系的视角解释群体性事件有其内在的合理性。实际上,党群关系对群体性事件治理产生重大作用,包括消极作用和积极作用。为此,我们应着重从构建群众利益的实现和协调机制、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增强党群关系民主的制度化建设等方面密切党群关系,促进群体性事件治理。  相似文献   

4.
群体性事件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从其成因分析,利益受损、协商机制欠缺是重要诱因。社会组织在缓和社会矛盾、预防群体性事件发生中具有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目前我国社会组织发展不足,应有重点、有意识的进行培育,使其在预防群体性事件发生、维护社会稳定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5.
新世纪以来,我国的群体性事件呈现出快速增长趋势,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何正确认识和应对群体性事件,有效化解社会矛盾,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必须面对与认真解决的重要现实课题.因此,对现阶段群体性事件的理性研究,是公安机关预防与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基础.群体性事件概念的由来及其界定,以及进入新时期以来,群体性事件的基本状况、发生原因及其内在机理,是公安机关预防与处置群体性事件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网络群体性事件作为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形式危机,对个人乃至社会、国家都产生了巨大的现实影响。从利益视角出发梳理我国网络群体性事件的产生原因,并以此为基础提出治理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对策机制,构建以利益为核心的调节机制,可以有效防止和治理网络群体性事件,促进我国社会和谐、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群体性上访事件不断发生并呈逐年增多的态势,成为影响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安全隐患。因此,必须从源头上预防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主要是做好信息预警、维护秩序和依法处置三项工作,把群体性事件造成的危害减少到最低限度,以全力维护好社会政治稳定。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种社会矛盾表现形式愈趋激烈,造成的后果和影响也越来越严重,此种社会现实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就群体性事件的特征而言,呈现出了发生突然;群体性事件人员、数量增多;规模扩大以及有组织性、原因的复杂性、处置难度较大等特点。究其原因,各种具体的利益冲突是引发群体性事件的直接原因;政策法规不健全、社会不公和作风不正是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政治、社会、法制因素;基层组织控制力及全局驾驭能力弱化,是群体性事件产生的体制性因素。为此,有必要从事前调控、事发控制和事后处理三个方面对我国群体性事件进行预防和应对。  相似文献   

9.
群体性事件是困扰各国政府的难题,在社会转型时期尤是如此。近几年来我国群体性事件数量呈不断增长之势,是影响社会稳定不可忽视的因素。在我国群体性事件是群体性治安事件的简称,公安部为此专门制定了处置此类事件的相关规定。宏观上研究群体性事件形成的社会心理原因,微观上分析群体性事件参与主体的心理类型,有助于公安机关有效处置此类事件,避免事件的恶化,维护社会公共秩序,保障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0.
群体性事件社会心理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群体性事件是困扰各国政府的难题,在社会转型时期尤是如此。近几年来我国群体性事件数量呈不断增长之势,是影响社会稳定不可忽视的因素。在我国群体性事件是群体性治安事件的简称,公安部为此专门制定了处置此类事件的相关规定。宏观上研究群体性事件形成的社会心理原因,微观上分析群体性事件参与主体的心理类型,有助于公安机关有效处置此类事件,避免事件的恶化,维护社会公共秩序,保障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1.
现时代科学精神的基本内涵应可理解为“实事求是、探索求真、崇尚真理、勇于创新”的精神。科学精神的缺乏将不可避免地给市场活动、科学研究和思想领域带来严重危害。在社会突发事件的处理中,科学精神能消除社会恐慌,调适社会心理,抵御由突发事件引起的迷信、邪说的蔓延,能为决策提供方向引导、方法指导和激励创新作用。我们要以社会突发事件的处理为契机和突破口,利用“聚焦”效应,充分利用媒体的关注,为社会突发事件的处理机制贴上“科学精神”的标签,大力宣传和弘扬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12.
各类群体性事件的频繁爆发,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影响我国治安秩序和社会稳定的最突出问题之一。民俗作为一种文化模式和社会软控制的治理方式,可以制约民众的行为,对群体性事件具有极大的影响。因此,分析群体性事件的类型及表现方式,考察民俗与群体性事件防控的关系,从民俗视角研究当前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及群体性事件的防控对策,对防控群体性事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群体性事件呈现出易发、多发和群发态势,对社会稳定的影响日趋加大.为了更好地预防、处置群体性事件,力图从群体性事件产生的诱因入手,分析当下群体性事件的主要特点以及处置的难点,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对公安实践工作能够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群体性事件是目前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不断演变激化的结果。是一种超出现行社会规范的行为。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置群体性事件,已成为我们必须重视和解决的一大课题。群体性事件的研究有助于社会稳定和提升政府的执政能力。境外专家对群体性事件的研究多集中在群体性事件的性质、类型、产生的原因等方面;而境内诸多学者、专家对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特点、表现形式和处置对策都做过一些有益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5.
国外境外关于集群行为和群体性事件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群体性事件作为社会矛盾的综合反映 ,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国外境外学术界对群体性事件的性质和类型 ,形成原因及过程 ,群体性事件中的群众心理及行为特征 ,处置原则等方面都有系统的研究 ,这对于正确认识和处置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群体性事件 ,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6.
如何应对群体性事件业已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热点、焦点和政府工作的一个重点、难点,地方政府在长期的群体性事件处置过程中,已经建立了以维护社会稳定为导向,注重对群体性事件管控的工作模式,其重心在于"堵"与"控"。此种工作模式在处置群体性事件,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实施成本很高、缺乏可持续性的弊病。由此,各级政府对于群体性事件的处置,既要看到其影响地区稳定等消极面,又要将群体性事件所隐含的积极因素挖掘出来,树立以管控与疏导适时互换为导向的工作理念,通过建立健全一系列相互关联的社会矛盾化解机制,将其转化为促进社会发展的要素,从而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30年来,福建省社会治安基本状况呈现出刑事案件梯次上升、治安案件梯次攀升后出现震荡、群体性治安事件由升转降、社会治安群众满意率逐年上升的局面。但从当前状况看,福建省维护稳定形势仍较严峻、犯罪总量居高不下、群体性治安事件稳中有降、犯罪类型趋向多元化,因此“平安福建”建设仍将面临许多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边境地区群体性突发事件是深入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的重大隐患。要根据边境地区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潜伏期、暴发期和善后期等不同发展阶段及其特点,有针对性地运用预警教育法、沟通教育法、矛盾调解法,舆情控引法、疏导教育法、隔离教育法、心理干预法、教育转化法、总结教育法等应急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预防和化解群体性突发事件,提升边境地区处突维稳治边的综合能力,促进边境地区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19.
由于社会结构的变化和利益结构的调整,社会多元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和摩擦更加激烈,加之县域社会稳定基础脆弱,县城群体性事件的发生频率也不断增多,并呈现出主体为弱势群体、客体为县政府及其部门、发生方式具有暴力性和突发性等特点.县域群体性事件的产生原因包括表层原因和深层原因两个方面的因素.应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采取积极有效的方式应对县域群体性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