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42年入春以后,冀南区的抗日斗争形势进入最艰苦时期。敌人除继续对根据地进行封锁、蚕食和频繁“扫荡”外,还加紧增修据点、炮楼、公路和封锁沟墙,一时间,据点、炮楼星罗棋布,公路、沟墙纵横交错,使抗日军民的活动受到极大限制。“夜宿炮楼下,仰观路上灯;行军必过路,天天闹敌情。”这几句当时广为流传的顺口  相似文献   

2.
新良  建文  艳霞 《党史博采》2006,(4):53-53
1940年仲夏,日本侵略者为了掠夺中国山西的煤炭资源,抢修德州至石家庄的铁路.他们在冀南各地到处修碉堡、设据点、挖封锁沟、筑封锁墙.搞得据点、碉堡星罗棋布;公路、沟墙纵横交错.使我冀南军民抗日活动变得困难重重.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我军仍组织了一次漂亮的伏击战--东高才大捷.从而狠狠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也大大提高了我军的抗战信心.  相似文献   

3.
作为市级“民主法制示范村”,郎 溪县涛城镇庆丰村在发展的过程中, 拆“墙”填“沟”,几条“金纽带”不 仅连出了党员干部和群众的真情,更 连出了全村和谐进步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4.
偷越封锁线     
日本帝国主义对抗日根据地实行封锁,封锁的方法主要是设立封锁线。封锁线以铁路、公路、河流和一些特殊地形为主线,在主线两侧建立碉堡群、封锁沟、封锁墙和铁丝网等。在组织方面,建立所谓乡村自治的伪组织,实施强化治安,企图把根据地困死。从这个根据地到另一个根据地,必须通过敌人的封锁线。我从山东抗日根据地行军到太行山根据地,再从太行根据地到晋绥根据地,又从晋绥根据地到延安,曾多次通过敌人的封锁线,封锁线的宽度长短不一,一般急行军一夜可以通过。但也有宽到一夜通不过的,我经历过一次必须两夜才能通过晋中平原敌占区的行军。那是…  相似文献   

5.
烽火受命 1942年,抗日战争进入最艰苦的岁月。在日军的残酷扫荡分割下,鲁南山区根据地被严重压缩,出现“南北十余里,东西一线连”的严峻局面。湖滨平原上,敌人的碉堡林立、封锁沟纵横,从湖西到鲁南、由华中去陕北的交通线完全被切断。为了打破敌人的封锁包围,  相似文献   

6.
挖壕纪实     
挖壕纪实李云峰我是平谷具乐政务乡杨家会村人。1942年春,日本侵略者推行残暴的第四次“治安强化”运动,妄图扑灭抗日烈火。为了对我山区的抗日根据地实行经济和军事封锁,日寇强迫成千上万的民工去挖“防共壕”(又叫治安沟)。这种壕沟宽三丈,深二丈。平谷北山一...  相似文献   

7.
1942年,日寇对我冀中抗日根据地发动了一场空前残酷的“五一大扫荡”。“扫荡”中,敌人一边大举进攻,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一边又挖封锁沟、铺筑公路、修建岗楼据点、推行“强化治安”,气焰十分嚣张,给冀中的抗日活动造成了很大困难,我根据地的通信联络工作也被迫转入地下。 这年农历9月的一天下午,安国县北张各庄村党支部委员陈洛寒,找见本村年仅14岁的张  相似文献   

8.
7 现在的石家庄裕华路平安公园一带,当年曾是日本军队驻屯的南兵营所在地。这座兵营占地300余亩,周围挖有封锁沟,设有电网,四角筑有炮楼,中间还挖有一条内沟,将整座兵营分割成东西两部分。1944年前后,日本法西斯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整个中日战场的形势已经注定必败无疑,为作战败收场计,便将这座兵营改为华北地区最大的“劳工集中营”,他们把抓来的大批中国战俘和无辜平民先关进这里,然后再转押送日本充任劳工。  相似文献   

9.
谷纪 《前线》1962,(21)
最近,美帝国主义发出了对古巴实行新的侵略的危险信号。肯尼迪在十月二十二日悍然宣布美国对运往古巴的“一切进攻性军事装备”实行严格封锁。与此同时,美国还采取了一系列的其他军事部署,伺机发动对古巴的突然袭击。此后,肯尼迪和赫鲁晓夫往来信件,肯尼迪提出必须拆除在古巴的所谓“进攻性”武器,并且要在联合国进行所谓“国际视察”和“核实”之后,美国才可以同意取消对古巴的海军封锁和提供不入侵古巴的保证。但美国的“空头支票”没有  相似文献   

10.
赵建华  丁陆一 《党课》2006,(7):62-62
江苏省赣榆县在全县436个行政村设立了统一标准和内容的“小康墙、文明墙、社会主义新农村墙”和“党报党刊言传栏”的“三墙一栏”宣传载体,为宣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思想保证和舆论平台,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图为党员干部在参观党报党刊宣传栏。  相似文献   

11.
倭寇怒发末日狂。左清乡,右抢粮。“王道”断裂,“乐土”浸血浆。为解倒悬潜敌后,穿群堡,越沟墙。 短兵轻装夜行忙。破交仓,惩汪邦。正义纸弹,化作春雷响。甘愿提颅战虎穴,复国土,驱东洋。 注:1942年敌后抗日战争进入大转折阶段。太行抗  相似文献   

12.
撕开经贸封锁的裂口美国对中国采取的遏制和孤立政策,除了战争威胁,还有经济上的封锁。西方主流政治家大多不看好新中国的经济发展前景,认为新中国没有能力自给自足。美国国务卿艾奇逊表示:“在共产主义理论与中国的具体现实之间的第一个冲突大概会具体地在经济领域中产生”,“正是在对华经济关系领域中,美国具有对付中共政权的最有效的武器”。这个武器,就是经济上封锁孤立,以促使新中国自内生乱。  相似文献   

13.
国人与墙     
国人爱墙 ,无处无墙 ,自古如此 ,习以为常。富人家有墙 ,穷人家也有墙。旧社会地主老财乡绅家房子大 ,宅院深 ,围墙也高大。许多山寨村庄也有墙 ,人称土围子。城市就甭提了 ,城与墙与生俱来 ,无墙不城 ,人所周知 ,没见有识字人把城墙写作“成墙”的。家庭有墙 ,村寨有墙 ,城镇有墙 ,国家也必须有墙。二千多年前的秦始皇作为国君 ,为“莫若王土”的偌大中国建了一堵“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的墙———万里长城。放眼今日之中国 ,依然是墙的世界 ;别墅有墙 ,连体户有墙 ,农舍也有墙 ,城市居民新村外围都有墙 ,具体到一家一户又分别有墙 ,形…  相似文献   

14.
“七·七”芦沟桥事件后,全面抗战开始。可蒋介石仍然抱着“攘外必先安内”的信条,在军事上不断向我八路军骚扰;在舆论上颠倒黑白,封锁我八路军的抗战功绩,用一些假消息来欺骗、蒙蔽人民群众。为了粉碎蒋介石的舆论封锁,唤醒国统区的广大人民群众起来抗战,我党决定在湖南创办一份宣传抗日的刊物。具体责任落到了田汉、廖沫沙身上。  相似文献   

15.
抗战期间,华北抗日根据地处于极端残酷的战争环境,既要面对日伪的“扫荡”、蚕食、分割与封锁,又要遭受日伪的暗中破坏。但华北抗日根据地军民并没有屈服,他们在中共政权的坚强领导下,英勇地进行了反“扫荡”、反蚕食、反分割、反封锁、反日伪暗中破坏的斗争,谱写了一曲慷慨激昂的战歌。  相似文献   

16.
正"有了这条水渠,今年汛期终于不用担心房屋进水、菜地被淹了。"5月12日,龙里县冠山街道平西村下西边组村民陈先华站在沟堤上说。沟堤旁,是修葺一新的沟墙。过去,这里乱石凸起、杂草丛生,方圆3公里山上的雨水都流经这里。2019年9月,突如其来的一场大暴雨冲来的泥石流导致望来所山洪沟改道,一到雨季,沟两边的房子就会被洪水淹。尤其是沟前的菜地和稻田,每逢雨季,沟里的洪水把乱石、杂物冲进菜地和稻田。  相似文献   

17.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东西方之间陷入冷战局面,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开始对以苏联为首的东方阵营实施“封锁”、“禁运”,东西方经济联系被人为地割裂开来。为了打破美国的“封锁”、“禁运”,促进东西方经济合作,在苏联政府的支持下,由东西方国家的一些民间组织和进步人士发起,1952年4月在莫斯科召开了国际经济会议。新中国派团参加了这次会议,并在会议上极大地拓展了对西方国家的贸易渠道。一、莫斯科国际经济会议的发起莫斯科国际经济会议是由第二次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倡议召开的。世界和平理事会在1951年2月柏林会议上决定,应在苏联举行…  相似文献   

18.
1956年10月20日,祖国的东海海域,在明媚阳光的照射下,碧波万顷。忽然,平静的海面上翻起许多巨大的水泡,进而从水中跃出一条“蚊龙”。不一会儿,这条一较龙”又窜入海底,消失得无影无踪,仅在海面上留一个巨大的漩涡。它,就是上海江南造船厂建造的我国第一艘潜艇。祖国辽阔的海域急需“海底卫士”1949年新中国诞生后,祖国大陆上的解放战争到1950年已基本结束,绝大部分省、市转入了经济恢复时期,而东南沿海不少地区和海域在50年代前期仍然处于封锁与反封锁、袭扰与反袭扰的战争状态。为了粉碎敌人对东南沿海的封锁和破坏,防御帝国…  相似文献   

19.
在艰苦的八年抗战中,由于日军的频繁“扫荡”和严密封锁,给抗日根据地军民造成了严重的困难。为战胜困难,坚持抗战,根据地军民热烈响应党中央、毛主席“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发展  相似文献   

20.
出北京,沿京沪高速公路南下,经天津、河北到山东,过德州、济南、泰安到临沂,继续向前过郯城,再向前便到了山东的“南大门”——郯城县红花乡。红花乡大大小小70个村子,叫“沟”啦“崖”啦的不少,黄沟崖村就是一个。黄沟崖村不大,146户,不到700人。虽叫“黄沟崖”,可既没有建在沟里,也不是建在崖上,村东村西村南村北一望无际的大平原。黄沟崖村的“一把手”姓了个《百家姓》上没有的怪姓——问,大名问友章,一位年过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