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西方法律传统的挑战——评美国批判法律研究运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一、什么是美国批判法律研究运动 批判法律研究运动(the Critical Legal Studies Movement,英文缩写CLS),又译批判法学,是美国七八十年代兴起的一股批判美国、乃至整个西方法律传统的左翼思潮。 批判法律研究运动的社会根源在于六十年代中后期席卷美国的反战运动、黑人民权运动和学生造反。这些运动汇合在一起,极大地冲击了美国社会的统治秩序和正统观念。美国批判法律研究运动的核心分子,象肯尼迪(D.Kennedy)、楚贝克(D.Trubek)、阿贝尔(R.Abel)和图什内特(M.Tushnet)等人,就是当年耶鲁大学校园内造反运动的积极分子。  相似文献   

2.
社会法学派起源于十九世纪后半期的德国,盛于二十世纪西方各国。该学派在德国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艾尔利希(1862—1922)在美国系统地阐述这一学派观点的是霍姆斯(1841—1935)、庞德(1870—1964)。社会法学派强调研究“现实的法学”,研究法律现实的各个方面,反对实证主义法学派仅仅对法律进行形式逻辑上的研究,但他们对法律实证主义的批判是从反科学的立场出发的。他们对于法律的来源、性质和作用的论述,着重宣扬了法的社会性,否定了法律的阶级性。  相似文献   

3.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古老的法哲学命题,从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开始就一直被讨论。在漫长的西方法学发展史上,形成了自然法学派、分析法学派以及社会法学派,其各自对法律以及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都有各自不同的见解。本文立足法律与道德的基本命题,以西方法制史上三个不同法学派的观点为依据展开研究、进行批判,以明晰法律与道德两者之间的关系及演变。  相似文献   

4.
<正> 在七十——八十年代,西方国家法学中出现了一种称为“女权主义法学”(feministjurisprudence)的思潮。传播这一思潮的人主要是法学院的女性教授和学生。她们并没有统一的观点,但共同要求提高妇女在社会上,特别在法律职业中的地位。从思想渊源上讲,有些人持自由主义观点,也有些人倾向西方法学界近年来盛行的“批判法运动”(critical lawstudies movement,简称CLS)。批判法学家的观点众说纷纭,他们被认为是法学领域中的“左派”,即具有较激进的政治倾向,反对法学界占主导地位的自由主义、形式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5.
郑强 《中外法学》1997,(3):118-120
<正> 俄罗斯莫斯科大学教授O·列依斯特在其《三种法律思想》一文中,对他称之为“奠定了法学理论基础”的法律思想——规范法学派、社会法学派和道德法学派(又称自然法学派)——进行了别具慧眼的分析和匠心独运的概括。他认为,三种基本法律思想各有依据和系统批判其他学派的观点,各有独特的社会意义和难以互相取代的理论地位。最终形成相互批判、相互补  相似文献   

6.
刘小楠 《河北法学》2005,23(8):139-144
西方女权主义法学的兴盛是20世纪不可忽视的学术现象。90年代女权主义又与同时代风靡西方的反主流文化浪潮相契合,带有很强的反主流意识和批判意识,已经被公认为是后现代法学的一个主要的流派。通过对美国女权主义法学的产生背景、发展现状、研究对象以及美国女权主义法学的研究视角从中心到边缘的发展趋势的介绍,以期探讨西方这一新兴学派的发展以及后现代法学给现代法学的传统研究范式所带来的冲击。  相似文献   

7.
法律是一个带模糊性的边际性概念;法学发展历史上存在自然法学派和规范法学派两大学说;从东京审判看恶法非法,那么自然法学派理论是国际法的最低底限而使国际法得以普济;在国际法上法律原则的介入,是自然法学派理论对国际法理论体系渗透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8.
一国际法作为一个完整的法律体系形成于近代欧洲,有关国际法的学说也是在彼时彼地产生的。综观西方国际法理论,有所谓自然法学派、实在法学派、社会连带法学派、规范法学派等诸多流派。这些学派都以当时风行的西方法哲学思想为理论基础,反映了不同国家及其在不同时期的利益和要求。譬如,自然法学派用自然法的观点来看待国际关系,认为国际法是自然法的一部分,或者是自然法对国家之间关系的适用,国际法的效力来自人类的良知、人类的理性以及人类法律意识等。这种观点的直接理论来源是英国人霍布斯的哲学学说。霍布斯把世界严格区分为自然和社会两种状态。他认为,自然状态是一种人们相互残杀的永久的战争状态,为了避免使人类在这种状态中被消灭,就需要有引导人们保全自我的理性戒  相似文献   

9.
七十、八十年代是美国法学思想发生重要变化的时代,出现了一批在各个法学领域崭露头角的新人,对西方传统的法学理论提出挑战。美国哈弗大学刑事司法研究中心教授唐纳德·布莱克(Donald Black)就是其中著名的一位。布莱克1972年发表批判美国法社会学的权威塞尔兹尼克(P.Selgnick)的论文《法社会学的界限》并提出纯粹法社会学而成名;1973年  相似文献   

10.
19世纪初产生于德国的历史法学派,是西方法学流派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其思想在整个19世纪占据了德国法学研究的主导地位,引领了世界法学发展的潮流,并对后世法律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通过总结历史法学派主要观点及当时和后世的学者对历史法学的评价,为我国法制的现代化建设提供镜鉴。  相似文献   

11.
美国著名的批判法学家罗伯特·昂格尔,运用其社会批判理论,对以传统的自由主义为基础的法律制度,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批判,指出在现代社会中传统法律的危机,即认为传统自由主义法律思想的意识形态属性具有工具性和虚伪性,对其修补是不行的,必须彻底地完全地否定;并提出在新的社会条件下要用新的方法开展法社会学的研究,要重建法律的理论,为批判法学运动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本文指出批判法学家昂格尔这种关于资本主义社会法律性质问题的探讨和对法律制度的高度反思,对我国法学家来说,是有参考意义的。  相似文献   

12.
对新法律现实主义之所以被提出的背景与意义的阐释,离不开对自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兴起的旧法律现实主义、法律过程主义、批判法学、法社会学、法经济学等流派与运动的梳理。新法律现实主义不仅延续了旧法律现实主义对事实和开放法学研究的提倡,还强调对已有的多学科方法研究成果的法律性重视,也呼吁其它学科的研究关注其研究的法律实质意义。在其推动下,传统的法学研究和利用其它学科方法展开的法学研究得以更好地渗透和合作,使得学科整合和实证法学研究更为有效地进行。  相似文献   

13.
郭义贵 《中外法学》1999,(3):124-127
<正> 哈罗德·J·伯尔曼(Harold J.Berman 1918——)是美国比较法和国际法、法律史、商法以及法哲学诸领域公认的权威,世界著名的苏俄法专家之一。 《法律与革命——西方法律传统的形式》(以下简称《法律与革命》)是作者长期潜心研究的结晶,其创意始于1938年,至1983年问世,时间跨度竟达45年之久。全书洋洋洒洒不下70万字(据中译本),生动、细腻地描述了作为西方法律传统背景的民俗法,探讨了伴随着教皇革命而来的西方法律传统在欧洲大学中的起源、西方法律传统的神学渊源等问题,堪称西方法律史的一部力作。  相似文献   

14.
批判法学在美国的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自70年代末以来,一个通称为“批判法学运动”(Critical Law Studies Movement,简称CLS)的思潮在美国法学领域中开始出现,以后不断兴起,至今仍盛行不衰。从80年代美国法学刊物的目录来看,在有关法理学、法律哲学、法学理论方面的论文主题中,批判  相似文献   

15.
再论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法律体系和部门法的概念 体系一词泛指由若干事物构成的一个和谐的整体。因此,仅从字面上看,法律体系一词有可能是而且事实上也是一个多义词。在国外,仅前苏联和其他一些东欧国家的法学著作中,才将部门法体系称为法律体系,在西方国家和其他国家的法学著作中,对部门法划分的研究一般用法律的结构和分类之类的标题。至于法律体系(即英语中的legal system)一词,不仅是多义词,而且其用法也是极为混乱的。在国内法学界,对法律体系一词也有各种不同的理解。根据1949年建国以来法学理论学科中传统解释,“法律体系通常指由一个国家的全部现行法律规  相似文献   

16.
程鹏 《中外法学》1990,(6):23-26,80
<正> 一、清代译介国际法的概况 1839年(道光19年),林则徐主持翻译了瑞士国际法学者瓦泰尔(Emmerich De Vattel,1714—1767)的名著《国际法,或适用于各国和各主权者的行为与事务的自然法原则》一书中的若干章节。这是我国首次引进的西方国际法著作。此后,译介西方国际法著作逐渐增多。1864年(同治3年)美国传教士丁韪良(W.A.P.Martin)把美国学者惠顿(Henry wheato)n,1785—1848)著的《国际法原理》(Elements of International Law,1836年)一书译成中文,经总  相似文献   

17.
一、引言 1861年是历史法学发展史上值得纪念的年份。这一年,萨维尼“平静而满怀希望地”死去。[1]在他去世之前,德国历史法学派就已经分裂为日耳曼学派与罗马学派,前者专注于对传统的日耳曼法的整理,后者则专注于从罗马法中建构一个抽象的法律体系。某种程度上,这一分裂其实也象征着德国历史法学理论的失败。  相似文献   

18.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于对法西斯主义统治的反思和对人权的追求。在日本逐渐形成一个新的宪法学派:抵抗主义法学派。该学派同其他法学流派相比,有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它是实践和理论的高度结合。抵抗主义法学派既是一种法学思潮运动,也是一种法律实践运动。抵抗主义运动虽然以宪法修订为直接缘起,但运动所涉及的问题并不局限于宪法之内容,其在法学方面的影响是深远  相似文献   

19.
源远流长的西方法律思想史实际上也就是四个主要法学流派在不同时期的盛衰史。这四个流派即我们所熟悉的自然法学派,实证主义法学派,历史法学派和社会法学派。其中除历史法学派仅在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作为启蒙运动的反动而繁荣了一阵之后便消声匿迹了之外,其余三派至今仍以备自的最新型态——现代分析法学派,复兴自然法学派及社会法学派——鼎足而立,统治着西方法哲学界。三派之间的笔墨官司旷日持久,难分胜负。一方  相似文献   

20.
沈寨 《北方法学》2012,6(1):32-37
近几年,在西方法学研究的影响下,中国法律修辞(学)研究也日益繁盛起来。但与西方法律修辞(学)以批判逻辑理性为前提的兴起缘由不同,中国法律修辞(学)面对的现实是理性精神的缺失和恣意限制的缺乏。在这种情况下,法律修辞(学)研究如何能够做到既批判理性又维护理性,容许主观又限制主观,以避免其对法治形成消解。鉴于中国法治发展的现实与修辞传统的影响,再结合西方经验,我们只有对法律修辞研究作出客观化的努力,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