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张丽霞  赵红星 《河北法学》2005,23(10):132-135
世界范围内有组织犯罪令人触目惊心。有组织犯罪在中国特指黑社会组织或者黑社会性质组织所实施的犯罪。在新形势下,有组织犯罪呈现出一些新特点:带黑社会性质的犯罪数量上迅速增长,质量上正向典型的黑社会犯罪演化;装备更趋现代化;犯罪的“组织化”程度越来越高,“企业化”趋势更加明显;犯罪手段上越来越重视“软”手段的运用;犯罪活动呈现跨区域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针对这些特点,提出一些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2.
有组织犯罪是当前学界探讨的热点问题之一,刑法学、犯罪学、刑事诉讼法学等学科对此问题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使之成为了一个新的学术增长点。本文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含义、特征和类型,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心理矫治对策。分析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产生的社会、经济、历史和文化原因,认为社会控制弱化和腐败,社会贫富悬殊、两极分化,以及历史和文化的影响是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产生的主要原因。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打击必须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在严打的高压下,要通过进一步加强心理矫治工作,对那些初陷泥潭、涉恶未深的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分子进行帮教,引导他们重回社会,是预防犯罪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香港黑社会组织作为世界上历史最为悠久的著名黑社会势力之一,早已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犯罪组织发生联系,进行跨地区犯罪活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对外交往活跃,商品经济迅速发展,一些境外黑社会组织乘机加紧进行渗透和破坏活动。他们以投资、经商、旅游等名义派员入境设立据点,拉拢青少年参加黑社会组织,不断扩大势力范围,猖狂进行违法犯罪活动。在境外黑社会组织犯罪活动的影响下,一些境内犯罪分子也相继效仿结成带黑社会性质的犯罪团伙,情况日趋严重,对社会治安构成很大威胁。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境外黑社会组织很可能继续将据点内移。可以说,沿海开放地区黑社会组织活动的今天将是内地的明天。  相似文献   

4.
兰州市黑社会性质犯罪现状及特点兰州市黑社会性质犯罪活动的现状近年来兰州市社会治安形势日趋严峻,特别是有组织犯罪向黑社会性质犯罪方向演化的趋势十分明显,带有黑社会性质的犯罪组织和初具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雏形的流氓恶势力团伙大量出现,曾一度成为危害兰州市社会治安的“毒瘤”。2000年12月全国“打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兰州市公安机关摧毁已经发展成形的黑社会性质组织7个,流氓恶势力犯罪团伙14个,“校霸”、“厂霸”、“村霸”、“车匪路霸”等各类“霸头”11个,抓获黑恶势力团伙成员396人,破获持枪杀人、绑架、抢劫、强奸、赌博、寻衅滋事、强迫妇女卖淫、私藏枪支、敲诈勒索、贩毒等各类案件450余起;缴获各类枪支  相似文献   

5.
黑社会性质组织之所谓其他手段应本着与暴力、威胁具有相当性来理解,其软暴力色彩不宜否认。黑社会性质组织也应以实施犯罪行为为必要,不能成立黑社会性质组织,并不必然意味着就不能构成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两者不能混为一谈。在本质上《刑法修正案(八)》第43条第5款关于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行为特征只需体现为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有组织地进行犯罪活动。  相似文献   

6.
根据初步掌握,境外黑社会组织在广东的渗透活动情况是严重的,如果说八十年代初境外黑社会渗透是“单帮”的话,那么,现在是有计划地进来发展组织、立足生根了。当前,已发现有29个境外黑社会组织进入我省活动,这些组织不仅有港、澳、台的,还有日本的,他们通过组织渗透、思想渗透等方式,在省内发展组织不断扩充势力,进行各种违法犯罪活动。香港的“14K”、“和胜和”、“福义兴”、“新义安”、“水房”、“广盛堂”等十多个黑社会组织在我省均设立有秘密据点。他们以深圳、珠海为起点,以珠江三角洲腹地为基地,正在向两翼和纵深发展。在境外黑社会犯罪活动的影响下,省内及内地流入人员中的不法分子也相继仿效境外黑社会组织结成带黑社会性质的犯罪团伙,如深圳已查获这类犯罪团伙×××个,涉及人员×××人。这些带黑性质的团伙从事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并且呈现出逐渐蔓延和日益严重的趋向。更严重的是境外黑社会组织和境内带黑社会组织性质的团伙犯罪结合在一起进行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其能量更大。这些,对我省的社会治安已构成较大的威胁。有鉴于此,本文拟就境外黑社会组织在我省内的渗透活动、趋向及对策作些探讨,以求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丘志馨  韩静 《政法学刊》2001,18(6):7-12
广东黑社会性质犯罪的类型主要有境内衍生的黑社会性质犯罪和境外渗透的黑社会性质犯罪。黑社会性质犯罪是有组织犯罪的高级形态,也是广东目前各种犯罪活动中危害最大的一种恶性犯罪,应采取加强社会宏观防控、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有力的打击措施、加强涉外合作等对策,有效地控制黑社会性质犯罪。  相似文献   

8.
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犯罪,亦称黑社会犯罪,是当今世界各国严厉打击的犯罪活动之一。内地与澳门刑法对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组织的行为均有定罪量刑的规定,但这些规定不尽相同,以至两地在有关犯罪构成、刑罚措施和黑社会组织的概念等方面相距甚远。通过...  相似文献   

9.
我国黑社会(性质)组织涉足经济领域犯罪的现状从当前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发展方向和其赖以存在、发展的基础来看,一旦黑社会(性质)组织扎根于经济领域,“以黑护商,以商养黑”,为犯罪活动的扩张提供经济后  相似文献   

10.
黑社会性质的犯罪,有一个规律:几乎每隔10年就出现一个“标志”性“人物”,从而催生了立法。同时,随着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犯罪变化,法律也做出了相应调整。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黑恶势力犯罪活动特別是港澳台黑社会在广东省进行渗透犯罪活动非常猖獗,严重危害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社会反映非常强烈。广东省各级公安机关对于这些带有黑社会性质的有组织犯罪,始终坚持“露头就打,除恶务尽”的方针,从1997年香港回归之前,先后组织了扫除雷州市黑恶势力、整治普宁社会治安等一系列专项整治行动,还成功侦破了张子强跨境犯罪集团案、叶成坚黑社会跨境犯罪案、佛山曾启强黑社会组织案等一批黑恶势力团伙案,狠狠地打击了广东的黑恶势力犯罪团伙。2000年,面对侵害港澳台商人案件频繁发生的情况,省委、省政府要求公安机关加强打击港澳台黑社会  相似文献   

12.
《现代汉语词典》对“黑社会”的解释:指社会上暗中进行犯罪活动的各种黑暗势力,如反动帮会,流氓、盗窃集团,走私、贩毒团伙等。2000年12月4目,中国在全国范围内部署首次“打黑除恶”专项斗争之后,最高人民法院就《刑法》第294条做了一个司法解释,规定了黑社会性质犯罪的4点特征;组织结构紧密,以获取经济利益为目的,国家工作人员提供非法保护,以暴力为后盾。  相似文献   

13.
王志祥 《法治研究》2010,(10):36-45
在黑社会性质组织成立后,为了实现组织的内部控制而实施的强化组织的系统性或整体性的行为属于组织行为,为了实现组织的外部控制而实施的对该组织的外部活动进行策划、决策、指挥、协调的行为属于领导行为。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积极参加者和其他参加者分别对应于犯罪集团中的骨干分子或仅起到次要作用或辅助作用的成员。成立包庇黑社会性质组织罪.不以行为人利用职务之便为前提。纵容行为构成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必须以行为人负有职责上的义务为前提。事前有通谋、事后包庇黑社会性质组织.或者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进行犯罪活动的。构成黑社会性质组织所实施的犯罪的共同犯罪。境外的黑社会组织.是指中国大陆境外的黑社会组织。对于境外的黑社会组织.认定的依据只能是该组织所在国家或地区的法律.而不可能是中国大陆地区的法律。  相似文献   

14.
黑社会(性质)组织本身就是一个亚文化群,其犯罪行为背后具有相应的亚文化特征。旧中国黑社会犯罪的亚文化特征以传统礼教为基础,通过各种形式的载体表现出来,起到聚集组织力量的作用。当前我国的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除了具备旧中国黑社会犯罪的一些亚文化特征之外,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追求经济利益、积极寻求“保护伞”并逐步向政治领域渗透。为有效防治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在我国的蔓延,有必要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以消除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产生的社会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15.
黄翀 《法制与社会》2011,(18):180-180
重庆打黑案的爆发,使得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和研究。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滋生发展,腐蚀党政司法干部,败坏党风和社会风气,腐蚀干扰基层政权组织。《办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座谈会纪要》称不再要求黑社会性质组织的“保护伞”属性,没有“保护伞”也可以构成。那么我国黑社会性质组织是否需要“保护伞”呢,本文正是对此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为依法惩治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犯罪活动,根据刑法有关规定,现就审理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 第一条 刑法第二百九十四条规定的“黑社会性质的组织”,一般应具备以下特征: (一)组织结构比较紧密,人数较多,有比较明确的组织者、领导者,骨干成员基本固定,有较为严格的组织纪律; (二)通过违法犯罪活动或者其他手段获取经济利益,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 (三)通过贿赂、威胁等手段,引诱、逼迫国家工作人员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活动,或者为其提供非  相似文献   

17.
作为危害极其严重的犯罪活动形式,黑社会组织犯罪与贩毒、恐怖主义活动一起被联合国宣布为当今人类的三大灾难性犯罪。面对黑社会犯罪的严峻挑战,各国政府都在积极寻求对策,国际社会共同治理跨境跨地区的有组织犯罪也积累了若干宝贵经验。因此归纳总结意、日、美等国的经验性做法,尤其是其处罚黑社会犯罪的规律,对合理运行我国刑法机制,有效应对中国大陆地区黑社会性质犯罪问题,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黑社会性质的有组织犯罪已成为中国境内各种犯罪活动中社会危害性极大的一种恶性犯罪.严重地破坏了社会的政治、经济和生活秩序,且呈愈演愈烈之势。根据我国新《刑法典》第294条第1款的规定.我国黑社会性质的有组织犯罪是指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手段.有组织地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称霸一方,为非作歹.欺压残害群众,严重破坏经济、社会生活秩序的犯罪组织。我国的黑社会性质的有组织犯罪除具有团伙犯罪的职业化、智能化、暴力化和现代化等特点外,还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只有了解和掌握这些特殊性,才能探究我国黑社会性质…  相似文献   

19.
为依法惩治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犯罪活动,根据刑法有关规定,现就审理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 第一条 刑法第二百九十四条规定的“黑社会性质的组织”,一般应具备以下特征: (一)组织结构比较紧密,人数较多,有比较明确的组织者、领导者,骨干成员基本固定,有较为严格的组织纪律; (二)通过违法犯罪活动或者其他手段获取经济利益,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 (三)通过贿赂、威胁等手段,引诱、逼迫国家工作人员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活动,或者为其提供非法保护; (四)在一定区域或者行业范围内,以暴力、  相似文献   

20.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是一种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有组织犯罪。近年来,各国和国际上有组织犯罪活动不断加剧,涉黑涉恶罪犯数量相应呈递增态势,这也引起了我国实务界和学界的关切和思考。本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立足于对黑社会性质犯罪的实证考察,通过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社会原因的全面分析,概括出经济不均衡、犯罪亚文化、刑事控制力的弱化构成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原因,并对实践中检察机关对于涉黑涉恶罪犯的改造与监控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提出了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