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妇运》2013,(7):33-33,43
随着我国进入老年化社会,城乡老年人口的生存状况逐渐为人们所关注。2011年安徽省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农村常住人口3294万,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552万,占农村常住人口的16.8%;女性老年人口276万,占农村老年人口的50.1%。近期,省妇联围绕农村老年妇女的生存状况开展了深入调研。一、当前安徽省农村老年妇女生存状况1、生活现状调查显示,农村老年妇女  相似文献   

2.
贾云竹 《中国妇运》2014,(10):26-28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的人口老龄化程度也在持续提升,2013年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已经达到9.7%。与世界许多国家一样,中国急速增长的老年人口呈现出显著的女性化特点,即老年妇女的规模显著超过男性,且越到高龄,老年人口的女性化程度越显著。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2010年我国65岁及以上的老年妇女占老年人口的51.9%,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口中女性所占比例高达58.2%,在未来的数十年间,老年人口的女性化程度还将进一步提高。“三个平等”的重要思想为认识新时期老年妇女群体的生存发展状况,创建具有中国特色性别平等的老年政策及战略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
《中国妇运》2008,(4):29-30
老年妇女是特殊的妇女群体。她们年老体弱,又限于文化程度、社会交往的不足,相关权益容易被漠视、被侵犯。上海市妇女法律援助中心按照“优先接待、耐心倾听、细心回答”的原则,满腔热诚为老年妇女维权服务。从2004年1月至2006年5月,共接待13036人次,其中接听来电5931人次,接待来访咨询7215人次,为来电、来访咨询者中约四成(近5000人)的老年人提供了法律咨询和服务。根据来电、来访咨询的内容分析,涉及赡养方面的有127人次,涉及住房方面的有2360人次,涉及其他财产方面的有685人次,涉及人身方面的有1393人次,涉及婚姻方面的有3140人次。法律援助中心针对上述问题,进行细致的工作,为老年妇女权益的维护作出了努力,并于2004年荣获上海市老年维权先进集体。  相似文献   

4.
彭玉 《中国妇运》2002,(1):30-31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妇女获得了历史性的解放。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妇女生存、保护和发展的状况明显改善,妇女地位明显提高,男女性别差距进一步缩小,广大妇女的聪明才智在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等方面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发挥。但是,由于传统和现实的诸多因素影响,在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我国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  相似文献   

5.
《中国妇运》2012,(6):43-45
为进一步做好贫困妇女的帮扶工作,2011年7月,吉林省妇联开展了“贫困妇女需求调研月”活动,组织全省各级妇联干部人村(社区)入户调查摸底,全面了解和把握全省贫困妇女的生存状况、基本需求以及存在的问题等。  相似文献   

6.
《中国妇运》2012,(11):F0002-F0002
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妇联坚持“妇女参与、妇联协调、各级联动”的工作宗旨,动员全区各乡镇妇女组织,以村为单位建立起“农村留守妇女互助组”,帮助留守妇女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互助组将同村、同产业、同需求的留守妇女组织起来,通过实现“三个有”(有带头人,有花名册,有帮扶对象)来提高农村妇女的组织化程度。目前,已建成各类“农村留守妇女互助组”300多个,参与妇女3万多人。参与农户1万余户。农村留守妇女成为了农村产业发展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7.
周平华  ;邓集文 《求索》2014,(8):42-45
进入21世纪以来,在中国老龄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农村老年妇女比例和数量快速增长。由于农村老年妇女患病率和伤残率高,收入保障程度和受教育程度低,精神生活贫乏,处于社会的弱势地位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其养老保障具有特殊性。安排财政专项预算,建立以农村老年妇女社会保障专项制度为重要内容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形成以家庭为基础、社会为补充、政府为主体的,真正统一规范多层次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8.
村(居)老年协会是村(居)党支部、村(居)委会领导下的老年人群众组织。目前,全市具备办公场所的基层老年群众组织约有217个,占40%,有活动经费的有256个,占50%。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老年协会在保持社会稳定、调解涉老纠纷、维护自身权益、推进公益事业、活跃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男女平等享有发展机会目标还有多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等,是一种得到人类普遍认同和追求的价值目标,争取实现男女两性之间的平等亦成为妇女运动坚持不懈的奋斗目标,这一运动在20世纪如火如荼地展开,成为推动社会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我国,推动男女平等的运动极大地改善了我国妇女的生存发展状况、提高了妇女地位。但是,时至今  相似文献   

10.
现行的养老金制度没有从社会性别角度进行设计。男性老人是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受益者,不少老年妇女被置于社会安全网之外,经济上处于弱势地位,生存现状堪忧。人口老龄化及家庭的变化使得非正规的社会保障制度失去稳定性,市场经济增加了子女保障的风险,由于高丧偶率,老年妇女很容易陷入贫困。在中国,有限的遗属救济方式存在制度性缺陷,将遗属保险引入社会保障制度,可以有效保障老年妇女的经济安全,预防和解决丧偶老年妇女的贫困问题。  相似文献   

11.
老年妇女同样面临感染艾滋病风险,她们的感染人数在悄然增长。子女感染艾滋病病毒后,对老年妇女的经济、健康、心理和晚年保障各方面产生严重后果。在广大发展中国家,她们还担负着照料和支持艾滋病子女的重要角色。在以往艾滋病的研究和行动中,公众、研究者和决策者都忽略了艾滋病对处于年龄和性别双重弱势地位的老年妇女的影响,妇女在艾滋病相关工作中很少得到关注和重视。因此,有必要了解艾滋病对老年妇女的影响并研究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本报告基于全面小康社会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指标研究,从健康、教育、经济、政治与决策、家庭和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的社会环境六个方面对中国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状况进行评估。指出男女两性在不同领域的发展差距,以及不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地区的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程度与差异等。报告表明,经济社会发展并不必然带来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状况的改善。  相似文献   

13.
《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将妇女与环境确定为六个优先领域之一,并提出了“平等参与环境决策和管理,发展环境更为优化”的总目标以及十个主要目标和十六条策略措施,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妇女生产生活的环境状况,包括妇女生产生活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状况;另一方面是妇女参与环境管理的状况,包括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参与自然资源管理、参与灾害管理、利用媒体获取信息、参与媒体资源管理、建设和谐家庭环境等。本文认为妇女与环境领域中的一些重点问题需要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14.
村(居)民自治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基层妇女参与基层民主政治特别是决策与管理的重要途径;推动基层妇女参与村(居)决策与管理是保障妇女权益的重要工作。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发挥基层广大妇女在村(居)民自治中的作用,是深化村(居)民自治实践面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5.
《世纪行》2008,(2):26-26
近年来,我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呈现突破性发展态势。据统计,全省转移农村劳动力累计达1020万人。大量农民进城务工推进了工业化、城镇化建设进程,为农民增收致富探索了一条有效途径,同时,也催生了农村留守妇女这一特殊群体。为全面了解我省农村留守妇女生存发展状况,省妇联与省统计局联合对我省万名农村留守妇女的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  相似文献   

16.
从构建和谐社会角度看解决中国老年妇女问题的重要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老年妇女问题是中国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一方面,老年妇女问题是老年人问题的核心,不仅具有老年人问题的普遍性,也具有老年妇女问题的特殊性;另一方面,老年妇女问题又是社会性别文化的产物,受到文化、制度、观念和环境的多重影响。在中国已进入老龄社会的时期,构建具有社会性别视角的政策支持体系是解决老年妇女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7.
近期山西省妇联开展了对山西农村妇女土地权益情况的调研.先后深入6个市7个县7个乡8个村,向119个县(区)发放了调查问卷,共发放调查问卷15964份,收回问卷15653份,收回率98.0%。经调研了解我省的有关情况如下:一、现状据2011年统计,山西省共有人口3574.11万人,农民占50.32%;妇女1738.75万人,占48.63%;农村妇女874.23万人,失地妇女54375人,占全省农村妇女总人数的6.2‰。山西省第三期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显示:山西省农村妇女非农就业比重偏低,失地和土地收益问题突出。目前农村在业女性中主要从事非农劳动的比例为21.2%,  相似文献   

18.
《中国妇运》2014,(12):17-17
一、壮大组织力量,实现"有人干事"常态化加强组织建设,配齐配强工作力量,激发基层活力。一是健全组织网络。市、区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妇联组织组建全覆盖,推动村、社区妇联组织换届与村、社区两委换届同步实施,换届率100%;成立机关妇委会2069个,团体会员719个;在两新组织、异地流动妇女中建立妇女组织1156个,  相似文献   

19.
《中国妇运》2012,(9):25-26
采取八项措施走进妇女确保访妇情常态化 一是建立100个基层妇女群众工作联系点。在2个市、31个县(市、区)、31个乡镇(街道)、31个村(社区)、4个行业和1个企业建立100个工作联系点,由各位分管副主席和机关各部门开展经常性的对口联系。二是记好"民情日记"。全省共印发"民情日记"1.8万册,  相似文献   

20.
农村妇女发展障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影响农村妇女发展的因素很多,如男女性别差导致的体能上的差别,传统文化背景下的妇女角色定位对妇女就业的限制,妇女受教育机会少、文化水平低,农村分配方式中存在的事实上的“户平等”制,家务劳动非社会化导致的收入的非货币化等等。那么,这些障碍或者说因素是怎样作用于农村妇女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