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1、发案频繁,有窝案、串案现象发案率高是金融系统经济犯罪的主要特点。仅96年3月至6月,发生在金融系统的经济犯罪案件就达9件9人,其中有信用社主任、会计及其他工作人员挪用公款窝案;1997年度又查处了某银行工作人员贪污贿赂串案;1999年1月份就查处了某银行工作人员贪污、贿赂案件。2、犯罪数额大经济犯罪是在贪利性动机支配下实施的,贪婪爱财是贪利动机的延伸和扩张,表现为强烈的攫取愿望。正是这种贪婪的驱使,使得金融系统某些工作人员崇拜金钱,追求物质,堕入犯罪的深渊。3、连续犯罪、多次作案金融系统经济…  相似文献   

2.
一、对金融系统挪用犯罪状况和趋向的分析挪用犯罪(挪用公款罪与挪用公司资金罪)是金融系统十分突出的犯罪现象。金融系统挪用犯罪虽然在犯罪行为的总体特征上,同社会其他部门的同类犯罪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但在表现形式上,却体现着金融部门的鲜明特性。(一)金融系统挪用犯罪的手段从金融系统挪用犯罪的手段看,虽不高明,但是手法很多,具体有以下几种:1、截留。采取吸收存款,回收贷款不入帐的方法,将这些款项归个人使用。主要发生在从事信贷、储蓄的工作人员中,一般是一人单独作案,有一定的隐蔽性,必须通过对帐才能查出。2、动…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阳信县经济社会的崛起腾飞,涉金案件也呈现出多发态势,涉金案件不仅扰乱了正常的金融秩序,使国家财产蒙受巨大损失,而且严重地影响到了当地的社会稳定大局,应引起政府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本文拟从对近年来阳信县境内发生的金融犯罪案件发案特点及发案成因入手,探讨金融犯罪对社会稳定的严重危害,继而对如何堵塞此类犯罪漏洞提出建议,以期对职能单位打击该类犯罪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在我国普及、国际互联网的广泛使用,使整个社会对计算机及其网络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计算机犯罪也从无到有。从有关部门公开报道的资料来看,我国计算机犯罪有逐年上升的趋势,1986年开始发现计算机犯罪,由每年几起至几十起发展到现在的每年上百起,案件数量平均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1998年比1997年增加1倍,其中金融行业发案比例占61%,1999年仅金融系统的发案数量已达到1998年全年案件的水平,每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近亿元,而且案件的危害的领域、范围和程度也越来越大:虽然我国当前计算机犯罪还不像西方发达国家那样突出,但可以预料大约在今后五年内,这类犯罪将会大量发生,成为社会危害性最大、最凶恶的犯罪之一。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基层教育系统频频发生职务犯罪案件。本文从犯罪主体、主要发案环节、犯罪手法三方面介绍了基层教育系统受贿犯罪的现状和特点,再从主客观方面深入剖析基层教育系统受贿犯罪的主要原因,从而提出了有效预防基层教育系统受贿犯罪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使用方式不应作为挪用公款罪的构成要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显然,该条把公款被挪用后的“使用”行为(具体指公款的用途)规定为构成挪用公款罪的客观要件。笔者认为,这一规定在刑法理论上缺乏科学性,值得商榷。在刑法理论上,有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之分。通常认为,所谓犯罪目的,就是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希望达到的结果。犯罪动机就是推动或者促使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内心起因。犯罪目的与犯罪动…  相似文献   

7.
吸收客户资金不入账,是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工作人员(以下简称金融工作人员)进行犯罪的常见手段。除刑法第一百八十七条吸收客户资金不入账非法拆借、转贷牟利罪明文规定以该手段为必备行为要件外,以该手段进行犯罪还可以构成金融工作人员为主体的挪用公款罪、挪用单位资金罪、贪污罪、职务侵占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等金融犯罪。我们把这些金融犯罪称为吸收客户资金不入账的关联犯罪。由于这类犯罪的主体、行为特征及行为对象、主观故意等方面具有共性,司法实践中对这类案件的罪名认定,常常产生意见分歧。因此,对该类…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挪用公款罪的相关法条入手分析,认为挪用公款罪的犯罪对象可以分为三种:典型的挪用公款罪的犯罪对象、从重处罚的挪用公款罪的犯罪对象、非典型挪用公款罪的犯罪对象。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轨,利用职务之便挪用公款的犯罪与日俱增,已成为当前我国经济犯罪的一个突出问题。为了有效地遏制和打击挪用公款案件的发展势头,笔者就当前挪用公款犯罪的特点、原因及对策,谈点粗浅的看法。一、当前挪用公款犯罪的特点1.犯罪主体扩大化,党政机关、行政执法机关、经济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突出。过去,挪用公款犯罪的主体,多是直接掌管钱财的领导和会计、出纳等金融业务人员而今,除了掌管钱财的会计、出纳、证券人业人员和银行储蓄人员、企业销售业务人员外,还有国家行政部门的领导人、司法、执法…  相似文献   

10.
挪用公款罪追诉期限的计算金秋目前法学理论界有学者认为,在挪用公款犯罪中,行为人非法使用公款期间,其挪用公款的实行行为仍处于持续不断的过程中,因此挪用公款犯罪属于继续犯,追诉期限应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即归还公款之日)起计算。笔者对此有不同看法。所谓...  相似文献   

11.
当前,许多不法分子直接将犯罪的矛头指向金融领域,给国家财产造成严重损失。本文结合湖北金融犯罪的情况,就打击和防范工作谈些想法。当前金融犯罪的主要特点 (一)发案越来越多,案值越来越大,损失越来越惊人扰乱金融秩序和金融诈骗案是从1995年开始增多的。1995年,湖北省公安厅接报掌握的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大案只有9起,1996年增至22起,比上年翻了一番多。1997年元月至8  相似文献   

12.
吸收客户资金不入帐,是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工作人员(以下简称金融工作人员)进行犯罪的常见手段。这一手段本身的性质是不确定的,除《刑法》第187条吸收客户资金不入帐非法拆借、转贷牟利罪明文规定以该手段为必备行为要件外,这一手段还可以构成金融工作人员为主体的挪用公款罪。挪用单位资金罪、贪污罪、职务侵占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等金融犯罪。我们把这些金融犯罪称为吸收客户资金不人帐手段的关联犯罪。由于这类犯罪的主体、行为特征及行为对象、主观故意等方面具有共性,司法实践中对这类案件的罪名认定,常常产…  相似文献   

13.
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财会人员的职务犯罪,大多体现在贪污和挪用公款的犯罪上,涉及贿赂犯罪的不多,即便有,也是在挪用公款犯罪中牵连出来的。所以说,对财会人员职务犯罪案件的侦查,主要是对这类人员贪污和挪用公款案件的侦查。财会人员利用职务进行的贪污、挪用公款犯罪,是一种运用专业知识进行的智能犯罪,常常令不懂财会专业的侦查人员不知道该从何处下手。由此便有人认为不懂财会业务就查不了财会人员贪污和挪用公款等犯罪案件。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很多实例说明,对财会知识了解不多的侦查人员,同样可以查破财会人员贪污、受…  相似文献   

14.
朱志刚 《法制与社会》2010,(32):96-96,101
近年来,挪用公款犯罪出现了新情况、新特点,本文结合本部门查办多起挪用公款的犯罪案件,分析当前挪用公款犯罪的新特点及成因,并对防范、打击挪用公款犯罪的对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挪用公款罪是我国刑法分则贪污贿赂犯罪中的一个主要罪名。在现今贪污贿赂犯罪的背景下,挪用公款犯罪越来越不仅仅局限于个人,而是在行为的过程中存在着分工配合,挪用分离的状况。这种挪用公款犯罪的情形,与单独的挪用公款行为或是其他的犯罪的共犯情形比较起来都更具有理论上复杂性和实践中的认定困难性。关于挪用公款的共犯问题,尤其是主体、行为上的交叉混杂关系,都影响着实际操作中挪用公款犯罪的认识问题。  相似文献   

16.
当前挪用公款罪司法实践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行为。为依法惩处挪用公款犯罪,1998年5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审理挪用公款案件具...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基层教育系统频频发生职务犯罪案件。本文从犯罪主体、主要发案环节、犯罪手法三方面介绍了基层教育系统受贿犯罪的现状和特点,再从主客观方面深入剖析基层教育系统受贿犯罪的主要原因,从而提出了有效预防基层教育系统受贿犯罪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吸收客户资金不入账罪是《刑法修正案(六)》修改的罪名,现就本罪特征,与类罪的界限等问题进行探讨.为正确适用刑法,合理量刑提供依据。吸收客户资金不入账,是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进行金融犯罪的常用手段之一。该手段也可以构成其他金融犯罪的构成要件例如:以金融机构工作人为犯罪主体的挪用资金罪、挪用公款罪、贪污罪、职务侵占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等罪名的构成要件。这些犯罪的主体、客体、主观要件、客观要件等方面具有共性,司法实践中对这些犯罪的认定产生分歧。  相似文献   

19.
金融系统挪用公款罪若干问题研究曹士贞一、信贷业务中挪用公款罪的认定问题在银行系统中,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是最常见的一种以贷谋私行为,这与信贷业务自身特点有关。通过信贷业务,银行与贷款使用人之间形成一种借贷关系。银行依法放款,使用人按约还款付息。从这个意...  相似文献   

20.
贷款许骗犯罪是目前发案较多的金融诈骗犯罪之一,而单位贷款诈骗不仅在贷款诈骗中占相当比例,又具有犯罪数额大、造成实际损失大及严重扰乱金融管理秩序和贷款管理制度的特点,故为了遏制此类犯罪,必须高度重视惩治单位贷款诈骗犯罪。但由于立法的疏漏,司法实践中就单位贷款诈骗如何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