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什么叫做“国家”?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们早已作了明确的回答:“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1>。国家是“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国家。”<2>、“国家是维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的机器”<3>。北师大李敬德主编的《政治常识》(1989年2月修  相似文献   

2.
法律是阶级社会特有的现象。法律的本质问题,最中心的是法律的阶级本质,反映哪个阶级的意志,为哪个阶级利益服务的问题。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只有统治阶级的意志才能成为法律。因为只有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并且在阶级斗争中取得胜利、掌握国家政权,从而在政治上也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才能把本阶级的意志制定成为法律。而被统治阶级,在政治上、经济上不占统治地位,不掌握国家  相似文献   

3.
文化的发展规律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龚爱林一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要维护和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必须建立与自己经济基础相适应的占统治地位的文化形态。深刻地认识到这点,对于我们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搞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站在关系社会主...  相似文献   

4.
关于犯罪概念犯罪是指危害统治阶级的阶级利益和统治秩序,由法律规定、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犯罪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阶级社会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当人类社会产生了私有制,出现了阶级和国家以后,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政治、经济统治,就把某些危害本阶级利益的行为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为犯罪,并处以刑罚。可见,犯罪从产生之日起就同一定的阶级利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当然,犯罪也不可能永远存在,它将随着阶级、国家的消亡而消亡。犯罪作为阶级社会的特有现象,具有鲜明的阶级内容。不同的阶级,不同类型…  相似文献   

5.
新编高三“政治常识”对我国国家职能的表述作了新概括,把我国的国家职能归纳为政治职能、经济职能、文化职能、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并对每项职能作了明确的界定。其中,政治职能涵盖了原来教材国家职能的第一、三点,这样的归纳更加简明扼要,也与“三个代表”思想有更加密切的联系。正确认识我国国家的“政治职能”,应着重把握以下几点:首先,从内涵上看,我国国家的政治职能即国家维护政治统治和政治稳定的职能。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政治权力机关。因此,运用国家机器采取各种手段保持政治稳定,维护自己的阶级统治是所有…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从唯物史观出发,精确地分析了国家的起源,目的和作用,以及国家在阶级社会中的主要特点,从而第一次科学地将剥削阶级国家的本质表述为:国家是维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的机器,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器。一句话,国家是实行阶级镇压的特殊力量。 但是,历史的发展逐渐表明,国家的本质并非一成不变。当剥削阶级的国家发展到资本  相似文献   

7.
“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的构想,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来没有论述过的新事物。它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际及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相结合的产物,是充分尊重历史和现实,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进行大胆探索的伟大创造,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一、“一国两制”构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重大发展首先,“一国两制”构想全面地反映了国家的属性,对传统的国家观有新的突破。列宁通过对国家产生的历史和阶级根源的研究分析,得出了“国家是维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的机器”①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高三《思想政治》指出:“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政治权力机关。”为了使学生能较完整、准确地理解国家这一概念,我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它的内涵。一是从它的基础上看,国家这一概念揭示了政治与经济的关系。国家建立在一定社会的  相似文献   

9.
政治是统治阶级以国家的名义对社会利益进行强制性的分配。政治制度是国家制订或认可的,用于规范人们的政治生活的各方面规则的总和。因此,政治制度实质上就是国家对社会利益进行分配的规则。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工具。作为阶级统治的工具的国家,在分配社会利益时,总是希望最大限度地向统治阶级倾斜。国家又是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机关,它在分配社会利益时要顾及社会的公共利益,协调好各阶级之间的利益关系。统治阶级的利益同社会的公共利益既有相一致的地方也有相矛盾的地方,怎样处理好统治阶级的利益与社会公…  相似文献   

10.
为推进方兴未艾的政治体制改革,必须进一步深化对政治体制改革的认识。 首先有必要从国家特性出发,把握政治体制的发展规律。 谈到国家特性,人们通常都把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看作是马克思主义对国家的根本观点。这是在特定历史条件形成的对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片面理解。在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消灭了剥削阶级以后,对国家这种片面认识的错误及由此而产生的影响,现在已为人们所认识。马克思、恩格斯有关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的论断,是同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革命斗争紧密相联系,并为其服务的。马克思、思格斯强调这一事实,是为了揭露资产阶级用国家社会性欺骗广大人民,从而唤醒无产者  相似文献   

11.
“一国两制”是邓小平同志的伟大构想,它的提出以及在香港、澳门问题上的成功实践,对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各方面乃至世界历史必将和正在产生巨大的影响,具有深远的意义。一、“一国两制”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和发展“一国两制”发展了国家的一般本质理论。国家的本质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实行“一国两制”,国家不仅成为代表和维护中国广大劳动者利益的工具,而且成为港澳台地区非劳动者利益的代表和工具,成为一切爱国者阶层及个人的代表和工具,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代表和工具。这就产生了特殊国家在特殊时期的特殊本质。“一国…  相似文献   

12.
当代要论     
党的思想政治工作 ,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是团结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党和国家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 ,是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我们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是亿万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人民群众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和人心所向 ,最终决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任何一个社会的思想领域 ,总是由那个社会的统治阶级的思想占统治地位的。任何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 ,为了巩固其政治统治 ,都要竭力维护和发展其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西方国家从来就不允许马克思主义在他们的意识形态中居于主导地位。他们都有一套系统的方法和手段 ,来对他们的官员、学生、群众、军队灌输资本主义的思想、价值观和政治信条。美国更是以它的意识形态为本的国家。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最根本的是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这是保证全党和全国人民加强团结、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思想基础。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才能正确制定和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才能发展先进思想和克服落后思想。如果放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在指导思想上搞多元化 ,势必导致人心大乱 ,天下大乱 ,给党和国家带来灾难。当代要论  相似文献   

13.
虚假意识、阶级意识、统治思想、观念上层建筑构成后学阐释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概念的多重视角。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思想语境中,"虚假意识"之虚假性不仅指作为意识形态具体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的颠倒性,同时也指意识形态一般把特殊利益说成普遍利益的虚伪性;"阶级意识"从根本上揭示了意识形态一般的实践主体和核心内容,包括统治阶级的思想与革命阶级的意识两种类型;"统治思想"凸显了特定时期统治阶级思想的统治地位,但并没有在统治阶级的思想与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之间简单划等号;"观念上层建筑"形象地勾勒出意识形态一般在社会结构中的空间位置,阐明了其社会历史根源。在此种"意识形态一般"与"意识形态具体"结合的视阈中,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识形态概念便能获得统一性理解而不是被任意肢解阉割。我们不能把原典作家对意识形态具体的殊相批判与对意识形态一般的共相揭示混淆。  相似文献   

14.
一、国家与祖国对于国家,历史上的不同思想家作了不尽相同的回答,但只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国家的解释才是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是阶级统治和阶级压迫的工具,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暴力机器,是阶级统治的政治权力机关。祖国是本国人对自己国家的尊敬称呼。一般地说,热爱自己国家的人都将本国称作祖国,因为这是自己的祖先劳动、生息、繁衍的地方。祖国包括本国的人民、国土、资源、语言文字、优秀传统、灿烂文化及国内所有美好事物。国家与祖国是有区别的。第一,范围不同。国家比祖国…  相似文献   

15.
拜读《政治教育》2002年第10期武兴华老师撰写的《国体不决定国家结构形式》和《中学政史地》2002年第11期周云老师撰写的《易混知识辨析:国家结构和国家机构》两篇文章,本人深感文中的核心观点是值得商榷的。两位老师认为国体不决定国家结构形式的观点实际上是站不住脚的。根据国家的含义可知,国家的内容主要是指国家的阶级性质,国家的阶级性质即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具体地说,就是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中,实行为哪个阶级利益服务的政策;哪个阶级是统治阶级,哪个阶级是被统治阶级;对哪个阶级实行…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强调指出,“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深刻理解和实践这一科学论断,对于正确把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激发人民群众的主人翁积极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内在同性。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认为,民主是一种国家形式,一种国家形态。判定一个国家的性质,关键就是看在这个国家中,什么阶级处于统治地位,什么阶级处于被统治地位。人类社会历史上出现过的剥削阶级国家可分为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这些国家的一个…  相似文献   

17.
在教学实践中,我把讲述概念的过程概括为分层、释义、延伸三步曲。分层。分层是按句子成分把概念分成苦干层次,其目的是明确此概念有哪些具体内容。例如:“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政治权力机关。”理解这一概念首先要明确国家是政治权力机关;其次是明确国家的职能、作用──进行阶级统治;再次明确国家政权掌握在谁的手里。释义。释义是在分层的基础上对概念内容的讲解。要明白国家是政治权力机关,需要给学生讲明它包括立法、行政、司法等机关和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暴力机关;讲明这些机关是国家的物质外壳,…  相似文献   

18.
吴旭 《新东方》2013,(6):9-11
"国家自主性"是国家主义学派提出的重要概念。在一些西方学者看来,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存在缺陷,那就是不承认国家的自主性,只将国家作为阶级统治的工具。笔者从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基本观点出发,认为马克思主义将国家作为阶级统治的工具,并不是阶级决定论,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并未否定国家能够成为具有自主性的行为主体。  相似文献   

19.
在阶级社会,国家官吏制度的完善对于维护阶级统治至关重要。考察英、美、法、德等资本主义国家,资产阶级是在政治领域中建立了稳固的统治地位后,才开始清除封建势力对国家行政管理腐朽影响,实现现代文官制度的。当十九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英国资产阶级改革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国家官吏制度的时候,也正是马克思关于国家官吏制度思想形成  相似文献   

20.
一、下列各题,各有一个正确答案。选出正确答案,将字母标号填入括号内。(每一小题1分,共16分) 1.政治是:() A.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为了实现本阶级 的利益而进行的夺取政权的全部活动 B.统治阶级为实现本阶级的利益而进行的治 理国家的全部活动 c.一定阶级为实现本阶级的经济利益而进行 的夺取政权和治理国家的全部活动 D.一定阶层为实现本阶级的利益而进行夺取 政权和治理国家的活动 2.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规定,扰乱公共汽车、电车、火车、船只等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秩序,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属于:() A.妨害公共安全的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