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西方宪政民主是发展到特定历史阶段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服务于资产阶级统治国家的需要;西方宪政民主产生和根植于西方特殊的政治文化环境,不能成为宪政的普遍模式;中国超大国家的特殊性、独有的历史文化特点决定了我们不能走西方宪政民主道路。  相似文献   

2.
对中国宪政现状的几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经历了近百年的宪政历程,但时至今日,仍不能说我们实行了宪政。究其原因,是诸多复杂的因素如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及文化传统等合力的结果。中西方关于宪政的理解存在较大差异,对中西方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及文化传统进行比较分析,有助于我们寻找宪政得以实施的社会条件,进而促进宪政在我国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一般认为,清末宪政运动是中国近代宪政史的开端.中国百年宪政构建的过程是西方宪政思想不断本土化和基督新教文化被逐步认同的过程,儒教文化在这一过程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百年中国宪政的构建颇多挫折,但其中有两个重要原因是:本土情结与文化抵抗.  相似文献   

4.
民主宪政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尽管宪政的文化基础具有共同的文化基因,但各国宪政模式的选择与确立无不建基于各国的本土文化传统之上.回顾百年中国宪政史,自晚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以来到1982年的宪法颁布,中国前后有十几部宪法,但这十几部宪法包括最近这部宪法都没有得到实施.然迄今宪政始终却未能在中华大地上实现.究其两者的原因,固有多端,然宪政文化之缺失乃为其深层次之原因.因此我们在推进当代中国宪政制度建设时,应当科学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宪政文化,改造传统文化,奠定宪政文化的文化基因;加强宪政理念的宣扬与宪政知识的传播,打造宪政制度实践的民情社会环境;推进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夯实宪政文化的经济基础;培养公民的宪政意识和宪法精神,构建宪政文化的思想基础,以此来构建宪政文化进一步推进宪政制度的建设和完善,以及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5.
近代中国宪政运动失败的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经济、政治和文化的自然演化产生了宪政制度是成功的,而近代中国,从救亡图存的目的出发,移植了宪政制度,并将这种制度本身作为追求的目的,却以失败告终。本文将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来探析近代中国宪政运动失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西方宪政基本精神包括正义、理性、自由、平等、协商、契约等价值理念。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中,宪政精神的形成先天不足。近现代宪政运动中,宪政精神的传播又后天失调。宪政建设必须在正确认识、合理转化传统观念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宪政精神的树立和传播,解决传统思想文化与先进宪政理念之间的碰撞和落后的公民意识与先进的宪政设计之间的冲突,为我国的宪政发展和建设奠定更稳固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7.
清末宪政失败的原因 ,不少学者从文化方面认为是缺乏成熟的宪政文化 ,所以把西方的宪政观念运用于中国时难免要失败。本文试图把宪政作为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 ,从当时清廷统治集团内部和外部环境分析清廷是否具备推行这场变革的条件 ,认为清廷宪政失败的原因有统治者本人的问题 ,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 ,推行宪政改革的力量以及民族矛盾 ,经济环境等都阻碍了宪政改革的进行 ,所以注定了其失败的命运  相似文献   

8.
中国宪政建设论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宪政乃是西方近代政治智慧的结晶,已成为人类精神的一部分。但是宪政之于中国可以说还只是光荣而艰巨的梦想,要在中国实现宪政绝非一期之功。中国宪政建设应积极培育宪政文化,切实加强公民权利的保护,有效规范执政党建设,在完善宪法监督制度方面做到①设立专门的宪法监督机构;②补充宪法监督内容;③设计可操作的宪法监督程序。  相似文献   

9.
宪政中的人性预设与制度安排--"以德治国"的宪政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任何一种制度安排,都应该是建立在特定的人性认识基础之上的.法治与宪政自然也不例外."性善"与"性恶"这两种不同的人性预设,构成了中国的"德治"与西方的"法治"两种不同的政治文化.而对人性"恶"的假设,构成了西方国家宪政的理论基础.这种假设固然有其合理的一面,但缺陷也是非常明显的,那就是它在实际的运作中,有可能背离宪政的对权力进行制约以达到对权利进行保护的初衷.中国要进行宪政建设,实行依法治国,必须继承西方国家的有益经验和制度,同时应充分吸收、借鉴和发掘中国文化传统中合理的"德治"思想,作为"依法治国"的补充.这是将"以德治国"纳入我国宪政机制的合理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宪政建设需要结合一定的文化(哲学)担当。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均不能独立担当此任,而需要开放式整合和创造性转化,生成切合于文化传承建设之路的宪政文化。研究认为,基于复杂的历史和现实条件,中国的宪政之路必然独具特色:一方面,我们坚持“宪政”法治的基础;另一方面,我们结合文化变迁的原理生成和创造适应于时代需求的宪政图景。在此过程中,文化与制度的交互作用体现出来,而普通法系的经验主义原理对于我们在传统与现实间找寻一个恰当的平衡点具有特殊的作用与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1.
英美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政实践为各国效仿,中国亦开始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如何看待西方宪政制度,如何认识中国自己的政治,又如何看待法治与宪政的关系,是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走向宪政道路时,必须认识的一些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2.
清末民初的宪政理念,历经由改良主义到君主立宪、再由君主立宪到民主立宪的转化历程,达到了近代宪政的高潮,为近代中国权利理念的转化奠定了基础。但是,近代中国的宪政建设,始终面临神、俗两界的尴尬。帝制崩溃,共和未能真立,表明近代中国不具备宪法运行的社会环境。中国近代宪政建设的特别之处在于,它发生在东西文化碰撞这一历史大背景之下,接受西方宪政模式的引领,进行宪法移植,并大搞宪政建设,而本国固有的人生态度、生活模式等却不匹配,以至宪法只能保持其神圣性价值,无法在世俗中运行,其理论功能无法转化为"法在行动中",徒具空文而已。  相似文献   

13.
以自然主义为指导的传统宪政制度,旨在实现个人权利的保障,突现了人的主体性地位.宪政生态主义的兴起开始由自然权利保障走向环境权利保障.宪政伦理视野下的环境正义是种际正义、代内正义和代际正义的统一,是对人类中心主义、西方中心主义、己代中心主义的超越.  相似文献   

14.
违宪审查制度是宪政国家的基本制度之一,是实现宪政的制度保障。随着中国法治进程的向前推进,建立高效的违宪审查制度成为当务之急。但是西方违宪审查模式一方面与中国代议机关至上的基本国情相悖,同时另一方面其自身也存在着难以解决的缺陷。因此,中国违宪审查制度必须围绕代议机关至上这一基本国情,尊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最高地位,走一条务实与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5.
和谐社会之历史源流与宪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和西方古典和谐社会思想有较大差异:中国古代思想家形成了一套以“和谐”为根本价值基础的完整理论体系,其中涉及社会理想、伦理道德、治国理念、民本思想等等;西方古代的合谐思想包含公平与正义、城邦公民的公共利益、限制君主权力滥用等系列内容。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尊重人格、保障人权、体恤人性与追求人自身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宪政的根本价值内核也在于将人置于崇高的地位,二者相通之处都在于凸显人、尊重人、保障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既是和谐社会的评判标准也是宪政的根本出发点。  相似文献   

16.
服务型政府——职能结构体系及其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世界性行政改革浪潮引发了服务型政府理论的探讨,为我国行政改革提供了借鉴意义。服务型政府的讨论是我国学者借鉴西方行政话语体系,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的一种改革模式,随后关于服务型政府的模式构建、服务型政府体系、服务型政府的实践总结等研究探索相继展开。服务型政府体系应当是一个政府各部分目标一致、相互协调、运转灵活、解决问题高效的体系,而职能结构是服务型政府体系的构成要素之一,是政府改革的起点,它涉及服务型政府职能结构的划分与配置等。  相似文献   

17.
由于宪法本质上是人民为规范政府行为而对政府的立法,宪法权利是人民防御政府侵犯的工具,所以宪法权利与性质都体现在作为主权者的人民与政府的关系上。人民共同作为主权者的无差别性决定了宪法权利的普遍性,而普遍性又决定了基本性。另外,人民防御政府侵犯的宪法权利本质决定了宪法权利的消极性、直接性,其是公民对政府的权利,不是官员的权利。只有不违背这些性质,才可能是真实的宪法权利,才应当入宪。  相似文献   

18.
宪政是民主运动的产物,是民主的宪法化。宪政是实现法治的前提和基础,但不等于法治的完成。宪政的实行离不开议会,而议会的顺利运行则有赖于政党。一个国家的议会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是一个历史过程,是伴随着这个国家的政党的逐渐成熟完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