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一、案例教学不等同于举例教学(略)二、案例教学要重视学生的课前准备(略)三、教师要有民主开放意识,要善待教学活动中的意外,相信学生的创造能力马克思曾说:“自由是创造的前提。”教师要为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供一个民主、平等、和谐、开放的教学环境。这种环境要求教师要提倡和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向“权威、书本、教师”挑战,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心态是开放的,自由的,不受压抑的,可以无所顾忌,畅所欲言。在案例讨论中,学生的思维往往出人意料,会遇到一些“意外”。对待“意外”,教师要做到“三不”,即“一不急于表态”。教师要鼓…  相似文献   

2.
在十多年的教学工作中,我十分注重对学生意见的征集,鼓励他们对老师提出各方面的要求。从近几届高初中学生所提出的要求整理归纳中可看出,学生对教师有以下十点最重要的要求。一、对学生要一视同仁。教师对男、女同学,成绩好和成绩差的同学,先进的和后进的同学,都应当一视同仁,一样对待。如果将“爱心”只给少数人,就会造成受“冷落”的同学  相似文献   

3.
所谓课堂提问的“贵族化”倾向,是指教师在课堂提问中不是面向全体学生,而是局限于少数“尖子生”。我们认为,课堂提问中存在的这种倾向危害多多。 危害一:背离了素质教育的宗旨和原则。素质教育要求教师面向全体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所有学生创造平等的学业成功机会,给学生以普遍的人文关怀。既然受教育权不是某些人的专利,我们的教师就没有理由不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教师上课总是提问几个“特殊”的学生,将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事实上的不平等,形成教育过程中的歧视现象…  相似文献   

4.
面对扑面而来的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显得更为迫切。教师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力军,要能激发主体,实现“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自身必须有较高的素质,具备扮演好以下角色的意识。一、公关意识。“亲其师,信其道。”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学中必须激励、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为此,教师要放下架子,主动接近学生,通过平等、民主的师生交往,了解学生在知识上需求什么,情感上渴望什么,思想上有哪些闪光点,有哪些模糊点。这样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才会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5.
人们常说:“教师是艺术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因此,教师对待每一个学生就要像艺术家对待每一块玉石那样,细心观察,认真琢磨,因势利导,精心雕刻,像龙的就雕成一条龙,像虎的就雕成一只虎,像牛的就雕成一头牛,像虫的就雕成一条虫,成“龙”的固然光荣,为“虫”的也不应觉得羞耻,这个世界上正是因为有了“龙”又有了“虫”,才变得丰富多彩、绚丽多姿。雕“龙”刻“虫”,是社会发展多样性的需要。教育是为了社会进步服务的先导性产业,江总书记指出:“各级各类学校,都要贯彻执行教育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针。”适应…  相似文献   

6.
复习课要取得好的教学嗷果,关键是要使学生有新鲜憾,引起兴趣,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为此,教师的教学要做到“四新”。一、教学的着眼点要新刷教学要有一定的高度,把着眼点放在培养和提高能力上因此,教师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状况,摸准学生知识方面存在的缺陷,在此基础上施教,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满足学生的需要。否则,把复习课当作新授课来上,使教学在学生已知的领域徘徊,就会使学生失去兴趣,也不能实现培养能力的目标。二、处理教学内容的角度要新。复习课要突出复习课的特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课讲出新意。在教学…  相似文献   

7.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主要是教师要多给学生学习的自主权,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独立思考,探索知识的奥秘。为此,第一、在教学内容上,要给学生留有自己探索的余地。重点、关键,教师要集中精力讲好;经提示,学生可以学懂的,要少讲或不讲,留给学生自己解决。教师“举一”精讲,诱导学生“反三”自学,由此及彼,触类旁通。这样不仅让学生学到了应有的基础知识,而且锻炼和发展了智力,培养了自学能力。第二、在教学时间上,要多给学生掌握的时间。应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看书、思考、议论、归纳,各自处理学习上的问题。让学生在自己掌握的…  相似文献   

8.
一要宽厚仁爱,不要苛求于人。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孩子的过失不管多么严重,如果不是出于恶意,就不应该责罚他。”差生因其心理过程和经历过程的某些特殊性,往往比其他学生容易犯错误。因此,教师要冷静地对待这部分学生的过错。当他们在学业上或行为表现上出了问题时,切忌讽刺、挖苦、处罚,而是要在平等、和谐、融洽的关系中同他们摆事实、讲道理,真正以理服人。二要以“情”激“情”,不要无动于衷。  相似文献   

9.
学习上一时有困难的学生,绝大多数不是智力的原因,而是因为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缺乏足够的自信心。为此,在帮助学习暂时有困难的学生时,教师要善于用好“四面镜子”。一、用平面镜照看“学困生”的行为表现。用平面镜照物体,看到镜子里像的形状和大小与实物是一样的。教师也要像平面镜那样,对学习一时有困难的学生的行为表现要客观公正地看待,实事求是反映出各种情况,切不可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他们。老师如果对他们有一个正确的看法,他们也会把教师的看法当作一面镜子,不断依此设计并校正自己的行为及表现。二、用显微镜观察“学困生”的…  相似文献   

10.
加里宁说过:“教育不仅是科学事业,而且是艺术事业。”政治课的课堂教学要做到科学性、艺术性,教师一方面要钻研教材、掌握教材;另一方面,又要结合学生的政治理论知识水平和思想实际。这就是平常所说的“吃透两头”——既要掌握一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又要摸清学生的思想脉膊。在组织课堂教学时,要精心设计,讲究质量。教学过程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开展“双边”活动。无论是教师讲,还是学生练,始终注意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讲”,要有科学性、战斗性、针对性;学生“练”,要紧扣基本概念、原理,联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这样做才能使学生牢固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知识,提高辨别是非、解决实  相似文献   

11.
1.严而有已。对学生严,首先对自己要严。教师的身教重于言教,“言教入耳,身教入世”。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应首先做到。2.严而有纲。严要有“法”可依,不能凭意气用事,随心所欲。教师应根据学生守则,班级纪律等,做到“严”得有章可循。不可乱严,乱严达不到严的效果。3.严而有信。各种严格的规章制度一旦制订,教师就要坚决地贯彻执行,做到言必行,行必果。若言而无信,虎头蛇尾,“严”不但取不到预期效果,还会适得其反。4.严而有度。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有一定的度,超过了一定的度,事物就走向反面。教师在严格要求学生的…  相似文献   

12.
一、要有正气。这就要求政治教师在思想道德修养、兴趣爱好习惯、举止言行作风等方面都要积极向上,堂堂正正。真正做到为人师表,一身正气,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形象。同时,还要敢于跟坏人坏事、歪风邪气做斗争。只有这样正己,才能更好地正人。久而久之,自己的正气之形、正气之言、正气之举,就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从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二、要有骨气。面对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要正确对待“下海热”、“跳槽热”、“股票热”、“进城热”,要顶住不正之风、消极腐败现象的侵扰,政治教师一定要站稳立场,立足本职,把握好自己…  相似文献   

13.
“上课是学生的老师,下课是学生的朋友”,这是新教师对待学生所应该具有的“角色意识”。众所周知,教师与学生交往并成为学生的朋友,对教书育人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几乎每一位教师都十分愿意与学生交朋友,以了解他们真实的内心世界,有针对性地教育学生,真正达到教书育人之目的。作为刚刚踏上讲台的教师,当然也不例外。而且,由于新教师刚从学校毕业不久,尚未完全摆脱书生气和学生味,因此,在与中学生交往方面,与中老年教师相比,可说是具有“得天独厚”的  相似文献   

14.
周琴 《今日广西》2014,(3):58-58
“养生”是当下最热门的生活话题,但是对现在常见的“养生讲座…‘养生书籍…‘养生大师”一定要慎重理性对待,切勿一不小心上了“伪养生”的当。特别是在这“吃”上,我们一定要擦亮双眼。  相似文献   

15.
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说:“人不过是一根脆弱的芦苇。”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给学生造成影响。因此,教师要不断探究教育技巧,追求教育艺术,避免对学生造成心理虐待或伤害。自嘲的艺术在于用自己的体验去感染学生情感,激活学生的内驱力,唤醒学生去控制心理活动并朝着一定的方向和目标前进。例如,有一次上高一政治课时,我请一位同学到黑板上板演,这位同学的字确实很难看,全班同学哄堂大笑,笑声中带有几份讥讽,甚至有个别学生嘀咕道:“最多小学二年级水平。”该生板演完后,全班学生不约而同地将目光聚焦到我身上,等待老师点评。我面带几…  相似文献   

16.
在给高一学生讲“商品”这一概念时,我结合课文上的图示,运用教学中有关的“集合”知识来阐明商品的内涵与外延。下课后,有几位学生问我:“老师,您是教政治的,怎么也懂数学?”语气中带着几丝怀疑、惊奇和敬佩。时下,一些人包括不少学生对政治教师存在着一种偏见,认为教政治的“不过会讲几句干巴巴的空道理而已”,没有(也不必要有)其他什么“本领”。因而瞧不起“教政治的”。针对这一偏见,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来改变一些人的错误看法,以改变政治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一是从道理上向学生讲清,政治教师不只是会讲“大道理…  相似文献   

17.
初二思想政治教材上有漫画27幅(其中上册18幅,下册9幅)。文中漫画针砭时弊,一针见血。分析、欣赏好每幅漫画,有助于理解、掌握教材内容,达到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记忆的效果。对待漫画不可怠慢,有三“忌” 一忌“忘”。有些教师对文中漫画置之不理,看不到漫画在  相似文献   

18.
师爱浅说     
“师爱”,是教师对学生的爱。因为教师服务的对象是学生,所以教师对学生要爱,要爱护,要热爱,这也是教师职业道德中最有代表性的一条“师德”。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最有力量、最自然的连接点,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没有同情心,没有  相似文献   

19.
教学大纲既是教师教学的依据.又是考试命题的依据,当然也是学生学习的依据。在教学中,教学大纲往往为教师所“专用”,学生不甚明白,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我以为,教师要首先全面准确地领会教学大纲,其次,也应当让学生熟悉教学大纲。教学实践表明,让学生熟悉所学课程的教学大纲,至少有以下三个有利:一是通过了解教纲提出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有利于学生把握达标度,增强学习上的针对性;二是通过了  相似文献   

20.
教学要“多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教学态度要传“情” 要调动学生的情绪和学习兴趣,教师就要借助目光用眼神与学生交流,引起学生的亲近、尊重的情绪体验,促成较好的学习效果。尤其是教师坦诚的真实形象,适度的情感变化,亲切而温和的表情,使师生的距离拉近了,感情的通道打开了,学生接受知识的灵敏度就会随之大大提高。 二、教学语言要有“情” 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把握、升华,要通过人体语言恰到好处地表露出来,借助人体语言把教师所领会的教材内容尽善尽美地展示给学生。人体语言所产生的奇妙效应,会带领学生进入境界,达到心领神会的程度。 心理学实验表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