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中国人类学学科建设涉及五大方面问题:第一,人类学学科本身的建设以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第二,全球范围内人类学研究的问题焦点以及中国人类学在全球的位置与重新评价:第三,要梳理中国研究的地域格差;第四,非西方社会如何回应后现代西方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的对话;第五,反思东西方的传统划分模式在当前研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流动、移民和世界单位等概念将会构成中国人类学走向世界的重要基础.人类学的民族问题研究需要重新反思国家话语与全球体系的关系.学术伦理的构成要回到人类学本身的使命以及人类学的说理方式.  相似文献   

2.
1990年代以后,在中国市场化进程的强力推动下,都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几乎所有的城市成为无边的工地,在林立的摩天大楼的背后,被遮蔽的是如火如荼的圈地与拆迁运动.借着都市化的东风,城市文学/都市文学也就成了文学新贵.许多研究者将城市/都市文学与现代性挂钩,甚至用"城市/都市现代性"概念来概括其本质特征.笔者在博士论文<准个体时代的写作--20世纪90年代中国小说研究>中专门设有一章,标题为"90年代小说的城市焦虑",其中特别关注1990年代中国城市文化的复杂性,即时间维度上的新旧杂陈与空间维度上的异质混融.  相似文献   

3.
李月英 《今日民族》2007,(11):42-47
纵观文化人类学发展历史,我们知道,文化人类学的原初阶段是以研究部落社会中的原始民族以及他们的文化现象为主旨的。在其后的发展过程中,文化人类学发展出了自身的研究理论和方法。作为一门研究"人"的正式学科,文化人类学对整个人类文化的研究及其推进人类文化的发展进程作出了自己特有的贡献。然而,由于工业化、商品化、都市化、现代化等等的巨大冲击和影响,当今世界上,已几乎找不到未受到现代文明影响的"单纯"的人类群体了。  相似文献   

4.
主持人言     
正艺术人类学伴随着人类学传入中国而受到中国学者的关注。从开始就有学者从人类学的角度去研究艺术,但艺术人类学真正作为一个学科受到关注,则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艺术人类学的研究,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走向田野,到2006年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成立,许多研究艺术人类学的学者开始结成一个学术的共同体。走到今天,有关艺术人类学的研究已经开始进入成熟期,也由此,需要对以往的研究有一个理论总结与反思。  相似文献   

5.
在台湾的经济发展过程中,都市化一直发挥着主要的动力源作用.从发展轨迹看,台湾的都市化与西方国家基本一脉相承,但也有其特点.鉴于此,本文一方面重点分析全球化对台湾都市化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另一方面分析了台湾能够避免"超都市化"现象所导致的社会严重失衡状况的原因.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台湾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的缺失与问题.也出现了西方都市化发展中的弊端,但还是维持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均衡,实现了经济发展与都市化进程的正面互动和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6.
边界的空隙:一个历史人类学的场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彭兆荣 《思想战线》2004,30(1):101-106
历史学与人类学的成功整合体现出学术反思在学科之间进行对话的一种自觉。所以,历史人类学并非学科生存策略上的需求性产物,而是知识与叙事上的优势互补。随着人类学自身的历史发展以及学理依据、学科内容、学术规范的不断演变,使它不仅具有知识的整合特点,而且兼有反思的特性。  相似文献   

7.
周英 《求索》2012,(1):104-106
都市化进程以创造更为美好的人类生存空间为指向,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扩张,却也同时造成了对自然的破坏以及对人类的异化。在被称为"读图时代"的当下,艺术家们用图文结合的方式,以清晰的镜像表现了都市与都市化进程。即便是在以表现童年关照的图画书中,也折射出对人类终极关怀的哲思。  相似文献   

8.
艺术人类学研究在国内渐成热点,从学科发展进程中对学科的认知、学科基本定义、中国艺术人类学的学科构成等方面的深入探讨,对认识和分析艺术人类学研究的学科定位及艺术人类学研究的学科化具有重要意义。在艺术人类学学科发展中,应当秉承人类学立场的艺术人类学研究,明确学科定位,不断深化理论思考。与此同时又需要有更大的包容性,既基于学科的纯洁性,发展建立在学科认同基础上的理论追求,又能够面对实际问题开展更为广泛的跨学科交流,谋求跨学科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9.
哈佛大学凯博文教授以自身的学术研究经历为线索,介绍了人类学与医学的结合、医学人类学的发展、人类学学科在中国和世界大学中的位置等。凯博文教授提及医学人类学对社会的意义和价值,指出当前人类学学科在世界和中国发展的不足之处,并对当下世界大学的走向进行了批判性的反思。最后凯博文教授结合自己的经验,给从事医学人类学研究的年轻学者提出了建议,指出人类学学者应加强合作,扩大在专业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70年代,情感作为专门的研究领域被纳入人类学的学科视野,情感人类学正式成为人类学的分支学科之一。然而,情感之于人类学的意义,绝不限于成为一个新的研究主题或了解文化的又一个切入点。作为一种具有认识潜力的方法,情感体验正在推动人类学方法论的反思与更新。而对于田野过程中人类学学者自身情感状态的呈现与反思,也成为深化人类学表述的实验民族志方向之一。这三种维度一道,构成了当今人类学与情感错综复杂的关系,极大地改变着人类学的知识图景。  相似文献   

11.
随着都市化进程的加快,消费文明成为当代都市社会的特征之一。消费文化社会的来临,在使消费本身日益成为当代都市人存在方式的同时,也使都市文化主体的内在精神结构发生了较为明显的改变。通过分析对比不同时代的人们在"真"、"善"、"美"三方面精神实践的深刻变化,我们可以比较清楚地勾勒出当今消费时代都市人在主体精神世界发生转变的一些特征。  相似文献   

12.
都市青年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崛起的新群体。他们来自各方,有从大学毕业到都市就业的,有从山区出来到都市打工的,还有从海外留学归国创业的。伴随中国农村城市化、城镇都市化、都市国际化的浪潮,青年不断经受冲击、提升自我、成长成才。职业生涯是都市青年成长中的重要环节,我们对深圳的调查发现,都市青年在积极适应社会转型、都市变革,培养新的职业素质,把握新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3.
在近70年的学术研究中,费孝通先生始终把社会学和人类学密切联系在一起,用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当代中国社会的变化,关注人类社会和人类生活所遇到的或将面临的现实问题.费孝通先生认为,都市人类学的研究,要强调中国多元文化的主体在工业化和城市化道路上发生的变化.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应关注两大问题,一是发展,即西部大开发.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国在都市研究中赋予了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内涵,现代化过程必然包括少数民族的现代化.二是和平共处.多民族在城市中共同的政治、经济组织的框架之内要和平共处,才能继续发展."中和位育"几个字代表了儒家文化的精髓,成为中国人的基本价值取向;"和而不同"已成为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4.
李如海  高蕾 《思想战线》2011,(Z2):31-32
在今天追求全球多元文化和谐共存,发扬民族民间艺术的时代,艺术人类学不仅为人类艺术传承与保护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与方法,同时艺术人类学的视野逐渐在人类艺术中践行与发展。通过整理与分析中国艺术人类学的研究,对认识该学科理论与方法的发展状况,以及展望中国艺术人类学未来研究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历史人类学刍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符太浩 《思想战线》2003,29(1):61-66
历史人类学是文化人类学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 ,由于这一新兴学科的研究领域是历史上的各民族文化 ,并且在研究过程中需要借助于大量的历史典籍资料 ,容易使人将其与历史学相混。历史人类学是一门具有特定研究领域并具有文化人类学研究传统的新兴分支学科 ,其实质与价值不可能被其他任何学科替代 ,其发展也不会损及其他学科 ,因而应当对这门新兴学科加以积极引进和消化吸收 ,早日形成本土化的中国历史人类学。  相似文献   

16.
都市文化建设到了该反思和转向的时候了。中国都市发展正进入烈火烹油、鲜花锦绣的高潮期,讨论"内卷化"、"小型化"等等"后都市化"时代的问题,似乎不合时宜。然而这却是中国当代文化建设所不得不面对的问题。30年的城市化运动,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严重的并发症。比已经出现的问题更严重的是,当今大多数城市的建设规划仍然沉浸在美好大都市的梦想中,似乎对大都市危机全然无知。在这种情况下,都市问题研究不得不突出危机意识和前瞻意识,为这一轮狂热的大都市想象建设进行降温。  相似文献   

17.
在面对"他者"时,人类学共同体也需要不断反思"自我"、寻求"自我"认同并形塑学科的文化自觉。通过外向拓展、横向扩展和纵向延展,人类学共同体不断突破"边界",进而走向公共人类学,这将激励人类学家对公共议题和公共事务的参与,在更有效地发挥人类学的应用价值之时,也使人类学知识为公众所接纳、使用与拥有,建构人类学公众形象。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应辩证地看待人类学与所谓"公知"的问题,充分尊重地方性知识的价值及研究对象和公众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18.
本土化问题是旅游人类学研究的众多综述中提出的反思,中国的旅游人类学表现出明显的本土化不足。借助旅游人类学中"旅游"、"人"、"学"的核心表述视角,可以看出其本土化问题有:研究本体的去旅游化,研究表述的趋民族学化,研究领域的狭窄化;其形成原因与学科定位的阶段性、学科思维的散点性、学科路径的单一性、学科发展的守成性紧密相关。站在人类学学者的立场而言,对旅游人类学的本土化对策主要有:研究视野的入场域,观"前所未观"之象;研究方法的跨学科,释"客观研究"之器;研究思维的立模式,成"人—人模式"之道。  相似文献   

19.
关于文化变迁的相关理论研究,如果要从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大多数都是由于文化人类学中各个理论学派或学术流派在时间的长河中不断相互批判,以及不断探索创新的过程中,逐渐得以发展和形成的。在中国,文化人类学研究的起步相对较晚,其能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存在,时间也不算长,尽管中国的文化人类学和民族学研究目前已积累了数量不少的成果与成就,但还有许多需要深入探索与研究的领域迫切要求我们去不断地进行思考与分析,而关于布依族文化变迁的相关研究正是这许多需要深入分析研究中比较重要的内容之一。因此,相对而言,选择这样的一个课题去进行探讨、分析与研究具有重大和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20.
徐义强 《思想战线》2011,37(3):124-130
在医学人类学近30年的学科建设中,我国一些学者做出了很大的努力,翻译了一批国外著作,开展了一些应用性研究,近些年还成立了相关研究机构,为今后医学人类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但总体而言,研究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应进一步完善、拓宽医学人类学研究领域,加强研究机构和研究队伍建设,并基于中国传统疾病认知基础上尽快形成中国医学人类学的理论和框架体系。我国医学人类学目前正处于学科初期起步阶段,其势方兴未艾,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人类学的价值会被更多的人认识,医学人类学的未来也必将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