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尽管中印两国投资合作的规模不大,但是中印两国都需要更多的外商投资合作,中印双方都认识到投资合作的必要性,并且近年来中印两国投资合作的规模和发展速度呈现出快速攀升态势。为此,本文从分析中印投资规模、产业选择、区位选择、机制建设、经济效应等现状出发,找准中印投资合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深化中印投资合作的新途径、新方法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非传统安全合作是国际关系领域的新焦点。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际关系学者开始关注日益凸显的非传统安全问题,包括恐怖主义、金融危机、跨国有组织犯罪、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移民难民、复合性自然灾害、自然资源枯竭或跨界资源冲突等。非传统安全挑战严重威胁着区域安全,东亚和南亚地区也不例外。审视中国和印度这两个地缘相连的竞争大国之间的关系以及中印双边非传统安全合作,从传统安全角度看,长期以来存在的领土争议是阻碍中印关系发展的核心问题,而从非传统安全角度看,中印之间的合作交流却超过以往。中印之间存在的传统安全问题和非传统安全问题之间的关联,经济安全、能源安全、民族分裂主义与恐怖主义、水资源安全、流行性疾病、海洋安全、生态安全等领域是双方能够实现合作的非传统安全优先领域,而"和合主义"理念范式与"多元共赢"合作模式为中印之间的非传统安全合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从而展示出中印共同携手发展的可能与前景。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印两国政治关系的改善,两国经贸关系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在中印经贸合作发展中,川印双边贸易无论从总量上还是发展速度上与沿海地区相比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川印双方应进一步发挥各自历史、地理、人文等多方面优势、加强相关的制度建设,以便进一步促进双方经贸合作。  相似文献   

4.
正9月6日,戚振宏院长会见了由印度驻斯里兰卡高专森杜率领的印度高级外交官代表团,双方就中印关系、"一带一路"与印度发展战略、中印两国智库合作等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  相似文献   

5.
中印边界谈判及其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印边界问题是历史遗留的重大问题,曾引发过两国的严重冲突。经过双方共同努力,两国建立了相互信任措施,中印边境长期保持了和平与稳定,现已不再是亚洲的一个热点。只要双方能就边界问题作出果断的政治决策,落实互谅互让、相互调整的共识,就能克服困难,较快地达到双赢的最终解决。  相似文献   

6.
本文作者运用心理语言学模型,通过分析汉语和梵语所分别形塑的中印不同的思维方式,从文化的视角论证了中印虽然思维方式不同,但只要加深相互之间的认识和了解,相互包容和理解,就可以推进双方在多领域的协同合作。如果中印能够聪明地利用彼此的长处,中印和世界都会实现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7.
中印发展战略对接既存在面向未来的需求,也具备现实条件,但印度态度左右摇摆,采用制衡性对冲策略,并将对接限定在功能性领域,这严重影响了双方战略对接的发展。其深层次原因在于印度对中国缺乏战略信任,存在较大的"对接鸿沟"以及"战略平衡"考量。尽管印度对中印战略对接存在诸多疑虑,但也存在着广泛基础和积极因素。两国共同发展意愿、广阔的经贸合作空间、区域合作的外在驱动将为实现双方更广泛领域的战略对接提供动力。可以预见,印度将随自身诉求的变化而不断拓展与中国对接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中印边界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中印边界从未经过正式划定。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及其奉行的扩张政策大大增加了中印双方在边界问题上的分歧,为20世纪50-60年代的中印边界争端埋下了隐患。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印双方就边界问题进行了一系列谈判,为边界问题的最终解决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9.
近五年来,中印边界地区领土争端问题既有缓和,也有紧张的局面。中国政府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提出了"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同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关系"、"不惹事,也不怕事"等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重要理论。中印双方通过高层互访、经济合作、外交和谈、军事沟通、民间交流等形式深化了中印边界地区领土争端问题的危机管控机制。中国政府在应对"帐篷对峙"、"藏南演说"、"中国入侵论"等危机事件中较好地管控了中印边界地区领土争端危机,维护了国家领土主权。  相似文献   

10.
当前,国际体系演变深刻复杂,新旧力量竞争博弈激烈,亚洲的战略地位明显上升,世界格局加速进入变革期。中印是新兴力量代表,两国快速崛起标志着"亚洲世纪"的来临。中印同时崛起,利益融合交叉增多,竞争也同时上升。中印确立构建"更加紧密的发展伙伴关系"的战略目标,凸显两国深化中印战略伙伴关系的强烈政治意愿。世界变局中的中印关系,既要坚持合作大方向,也要共同探寻新的相处之道。只有"龙象共舞",才能真正实现"亚洲世纪"。  相似文献   

11.
中蒙经贸关系现状及前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娜琳 《东北亚论坛》2007,16(2):15-20
目前,中蒙睦邻互信伙伴关系已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新阶段,中蒙关系处在历史最好时期。特别是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两国的经贸关系发展迅速,连创新高。中国是蒙古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投资国。今后还应完善法律环境,继续发挥两国的地缘优势和互补优势,重视环境保护,还要充分发挥内蒙古自治区在中蒙关系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以此,保障两国经贸合作的长期、健康、稳定的发展,进而推动中蒙睦邻互信伙伴关系的全面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2.
伴随当前国际体系的深刻变化和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大趋势,中欧关系未来发展走向一直是双方十分关切的重要课题。最近中欧之间一系列高层会晤和战略对话,不仅向外界显示了双方对中欧关系的高度重视,而且进一步明确了对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新期待。中欧双方近期各自表达的关于中欧关系发展走向的新愿景,既有更加积极性的、相似性的层面,同时也显示了双方仍难以消除的分歧性层面。近期,中国领导人提出以新思维推动中欧关系向更高的水平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2009年以来,尽管中国东盟自贸区成功建成,双方的经济相互依赖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中国与东盟仍然经历了严重的信任危机。通过对中国东盟长达20年的信任关系建构历程进行回顾,文章试图回答哪些因素影响着中国东盟信任关系的建构这一理论问题。在对现有理论要素进行折中主义整合并且补充之后,文章从权力格局失衡以及东盟国家心理调适需要的角度重新看待中国与东盟20年来信任关系建构的互动进程,并对当前中国外交应对周边小国信任危机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美军事关系在冷战结束后经历了多次起落,终于走出低谷,为两国关系找到了新的利益切合点。两军之间必要的沟通渠道的建立,降低了两国关系发生风险的几率。现时两军之间尚缺乏必要的战略互信.这也是两国关系的潜伏危机所在。  相似文献   

15.
马孆 《东南亚纵横》2009,(11):17-18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于2010年1月1日如期建成,这既是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发展的一个重大标志,同时也对双方的关系发展提出了更新和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新的动力来推进。新的动力首先源自现有基础,即继续夯实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的基础,其次是强调地区治理,再次是推动地区认同的建设,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推动力是“和谐地区”。  相似文献   

16.
本文回顾了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建立10年来的经历,认为政治互信是连接双方关系的重要纽带。10年来,双方在政治互信的建设方面取得了不少实质性的成果,但也存在着不足。本文指出,未来10年深化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的关键仍取决于政治互信的建设,双方都应为此而付出不懈的努力。  相似文献   

17.
The division in the Korean peninsula has lasted more than a half century, and the people on both sides have become quite different in their values, beliefs, behaviors, and lifestyles. As the two sides have increased their exchanges and communications for the last several years, the biggest challenge Korea and its people face is: “How should human relationships be rebuilt after suffering from chronic conflicts between adversary states?” This article considers track two diplomacy/people‐to‐people dialogue as a response to this question and reviews the issues and obstacles related to initiating such a dialogue.  相似文献   

18.
中韩两国人才交流与合作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韩建交以来,两国人才交流与合作开发不断扩大,这是双方共同利益所在。中韩两国在政府间科技交流、教育交流、共同培训开发人才等多方面取得很大成效,但仍然面临一些问题。未来中韩两国要继续扩大合作范围、拓宽交流渠道、增加深度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作用、企业与政府共同努力,从而推动中韩两国人才交流与合作向纵深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试论四川与南亚经贸合作机遇、挑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无论从四川与南亚区域经贸合作发展的历史和现状,还是从其合作发展的变动趋势来看,四川与南亚区域经贸合作均面临着一系列机遇和挑战。为此,本文分析了四川与南亚区域经贸合作发展所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其主要对策,为四川进一步拓展南亚区域经贸合作奠定了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开放条件下,加强对俄科技合作是辽宁省构建自主创新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俄罗斯的科技实力是双方开展科技合作的基础,中俄两国近年来的相关政策则为合作的开展提供了机遇,而从地理位置、历史渊源、经济基础和结构看,辽宁省开展对俄科技合作具有优势,因此,双方应进一步加强这种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