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2篇
综合类   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季玲 《外交评论》2011,28(4):69-82
在21世纪初,东亚地区主义进程中兴起了建设"东亚共同体"的讨论热潮,这在很大程度上标志着东亚地区集体身份的萌芽。由于主流建构主义身份进化理论缺失动力机制,不能合理解释东亚地区集体身份的兴起以及其后的弱化现象。在将行为体的情感施动性带回建构主义研究议程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集体身份建构的情感动力机制,并尝试对"东亚共同体"和在区域合作进程中兴起的东亚认同现象提供初步解释。  相似文献   
2.
季玲 《外交评论》2014,(5):85-103
学术界至今对东盟安全合作进程的性质、内容与重要性等基本问题存有争议,而现有的理论研究不能把握东盟安全合作进程的复杂性与灵活性,也是导致争议长期存在的重要原因。本文将东盟安全合作视为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历史进程,是一群(或多个群体)实践者为实现某个共同目标而采取的共同实践集所建构起来的进程。通过历史诠释与比较,本文考察了东盟安全合作进程不同阶段的历史条件、实践者、背景知识以及具体实践各要素的发展变化,为理解东盟安全合作进程的基本问题提供了一个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一大批企业职工万般无奈地下了岗,成了需要社会重新安置的下岗职工。这时,人们才痛苦地发现,原来恋恋不舍的“铁饭碗”竟是这样的脆薄,经不住市场经济的手轻轻一捏。对比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失业职工,失业后仍能悠哉优哉地生活,而我们曾以充分就业为自豪的社会主义企业职工,下岗后的那份痛苦和艰难,那份  相似文献   
4.
季玲  陈士平 《外交评论》2007,31(3):97-105
软权力理论是约瑟夫·奈从自由主义角度对权力这一国际政治中的核心概念所做的诠释,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在提出软权力理论赖以产生的现实和理论背景的基础上,对奈的软权力理论的进行梳理,以澄清奈的软权力概念的确切内涵,并对该理论作出评价,为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软权力理论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眼里有谁     
眼里有谁季玲眼里有谁,并不是个难答的问题。“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闯江湖的人如是说,在他们的眼里,朋友义气高于一切。“视顾客为上帝”,“童叟无欺”,商人们常标榜顾客至上。“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历代官吏总不忘把君王与治民挂...  相似文献   
6.
“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全国各地纷纷推行的村务公开制度,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堵塞了各种漏洞,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正在逐步深入推进的企务公开制度更是带来了一片新气象,职工群众对企业的工作由不满意到满意,由冷眼旁观到主动献计献策,发生了巨大变化。黑洞———源于暗箱操作厂长经理把企业给卖了,广大职工却被蒙在鼓里,这类似天方夜谭的事竟屡见报端。这样的事多了,职工对企业领导的信任度就下降了,企业改革就缺少了基础,企业发展就缺少了动力,大量国有资产的命运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也就很…  相似文献   
7.
2009年以来,尽管中国东盟自贸区成功建成,双方的经济相互依赖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中国与东盟仍然经历了严重的信任危机。通过对中国东盟长达20年的信任关系建构历程进行回顾,文章试图回答哪些因素影响着中国东盟信任关系的建构这一理论问题。在对现有理论要素进行折中主义整合并且补充之后,文章从权力格局失衡以及东盟国家心理调适需要的角度重新看待中国与东盟20年来信任关系建构的互动进程,并对当前中国外交应对周边小国信任危机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总书记曾指出:党的组织工作,要重视党员的素质,千万不能单纯追求数量,滥竽充数的党员放在党内比在党外更危险。如果党员队伍质量很低,数量再大也无用。发展党员工作,把质量放在第一位,这是马克思主义建党的一个基本原则。我们认为把好新党员的入口关,注重发展对象的素质,是提高党员队伍质量的重要一环,是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各项任务顺利完成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9.
季玲 《外交评论》2005,(2):48-53
2004年11月29至30日,第八次东盟中日韩13国领导人在老挝首都万象举行了一系列会议.会议确定了东亚合作的发展方向,提升了合作机制;10+1框架下的合作也取得了重大进展.笔者认为2005年的东亚合作将呈现新的局面,并主要表现在5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东南亚是世界上最易受到气候变化影响的地区之一。作为东南亚重要的地区一体化组织,东盟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对基于物质条件与能力的解释的补充,从观念的影响出发可以为理解东盟气候变化安全认知与应对政策提供一个新的视角。由于地理暴露度与社会经济脆弱性,东盟面临着高度的气候变化风险。而东盟如何认知与应对气候变化风险带来的安全威胁,除了受到客观条件的影响外,还受到其综合安全观的框定作用。在综合安全现的影响下,东盟对气候变化安全的认知与应对表现出三个特征,即将气候变化安全诠释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问题、采取多领域综合性应对措施以及鼓励多元化主体参与。目前,东盟的主导安全观是以国家为中心的综合安全观,但随着"人的安全"思想影响的增强,东盟气候变化认知与应对正在发生微妙变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