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金融体系,是金融体制改革的重大课题.过去,我们对于社会主义经济中的货币、信用关系,没有深刻地理解;对银行的作用也缺乏应有的认识.实际上,只有把银行当作“第二财政”,国民经济的“会计出纳”.这是一种误解.应该充分认识它在加强金融宏观调节和控制、保证国民经济协调、稳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邓小平同志着重强调指出:“要把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银行要作发展经济、革新技术的杠杆”.随着当前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的需要,金融体制改革的这个课题,也就理所当然地提到了新的进程上来.  相似文献   

2.
去年下半年以来,宝鸡市在金融体制改革方面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和大胆尝试,迅步踉上全市配套改革步伐,成为我国27个金融改革试点城市之一。人们说,宝鸡跨上了金融改革的“特别快车”。  相似文献   

3.
《瞭望》1985,(45)
金融体制改革是我国“七五”期间经济休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此本刊记者访问了主管金融工作的陈慕华国务委员,她回答了我们提出的七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李斌  言伍 《瞭望》1991,(Z1)
去年深圳的“股票热”和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开张,使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再一次受到国内外人士的瞩目。目前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现状怎样?难点何在?发展前景如何?就这些众人关心的问题,我们走访了中国人民银行体改司副司长张守仁同志。 据张守仁介绍,1979年开始的金融改革,在银行体制、信贷资金管理体制、贷款方式、利率管理制度、信用制度、外汇管理体制、银行内部管理制度等方面均进行了重大改革,过去那种僵硬低效的“会计出纳  相似文献   

5.
金融体制改革,在整个经济体制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当前我国金融体制存在着哪些问题?“七五”时期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及明后两年的改革重点是什么?怎样建立我国的金融市场?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鸿儒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上述问题作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6.
创建“中国的哈佛商学院” 86年11月,被称作“华尔街老板”的纽约证券交易所董事长约翰·范尔霖先生飞来北京参加中国证券市场研讨会第一次会议。邓小平同志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这位客人,并接受了客人赠送的该所的徽章。中国人民银行行长陈慕华回赠了一张“飞乐音响”股票。这一被称作“中国与股市握手”的历史性会见,揭开了中国金融体制改革新的一页,迈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一步。会见前,范尔霖先生兴致勃勃地参观了位于北京西郊五道口的一所似乎不起眼的学校,当中国学生用英语连珠炮式地提问  相似文献   

7.
王健 《瞭望》1999,(26)
近年来,金融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银行、保险和证券实行了分业经营、分业监管,金融业在改革中稳步发展。在当前国际经济环境欠佳,国内需求不旺的情况下,金融政策应在维护经济秩序、刺激经济增长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协调金融与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发展金融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协调配套,才能增加有效需求,促进经济发展。金融调控政策效力递减既与金融宏观调控体制不完善有关,也与经济体制改革新举措有关。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中同时推出的住房制度改革、医疗制度改革和教育制度改革,大大加快了改革进程。这些改革措施同…  相似文献   

8.
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刻不容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德文 《民主》2011,(12):9-10
金融是现代市场经济的灵魂。中国改革与发展已经推进到了极其关键的体制攻坚和加速转型阶段,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推进和体制改革的深化,金融发展和金融改革已经成为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最重要、最艰巨的任务。今年四月份以来,温州接二连三地发生中小企业老板"跑路"甚至跳楼等恶性事件,  相似文献   

9.
1993年底《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发以来,金融体制改革有了较大的进展,同时还有一些难点需要通过深化改革来不断解决。金融体制尽管涉及的内容十分复杂,几乎与所有的经济改革都有关联,但金融体制无非是反映金融机构与政府、与企业以及与金融机构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基本制度,金融体制改革主要也是解决三个核心问题,即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问题、商业银行问题、金融市场问题。只要抓住了这三个核心问题,就抓住了金融体制改革的主流。本文将围绕这三个核心问题,介绍金融体制改革的进展与难点。 金融体制改革的进展情况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首要任务就是把中国人民银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79-1984年,是中央银行体系形成的阶段在经济体制改革以“政企分开”为目标的大背景下,金融体制改革则以金融体系的重组为特征。1979年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以及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先后分别从大一统的中国人民银行中分设出来,成为相对独立的银行和金融机构,为中央银行体系的建立创造了前提条件。1983年9月国务院决定由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1984年中国工商银行与中国人民银行分离,标志着我国中央银行体系的确立。至此,第一阶…  相似文献   

11.
一次引导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会议 9月中旬,在大连市召开的金融体制改革试点城市座谈会充分表明,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了很大成效,正加快步伐走向深入。 当前,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金融对于国民经济的作用日益突出。推进金融体制改革,不仅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而且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986年在面上进行改革的同时,广州、武汉、沈阳、重庆、常州5个城市进行试点,探索金融体制改革的新路子。此后,形势发展很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在《资本论》这部巨著中,全面阐述了他的货币理论和信用理论,揭示了一系列金融活动的基本原理和运动规律。这对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马克思认为货币流通和信用关系,是商品经济深入发展的前提。这对帮助我们认识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很有意义。马克思说:“商品生产以商品流通为前提,而商品流通又以商品表现为货币,以货币流通为前提;商品分为商品和货币的这种二重化,是产品表现为商品的规律。”(《资本论》第二卷第393页)马克思还指出:“毫无疑问,在由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向联合起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伊始就认识到金融工作的重要性,开始了对金融治理理论和实践的持续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金融事业萌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在探索新中国经济体制机制过程中构建了高度集中的“大一统”银行体制,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金融工作迈入了市场化改革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不断推进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全面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主动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构建现代金融体系取得历史性成就。  相似文献   

14.
《瞭望》1993,(39)
金融秩序混乱,根源于金融体制改革滞后于整个经济体制改革。但要改变这种现状,不能孤军深入、单项突进。最近,中央党校《党校论坛》编辑部和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联合举行了加快金融体制改革研讨会,专家们从不同角度论述了金融改革配套展开的必要。下面摘发三位专家的发言。  相似文献   

15.
全国科技体制改革试点城市沈阳,打破科技与金融之间的壁垒,疏通科技信贷流向科技开发领域的渠道,用“大金融”助推大科技,用大科技振兴大工业,加速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进程。 明智的“倾斜” 沈阳拥有“六路科技大军”40万人,科技实力仅次于北京、上海。10年来每年平均有上千项科技成果问世。但由于缺乏技术开发资金,有一半成果不能转化为生产力。 在治理整顿中,沈阳市把“依靠科技、振兴沈  相似文献   

16.
广州、重庆、武汉、沈阳、常州等已经被中国人民银行、国家体改委确定为金融体制改革的试点市。不久前,国务院总理赵紫阳在中南海与这五个城市的市长进行了座谈。赵总理指出,金融体制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17.
《瞭望》1993,(49)
总结14年金融改革的历程和经验,如果说过去改革的总体思路,一直是沿着“放权让利”、“宏观管住,微观搞活”的路子,来探索和开拓改革的构想,难免在实践中出现许多缺陷,出现许许多多的矛盾,使改革的内容会带有计划经济的斑痕;那末,在新一轮改革大潮中,就要把改革的总思路,牢牢地扎在市场经济的根基之上,改革的目标,就是要完成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这一点,可以说是金融体制改革基本思路和基本目标的重大转折。  相似文献   

18.
《理论视野》2009,(3):63-63
《人民日报》3月13日发表唐双宁的文章指出,事物运动具有不平衡性,金融软硬实力的增长也不可能齐头并进。金融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初期主要表现为金融规模和数量等“硬实力”的增长,在这个基础上,逐步表现为金融结构的优化、金融市场机制的健全、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等“软实力”的提升。软硬实力之间客观上是一种相互助推,螺旋上升的关系。中国金融“硬实力”的发展为“软实力”的提升奠定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已进行了互5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4年人民银行与工商银行分设。此阶段主要任务是增设各类金融机构。1984年底,人民银行单独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突破了单一的国家银行体制,初步形成以中央银行为领导,四大专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分工协作的金融组织体系。第二阶段从1985年开始到“十四大”召开。这一段时间,改革的涉及面较广,金融组织体系进一步完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流通规模的扩大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原来四大专业银行已难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许多商业…  相似文献   

20.
加入WTO对中国最重要的影响在于它将全面、深刻地推进中国的法治化进程。如何应对WTO规则要求,使中国法律制度尽快与WTO规则对接,已成为目前法学界和法律界面临的重大课题。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建立和完善适应WTO规则的现代金融体系和法律体系,融人金融业发展的国际化、一体化的趋势,应是关注的焦点。深圳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场”和“窗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