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安时期,是中国诗歌迅速发展的时期,建安诗人在中国诗歌发展道路上留下了深深的足迹。受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自身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很多建安诗人对音乐情有独钟,与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从而也形成了较高的音乐修养。  相似文献   

2.
本文拟就徐志摩诗歌艺术风格方面的若干问题提出新的见解,主要分为三部分。一、认为不应过于强调诗人与19世纪英国浪漫诗派的渊源关系,从风格角度看,徐志摩显然不是中国的雪莱、拜伦。二、徐志摩诗歌浪漫风格的独特价值在于:其中没有一般年轻人那种狂躁不安、雄心勃勃的成分,而是渗透着大孩子似的个性气质。三、如同每一位真诚的作家一样,徐志摩也有意探索诗歌风格的多样化,但从艺术实践角度分析,他的探索基本上是失败的,他缺少把握分寸感的相应艺术功力。但历史对作家作品的自然选择方式是:只认高峰,不看低谷。  相似文献   

3.
诗歌与情感的关系问题,是中国诗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命题.西晋诗人陆机在他的<文赋>中提出了"诗缘情而绮靡"的著名观点,既反映了时代的风尚,也为中国古代文论的发展开启了一片新的天地.从诗歌美学的角度对此予以阐释,可以发现,陆机的这一观点,揭示了诗歌在创作背景层面、物我关系层面、语言层面等均与诗人的内在感情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这就为文学表情论的确立,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在探索诗歌形式方面取得突出成就的新月诗派中,可以说朱湘是个独特的存在。新月派的主将闻一多、徐志摩等人,都比较注重向西方诗歌学习,尤其是向十九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歌传统学习,作为同是新月派的诗人,朱湘却提出向我国古典诗歌和民歌学习,而他的诗歌也由于其在诗歌创作中对这一主张的自觉探索和实践而呈现出了浓郁的东方色彩。朱湘诗歌创作为中国新诗的民族化作出了可贵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黄仲则诗歌“盛世哀音”的道德提高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仲则堪称"悲剧诗人",他在"盛世"敢于歌哭"哀音",以诗歌承载起深厚的人文关怀精神和社会忧患意识,唤起了人们对苦难众生的同情和对社会的批判.其杰出的创作实践,无论是创作背景和思想,还是内容和情感,都体现了道德提高的实际作用.  相似文献   

6.
邵燕祥是我国当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其强烈的时代气息、真挚的情愫,显示了深厚的艺术魅力和强大的人格力量,在中国当代诗歌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研究邵燕祥的诗歌创作及其在当代诗坛的意义,不仅是为老诗人的创作从学理层面上做一总结,寻求一个文学史上的定位,同时也是通过阐发诗人的创作成就与创作精神,对中国当代诗坛现状的一种表态。本期编发的三篇文章,第一篇认为邵燕祥是中国当代真正继承了鲁迅风骨的少数作家之一,对他的诗歌创作进行充分研究,可以推动和繁荣当代诗歌创作和诗歌理论建设。第二、三篇文章则涉及邵燕祥具体的诗歌创作,从作品探索诗人内在的精神气质。  相似文献   

7.
"张力"是英美新诗批评所主张和实践的文学批评术语,意为在整体诗歌的有机体中却包含着共存的互相矛盾、背向而驰的辨证关系.晚唐杰出的悲情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优秀诗篇《锦瑟》具有强大的张力艺术魅力,显示出诗意的多向度性与多层面性、诗人情感的浓烈而不平衡性,诗歌语言的蕴藉性和思辨性、诗歌意境的虚实相生性等张力特征.  相似文献   

8.
诗歌与情感的关系问题,是中国诗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命题。西晋诗人陆机在他的《文赋》中提出了"诗缘情而绮靡"的著名观点,既反映了时代的风尚,也为中国古代文论的发展开启了一片新的天地。从诗歌美学的角度对此予以阐释,可以发现,陆机的这一观点,揭示了诗歌在创作背景层面、物我关系层面、语言层面等均与诗人的内在感情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这就为文学表情论的确立,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徐志摩短暂的一生中,为追求理想的人生形态,为寻找幸福的生活付出了毕生的精力。遗憾的是诗人没能走出思想的困境,没能实现理想就匆匆离去了。通过徐志摩单纯信仰在其诗作中的体现,以及诗人在思想和创作过程中所经历的努力、幻灭、失败的道路,我们可以看到,诗人的理想只是由一种单纯信仰支撑起来的“沙滩上的一朵鲜花”,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是很难实现的。徐志摩对“爱、自由、美”三位一体单纯信仰的热切追求,虽然为自己埋下了悲剧命运的种子,但却又成为其诗歌创作艺术魅力的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10.
邵燕祥是我国当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其强烈的时代气息、真挚的情愫,显示了深厚的艺术魅力和强大的人格力量,在中国当代诗歌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研究邵燕祥的诗歌创作及其在当代诗坛的意义,不仅是为老诗人的创作从学理层面上做一总结,寻求一个文学史上的定位,同时也是通过阐发诗人的创作成就与创作精神,对中国当代诗坛现状的一种表态。本期编发的三篇文章,第一篇认为邵燕祥是中国当代真正继承了鲁迅风骨的少数作家之一,对他的诗歌创作进行充分研究,可以推动和繁荣当代诗歌创作和诗歌理论建设。第二、三篇文章则涉及邵燕祥具体的诗歌创作,从作品探索诗人内在的精神气质。  相似文献   

11.
承受着个人和国家诸多不幸的穆旦,在生命的晚期忽然爆发了一个小小的诗歌创作高潮.这些诗歌凝聚着穆旦作为一个“落难者”的人生体验,是诗人在非常年代里始终保持开放的胸襟和眼光,充分承受优秀世界诗歌资源的沐浴、浇灌和洗礼的结果,也源自于穆旦身边那个小小诗友圈的启发和激励.诗人以此在一个斫杀诗意的时代里为当代诗歌承续了难能可贵的精神和艺术火种.  相似文献   

12.
作为泱泱诗歌大国,“兴观群怨”等功能决定了诗人早已将个人的独特思考嵌入到集体意识之中、融汇到国家和民族魂的执擎之中。诗歌的写作需要顽强的勇气与坚韧的毅力。诗意呈现要展现大国气象及韧劲,诗意呈现要保持思想维度和精神向度的纯正与清洁,诗意呈现要坚守伦理底线,诗意呈现要彰显语言的艺术魅力。诗歌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3.
一 王维(701~761年),字摩诘,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唐玄宗统治的时代(713~756年),正是盛唐时期,国势强盛,诗歌也是空前的繁荣,出现了许许多多的优秀诗人,其中最著名的有;李白的浪漫主义诗歌,杜甫的现实主义诗歌,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他们之中,李白是在天宝年间应诏入宫,供奉翰林而暴得大名,杜甫则是安史之乱后才有成就,在较早一些的开元年同,最著名的诗人是王维。 王维多才多艺,诗文、书画、音乐,无一不通。  相似文献   

14.
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在他的很多诗歌中或直接或间接地提到过"黑暗"这个概念。文章旨在以《美景易逝》为例,通过分析诗中一些含糊词汇的意义,如"绿"、"金"、"花"、"沦落"和"陷入",以及意思最含糊的"黎明",来说明"黑暗"这一概念在弗罗斯特作品里的含义。诗歌以小见大,诗人通过驻足于一个瞬间,这首诗涵盖的是一天,一年,一生,人类历史,甚至是整个宇宙。  相似文献   

15.
唐初的诗歌,过去在文学史上研究得较少,意见分歧却较大。“文革”前的文学史著作,对唐初诗歌的评价基本上是否定的,例如有的文学史援引《新唐书》中“唐兴,诗人承陈、隋风流,浮靡相矜”的说法,指责唐初“浮艳诗风泛滥”,“诗歌的主要创作倾向,仍是沿袭着六朝的华...  相似文献   

16.
的确,博大腹腔里被古老的车轮所剥蚀的荒原海,太富有不可说透的精神底蕴了。因此,诗集《黑荒原》(作者:郭志贤、刘越)便以浓重的黑色意识,将诗人们炽热的现代情感,进行了创造性的升华。诗人正是自觉地把浸透祖辈骨殖和血脉的黑色荒原当做了诗歌背景的。最让人感到宽慰的便是这一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 ,由于诗人所处的历史时代、所具有的个性经历和知识修养等不同 ,其所创作的爱国主义诗歌 ,表现出不同的爱国主义情感内涵 ,具体表现为 :思恋的爱国主义 ,歌颂憧憬的爱国主义 ,否定觉醒的爱国主义和战斗奉献的爱国主义。  相似文献   

18.
运用中世纪意大利经院哲学家托马斯·阿奎那(1225-1274)美学理论中的"美与善",以及他的审美的三阶段来解读英国诗歌之父—杰弗里·乔叟的一首伟大的情诗《女性的尊严》。诗歌从对一位美丽的少女的爱慕开始,诗人不断的在三个审美阶段"完整、和谐和辐射"中,循序渐进的把该诗以一种美的体验呈现在读者面前。这首情诗乃是诗人对英国诗歌探索的成熟之作,集中体现了诗人不朽的诗才。  相似文献   

19.
姚贾诗人群体是继韩孟、元白两诗派之后出现的重要诗歌流派,其创作观主思尚格,五律是其标志性的创作体式。姚贾诗人群体诗歌的语词特征、抒情特征、意境的呈现等方面代表了该群体的风格类型。他们艺术的重要缺陷在于其诗歌缺乏变化,表现为诗歌意象、句式、诗意的雷同和格式化。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典诗歌对20世纪初在英美诗坛盛极一时的意象派诗歌创作曾产生了深刻影响.以庞德为代表的意象派诗人对中国古典诗歌的接受却是以一种文化误读的形态存在的.对汉字结构、中国诗的格律、诗歌含义等方面产生的误读,成为庞德等意象派诗人进行诗歌革新和创作的灵感源泉,并对当时英美意象诗派的形成和繁荣产生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