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按照传统,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开始,持续至二十七日的火把节,是禄丰县高峰乡海联村委会大、小花箐年度最大的节日。节日从二十四日村民自发到土主庙“叫魂”开始,紧接着有二十五日两村村民集体到土主庙、山神树、高离哨山的“开光”、耍大刀、祭天,以及持续至二十七日下午挨家挨户的“扫堂”和最后的送火把等仪式。火把节习俗文化尽管遍及西南地区,由多个民族共享,节日形态丰富,但大、小花箐围绕土主庙、山神树、火把山等空间展开的彝族火把节,特色鲜明,内容丰富,极少雷同。  相似文献   

2.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是彝族等许多少数民族的盛大节日,俗称“火把节”。居住在双柏县的彝族罗武人过火把节,沿袭着古老的习俗并世代相传,形成了独特的节日文化景观。罗武人视火把节为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节日来临,各家要接回已出嫁的女儿,人人身着节日盛装,祭祖祀神、燃起火把,击响大锣,唱火把歌,跳火把舞,共祝物阜民丰。关于火把节,在罗武人心中有着这么一个美丽的传说。据传在很久以前,罗武部落里有一个美丽善良的阿辙姑娘(也称喜雀姑娘),周围众多部落首领都被阿辙姑娘的美貌所倾倒,早已垂涎三尺,欲以武力进攻罗武部落,霸占阿辙姑娘。阿辙姑…  相似文献   

3.
<正>1935年3月9日,天津《大公报》以《电影明星阮玲玉自杀》为标题报道说:"素负盛名之中国电影明星阮玲玉,最近被其前夫张达民所控告,刺激甚深,乃于昨晨3时许,突起厌世之心,在私宅中暗服安神药片三瓶自杀。嗣经乃夫唐季珊发觉……于下午6时半殒。"事实上,无论是"前夫张达民"  相似文献   

4.
《精神文明导刊》2014,(9):53-53
十五年,楚子伐宋,宋人告急于晋。晋侯欲救之。伯宗日:“不可。古人有言日:‘虽鞭之长,不及马腹。’天方授楚,未可与争。虽晋之强,能违天乎?谚日:‘高下在心。’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君其待之。”乃止。使解扬如宋,使无降楚,日:“晋师悉起,将至。”郑人囚而献楚,楚子厚赂之,使反其言,不许,三乃许之。登诸楼车,使呼宋人而告之。遂致其君命。楚子将杀之,使与之言曰:“尔既许不谷而反之,何故?非我无信,汝则弃之,速即尔刑。”对日:“臣闻之,君能制命为义,臣能承命为信。义无二信,信无二命。君之赂臣,不知命也。受命以出,有死无陨,又可赂乎?臣之许君,以成命也]。死之成命,臣之禄也。寡君有信臣,下臣获考,死又何求?”楚子合之以归。(群书治要·春秋左氏传)  相似文献   

5.
一九四九年五月十二日,人民解放軍以排山倒海之勢,向上海外圍發起了進攻。國民黨上海市政府內一片混亂,人心惶惶。當時的市長吳國楨先辭職逃跑了,改由市政府秘書長陳良繼任。可是陳良接任市長還不到兩個星期,解放大軍已經兵臨城下。如同驚弓之鳥的陳良亦準備溜之大吉。五月二十四日拂曉,他把當時担任市工務局局長的趙祖  相似文献   

6.
高适《李云南征蛮诗》作于唐天宝十二载夏,一些论者多引下列史料作为本诗事迹: 《新唐书·南诏传》: 会杨国忠以剑南节度使当国,乃调天下兵凡十万,使侍御史李宓讨之,辇饷者尚不在。涉海而疫死相踵于道,宓败于大和城,死者十八。《旧唐书·玄宗纪》: 十三载六月,……侍御史、剑南节度留后李宓率兵击云南蛮于西洱河,粮尽军旋,马足陷桥,为阁罗凤所擒,举军皆没。《新唐书·玄宗纪》: 十三载六月,……剑南节度留后李宓及云南蛮战于西洱河,死之。《资治通鉴》卷二一七: 侍御史、剑南节度留后李宓将兵七万击南诏。阁罗凤诱之深入,至大和城,闭壁不战。宓粮尽,  相似文献   

7.
北京外文出版社出版的、由方鉅成和姜桂儂夫婦合著的《周恩來傳略》(英文本),於一九八六年元月問世,引起了海內外輿論的注意。提起周恩來的名字。許多人士腦際會自然出現他一生為國為民、嚴於律己、‘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高大形象。自他一九七六年逝世以來,已經出版了大量的紀念性文章和他自己的文選,但尚未有過關於這一偉大人物傳記性的作品。《周傳》可謂填補了一個空白,滿足了客觀上存在的需要。值得一提的是,為了能趕在一九八六年一月八日周恩來逝世十週年之  相似文献   

8.
一九四六年國共之間談判破裂,中國內戰爆發。周恩來率領的中共代表團不得不由南京、上海撤回延安,部分工作人員則轉移到英國統治下的香港。一些民主黨派的領袖們和文化界進步人士,也紛紛聚集到這塊國民黨統治達不到的彈丸之地。就在這個時候,我從上海來到香港英皇道一七三號這個沒有公開掛牌的“中共辦事處”工作。在這座租用的普通公寓樓裏,從二樓到四樓住的多半是在當時已是赫赫有名的左派人物,例如作家馮乃超、周而復,歷史學家胡繩,國際問题評論家喬冠華。我因擔任喬冠華和龔澎夫婦的助手,和他們同住在三樓覀冞@層樓總共只有兩間臥室和一個客廳,往往是座無虛位,應接不暇。來往的人,三教九流,華洋都有。常出現的座上客,有民主黨派頭面人物如李濟深、沈鈞儒、薩空了……有當時在港的中共領導幹部如方方、章漢夫、夏衍、饒彰風、連貫……也有當地的社會名流和大主教?靖酆蛢鹊匚幕纭⑿侣劷纭⒐ど探缛耸?當然更是出出進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