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工伤医疗费用不合理支出的主要表现 1.治疗费、药费开支过大。治疗费是医院对病人护理、打针、换药等以及治疗过程中所需的费用。因为医疗的治疗项目繁多.收费琐碎.易造成费用开支过大。有的医生为追求科室利益和个人利益在给工伤职工用药上超剂量用药、重复开药、小伤小病大用药、乘车开药:普遍使用新药、特药、洋药:甚至违反规定开滋补药品和贵重药品等情况。  相似文献   

2.
“医药分离”是目前医疗改革的焦点问题。医药如何分离,分离目的何在,分离后医院药事工作是否存在?诸多问题都为近日大家关注的内容。据悉,国务院转发的《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对现有的医疗体制要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其中“医药分离”是较重要步骤之一。在现有医疗制度下,由于各级医院医疗技术收入偏低,需要从药品收入上弥补不足,“以药养医”状况严重。据有关数据表明,医院的药品收入将占医院收入的50~60%,有的甚至高达70%。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医疗辅助诊断及药品价格混乱,医生要求病人做些不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现在人们看个发烧感冒,动辄就需花费数百元.要是得个大病住院,数千数万元不在话下.医疗费用居高不下,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一些医生开"大处方",搭车开药.医生之所以要开"大处方",是因为有高额的回扣.一家医院的泌尿外科专门拿出一名医生处理药品回扣,代表科室与药商谈条件,一人干一年,就赚出一套房子一辆车,大家轮着来.  相似文献   

4.
"医改要成功,必须获得600万医务人员的真心支持。"北京协和医院过敏反应科主任尹佳的观点在四年过后的今天仍然值得深思。但随着"新医改"进入第四个年头,我们也越来越明白:医务人员的真心支持并不仅仅意味着提高医生的工资。尹佳当时就说:"政府不可能完全补贴医院的亏损,因此应该允许医院用高端医疗服务挣的钱来补贴普通医疗服务的亏损。不要一味限制高端医疗,因为社会上  相似文献   

5.
目前,省内市、县公立医院(非营利性医院)负债经营较为多见。公立医院(非营利性医院)理论上仍从属特定政府部门,应服从服务于政府目标。但由于政府投入较少,医院既要依照传统道德的要求,发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又要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则,考虑投入产出之间的成本核算。在这样的情况下,出现了很多不正常现象,如:“以药养医”之风不减;医院为了自身利益争相购买大型医疗设备,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医院普遍推行绩效分配制度,医生个人的收入与医疗服务收入紧密挂钩,形成了医生“开大处方,多做检查”的“激励机制”,从而增加了患者的负担。解决上…  相似文献   

6.
《小康》2017,(2)
<正>央视记者历时8个月,调查了上海、湖南两地的6家大型医院,发现有医院工作人员收受回扣。上海卫计委表示将调查并严肃处理。对这种问题,主管部门必须有态度,但主管部门的调查处理恐怕很难从根子上解决问题。医院药品器械回扣问题的"根子"是药商、器械商之间的销售竞争,促成了医生拿回扣的潜规则。或者说,这里面存在一种"市场",  相似文献   

7.
目前,社会上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认识:病人医疗费用较高的主要原因是药品费用上涨过快,实行医、药分开是解决这个问题的较好的办法。笔者认为,医药分开对减轻患者医疗负担的作用是暂时和有限的。从暂时来看,能对药费支出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从长远来看,反而会增加患者的医疗费用与医疗负担,同时也可能会对医院的经营和发展起到一定的消极影响。表面看来,实行医药分开后,由于医院不能从药品收入中获利,甚至会因多用药而受到处罚或遭受损失,所以存在药品促销的医院会停止原有的药品促销,一般医疗单位也会有意识地控制药品使用,病人的医疗费用中…  相似文献   

8.
李玲 《时事报告》2013,(9):38-41
最近各类医药、医疗耗材腐败案件曝光,虚高的药品和耗材费用触目惊心。究其原因,根源是医院创收逐利机制,使医院、部分医生和药品耗材代理商在生产流通环节形成了牢固的灰色利益链,导致医疗费用高企、医患关系紧张。福建省三明市医改直面解决“以药补医”和“宰病人”的顽疾,  相似文献   

9.
此次明确医务人员的受贿罪主体地位.以法律的力量对不良医务人员进行震慑,让他们不敢轻易伸出贪贿之手,对于遏制医生“吃药品回扣”歪风、重塑良好医疗职业道德形象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声音     
正社区因硬件条件限制,很多卫生服务站库房较小,药品目录虽然和大医院对接了,但品种较少,不能与大医院上千种药品相比,很多患者在社区开药找不到对症的药品。——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市丰盛中医骨伤专科医院院长齐岳峰认为,社区药品不足问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就医需求  相似文献   

11.
《协商论坛》2013,(4):30-30
近年来,医疗纠纷呈上升趋势。目前有些患者对医生的期望值过高,即使是正常死亡,也有小部分家属为了索取巨额利益根本不走法律渠道而采用过激行为无理取闹,给医院施压,甚至打骂医护人员,进而导致医务人员致死性事件,给医务人员身心造成巨大的压力,使得医生在治疗疾病时顾虑重重。医生生活在"医闹"的重压之下,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无法得到保障,弄得不少医务人员把从事医疗职业  相似文献   

12.
王义汉 《人民论坛》2010,(5):154-155
"医药分离"是当前我国医改的重中之重。改革医院"以药补医"的机制,需要逐步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对医院进药与医生处方实行监督,并通过制度创新使将医院和医生的利润来源多元化,使医疗行为回归公益性,从而最终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前一阵,“哈尔滨天价医药费事件”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深圳天价医药费事件紧随其后,人们对公立医院存在的问题反映层出,关于医疗体制改革的讨论从未中断。郎咸平教授则以“看病先看钱”的评论直指由于市场化.中国医改正面临严峻考验的现状.即正是有了医疗体制的市场化改革,才有了医生看病开药惟“铜板”是瞻的不义之举。笔者根据事实.认为市场化改革加剧了医疗体制的混乱。  相似文献   

14.
正根据中共中央深改办部署,我国公立医院改革正在推进之中,作为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措施取消药品加成和医用耗材收入控制,这种做法理论上是正确的,但近几年的实践已暴露出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1.取消药品加成后的15%费用老百姓没有获得感,其流向何方值得关注。2.医院因取消药品加成,药品中间环节损耗、药剂科工作人员成本均由医院承担,也是一项不小的开支。3.虽然医疗服务收费有些项目有所提高,但  相似文献   

15.
王漪 《人大建设》2009,(4):37-39
面对来自全国各地上百家三级医院的院长,2月5日,卫生部副部长马晓伟在2009年全国医疗服务监督工作会议上表示:药品加成究竟什么时候取消以及取消到什么程度,现在仍需要讨论。此话一出,让不少对“医药分家”期待已久的人失望,或许也让那些担心取消加成造成亏损的院长们松了一口气。随着医疗体制改革逐渐向试点迈进,卫生部今年年初强烈要求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中取消药品加成。就在医院发愁收入中的最大部分即将消失时,政府部门也陷入了“何时取消加成”以及“怎么取消”的茫然中。  相似文献   

16.
取消“药品加成”还要根除“药品回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药品生产、销售、代理商,到医院和医生,都成了寄生在虚高药价上的寄生虫。但不容忽视的另一个问题是,医生吃药品回扣现象的泛滥,同样是造成看病贵的重要原因之一,导致医院廉价药踪影难觅,高价药却泛滥成灾。近日,卫生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选定16个城市作为国家联系指导的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地区。  相似文献   

17.
新政     
《群众》2017,(8)
<正>北京:全面推开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北京市政府日前发布《北京市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北京将通过取消药品加成(不含中药饮片)、挂号费和诊疗费,设立医事服务费等方式,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逐步破除以药补医、建立科学合理的补偿机制。方案显示,北京还将通过医药产品阳光采购等措施,降低药品、器械、耗材等的虚高价格和费用,规范医疗服务价格,逐步建立以成本和收入结构变化为基础的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  相似文献   

18.
中华医院管理学会近日对全国270家医院的调查发现,有7成多医院发生过病人及家属暴力殴打、辱骂医务人员事件;近6成医院有过病人因对诊疗结果不满意而扰乱医院正常的秩序、威胁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的事件;6成医院发生过病人去世后家属在院内摆设花圈、设灵堂事件。今年以来,恶化的医患纠纷又被医生接连被患者刺死、刺伤事件不断放大。《纽约时报》称,“医院正在成为中国不满情绪的新战场”。似乎医患之间的不信任达到了极点,双方都觉得自己委屈,而医疗体制的不健全成了讨伐对象。  相似文献   

19.
一、落实十七大“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精神,回归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建议政府要在进一步明确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定位、内容、要求和达到的目标前提下,依照科学发展观,按人口比例、区域规划,确定公立医院的数量、规模、大型医疗设备的配置和大型项目的建设等,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建立公立医院的投入机制;同时,根据医疗行业的风险、责任、压力的特殊性,参照国外医务人员收入特点,提高我国医务人员的待遇。  相似文献   

20.
实行医药分业管理 步入健康发展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我国把卫生事业作为保护人民健康的福利事业,每年由财政拨出经费予以支持。但是,这些经费远远不能弥补医疗单位的费用开支缺口。在经费严重不足的状况下,医疗单位把增加收人来源放到了药品销售上,实行以药养医。经调查了解,目前医疗单位60一70%的收入来自药品销售,而医疗服务收人只占医院总收人的15%左右,药品销售收人成为医院收入的主要来源。为了最大限度地增加收人,医疗单位在从医药工商企业购进药品时,均要求医药工商企业压低药品实际售价,给予让利。有些医疗单位还采取公开招标方式选择购药单位,哪家企业让利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