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再论推定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裴苍龄 《法学研究》2006,28(3):119-127
推定是指通过对基础事实与未知事实之间常态联系的肯定来认定事实的特殊方法。推定必须有真实的基础事实;推定的基础事实必须是一项具有盖然效力的证据,证据盖然效力蕴含的两种可能性应构成常态联系和变态联系的关系;推定必须遵循择优规则,即在事实之间的常态联系和变态联系中,只能肯定常态联系,不能肯定变态联系。推定有两种效力:第一种效力是引发举证责任的转移,这是程序上的效力;第二种效力是让对方承担不利后果,这是实体上的效力;第一种效力具有必然性,第二种效力则具有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王雄飞 《河北法学》2008,26(6):181-187
首先研究推定的各种涵义,提出推定的基础是经验法则。然后集中分析事实推定与法律推定的概念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指出事实推定的实质是推理或推论;法律推定源于事实推定又高于事实推定,是在事实推定的基础上渗入了法律价值和政策需要,从而将事实推定的单纯经验逻辑上升为法律逻辑;法律推定和事实推定具有泾渭分明的区别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事实推定作为一个法律术语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司法实践中推定在许多情况下被误用了,因为人们忽视了它的根据.密切结合我国司法实践,就"推定的根据"之性质、种类和功能;两种以上"推定的根据"之间的冲突;同一案件中两个推定之合理顺序;医疗事故诉讼中过错推定的根据;以及在亲子关系中的推定等问题进行详细分析,提出相应的处理规则和方法,对我国司法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易明  唐雪平 《法制与社会》2013,(24):260-261
事实推定,是指法官依据经验法则选择事实之间的常态联系,借助推理的形式,由已知事实推断待证事实的一种事实认定方法。在我国,事实推定这一概念并不多余;同时,事实推定既不是推论或推理,也不是间接证据证明。  相似文献   

5.
推定是以推理为桥梁的由事实 A 到事实 B 的认识活动。在法律领域内所说的推定,一般都是以法律规定为依据的,因此在司法活动中运用推定方法认定案件事实或争议事实就表现为对推定规则的适用。这种规则的形式可以是立法机关制定并颁布的法律,也可以是司法机关依法制定的证据规则或者作出的司法解释和具有  相似文献   

6.
论推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推定问题横跨程序法与实体法两个领域,不仅我国法学界对此缺乏深入的研究,在外国的司法判例及论著中也同样存在颇多混乱用语。鉴于此,本文拟就推定的概念、分类、推定的适用及其意义等基本问题做初步的论述。一、推定的概念立法和司法上基于某种目的,有时需要将两种本不相同的事实等同起来,做相同的法律评价,使不等同的事实产生同一的法律效果;或者相反,将两种本来相同的事实不等同对待,做不同的评价,使相同的事实产生不同的法律效果;有时又需要将真假不明、有无不清的事实确定为真或假、有或无。这种事实设定称为拟制。  相似文献   

7.
在民事诉讼的审判实践中,推定作为一种技术性的手段,有时在替代证据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世界许多国家对此都极为重视,而我国民事诉讼法虽然也有对推定性质的规定.但却很不完善,以至审判实践中无所适从。 一、推定概念及特点 推定是由推论演化而来的。由于推论某些结果是相同的,所以形成了推定的法则。这种法则的早期形态是人的推定,由于人的推定具有极大的随意性.因而,为法律上的推定所代替。 关于“推定”一词的定义法国、意大利、美国等许多国家法律作出了规定.我国学者认为,所谓推定.是根据事实之间的常态联系.当某一事…  相似文献   

8.
事实推定是为了帮助法官解决事实认定困难而设计的技术手段.运作机理是通过人工构建推理前提推导出要件事实.为确保推定事实的真实性,事实推定需要遵守三个基本要求:依据经验法则选择事物之间的常态联系作为推理前提,并允许受不利影响的当事人对推定事实进行反驳.  相似文献   

9.
准法律推定——事实推定与法律推定的中间领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褚福民 《当代法学》2011,(5):107-114
在事实推定与法律推定之间,存在一类准法律推定,它是规定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各厅室、省级法院、检察院的名义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或者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就某问题发布的座谈会纪要等非司法解释性质的规范性文件中的推定。我国司法实践中存在类似的规范性文件。准法律推定符合法律推定在结构和效力方面的特征,具有特定的规范性文件作为依据,一般介于事实推定与法律推定之间。准法律推定出现的原因有三:我国多元化的规范性文件制定体制,更为灵活地应对司法实践中问题的需要,设置准法律推定受到的限制少,程序方面更为方便。从理论角度来说,准法律推定影响着理论上推定的分类,部分影响了从事实推定到法律推定的演进阶段,对于完善推定的规制具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朱广新 《法律科学》2009,(3):99-105
物权法上的权利推定,是一种举证负担规范,只能干诉讼上发挥减轻证明负担的作用,不能终局性地解决权利归属问题。权利推定与不动产登记簿的公信力、善意取得制度实则发端于同一根源,即占有或不动产登记簿具有彰显物权的机能。由其性质所决定,权利推定必须以物权法上的权利变动规范为根本依据,不动产登记簿的公信力或善意取得制度因此可构成权利推定(力)的基础材料。将推定力看作公信力与善意取得制度的基础或出发点,乃本末倒置之举。  相似文献   

11.
论推定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推定”一词由来已久,是证明事实的一种特殊证明方法。从本质上来讲,推定既不同于确认,也不同于法律上的拟制。推定只能建立在真实的、具有盖然效力证据的基础之上。它只是一种不完全的间接证明,是一种选择。同时,本文认为真正的无罪推定应当是:不能证明有罪,一律推定为无罪  相似文献   

12.
论目的确定的推定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对于目的犯中的目的的确定过程之中,存在着一种目的确定的推定化的有力主张。本文结合我国学者和日本学者的既有研究,在首先界定了目的确定的推定化与主观要素的客观化之间的相应关系的基础上,指出了对待推定必须既积极又慎重。文章在厘清了推定的概念、特征与要件之后,详细论述了本文意义上的目的确定推定化的三层含义:作为例外的推定、允许反驳的推定和必须限制的推定,在此基础上展开了文章对待目的确定推定化的基本立场。  相似文献   

13.
人权推定并不是简单的套用法律推定于人权领域,它有自己的特点和体系,我们只有从二者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联系中,才能够更好的正视这样一个尚没有论证的概念。人权推定在学理上有来源上的争论,以及实证法上的不同划分。基于这样一种类型化的标准,我们将人权推定的体系分为法理上的、宪法上的和法律上的三元结构。  相似文献   

14.
推定是一种替代性的司法证明方法,以基础事实与推定事实之间所具有的常态联系为前提,通过对基础事实的证明,可以直接认定推定事实的成立。目前我国刑事诉讼法确立了诸多以"非法占有目的""明知"等为要素的推定规范,很大程度上弥补了特定案件证据短缺、证明困难的不足。但一直以来,学者们对刑事推定适用过程中的证明标准、范围界限及效果未能形成统一,司法裁判中,过分运用经验和逻辑法则进行案件事实的推定,也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司法的误判。文章认为,为更好地规避刑事推定的局限,有必要对其适用规则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5.
不同于一般临床疾病的诊断,职业病诊断是归因诊断,兼具医学性、法律性的特点。《职业病防治法》第四十六条前两款对职业病诊断作出了原则性规定,其中第二款的法律推定体现了职业病诊断的立法价值取向。然而,职业病诊断标准并未高度契合法律推定条款,法律推定操作性欠佳,诊断实务中不同专家对这两款的各自作用和相互关系认识不一,法律推定的适用与否直接影响诊断结论和法律价值的个案实现。对职业病诊断中该两款的协调及法律推定的操作进行论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事实推定是司法证明的一种重要的辅助性方法,其在证据证明力所不及的地方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事实推定自身所具有的或然性与主观性局限亦无可讳言。对事实推定的适用进行规制十分必要。确立以置后适用规则、保守适用规则、公开适用规则为主要内容的事实推定规则和通过正规的法学院教育、统一的司法资格考试、法官职业培训、法官继续教育形成法官职业群体同质化的思维方式是最大可能克服事实推定局限性的相对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7.
<正> 一、法律推定的基本涵义及其特征推定一词常用于许多不同的意思,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涉及到一个或一组已知或已被证明的事实A,与另一事实或结论B之间的关系,而该B事实尚待证明。推定分为事实推定和法律推定。前者又叫依证推定,即在已知事实(证据)充分的条件下,按  相似文献   

18.
刑事推定与犯罪认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定与证明并列为认定犯罪的两种方法,由于推定天然的缺陷、刑事诉讼有别于民事诉讼的特有职能及我国的诉讼模式等,推定在我国刑事诉讼的运用应受到严格的限制。运用推定遵循一定的原则和符合一定的条件。正确界定推定与推理、推论、司法认知、举证简化之间的区别,对国外有关推定方面的规定应立足我国国情,慎加分析甄别,不可照抄照搬。  相似文献   

19.
刑事推定不仅涉及实体法上犯罪构成要件的设置和程序法上证明责任的分配与承担,还涉及司法权力的重新配置,对其合宪性进行审查是亟待引起重视的一个新问题。推定的合宪性审查标准是多元的。无罪推定是现代刑事法的一项基本原则,是被告人应该享有的重要的宪法性权利,探讨推定的合宪性审查,必须审视推定与无罪推定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赵俊甫 《证据科学》2009,17(6):700-709
刑事推定不仅涉及实体法上犯罪构成要件的设置和程序法上证明责任的分配与承担,还涉及司法权力的重新配置,对其合宪性进行审查是亟待引起重视的一个新问题。推定的合宪性审查标准是多元的。无罪推定是现代刑事法的一项基本原则,是被告人应该享有的重要的宪法性权利,探讨推定的合宪性审查,必须审视推定与无罪推定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