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 通过对400例与自行车有关的交通事故{骑车205例,推车195例}尸检材料进行研究统计,判断损伤部位、类型与骑推行自行车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 对400例交通事故尸检材料中记载的尸表损伤进行分析,首先把损伤部位、损伤类型和交通方式作为三个分类变量,利用列联表分别检验损伤部位和交通方式之间的独立性,损伤类型和交通方式之间的独立性。在发现损伤部位、类型与交通方式之间不独立之后,我们把每一种损伤部位和类型(共21种)作为一个指标,进行两总体之差检验,检验每个指标在两种交通方式下差异是否显著。结果 通过对以上资料进行分析发现,两种交通方式下差异显著的指标分别是:小腿骨折、大腿上段内侧挫伤、膝关节内侧挫伤、会阴部挫伤、小腿挫伤。  相似文献   

2.
自行车道路交通事故损伤特征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研究自行车交通事故人体损份情况,以此推断自行车交通事故中当事人的交通方式。方法 对北京地区1997~2002年958例机动车与自行车相撞的交通事故伤亡者的损伤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自行车骑行者与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可于会阴部、双下肢形成特征性损伤。结论 可以运用法医学鉴定方法推断自行车交通事故伤亡者的交通方式。  相似文献   

3.
轿车与自行车碰撞事故仿真研究及骑车者致伤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Zou DH  Liu NG  Chen JG  Zhang JH  Jin XL  Zhang XY  Chen YJ 《法医学杂志》2007,23(4):250-253,257
目的研究计算机仿真技术重建自行车骑行状态下交通事故发生过程,并探讨此技术在分析真实事故中骑车者人体致伤方式、特点及损伤程度上的可行性。方法通过对事故人、车痕迹鉴定和模型建立,构建相关碰撞环境并利用高性能计算机及PC-Crash软件对事故进行再现研究。结果计算机仿真技术建立的人、车模型在模拟碰撞过程中,骑车者发生的运动过程、损伤分布及损伤动力学响应结果与法医学尸表检验人体损伤部位、程度基本吻合。结论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重建自行车骑行状态下的事故碰撞过程、分析骑车者致伤方式及提供损伤部位动力学响应参数等,对于交通伤法医学鉴定及深化交通伤机制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回顾道路交通事故中需要进行涉案者交通方式鉴定的案例。探讨此类案例鉴定的思路和技术方法。方法收集28例近年本单位进行的道路交通事故涉案者交通行为方式鉴定案例,统计涉案者一般情况、损伤程度与交通行为方式的关系,交通事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交通事故中车辆碰撞类型、采用的技术方法等,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本组资料共28起道路交通事故案件,涉案人员共57人,男性50人.女性7人。交通事故发生时间夜间为19例(67.86%),白天为9例(32.14%)。道路类型中,城市市区道路10例(35.7%),城市郊区道路1例(3.6%),省级道路10例(35.7%),高速公路7例(25%)。酒后驾车9例(32.1%)。交通事故类型中,电动自行车与机动车事故5例(17.8%),机动车与自行车事故1例(3.6%),机动车单方事故7例(25.0%);机动车与机动车事故11例(39.3%),机动车与行人事故4例(14.3%)。涉案人员死亡27人,损伤29人,无明显伤害1人。损伤存活者中轻微伤10例(34.5%),轻伤8例(27.6%),重伤1l例(37.9%)。涉案者交通行为方式鉴定种类中,汽车驾驶人和乘车人认定16例(57.1%),摩托车驾驶人和乘车人认定1例(3.6%),电动自行车驾驶人和乘车人认定5例(17.8%),自行车推行和骑行状态认定1例(3.6%),摩托车推行和骑行状态认定1例(3.6%),行人横过公路方向4例(14.3%)。涉案者交通行为方式鉴定采用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包括法医学活体损伤检验、法医学尸表检验、涉案肇事车车辆痕迹检验、DNA检验鉴定、现场人体模拟实验等。结论根据人体(活体或尸体)的体表损伤形态特征、痕迹分布,分析其致伤物和致伤方式,结合车辆痕迹检验结果,得出确认符合某种交通行为方式或者不符合某种交通行为方式的判断,结合案件的相关情况分析重建交通事故过程.是进行涉案者交通行为方式鉴定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5.
道路交通事故伤残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道路交通事故致残的流行病学特点,为预防道路交通事故伤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4年7月至2007年12月间深圳市5100例交通事故伤残人员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研究伤残者的性别、年龄、交通方式、事故地域、致残部位、损伤时间、是否复合伤残等特点。结果在本组伤残人员中,男、女性比例为2.15:1;以青年、中年年龄段比例为最大,占90.3%;交通方式中以自行车、步行为多,共占57.9%;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和不同地域伤残者的交通方式存在明显差异;损伤部位中以下肢损伤比例为最高,其次为颅脑损伤,但重残多分布于颅脑、脊柱损伤。结论有必要针对不同人群、不同地域、不同交通方式,采取不同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600起重、特大交通事故中死亡672人的检验解剖资料,分析了道路交通事故的一般情况、交通事故与致死的关系、不同类型车辆与致伤方式与损伤部位,以及损伤部位、死亡原因与死亡时间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机动车与自行车相碰、车辆碰行人事故的原因、成伤机理。同时也分析讨论了交通事故的死亡原因和死亡时间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两轮摩托车道路交通事故驾驶员损伤特点的观察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 观察两轮摩托车驾驶员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时的损伤形成规律,探讨此类事故确定驾驶人员的法医学依据。方法 对2000年至2002年北京地区408例2人同乘一辆两轮摩托车发生事故造成摩托车人员伤亡的损伤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两轮摩托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时,在驾驶员腹部、会阴部、大腿内侧、胸部、面颈部、小腿胫前会形成能反应摩托车特定致伤部件的特征性损伤,而乘员在这些部位的损伤多为摔跌形成,难以反应摩托车特定部件的特征。结论 在两轮摩托车道路交通事故中,伤者身上反应的摩托车特定部件的特征性损伤,可作为判断两轮摩托车道路交通事故驾驶员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道路交通事故颅脑损伤的法医学鉴定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研究道路交通事故中颅脑损伤的类型、特点、主要并发症及其受伤人员的伤残评定。方法  862例道路交通事故颅脑损伤的案例资料 ,按伤者受伤的不同部位、有无并发症、并发症的类型及伤残程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复合性颅脑损伤 2 76例 ,脑挫伤 192例 ,颅骨骨折 79例 ,颅内出血 91例 ,头皮外伤 2 2 4例 ;主要并发症为脑积水 ( 19例 ,2 2 0 % )、癫痫 ( 16例 ,1 86% )、偏瘫 ( 14例 ,1 62 % )、植物人状态 ( 12例 ,1 3 9% )。结论 道路交通事故中颅脑损伤 ,以头部复合性损伤最多见 ,严重的脑挫伤为最常见的损伤类型 ,并发症的诊断应掌握诊断标准 ,并注意与相关疾病鉴别。  相似文献   

9.
1案例某男,32岁。某日晚6时左右因外出要账时失踪。次日晚在公路上发现尸体,辖区公安机关接到报案后对尸体进行尸表检验,因对其损伤是否系道路交通事故所致有分歧,故邀请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法医组织会诊。结果认定为非道路交通事故,系伪造交通事故他杀案件。2尸检第一次笔者尸检情况:死者身长173cm,尸僵形成,硬度差,尸斑浅淡,量少。发长3cm,黑色,瞳孔直径0.4cm,左侧面颅及上下颌骨粉碎性骨折,塌陷变形。左面额部、颧弓、上下颌等突出部位均见有片状皮肤挫伤,挫伤区可见较规则小点状及网格状损伤,且有五处长1.8cm~5.0cm不等的…  相似文献   

10.
脊柱损伤是临床法医学实践中一种常见的外伤,常由交通事故、高坠、房屋倒塌、打击、跌倒和枪炮弹伤等引起,其中交通事故是脊柱损伤的最重要致伤原因之一。严重的脊柱损伤可累及脊髓,致残率较高。本文收集了2004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交通事故中的378例脊柱损伤案例,旨在对脊柱损伤的部位、损伤类型、严重程度及后遗症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安全带对人体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安全带普遍用于防止交通事故所致伤亡,其交通损伤中与安全带有关的损伤逐渐引起人们关注。通过复习国外相关文献,结合1例尸检案例,对安全带造成人体损伤的特点进行综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256例儿童和少年道路交通事故伤残评定回顾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儿童和少年道路交通事故活体损伤的流行病学、损伤及伤残评定特点。方法 对256例儿童和少年道路交通事故伤残评定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男性多于女性,多见于6~18岁儿童,交通事故每天10~12时和16~18时最多,车辆类型以小汽车和货车多见,肇事方式多见于机动车与行人相撞,伤者的交通方式以步行多见,损伤部位以头部和四肢多见,损伤类型以骨折、挫伤、创多见,但内脏损伤相对较轻,下肢骨折远多于上肢。损伤程度多评定为轻伤,伤残程度以Ⅸ、Ⅹ级轻度伤残为主(33.2%)。结论 儿童和少年道路交通事故伤残评定应适当放宽标准,伤残评定标准应增加儿童和少年的有关条款。  相似文献   

13.
在道路交通事故中,交通肇事逃逸事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类型,一般包括人-车碰撞事故和车-车碰撞事故。对于此类事故,通常需要借助对车体痕迹检验、人体衣物痕迹检验、微量物证检验、法医人体损伤检验、现场散落物整体分离痕迹检验等法庭科学技术以及运动学、动力学等物理学相关知识认定肇事车辆,判定车与车、车与人是否接触,推断接触部位及接触方式。  相似文献   

14.
随着电气化铁路的发展,铁路接触网电击损伤不断增多,由于铁路接触网电压高达27kV,与低压电击损伤的差异很大,相关的报道较少,尤其缺乏微观的组织病理学资料。因此,我们收集了本局管内发生的接触网电击死亡的案例,进行研究、总结、探索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电击伤的特征及诊断指标,为此类损伤的检验、鉴别、临床救治、案件的定性、事件的处理和重建提供理论依据。1材料与方法1.1材料收集本局辖区内2002~2003年间5例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电击死亡的尸检案例,2例铁路交通损伤死亡的尸检案例作对照。1.2方法每例尸体进行系统解剖并提取皮肤、心脏、肺…  相似文献   

15.
38例单纯型脑干损伤法医学尸检的回顾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报道38例原发性单纯型脑干损伤致死案例法医学尸检所见的脑干损伤、致伤方式和致伤物等特点,并探讨在法医学鉴定中的意义。方法从208例脑干损伤死亡法医学尸检案例中,挑选出38例符合单纯型脑干损伤的案例,分析单纯型脑干损伤发生的案情、损伤的部位和类型等特点。结果38例中男性占绝大多数,农民明显多于其它人员;大多发生于纠纷斗殴中;头部拳击伤18例(47.4%);头皮挫伤19例(50.0%);头皮挫裂创9例(23.7%);未见头皮损伤7例(18.4%);受伤当时昏迷并很快死亡者34例(89.5%);其损伤为局灶性挫伤出血,有32例(84.2%)肉眼未能辨认出,镜检见小灶性出血:其中,桥脑18例(47.4%)、延脑10例(26.3%)、中脑4例(10.5%)、桥脑和延脑均有出血6例(15.8%)。结论原发性单纯型脑干损伤不仅存在,而且能致人死亡;应引起同行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正> 对65例自行车交通事故的尸体检验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其损伤特征与交通状态和致伤因素的关系,讨论法医检验鉴定的要点和难点,以便为事故成因分析提供法医损伤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成都地区道路交通事故致残人员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uang SX  Li SY  Zhang XG  Kong B  Zhu YL  Liu KL 《法医学杂志》2007,23(4):269-273
目的 探讨成都地区道路交通事故致残的流行病学特点,为研究道路交通事故伤害成因和事故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成都地区2003至2006年10月所有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资料,统计分析致残者性别、年龄、交通方式、人员类型的构成及事故发生的月份、星期、地域分布.结果 6364例交通事故致残人员资料纳入统计.男女之比为1.84∶1,以18~50岁年龄段所占比例最大(66.34%);自行车、摩托车驾乘人员及行人共占80.90%.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或不同事故地域的交通事故致残者中,各交通方式的构成比均显著不同.损伤部位中,下肢所占比例最高(39.49%),其次为颅脑损伤(22.77%).结论 预防交通事故应针对不同人群、不同地域、不同时段和不同交通方式,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措施,制定相应的政策.  相似文献   

18.
本文收集2004-2008年间火车碾压死亡案件53例,探讨火车碾轧人体方式与损伤部位间的关系,以及铁路交通事故卧位被碾轧尸体损伤类型在各部位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行人交通事故和致伤车辆类型的关系,总结其规律.方法 回顾90例行人交通事故案例,分析致伤车辆、损伤部位、损伤特点、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 结果 不同类型致伤车辆所致的撞击伤好发部位取决于受撞击时人体的姿势和车头突出部位的高度,其损伤特点与作用力大小、方向和接触面光滑程度相关. 结论 通过对行人撞击伤的损伤部位、损伤特点、严重程度的分析,可以推断致伤车辆类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头颅多层螺旋扫描CT(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在道路交通事故颅脑损伤案件中颅骨骨折检验分析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司法鉴定中心2015年至2017年交通事故致颅脑损伤伴颅骨骨折死亡案件52例(包括案情、受伤过程、尸体检验、头颅MSCT及临床资料)。影像学诊断同头颅解剖阳性所见比对验证。结果头颅暴力作用部位以颅前部、颅侧部和面颅部受力容易出现颅底骨折,颅前窝、颅中窝部位骨折MSCT检验准确率低于颅后窝骨折线的检验。结论头颅MSCT对于颅骨骨折类型判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尸检与影像学结合及三维影像重建的使用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