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什么情况下,个人能够愿意遵守规范(补洞)而不愿意失范(挖洞)?社会结构越合理,人们越愿意遵守;规范的惩处力度越强,破坏规范的人越少;遵守规范的人越多,规范的功能越强当今社会,无论是送购物卡拜码头、跑部钱进、公款大吃大喝、五星级进修学校,还是官员节假日纳贡,都  相似文献   

2.
进入21世纪后,随着网络的普及,网恋现象成为网络时代的一种新生事物迅速蔓延,尤其是大学群体的网恋现象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社会学的理性选择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受"理性"支配的,行动者的行为原则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利益,而这种利益不仅是物质上的,更可以是非物质上的。网恋的大学生是在判断网恋行为能最近似的实现自己的最大利益之后,作出了网恋行为这一选择的。  相似文献   

3.
腐败还是不腐败:一种政治经济学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腐败还是不腐败这是行政人员道德选择最常见的一种两难困境,从政治经济学角度考察行政人员两难困境的理性选择,不难发现,只要监督缺失、软化,行政伦理失范,道德的和不道德的行政人员的道德选择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选择腐败都是理性选择。这更凸现监督权威树立与行政伦理建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制度安排的伦理考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纬 《思想战线》2002,28(3):5-9
任何制度都是一种规则或规范的安排 ,一种人类的理性选择。这种安排和选择决定于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水平 ,同时 ,也是制度的进化和变革的过程。一部社会制度的变迁史 ,就是不断引入新的规则与规范、新的合作与竞争、新的利益关系和利益选择的创新发展史。这其中伴随着人们对正义、平等等价值的追求 ,以及制度安排的伦理考量  相似文献   

5.
从经济伦理学的角度看,经济新常态的建构需要一种合理的经济伦理的支撑。康德道义论的基本宗旨,是要使人的一切追求幸福和利益的行动,都要受制于道义。他有关人的行动准则不能自相矛盾、人不能仅仅把自己的理性用作满足欲望的工具、人不能把作为理性存在者的自己和他人仅仅当作工具、人们在互利互惠时应该首先互相尊重等一系列思想,都弥足珍贵,可以应用于市场经济的一切经济活动。康德的道义论,对于中国目前并不很规范的市场经济而言,其意义在于:它有助于使相对失范的经济活动得到合理规范,并有助于在一个普遍物化和拜金化的现实中提升人们的精神层次。而这些东西,将有助于实现我们所希望的经济新常态,使我国经济走向健康良性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6.
法是人们普遍需要遵守的强制性行为规范.不管愿意不愿意.都要去遵守,否则就会受到相应惩罚。正因如此,人们对法都有所敬畏.其实这是好事。荀子说“畏法而尊绳”,然后“国常不乱”。只有畏惧,寸会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若无所畏,就可能无所不为.甚至无法无天。  相似文献   

7.
“失范综合症”是指在社会转型、体制转轨过程中,传统规范在现代化的冲击下迅速瓦解和失效,而新的规范还未找到有力的支撑点和坚实的载体,难以有效运作,使社会失去了对人们行为的有效制衡而造成的一种普遍的行为失范状态。具体表现为一是失范行为无所不在的广泛性,二是失范行为日渐成为一种文化。失范行为经济成本低、风险成本小、机会成本低,具有低成本高效益的经济价值,这是“失范综合症”得以产生并广泛扩散的经济学原因。要遏制其蔓延和扩散,应加大失范行为的成本,使它成为一种无利可图的活动;中央要始终保持充沛的权威的合法性资源,形成对社会有效的调控能力;加快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的步伐,为鼓励规范行为作出稳定的制度性安排。  相似文献   

8.
蔡兵 《传承》2012,(9):69-69
改革要取得共识,就需要夯实利益、知识、理性等方面的社会基础。遗憾的是,现实进行的许多改革显得既鲁莽又草率,没有或不愿意在这方面下足功夫,结果导致大量由"利益掩盖""知识分工""理性局限"带来的矛盾漩涡,给民众特别是弱势群体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焦虑和痛苦。只有重视并切实搞好改革共识形成的社会基础工作,改革才能做到从容而不急躁,理性而不盲从。  相似文献   

9.
将合理分配财富置于与鼓励继续创造财富同等重要的位置上,通过一揽子改革措施,扭转失衡的利益格局,规范失范的收入分配秩序,这应当是"十二五"期间必须基本完成的一项中心任务  相似文献   

10.
我国道德失范现象产生的原因与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遵守道德规范是保持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当前 ,由于受市场经济利益的驱使 ,社会上出现了一些道德失范现象 ,严重破坏了社会风气 ,影响了社会的健康发展 ,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道德失范现象产生的原因 ,探讨了我国尽快消除道德失范现象的基本途径 ,以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乱象丛生似乎是转型国家的一个挥之不去的阴影,解决社会失范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重建社会的价值共识或普遍规范。在利益时代,任何社会共识的形成,都必须建立在承认和尊重个体权利和利益的基础上,忽视人们的利益诉求而强加给人们以某种价值,事实上很难行得通。因此,我们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对利益关系进行有效调节的规则。  相似文献   

12.
王宁 《人民论坛》2011,(11):146-147
乱象丛生似乎是转型国家的一个挥之不去的阴影,解决社会失范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重建社会的价值共识或普遍规范。在利益时代,任何社会共识的形成,都必须建立在承认和尊重个体权利和利益的基础上,忽视人们的利益诉求而强加给人们以某种价值,事实上很难行得通。因此,我们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对利益关系进行有效调节的规则。  相似文献   

13.
经济理性是分析婚姻家庭策略的重要视角之一,"理性人"从婚姻的选择、家庭的分工与决策、婚姻危机的处理乃至婚姻的破裂都在权衡成本与效益,力求婚姻双方以及家庭效益的最大化。作为婚姻主体之一的女性在一系列选择与权衡中会自觉不自觉的遵循"最大化效益"原则,其权衡涉及两个层面:由婚姻组成的家庭整体效益和作为婚姻一方的个体利益。由于女性作为妻子与作为个体"我"的利益并不完全一致,因此所做出的选择并非始终一致,甚至可能相互矛盾。加之现代社会中女性受教育程度和社会参与度的不断提高,女性自主意识不断增强,而现代婚姻又有太多的不确定性,这一切使得女性在婚姻决策中常常陷入种种困境。  相似文献   

14.
“明星脸”的法律考量——从肖像权财产利益的角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嘉 《重庆行政》2007,(4):70-71
近年来,随着"模仿秀"、"整容风"的兴起,很多人凭先天长成或后天整容变成所谢的"明星脸",频繁地在各种广告、商业演出中以模仿者的姿态出现,而商家们也越来越愿意选择这些酷似名人的模仿者参与他们的商业活动,因为其费用远远低于邀请名人的费用,但却能收到差不多的效果。这种现象已经不单纯是一种商业行为,而涉及到了被模仿者的名誉权、肖像权等民事权利。本文仅从肖像权财产利益的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5.
芒来夫  刘磊  田丰 《前沿》2003,(11):118-119
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打乱了人们日常平静的生活."非典"的肆虐,使人人谈"非"色变,但就在这个人人自危的时刻,党和国家举起了法律武器,运用法律手段规范和控制局势,使抗击"非典"的斗争在法律的保障下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稳定了社会秩序,维护了人民的利益.而这一事件,既充分体现了我们国家这几年法治建设所取得的成绩,但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本文将就此进行一下探讨,希望能对理论和实践界的活动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陈迎明 《求索》2007,(8):138-139
从权利的层面看,道德自由是主体基于一定的道德必然规律从而在道德生活中有遵守或反对现行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自由。权利意义上的道德自由之所以能够确证,主要在于现行道德原则和规范与道德必然规律之间的不契合,从而导致了人们根据道德理性遵守或反对现行道德原则和规范的权利。  相似文献   

17.
罗超 《前进》2002,(5):42-42
马克思曾经指出: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实现思想就要拥有实践力量的人。政治精神只是一种观念,其本身不能实现什么东西,政治精神要转化为物质力量,就必须被人们所接受,并通过人付诸实践。人们愿不愿接受,并付诸于实践,又关键取决于政治精神代表不代表人们的利益,不可能设想人们愿意为于自己利益有害的政治精神而奋斗。  相似文献   

18.
和谐休闲是和谐社会的基本元素,关系到社会公众的民生问题.当前,休闲生活失范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经常成为人们"严肃的闲话".建设和谐休闲社会需要我们加强休闲教育,提高人们休闲素养;完善体闲约束机制,加强休闲生活的规范;发展休闲文化,提高休闲生活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思想是人的属性,而"人总是他思想的奴隶"。思想作为生命的精神现象,使人在生存于物质世界的同时,有了一个精神世界,有了"自我"的思想谱系,有了"认识你自己"、解释世界进而改变世界的能力。一部人类思想史昭示我们:思想的力量在于求真,思想的理性贵在质疑,思想的生命重在信仰,信仰与自由同在。自由、尊严和幸福是历史哲学的根本价值和现代人的终极关怀,但富裕的"幸福危机",使人不知所措。这就是"人本困境",它使人产生思想焦虑。当下的中国正处在现代化转型的关键时期,失范的社会风气呼唤精神救赎,呼唤建设"美丽中国"的思想文化自觉,也呼唤思想的理性话语和学术守护。  相似文献   

20.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这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谋划战略全局的深远思考.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从过去的"闭关自守"到今日的"命运相连",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必然结果,是将国家利益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和谐统一的理性选择,是建设"和谐世界"的时代需求,也是实现与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共存共赢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