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现代社会中,政府为社会提供日益广泛的公共物品和服务方面的责任构成了公民与政府关系的基调,也成为公民与政府关系紧张的主要根源.当代西方行政改革在改善公民与政府关系上存在两种思路一种强调在公共服务生产领域建立市场机制,寻求政府之外的替代生产方式;另一种仍坚持政府在公共服务生产上的传统责任,强化政府的践约能力.两种改革思路在方法和手段上具有不可替代性,同时表现于改革实践中.  相似文献   

2.
责任政府概念源于西方,限制政府权力是责任政府的原始意涵。为解决传统责任政府的责任缺位、权责关系不对称等问题,现代意义上的责任政府要求政府必须回应社会和民众的基本需求,积极承担起提供公共服务和实现公民基本的社会保障权等责任。责任政府在公民社会保障权实现中应承担起立法责任、财政责任、监督责任等。扬州市在实现公民社会保障权过程中,积极探索,敢于担责,形成了完备的政府责任体系。  相似文献   

3.
浅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条件下的中央与地方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服务型政府的首要职责,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质在于政府要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并确保全体公民得到普遍平等的享受。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背景下的中央与地方关系,应从“以经济总量为导向”向“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转变,使不同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居民个人之间享受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一致。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是我国政府在执政过程中对长期以来履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价值观的反思与检视.和谐理念更加关注公民的民主权利、社会公平公正原则、政府对公民服务需求的回应性等问题.彰显了未来我国政府执政的民主与究政蕴涵。为了切实地贯彻这些民主究政理念,政府应健全公民参政议政的渠道与程序,扩大公民参与权;落实行政问责制,实现依法行政;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增强政府对公民服务需求的回应性;提供相关的制度保障,促进社会公平、公正。  相似文献   

5.
和谐治国理念反映在政府与公民关系层面上,最重要的是政府与公民的良性互动,而这有赖于政府在行政过程中增强自身的回应性。作为一种政府管理理念的回应性行政与党提出的和谐执政理念在理论逻辑、价值意蕴和现实层面上具有某种内在契合。可以说,回应性行政是沟通政府与公民之间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其功能是弥合政治领域与社会领域由于社会转型所形成的断裂带。  相似文献   

6.
新公共管理"顾客理念"极大地提升了西方先锋改革国家公共服务供给的质量与品质。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成为当前我国构建服务型政府的着力点与试金石。然而将顾客理念导入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却存在着十分明显的隐患。顾客理念导致顾客身份的单一性、顾客利益的私利性、顾客政治参与的消极性、顾客消费能力的差异性以及政府公共服务责任的狭隘性,等等。应该通过还原公民身份、促进公共利益、重视民主公民权、厘清政府公共服务责任以及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多个理论维度对顾客理念进行有效超越。  相似文献   

7.
新公共管理"顾客理念"极大地提升了西方国家公共服务供给的质量与品质。然而,若将顾客理念导入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却携带着十分明显的隐患。顾客理念导致顾客身份的单一性、顾客利益的私利性、顾客政治参与的消极性、顾客消费能力的差异性以及政府公共服务责任的狭隘性,等等。为此,应该通过还原公民身份、促进公共利益、重视民主公民权、厘清政府公共服务责任以及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多个理论维度对顾客理念进行有效超越。  相似文献   

8.
国家与社会的现实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一个国家的治理水平。在公共服务领域,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构建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在我国社会快速转型和变迁的背景下,构建中国式的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显得更加迫切。文章运用博弈的视角,梳理了政府与社会组织关系的理论发展脉络,提出了变和博弈理念下我国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关系——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是中国式政府与社会关系发展的必然。最后,文章总结,在公共服务领域内,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模式必须通过构建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信任机制、合作机制,同时,通过一系列制度化的发展才能够得以实现,最终发挥政府与社会组织在公共服务领域内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公民治理视角下的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服务型政府是以服务公共性、管理法治性和运行高效性为特征的政府治理模式.作为公民社会与政府契合的产物,所蕴藏的公民中心内涵决定了公民参与的核心价值,其寓意是对公民治理的选择.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必须创新公民治理理念,健全公民资格,培育公民自治组织,引导公民参与,提高公民、政府间的互动质量并建构激励耦合合作制度.  相似文献   

10.
服务型政府从理论、模式、实践三个维度理解,指一种强调服务理念的理论与以服务行政为主导的政府治理模式,在实践中建设满足公民服务需求的政府。服务型政府并不等同于公共服务型政府。公共服务型政府强调政府职能由经济建设转向公共服务,而服务型政府是对管理型政府的替代。服务型政府不同于新公共服务,新公共服务不是服务型政府的理论来源。走向服务型政府需要整合治理方式,实现"为我所用",妥善处理三者关系,借鉴其他两者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从回应到协作:治理、公民与未来的公共行政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新公共管理运动要求政府和公共机构将公民当作客户 ,积极回应公民。这隐含着把公民视作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被动接受者的危险 ,忽视了与公民之间开展协作。作者对这一做法提出质疑 ,强调要加强政府和公共机构与公民以及其他社会参与者之间的协作和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12.
在现存委托代理关系中,作为直接委托人,政府可以通过多种手段对公共企业进行管制和规控,使其对政府负责,但作为间接委托人的公民却无法直接行使最终委托权,使公共企业对自己负责。由此,公共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必然会面临“公共服务”与“经营营利”、“公共利益”与“团体利益”、“国家责任”与“公民责任”等多重价值的排序和选择。如果选择不当,便会陷入伦理困境。  相似文献   

13.
非政府组织是人类社会一种带有必然性的人文景观。无论制度、地域、国度、种族、性别有什么不同,人们对自由社群生活的追求却是基本一致的。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发现,非政府组织这种必然性与人的社会属性、人对利益的追求、公民社会的本质、以及多元治理结构的要求有直接关系。根据它与人类社会共生同往的本性,国家政府应确立有关非政府组织的科学理念,自觉建立政府组织与非政府组织之间的良好关系模式,帮助非政府组织规范、健康和快速成长,使其成为我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4.
构建“和谐社会”要求政府治理变革也即政府转型。政府转型与社会转型密不可分,其关系应是良性循环互动关系。围绕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从转变政府职能、改革与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树立并强化政府“大服务”理念、深化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大力培育和发展公民社会等多维度推进政府转型。  相似文献   

15.
城市群公共服务供给不同于传统的单一城市供给,更具系统性和复杂性,也对我国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善治理论强调国家政府与公民社会对公共生活进行合作管理,可以为解决城市群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治理问题提供新思路。在我国当前城市群公共服务供给体系中,政府、市场和非营利组织等供给主体间存在的供给交叉或供给真空状态愈发明显。基于理论探讨和经验研究,应从善治角度区分政府组织间及政府与其他组织间两种不同的协同供给机制。多政府协同供给要重视政府间协议并强化府际关系网络。而在政府与其他组织间的协同供给中,多政府协作承担城市群公共服务的顶层设计与基本供给责任;多市场协作满足公共服务的多元需求并加强自身监管;多非营利组织协作灵活应对政府和市场供给不足。  相似文献   

16.
自党的十六大特别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以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为全党和政府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从政府管理的视角分析,和谐社会即是政府与公民之间和谐相处、共同治理的社会。建立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和谐关系主要是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之下,通过公民参与的制度创新、实现透明和公开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等路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17.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供给”理念下的政府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体看来,当前我国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群体之间与个人之间在享受公共服务方面存在着明显的非均衡性与非对称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不和谐的社会事实,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供给的呼声日渐高涨。客观说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供给最终取决于政府体制上端的制度安排。我国政府应该从公共服务理念、公共服务决策机制、公共服务主体体系、公共服务运行机制以及公共服务安排方式等五个维度进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8.
公民道德责任是公民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民身份的必然要求,也是维系公民与社会、国家之间和谐关系的重要纽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公民权利和道德责任之间的辩证关系,在尊重价值多样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加强公民道德责任宣传和教育;积极开展制度伦理建设,为公民道德责任的形成营造公正和谐的土壤与氛围,并将公民道德责任要求规范化、制度化;大力发展社会组织,培育社会资本;通过实践强化公民角色认知,做到公民道德自律与他律相结合,实现公民权利与责任相统一。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改民关系的深刻变化。指出,在立宪政体和责任政府的框架内,通过公共服务市场化和扩大公民参与,进一步确立公民在政民关系中的主体地位,真正变政府管理为公共行政的总趋向。  相似文献   

20.
政府开始越来越多地采用券的方式来提供公共服务。一般而言,公共服务券带有政府购买服务的性质。进而,这种新型的服务方式改变了公民与政府之间的传统关系,要求政府针对服务使用者、服务提供商进行规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