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志华 《内蒙古检察》2004,(5):21-24,11
所谓“一对一”贿赂案件,是指贿赂行为在实施过程中只有行贿人、受贿人在场,没有第三人现场目击,也没有其它直接证据的案件。此类案件的特点在于:1、直接证据只有行、受贿双方当事人供词;2、一般情况下直接证据中的有罪证据与无罪证据的比例易出现相持态势,即:行贿人承认行贿但受贿人不承认受贿或受贿人承认受贿但行贿人不承认行贿;3、行、受贿双方当事人的供述不稳定,容易出现反复,  相似文献   

2.
根据现场遗留痕迹物品收集证据 在实际工作中,侦查人员往往只是把现场上的痕迹物品提取了,没有围绕提取的痕迹物品进一步收集证据,证明现场上的痕迹、物品与案件联系的证据以及证明现场痕迹物品与作案人的行为有联系的证据,现场上的痕迹、物品本身不能说明它与案件的关系,要靠侦查人员收集证据来证明痕迹物品与案件与犯罪的关系。侦查人员赶到现场之后,对现场上遗留的各种物品,都要当成证据来对待。因为案件发生或者发现不久,案件事实并不清楚,  相似文献   

3.
在审查判断证据中,很重要的一方面是要审查证据与证据之间、证据与所认定的案件事实之间有无矛盾,是否达到了全案的协调一致。从根本上说,证据之间有矛盾,说明证据本身有不确实的因素;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有矛盾,说明或者在证据中有不确实的因素,或者据以认定的案件事实有误。发现有矛盾就要揭露矛盾、分析矛盾,掌握矛盾的症结所在,以便通过调查研究实现“去伪存真”,使全案达到协调一致。所谓证据矛盾,是指证据之间或证据与所认定的案件事实之间存在着互相冲突而不可能同时为真的情况。在司法实践中,为了排除证据矛盾,应当注意…  相似文献   

4.
沈宝 《天津检察》2009,(1):48-49
电子证据是指以电子信息资料来证明案件事实情况的电子物品或电子记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证据必然会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各类案件中,成为一种新型的证据形式。为此,笔者拟对电子证据的相关问题进行初步探讨,并提出一些自己的观点和建议以供讨论。  相似文献   

5.
不同的证据,在印证违纪行为上往往是一致的,但对具体的“三节”(情节、细节、枝节)问题的表述,却常常出现矛盾或者不合常理的疑点,通过对这些矛盾和疑点的排查,对于鉴别证据的真实与可靠程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我们在审查使用证据时,应十分注意。 情节是反映违纪事实、违纪行为、违纪手段以及违纪后果的组成要素,它包括时间、地点、人物、环境等等。当不同的证据对同一情节的证明出现不一致时,不能盲目地轻信某一个证据,而草率地否定其他的证据,要认真分析矛盾形成的原因,深查矛盾所掩盖的真实情节,善于从矛盾中找到…  相似文献   

6.
一般说来,任何一种犯罪活动总不免在犯罪现场留下某些痕迹和物品,或在人们头脑中遗留下某种映象.这些痕迹、物品和映象,就成为揭露和证实犯罪的证据.但是,有的共犯案件,由于自然力或人为的原因,除共犯的口供以外,已经无法收集到任何证据.遇此情况,在司法实践中出现过几种迥然不同的处理方法.有的司法人员以“只有口供而无其它证据”为由,或不予立案,或撤销案件,或制作无罪判决;有的司法人员优柔寡断,在实  相似文献   

7.
根据现场遗留痕迹物品收集证据在实际工作中,侦查人员往往只是把现场上的痕迹物品提取了,没有围绕提取的痕迹物品进一步收集证据,证明现场上的痕迹、物品与案件联系的证据以及证明现场痕迹物品与作案人的行为有联系的证据,现场上的痕迹、物品本身不能说明它与案件的关系,要靠侦查人员收集证据来证明痕迹物品与案件与犯罪的关系。侦查人员赶到现场之后,对现场上遗留的各种物品,都要当成证据来对待。因为案件发生或者发现不久,案件事实并不清楚,现场遗留的物品与案件有无联系、有什么样  相似文献   

8.
隐形证据     
阿碧 《检察风云》2012,(11):58-60
在一些案件中,有时刑侦人员会遇到棘手的问题——找不到有用的证据。在这些案件中。违法犯罪分子可能有反侦查的经验。他们抹去了留在现场的痕迹;或是抵达现场的非刑侦人员移动现场的物品,无意中破坏了留在现场的痕迹;还可能是被害人出于恐惧、羞耻等原因清洗了案发时的痕迹。而在更多的室外案件中,由于案件发生距被发现时间较长,自然界的风霜雨雪把证据抹去了。能否找到那些似乎已经消失的证据?法医专家表示,案发现场的证据并非完全消失了,它们可能留下不太明显的痕迹或碎片,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可以让这些“隐形证据”显形。  相似文献   

9.
受贿犯罪大多是在受贿人与行贿人之间单独进行,很少留下物证、书证,相关证据很少。在许多受贿案件中,可收集到的证据只有受贿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和行贿人的证言。因此,在受贿案件中,受贿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十分重要,它必须具有稳定的证明力。否则,就容易因犯罪嫌疑人的...  相似文献   

10.
耿文清 《中国监察》2009,(13):54-57
(二)关于严格依纪依法收集和使用证据问题 收集、鉴别、运用证据查明案件的真实情况,是纪检机关查办案件的核心问题。办案工作中的一切调查活动,各种手段和方法的运用,都是围绕证据这个核心来进行的。查处案件所经过的受理、初步核实、立案、调查、审理、处分等每一道程序都离不开对证据的收集、鉴别和运用。同时,收集到确实、充分的证据,是正确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是促使违纪人员承认违纪事实的有力武器,是维护被调查人合法权利的重要保证,是进行党纪教育的生动教材。因此,证据对纪检机关查办违纪违法案件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一、以矛攻盾突破受审人的矛盾心理防线在渎职侵权案件审讯中,受审人拒不认罪或认罪后又变供、翻供,必定会使前后供述和辩解之间、供述与其他证据之间发生矛盾,露出破绽。这些矛盾和破绽是我们迫使受审人坦白认罪的有力武器,为我们运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策略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2.
杀人后自杀案件分为两类:一是因心理扭曲、发泄私愤、报复社会而杀害无关人员的案件;二是因矛盾纠纷而杀害明确关系人的案件。前一类案件因作案动机明确、多发于公共场所、目击证人多,调查取证的难度较小。实际工作中,后一类案件比较常见。由于作案人死亡、目的动机难以明确、缺乏目击证人等原因,直接证据缺乏,甚至在个别案件中可能出现受害人与加害人直接接触的证据都无法确定的状况。作者通过收集2000年以来发生在某市的17件杀人后自杀(已遂)案件的证据资料,对其认定过程进行分析和回顾,探讨构建证据体系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3.
最近,我们对信阳地区和五县监察机关上报1990年以来查处的200名干部的违纪案件进行综合分析,从新形势下干部违纪特点看,加强惩腐倡廉,确实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在查处的200名违纪干部中,党员干部124人占62%;处科级干部49人占24.5%;企业负责人21人占10.5%;受行政记大过以上处分的131人占65.5%。这些案件呈现出以下4个特点:一、以权谋私,以业谋私,贪污受贿案件突出,占42%。一些不法分子为牟取暴利,不惜重金进攻那些握有实权的干部;一些意志薄弱的干部经不起金钱的诱惑,把市场经济等价交换原则引入行政工作,信奉“…  相似文献   

14.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09条规定,侦查人员可以对犯罪嫌疑人以及可能隐藏罪犯或者犯罪证据的人的身体、物品、住处和其他有关的地方进行搜查。搜查是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诉讼行为,搜查的任务是发现和收集与案件有关的证据,查获犯罪人。搜查既是查获犯罪人的措施也是查获赃物、赃款和有关证据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违纪主体是指实施了危害党、国家和人民利益,应受到党纪、政纪追究的自然人、法人和组织。它作为确定某种行为构成违纪必须具备的四个要件(违纪主体、侵害的客体、客观方面、主观方面)之一,在纪检监察机关办理的违纪案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笔者在审理案件中却时常发现,案卷中缺乏违纪主体的基本材料,即办案人员在收集证据材料时,只注重对客观方面的事实调查取证,而往往忽视了将违纪主体基本材料列入其中,这不仅使人对违纪主体的真实、可靠和全面性产生怀疑,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还直接关系到定性和量纪。比如违纪主体的身份、职…  相似文献   

16.
陈国华 《中国监察》2008,(19):26-27
近年来,违纪违法案件逐渐呈现出作案主体多元化、手段智能化、行为隐蔽化、定性复杂化等特点,调查与反调查较量日益激烈,案件查办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2008年3月27日至28日,江苏省泰州市纪委、监察局举办了违纪违法案件证据收集研讨活动,以转变办案观念,拓展办案思路,刨新办案方式,不断提高办案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们湖北省老河口市纪委监察局以对党负责,对历史负责,对党员、干部负责的精神,不断提高案件审理质量。1984年以来,共审理违纪案件588件,处分违纪党员、干部599人,做到了数年无申诉、无复查复议、无复审复核。工作中,我们坚持做到:——严把事实清楚关。实践中,我们总结了“五不定”,即:事实不清的不定案;错误事实与证据有矛盾的不定案;只有交待材料,无证据的不定案;无主证、旁证的不定案;事实存在,党纪政纪条规无明确规定,且属于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不草率定案。多年来,我们坚持“五不定…  相似文献   

18.
教师:“分权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联系的形式,可以为我们分析证明价值提供依据。例如,在杀人案件中,一个具体据所连接的对象可以是凶手、杀人行为、杀人时间、杀人地点、杀人凶器号客人、赚疑人才者被告人等等。而且,这个证据与该杀人行为或者杀人凶手等事实之间的联系可以是趋势的也可以是间接的。在杀人案件的证明中,最终要解决的嫌疑人或者被告人与该杀人行为之间的联系问题。换句话说,就是要认定这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是不是实施了那个杀人行为的人。因此能够直执着把这二者边接起来的证据就此间接将其连接起来的证据有较强的证明力…  相似文献   

19.
一、审核证据 审查起诉部门受案后的第一项工作就是阅卷并审核证据。这是出庭准备工作最重要的环节。审核证据就是要审查、甄别、核实反映整个案件的事实真实情况的证据,审查指控犯罪的证据是否充分确实。这就要求我们注意审查证据来源的合法性。对案犯的来往书信、亲笔供词及讯问笔录,要适时地进行对质和辨认,以保证证据的法律效力。要作好阅卷笔录,重点弄清受贿案中行贿人与受贿人之间的口供材料是否相印证,行、受贿人之间的口供是否有漏洞,是否有旁证材料,旁证材料与该受贿案是否有直接的印证关系,从而确立犯罪指控能否成立。  相似文献   

20.
法院在审理患者选择以侵权作为请求权,诉请医疗机构承担责任的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需要依据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判断医疗机构是否应当承担责任,根据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医疗机构虽然是这类案件中的被告,但需要对于过错及因果关系方面进行举证〔1〕。为证明其行为无过错或行为与患者的损害后果之间没有因果关系,医疗机构会举证病历、医学文献等等证据。但是作为案件裁判者的法官往往并不具备医学知识,所以虽然医疗机构举证这些证据,但对于涉及医学的专业问题,法官难以根据医疗机构举证的病历、文献等证据直接判断出医疗行为是否有过错以及与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