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现在所经历的律师制度。不过有20多年的历史。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的律师业是一个年轻的职业。然而,中国律师业的商业化进程却是惊人的。中国律师商业化是去行政化的一个结果。中国律师商业化的进程来自于律师制度恢复初期对律师事业进行行政化管理所带来的极大经济压力。从1984年开始,我国在律师的财务管理上就开始试行全额管理、差额补助、超收提成以及实行自收自支的经费管理体制。在此基础上。1988年又开始了不要国家编制、不要国家经费,  相似文献   

2.
朱洪超 《中国律师》2009,(11):71-73
中国律师制度恢复重建30周年之际,我们在这里共同探讨“律师的社会角色与律师文化”这个话题,这对认清律师的社会角色和律师的价值。推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律师文化建设,促进巾国律师业的发展,都具有极其特殊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3.
于宁 《中国律师》2007,(10):45-45
我时常思考这样问题: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律师的价值与使命何在?中国律师业应如何有效提升应有之社会影响力与历史地位?吕良彪律师的演讲文集《"我反对"!——宪政维度下律师的价值》给了我很好的启发。挑战性的书名,承载着作者对中国律师事业的热爱与忧思:"法治社会的律师,理应是公民权利的忠实代表、社会理性不同声音的代表、以私权利制约公权力的忠实代表。""中国律师业的瓶颈在于中国律师社会影响力的  相似文献   

4.
彭静 《中国律师》2002,(5):18-18
有人说青年好比是社会的未来,而我更认为青年是推动社会向着更美好未来发展的中坚。青年律师则又多了一份责任,对人,对社会……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理念,我从1988年开始涉足律师业,并于1996年创办静升律师事务所,带领全所律师向社会承诺“敬业、求实、利民、护法”;现在,推动重庆律师业向着更美好未来发展,便成为我在职业律师生涯中的无穷动力和不懈追求。同时,我认为律师应积极参与社会政治,作为一名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的委员,服务社会,关注政治也成为了我的神圣职责。如同我国律师制度恢复、发展进程一样,20多年来,…  相似文献   

5.
自1979年恢复律师制度以来,我国律师业得到迅猛发展。律师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作用得到充分展现,为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进程更是功不可没。当前,优化律师执业环境,是律师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理论和实践问题。本文就此作一探讨,以求大家指正。 一、优化律师执业环境的价值探讨 优化律师执业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除了优化律师业内环境,重点还要优化律师执业的外环境,主要有法制环境、政策环境、政务环境、司法环境、市场环境和舆论环境。优化律师执业环境是律师业良性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律师业良性发展又可以反过来影响和优化律师执业环境,  相似文献   

6.
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律师业一直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律师业的这场变革衍生出包括律师职业危机论在内的众多理论解说。美国律师职业危机实际上是因为垄断学派本身的理论解释与律师业急剧变迁的制度变革之间分离所带来的律师职业理论的危机,而不是律师业本身的危机。通过对这场危机的系统考察,可以进一步深化对职业制度和职业实践的理解,从而有助于理清我国律师业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自律师制度恢复重建以来,中国律师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不仅律师数量和律师的业务量均呈现快速增长,律师的经济收入也得以迅速提升.但是律师的社会形象并没有随着律师口袋的鼓起而得以改善。笔者认为,要改善律师及律师事务所的形象,实现律师事务所的科学发展,就要努力开展公益法务。开展公益法务有着很重要的社会价值和营销价值.律师事务所努力开展公益法务,直接关系到律师业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8.
伴随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我国律师业恢复重建20年来,以其迅猛的发展、骄人的业绩和崭新的风貌展示在新时代中国社会舞台之上。但是,律师业发展中的问题也值得深思。先是有人对律师职业不理解,认为律师是替坏人说话,甚至发生了将正当辩护的律师逐出法庭的不正常现象;既而又出现了律师队伍中不自重、不自律、违法乱纪从而引起社会声誉下降的现象。所有这些问题都引发我们进一步思考一些更加深层次的问题,即中国律师的价值到底是什么?这些价值之间有无冲突?怎样协调?等等。本文试图回答这些问题,以期促进中国律师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近十多年里,中国律师业迎来了自恢复重建以来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不仅律师数量和律师业务量快速增长,律师的社会地位及经济收入也获得迅速提升。事实上,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律师业已成为当代中国最令人注目的职业之一。但是,律师业的快速发展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并影响到社会对律师业的整体性评价,“这些年来,在我们的各种媒体中,律师已经成为最受关注的社会群体之一。对于他们,自然是各种各样的评价都有。他们是自由职业者,他们是新兴的富有阶层,他们是公民权利的守护神,他们是教唆诉讼的小人,他们是犯罪分子的救星,他们是腐败法官的掮客……  相似文献   

10.
郭阳 《中国律师》2012,(3):81-82
我对律师业中的浮躁现象这样说——浮躁之风不可长,健康发展是根本改革开放后,我国律师制度得到了恢复重建。这些年,律师机构增多了,律师队伍壮大了,律师地位提高了,律师作用发挥了,律师业务拓展了,社会为之受益了,毋庸置疑:整个律师业的发展态势是良好的。但不容忽视的是,律师业内也不时显现出浮躁现象: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一些律师、律所的价值追求只为经  相似文献   

11.
龚毅  梁彦 《中国律师》2006,(10):38-40
我国律师制度恢复重建20多年来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律师人数、机构数量和法律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之最。改革开放和加入WTO为中国律师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欣喜之余,我们困惑于律师业的发展出现了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律师业的发展似乎进入了一个“瓶颈”期。我们能不能再以改革开放的精神来看待律师制度,  相似文献   

12.
律师服务业与市场经济一脉相承,律师文化关乎律师业的职业生命。挖掘律师职业文化的逻辑内涵、抽象律师职业文化的精神特质、建构中国特色的律师文化直接关系到中国律师职业整体的职业走向、职业价值和职业命运,不可等闲视之。无论中国有关律师职业制度定位的具体涵义怎麽变迁,也不论这些立法制度定位的优劣如何,基于律师职业作为国家上层建筑重要组成部分、市场经济服务主体与法律专业技术组织的特殊地位,中国特色律师文化作为中国律师职业整体的文化认同,均突出表现着公共服务性、专业竞争性、职业驰名性、市场稀缺性和政治边缘性持质。  相似文献   

13.
成绩与不足律师制度恢复二十多年来,特别是1992年以来,我省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和律师行业组织以改革为动力,坚持“完善机制、拓展业务、提高素质、强化管理”的工作思路,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使我省律师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律师行业已成为我省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民主法制建设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去年,我在四川省第五届律师代表大会上说:“我省律师事业的发展同全国律师事业的发展一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的极大机遇下,在短短20年的时间里,  相似文献   

14.
青年律师是中国律师业发展的未来,对青年律师的管理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迫。从中国律师制度恢复重建30年来.律师队伍已经从当初的几十人、几百人发展成为接近20万人的庞大队伍。执业律师的身份和年龄构成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久的将来,现在的青年律师将成为中国律师业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15.
李世威 《中国律师》2000,(12):24-25
一位未来学家预言:新经济时代,律师业将消亡。我们不探讨律师业是否消亡,但有一点不争的事实,21世纪新经济时代中国律师传统业务将面临最严峻的挑战。律师业是随着工业时代的繁荣而发展壮大的,生产力的发展不但决定了时代的特征,也决定了律师的业务范围和职业角色。中国律师的职业服务表现性角色,不能全盘端到企业法律服务中,这种服务要求确立新的律师职业服务角色。一、律师法的律师业务范围过窄,影响企业法律服务中律师职业服务角色的转换。所谓律师职业服务角色是指与律师服务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  相似文献   

16.
周院生 《中国法律》2004,(6):14-15,74-76
律师制度是中国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70年代末,律师制度作为中国民主与法制整体建构的一项重要内容得以恢复重建。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律师职业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社会具有广泛影响和备受关注的一种新兴职业.律师队伍已经成为法律职业中一支不可或缺、富有朝气、充满活力的力量.在推进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尊重和保障人权、  相似文献   

17.
李玉福 《法学论坛》2001,16(6):102-110
2001年9月14日至17日在烟台召开的“中国律师业产业化发展理论研讨会”,围绕中国律师业产业化发展的概念和本质、中国律师业产业化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中国律师业产业化发展的基本途径、适应中国律师业产业化发展方向的律师组织形态、中国律师业产业化发展的运行机制、中国律师业产业化管理政策、中国律师业产业化的社会制约因素、中国律师业产业化与律师社会责任的实现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入地研讨。这种研究和探索能够激发人们思考律师业的发展方向,对中国律师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8.
走向政治     
在2000年中国律师大会上展现在广大律师面前的《中国律师业发展报告》,在总结了20多年中国律师事业发展之路所取得的骄人成绩后,冷静地分析了中国律师的现状。在“亟待解决的问题”部分中,几乎用了一半的篇幅指出了律师职业的社会政治地位不高并由此而带来的诸多问题,深感“律师高层次的职业功能未能得到有效发挥”,“律师职业在整个制度建构中的应有地位尚未完全得到解决”。为此,《发展报告》在其第二部分“面向新世纪的中国律师”中,单独列了一个主题,来论述“加强律师的政治参与,进一步提高中国律师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  相似文献   

19.
晓舟 《中国律师》2003,(4):10-11
中国律师制度于1979年恢复重建。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进程,律师业不断在改革中发展,在探索中前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诸多因素严重影响着中国律师业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了制约律师业发展的“瓶颈”。因此,中国律师业要实现大的飞跃,必须在全面总结以往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从战略上重新思考和谋划中国律师业的未来发展,努力构建并逐步完善中国特色的律师制度。关于律师制度创新问题从80年代末开始,中国律师制度适应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开始着手进…  相似文献   

20.
社会间任何职业都神圣,任何职业间都应当平等。律师这个职业,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总是在兴与衰、喜与悲的境遇中挣扎,并于改革中走上了壮大之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律师和党的事业一同进入繁荣,停业20多年的律师制度又在中国大地上复苏,中国人脑海里浮现出一个应该熟悉却又十分陌生的名字——律师。相关法律应运而生后,神州大地飘荡着一股沁人心脾的法制之风。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刚刚兴起的中国律师业在发展中也遇到了不少困难,中国律师执业的合法权益还未能得到有效的保障,侵害律师执业合法权益,打击迫害、阻挠干涉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