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权利冲突在商标法领域也是屡见不鲜的令人难以解决的问题.注册商标之间的权利冲突、未注册商标之间的权利冲突以及注册商标与未注册商标之间的权利冲突构成了商标权之间的权利冲突.为了衡平商标权所有人、商标使用人、消费者以及社会公共的利益,实务界和理论界针对不同的案件情况,提出了保护在先权利原则和商标共存理论两种解决商标权之间权利冲突的解决机制.本文以商标权之间的权利冲突为切入点,研究实务界和理论界对此问题的解决思路和具体方式,以促进商标权之间权利冲突现象的系统化研究.  相似文献   

2.
刘红 《知识产权》2004,14(6):41-44
权利冲突在法学领域中几乎无处不在.知识产权权利冲突是指不同法律权利之间的冲突,具体表现为经法定程序取得的在后权利侵犯他人合法的在先权利而发生的冲突.我国的知识产权权利冲突始于80年代,以杨沫"名誉侵权纠纷案"为序由,拉开了著作权与名誉权权利冲突的帷幕.1此后不久,由中国美术学院在北京美术馆主办的"人体艺术大展",又上演了被展作品部分模特控告主办者侵犯其名誉权的剧目.知识产权权利冲突发展至今,各种权利间的冲突以及表现形式越来越多样化,解决的途径也已有诸多探索.本文着重借助有学者提出的两种解决方式进行进一步的思考.一种是以制度化的方式或规则的方式;另一种则是衡平的方式.2前者是指以宪法或成文法的规则将权利规定下来,并通过立法确立为原则.后者则是法官针对每个案件的具体情况作出合乎情理的处理,这里没有制度化的配置,而只有个案中的"利益"配置.  相似文献   

3.
学术界对知识产权权利冲突的界定存在一定的差异。权利冲突既有知识产权自身原因,也有立法及社会环境方面的原因。协调解决知识产权权利冲突要明确一些基本的原则:保护合法在先权利原则;禁止混淆原则;权利衡平原则。  相似文献   

4.
学术界对知识产权权利冲突的界定存在一定的差异。权利冲突既有知识产权自身原因,也有立法及社会环境方面的原因。协调解决知识产权权利冲突要明确一些基本的原则:保护合法在先权利原则;禁止混淆原则;权利衡平原则。  相似文献   

5.
知识产权权利冲突的内在根源主要在于立法技术不完善和法律滞后.从权利构造看,知识产权权利冲突存在于权利连结点交叉的场合.知识产权权利冲突的实证法基础在于知识产权不断扩张,同一知识产品根据不同知识产权单行法形成相互冲突的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权利冲突的复杂性不仅表现为个体权利与社会公众利益的冲突,也表现为群体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的冲突.保护在先权利已成为我国处理知识产权权利冲突的一项基本原则.然而,对于不同类型的知识产权权利冲突,保护在先权利原则并非绝对适用.解决因客体牵连而引起的异网域权利冲突应遵循权利位阶法则.化解知识产权权利冲突也并非绝对适用非此即彼法则,权利并存法则应当具有适用上的妥当性.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中国法治社会的进程,社会上各种利益的矛盾出现碰撞,权利冲突不断涌现。本文从权利冲突的概念、特征,权利冲突的解决方式分析了我国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权利冲突。  相似文献   

7.
人文主义法学视野下的解决权利冲突的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国利  谭正 《法律科学》2007,25(4):15-26
人文主义法学在解决权利冲突上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人的需要和利益的多元性决定了解决权利冲突的原则的多元性;人的需要的层次性决定了权利位阶在一定范围内存在;为抑制权利的消极作用,应当克制权利的过度膨胀;解决权利冲突的原则与自由裁量权之间存在约束与反约束的关系.可以尝试提出解决权利冲突的五个原则:权利位阶原则、权利平衡原则、最大利益原则、保护弱者原则、权利克制原则.每一个原则各有其适用范围.应考虑权利冲突的不同情况选择适用不同的原则.  相似文献   

8.
郑曦 《法制与社会》2010,(29):100-101
关于知识产权权利冲突的解决,无论是学术界的主流观点,还是人民法院的审判实践,都强调以保护在先权利的原则作为解决冲突的首要原则。其实,知识产权的"无形性"这一重要特征决定了在后权利人即使尽了合理的注意义务,也可能进入在先权利人的权利范围,因此,在权利冲突的解决问题上不宜过分强调尊重在先权利。在解决知识产权权利冲突时,既要坚持尊重在先权利的原则,也应遵循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最大化原则,在保护在先权利人的合法权益的同时,应对在后权利人的正当权益给予关注,否则,将可能导致实质上的不公平。本文将以一则案例为切入点,从"公平"、"效益"的角度出发,反思当今司法实践中解决权利冲突的"禁令救济"方式的缺陷,探讨如何建立公平解决知识产权权利冲突的机制。  相似文献   

9.
权利冲突一直是法学领域一大研究热点,而作为权利冲突领域具有核心地位的"利益衡量法"却由于其自身无法避免的缺陷而备受诟病。本文从权利冲突的定义着眼,并综合分析了"利益衡量法"以及与之相对的其他权利冲突解决模式,阐述了"利益衡量法"之于权利冲突体系的不可被替代性。  相似文献   

10.
论权利冲突--以利益冲突为线索的考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权利冲突问题近几年来成为我国学界的一个热点问题。在借鉴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以利益及其冲突为分析线索从宏观上对权利冲突问题予以解析并提出生产、文化(观念)和制度的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