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戈 《山西青年》2023,(9):91-93
近几年来,《公共礼仪》课程作为一门较新的课程,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学好《公共礼仪》课程,对于改善人际关系,全面提升个人综合素质以及推动我国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发挥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性意义。我国当代大学生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兴力量,在社会活动中更需要重视塑造自身的形象,遵守公共礼仪准则。本文针对当代大学生《公共礼仪》课程的基本情况,提出构建新时代大学生《公共礼仪》课程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大学生《公共礼仪》课程的目标,《公共礼仪》课程教学中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提出新时代大学生《公共礼仪》课程的建议和实践措施。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传统礼仪教育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礼仪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在全球化和多元文化背景下,加强大学生传统礼仪教育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升大学生文明礼仪素养的需要.弘扬中华传统礼仪文化,提升大学生礼仪素养,必须注重"四化":即当代大学生传统礼仪教育必须课程化、示范化、活动化和社会化.  相似文献   

3.
1.开展文明礼仪宣传普及活动。开展百万市民学礼仪和文明言行承诺活动,组成文明礼仪普及宣讲团,深入机关、社区、乡村、学校、企事业单位,宣传普及社会礼仪、生活礼仪、涉外礼仪等。在全市青少年中,开展做一个  相似文献   

4.
礼仪是人际交往的"通行证"。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是素质教育和高校道德建设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代大学生交际素质欠缺,这不仅有家庭和社会的原因,也有学校教育制度和管理上的原因。要提高大学生的交际素质,加强礼仪教育是重要途径,这就必须加强礼仪教学,丰富校园文化,注重养成教育,加强师德建设。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正在开展的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不但对实现人文奥运承诺、向世人展示古老礼仪之邦的现代礼仪风采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构建和谐社会、建设首善之区也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工程。要有效地推进这项活动,首先要在全社会普及礼仪知识,使人们懂得礼仪规范的形成、特征和社会作用,从而增强实践礼仪规范的自觉性。要正确把握和实践礼仪规范,就要对礼仪规范有一个科学的认识礼仪规范是在社会生活中基于风俗习惯而形成的行为规范,是全体社会成员或一定的社会阶层在长期交往中约定俗成、共同遵守的有关“礼”的仪式。在社会生活和人际交往中…  相似文献   

6.
陈莹婷 《学习月刊》2012,(12):97-98
礼仪是人类文明的象征,是社会进步的尺度,它规范着人们的行为举止,从而使人类脱离纯粹的自然状况。我国自古享有"礼仪之邦"之美誉,"礼"是中华文化的标志之一。开展礼仪教育对塑造学生高尚人格,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人际关系等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礼仪教育是提升自我修养和素质的主要途径,是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1、礼仪是塑造高尚人格的途径礼仪是一个国家、地区、民族的文明程度、社会风尚和道德水准的重要标志,一、  相似文献   

7.
1.开展文明礼仪宣传普及活动。开展“百万市民学礼仪和文明言行承诺”活动,组成“文明礼仪普及宣讲团”,深入机关、社区、乡村、学校、企事业单位,宣传普及社会礼仪、生活礼仪、涉外礼仪等。在全市青少年中,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活动。举办“迎国庆、讲文明、树新凤”礼仪知识竞赛。开展形式多样的迎国庆、学礼仪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礼仪修养教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礼仪是一个国家或民族文明的象征,作为社会发展的未来力量,我国大学生的礼仪修养现状却不容乐观,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个方面。大学生礼仪课堂教学应突破传统,转变学生观念,强调实操练习,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达到提升其礼仪修养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9.
李少云  王海英  吴宾凤 《世纪桥》2010,(15):151-152
大学生的礼仪文化对我国文化生活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在这种背景之下高校文化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当今大学生个性特征更加明显,因此高校必须要对大学生进行积极引导,而礼仪教育尤为重要。高校礼仪教育主要通过课堂教育与校园文化营造两种方式进行。  相似文献   

10.
和谐社会的建立,首先是人与人的和谐.违反礼仪的行为则是造成人与人的不和谐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同时也影响社会秩序和人的社会生活环境.因此,大学要培养大学生最为重要的人文素质,从道德素质入手培养学生的和谐价值取向,对大学生进行礼仪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和谐行为方式,推动他们进一步社会化,使他们的行为与社会和谐的要求一致起来.  相似文献   

11.
礼仪文化是社会认同的主要依托,教育是传承礼仪文化的重要路径。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寻求和谐社会认同之际,礼仪文化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它可以缓解社会转型给人们带来的不安全感,帮助人们树立社会认同;另一方面,它能够帮助人们正确看待文化民族化与全球化的关系,并在开放中最终实现和谐社会认同。借助涵盖社会生活各层面的礼仪文化教育模式,即家庭、学校及社会相互配合、共同用力,将礼仪文化教育的核心内容与动态发展有机结合,是实现和谐社会认同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2.
朱小理 《党史文苑》2006,(11):73-74
作为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形势与政策》课的作用是其它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所不可替代的.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这一课程的教学同国家教育部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为此,要全面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的课程建设和教学管理;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新方式和新途径;切实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新形势下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理论导报》2011,(8):56
答题思路:1.强化五种意识:一要强化开放意识,二要强化学习意识,三要强化主动接受监督意识,四要强化民本意识,五要强化礼仪意识。2.把握七个原则:(1)及时原则,即应向媒体传递最新的信息,否则会失去时效性。  相似文献   

14.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约有1250名来自北京昌平职业学校的颁奖礼仪志愿者有望为田径赛事服务,她们将负责“鸟巢”场馆贵宾迎宾和开幕式、闭幕式及赛事服务。为承担赛事颁奖礼仪工作,她们进行了辛苦的训练。  相似文献   

15.
闲暇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实现社会化不可缺少的环节.本文在对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生闲暇生活现状的抽样调查和分析基础上,阐述了高职院校开展闲暇教育要从确立教育目标,建设专业师资队伍,设置闲暇课程,成立闲暇与闲暇教育研究中心四个方面入手,实现学校闲暇教育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文化以五千年的传统从未中断而独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礼”便是世代相沿的主要形态。对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汲取与借鉴其有益成分,这对高校精神文明建设是有裨益的。事实上,现实也在呼唤学校加强礼仪文化教育。 现实由昨天而来,回顾本世纪近百年的历史,我们不得不遗憾地说:现代中国不止一次发生的旨在与传统思想文化“决裂”的政治文化运动,  相似文献   

17.
李鑫 《世纪桥》2010,(7):90-90,144
礼仪是现代社会人际关系交往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对礼仪和形象有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对教师应注意的道德礼仪、仪表礼仪和形象礼仪三方面的分析,阐明了礼仪对于教师形象塑造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善于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是中国共产党人能够始终保持历史主动与历史自觉的重要原因.在党的百年奋斗中,党对学校思政课程建设的全面领导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延安时期,党领导的学校政治课程虽然处于大变动、大调整阶段,却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学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全面落实党的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培养革命知识青年的主渠道,有...  相似文献   

19.
战后德国学校政治教育课程发展及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二战结束特别是建国以后,(联邦)德国逐步构建了较系统和完善的学校政治教育课程体系.本文通过梳理德国学校政治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发展历程,以揭示德国学校政治教育的基本面貌和特征,以期对我国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建设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20.
餐桌礼仪     
远在古希腊时期,宴席就已经开始肩负社交重任了.宴会不仅仅是为了吃饭果腹,而是一种追求美的过程.人们为了表示诚意,往往在14天以前就开始邀请客人,在最后一分钟才邀请客人赴宴是万万不可取的,遵循这一点被视为良好的礼仪.举行宴会时,主人会找一间合适的房间布置,吩咐女仆把光洁的桌椅搬进去.主人把客人领进餐厅,先请客人落座后,自己在客人旁边就座.当要进餐时,饭桌会摆到他们面前.宾客至上是当时宴客的礼仪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