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方法学》2022,(2):117-131
公平披露规则要求信息披露义务人向所有证券投资者同时披露信息,以确保不同投资者在信息获取上的平等性,维护证券市场的公平诚信。公平披露规则的规制对象应为重大信息的选择性披露行为,非重大信息对于投资者判断证券价值和作出投资决策不会产生显著影响,该类信息的披露并无适用公平披露规则的必要。公平披露规则强调信息披露的同时性,这意味着信息披露义务人在披露信息时必须采取公开披露的方式,方能确保披露的信息能够被不同投资者同时获取。《证券法》虽未指明公平披露规则除外适用规定的具体内容,但运用体系解释的方法可知:基于工作、职务或业务需要而提前获取未公开信息的知情人负有法定的保密义务,信息披露义务人在信息依法公开前向前述知情人披露信息时,可以豁免适用公平披露规则。  相似文献   

2.
信息披露的准确性原则是指被披露的信息在内容上必须符合完整性、真实性和有效性的要求,不得有重大遗漏、虚假或不可利用性,被披露的信息只有同时具备完整性、真实性和有效性,才符合准确性原则。如果披露的信息虽是完整的.但不具有真实性或有效性;或虽是有效的,但不具有完整性或真实性,都是违背信息披露的准确性原则的。信息披露的准确性原则是信息披露最根本的原则。  相似文献   

3.
缪因知 《中外法学》2023,(5):1324-1344
证券法的两大重要领域信息披露和反欺诈制度可以通过信息确定性的关键概念实现一体性,从而既可加强理论贯通,又可减少披露要求过多、执法范围过泛等实务误区。在理论层面,应正视证券信息的重大性由规模和概率的乘积决定。一项信息只有在发生概率达到一定程度即具有确定性后,才真正有意义。在实务层面,为避免信息过载或信息误导,积极披露义务人只应披露具备确定性的信息。虚假陈述和信息型操纵的本质均是对所披露信息之确定性的非法改变。对积极或消极披露义务人的追责基础均为其行为造成的信息确定性假象。内幕交易的本质是对未披露信息的确定性的非法利用。内幕信息包含了应披露的重大事件,且已经具有了启动披露准备的实质确定性,或符合法定的形式确定性条件,或至少具备定性的信息确定性。对内幕信息敏感期的起算方式应避免倒果为因,将事后实现的确定性适用于事前,对公司控制人亦不应有所谓主观确定性标准。  相似文献   

4.
信息披露侵权是以侵权主体的侵权行为为基础,没有侵权行为或侵权行为不能认定当然不存在侵权责任。侵权行为体现为信息披露人违反了信息披露的法定义务,不符合信息披露义务的要求。只有构成侵权才可能确定信息披露义务人承担责任。基于违反信息披露义务导致投资者的损失并不必然在违法行为人之间产生侵权责任,还须通过考究违法者的主观心理态度来确定责任归属。由于证券市场上信息披露主体的多元性以及对信息披露所尽义务的不同,决定了不同侵权责任主体适用的归责原则不同。  相似文献   

5.
李宪普 《河北法学》2005,23(12):98-101
信托公司以委托人交付的信托财产大量投资于某一只股票时,证券界一直要求信托公司无条件披露委托人名单,从而与信托法规定的保密义务发生了冲突.实际上,信息披露管制的界限应当以"防范不公正金融交易"为限度,而委托人也不得为非法目的而利用保密义务来规避其应承担的信息披露义务.法律界应当充分注意到信托财产投资运用控制权的多样性,区分积极信托、消极信托等不同的类型分别规定信息披露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集资行为的基础理论是:因为融资者的信息与投资者的信息不对称,所以,为了保护投资者,我们要求融资者披露信息,即强制信息披露制度。但强制信息披露制度不是简单的披露信息就OK了,它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安排来实现。其中,第一核心当然是披露要求,就是要求融资的时候提供充分的信息,同时还有一套“持续披露”的要求,这两者是“强制披露”最重要的内容。除此之外,还需要一套行政许可程序来保障上述制度得以实现。这套行政许可程序在美国叫“注册”,在中国叫“核准”--当然,我们马上也要改为“注册”。  相似文献   

7.
凌斌  张莎 《法制与经济》2010,(15):86-87
中小企业创业板融资应披露对投资者作出投资决策有重大影响的知识产权信息。知识产权信息披露是必要的,它是创业板市场发展的要求,也是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要求。知识产权信息披露包括上市时的披露及上市后的披露,披露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知识产权权属、权利价值、权利纠纷、取得或使用存在不利变化风险、产生风险的因素、企业的应对措施等。企业可通过战略制定、积极创造、促进运用、加强保护、完善管理等方式应对知识产权信息披露要求。  相似文献   

8.
中小企业创业板融资应披露对投资者作出投资决策有重大影响的知识产权信息.知识产权信息披露是必要的,它是创业板市场发展的要求,也是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要求.知识产权信息披露包括上市时的披露及上市后的披露,披露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知识产权权属、权利价值、权利纠纷、取得或使用存在不利变化风险、产生风险的因素、企业的应对措施等.企业可通过战略制定、积极创造、促进运用、加强保护、完善管理等方式应对知识产权信息披露要求.  相似文献   

9.
郭锋 《法学家》2003,12(2):37-46
证券市场虚假陈述是证券发行市场、交易市场(包括购并市场)及相关领域的有关主体或行为人所披露的与证券发行、交易及相关活动有关的信息存在重大性的虚假、误导、遗漏或不适当披露,致使投资者在不了解事实真相的情况下参与证券投资或交易活动……  相似文献   

10.
论信息披露的适时性原则周仲飞信息披露的适时性原则是指信息必须在法律规定的时间及时予以披露。一则信息即使是准确的,其披露形式和程序也是规范化的,但不是按照法律规定的时间(过早或过迟)披露,就不是合法的信息披露,就有可能损害投资者的利益。信息披露的适时性...  相似文献   

11.
要约收购中的信息披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披露制度是证券法公开原则的集中体现 ,要约收购作为上市公司一种有效的外部治理机制 ,由于其直接向目标公司股东发出收购要约 ,其信息披露规则与证券发行披露及证券交易持续披露的要求截然不同。为了使目标公司的股东能够了解充分的信息以便做出理智的投资判断 ,本文对此从法律应然的角度进行了比较研究 ,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2.
论归入权的性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证券市场的特殊性讲,信息就是利益。一个投资者如果获得了比其他的投资者更早、更多、更准确的信息,那么他就可以据此做出更快的投资判断和决策,取得更多的利益。这些信息是指对证券价格有重大影响的非公开的或暂时未公开的事实资料,包括公司高层领导的状况变化、公司董事会的重要决议、股票持有量的重大变动、重大的灾害或者诉讼的发生、尚未披露的各种报告等。而公司的内部人员比广大的投资者在信息的获取和知悉程度上具有很大的优势,也就是说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上存在着比较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往往是公司和机构要先于普通投资者得…  相似文献   

13.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70条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如果公开发表的新闻构成新闻侵权,而侵权行为的构成又与信息提供者因故意或过失致使提供的新闻材料有关,那么在诉讼过程中法官为了查明事实在法庭调查中要求与信息提供者直接接触的记者向法院陈述信息的来源,新闻记者就应当履行自己的作证义务,如实向法院予以披露。问题的关键是,一旦新闻记者予以披露,受害人就可能会要求追加信息提供者为共同被告,信息提供者就势必要卷入新闻诉讼。  相似文献   

14.
《商务与法律》2005,(4):42-42
中国证券业协会2005年10月25日发布了《创新试点类(规范类)证券公司信息披露指引(试行)》。《指引》要求,通过创新试点类和规范类评审的证券公司应定期披露其财务报告,同时鼓励其比照上市证券公司扩大信息披露范围,公开披露有关信息。该指引的主要内容包括如下:(1)券商在通过创新试点类和规范类评审后应当对外披露公司概况、高管人员及董事、前十大股东、财务信息、创新动态、年度报告和公司章程等信息。  相似文献   

15.
预测性信息披露人在披露预测性信息时,必须伴随有意义的警示语言,否则就有可能被视为欺诈,有意义的警示性语言是美国预测性声明的免责要件之一。美国判例法为有意义的警示性语言创设了具体的评判标准,它要求:警示语言必须具有针对性,语言在形式上是清晰的、显而易见的,警示性语言必须是与重要的风险因素相联系的,必须及时更新。美国对有意义的警示性语言的规制对我国预测性信息披露制度的构建具有参考价值,对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的信息披露事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浅议证券发行市场化过程中的软信息披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映西 《行政与法》2002,(11):48-50
在我国证券发行逐步市场化过程中,市场风险也会随之而来,这需要更加健全的信息披露制度,提高信息披露水平,特别是提高赢利水平预测值等软信息指标的准确性。管理层对上市公司盈利预测等软信息的披露要求应当更加细致化和明确化,同时对违反规定者给予较为严格的惩罚,以充分保护投资者的利益,维护公众对资本市场的信心。  相似文献   

17.
信息持续披露制度探析李晓红,夏春琴证券法制中,信息持续披露制度是指公司公开发行证券后、在经营期间内,依照法律规定或证券主管机关和证券交易所的指令,将其与证券有关的一切真实信息,以一定的方式向社会公众予以公开,以使广大投资者知晓真实情况的一项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投资连结保险独立账户信息披露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针对目前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从而提出了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19.
美国联邦法院系统的判例极大地丰富了研究信息披露型证券犯罪的构成要素与抗辩事由的广度与深度。概括认识证券欺诈行为偏离从业制度的规范性要求即属于犯罪故意。上市公司虚假陈述或隐瞒的信息只有在达到重要性标准时才构成证券犯罪。证券投资者即使未依靠误导性陈述进行投资决策,上市公司虚假陈述或隐瞒信息仍属于证券欺诈。信息披露型证券犯罪常见的辩护事由包括犯罪故意抗辩、相关性抗辩、重要性抗辩等。  相似文献   

20.
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法律规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长波 《政法学刊》2008,25(3):70-74
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是强制性信息披露的有效补充,上市公司基于寻求信息租金的逐利性考虑,存在进行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动机。由于立法不够健全和上市公司自身存在的问题,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还存在着较多不规范性问题,因此,从立法、执法、司法等角度对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进行鼓励、保护和监管是有效引导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有效运作的制度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