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瞭望哨     
《瞭望》1997,(7)
最近,江西省寻乌县开展党政干部访万家农户活动,规定县级干部每人走访25户农家,科级干部每人走访10户,一面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一面帮助群众发展生产,不少令人头痛的老问题迎刃而解。许多干部都说,“脚勤”医好了“头痛”。  相似文献   

2.
今年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把提高干部理论素质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提了出来。张全景同志指出:领导干部述职时要“述学”,评议干部时要“评学”,考核干部时要“考学”,这充分体现了中央组织部对抓好干部理论学习的高度重视。对领导干部进行“述学”、“评学”、“考学”,确实是增强干部学习理论积极性,提高干部政治理论素质的重要措施,也对我们组织部门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目前,各地还没有成型的经验,这里仅就这一问题谈一些粗浅的认识和看法,供大家商榷。 对干部进行“述学”、“评学”、“考学”活动,我们认为至少要做好以下四点:  相似文献   

3.
“领导者的责任”,“主要地是出主意、用干部两件事。”这一论断已早为各级领导干部所熟知并广为引用。这里的“主意”,含义是指“一切计划、决议、命令、指示等等”,“使这一切主意见之实行,必须团结干部,推动他们去做,属于‘用干部’一类”。  相似文献   

4.
推进"党管干部"的科学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党要“管干部”,这是政党政治的一个基本常识。今天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需要我们搞清楚“党管干部”原则的基本含义,理清“党管干部”与公众选择权的关系。既保持党对整个干部选择过程的有效控制,又不使公众的选择权失去意义,是我们推进干部制度改革、推进“党管干部”科学化所需要把握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5.
有些领导把政令不畅归咎于一些“不好说话”的干部,对言不听、计不从的干部冠之以“不好说话”,借口“不换思想则换人”,动不动进行组织处理,结果贻害无穷。何谓“不好说话”的干部,笔者认为有正反两种之分:一种是不卑不亢,不屈不挠,不循私情,严格按原则办事,对某些领导来说,这是“不好说话”的干部;另一种是不听党的话,专听某些领导的话,只唯上,不唯实,办事看来头,说话见风头,对上唯唯诺诺,对下颐指气使。对某些领导来说,这是“好说话”的干部,其实,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不好说话的干部。因此,对“不好说话”的干部要…  相似文献   

6.
干部“带病提拔”现象的产生,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干部提拔前已“染病”。二是在“染病”的前提下,组织上失察失误。因此,防止干部“带病提拔”,首要的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使干部不愿、不能、不敢违法违纪,保持整个干部队伍的纯洁性,这是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的“釜底抽薪”之策。同时必须通过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和改进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从干部选拔任用的各个环节人手,把监督贯穿于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全过程,切实解决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存在的识人不准、用人不当、责任追究不到位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干部政绩,有“显”“潜”之分, 显绩是立竿见影的业绩,而 潜绩是短期内看不到的,需要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达到的目标。当前,在提倡要用实绩考评干部的同时,无意中也导致了一些干部的“政绩观”发生了扭曲,他们热衷于“显绩”,搞所谓跟上形势的“脸面工程”。这  相似文献   

8.
当前,在领导干部的选配工作中,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上任、在任、离任三大环节上。从“上任”环节看,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干部被动候选,群众“公证式”推荐,后备干部“唯年龄优势”的倾向。也就是说有些干部一味等待组织安排,缺乏参与竞争上岗的积极性;党内外群众只是被动地为选定干部提供所需材料,缺乏推荐干部的渠道和主动性;由于过分强调后备干部的年龄优势,间接影响了五十岁左右的小年干部的进取性。就“在任”环节而言,目前存在着缺乏有效考评、有力监督和任期规范的“三缺”现象。这对干部克服“安位”、“守成”意…  相似文献   

9.
面对新世纪的到来 ,面临新世纪的重任 ,要做好作为党的干部工作重要组成部分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必须在教育培训的指导思想、工作机制、教育质量、培训形式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 ,致力开创新的工作局面 ,才能更好地解决“教育干部”这一“严重的问题” ,才能促进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建设 ,从而为实现跨世纪的宏伟目标提供组织保障。思考之一 :必须坚持教育培训干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指导思想党的十五大报告对高素质干部作了一个明确的限定 ,就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这一明确限定 ,是党的干部工作服务于和服从于…  相似文献   

10.
我们高兴地向读者推荐这篇文章。长年战斗在高寒缺氧地区的广大人武干部,在人武部移交的时刻,考虑个人的去留,甚至想“孔雀东南飞”,是可以理解的。要把这些“人心思走”的干部留下来,工作难度之大也是可想而知的。青海省军区面对这个情况,坚决贯彻中央军委的决策,做好干部的思想工作,使百分之百干部自愿留下来,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他们的思想工作之所以如此成功,贵在一个“实”字,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讲真话,办实事,把工作做到实处。他们承认“青海不是上海,留下就是吃亏”,“不让老实人吃亏,也不让不老实人占便宜”,不搞“虚”“假”“唬”“骗”那一套,令人心悦诚服。这是什么作风?这就是马克思主义作风。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如果都能发扬这种作风,再难解决的思想问题也是可以解决的。  相似文献   

11.
干部发现选择机制、择优汰劣机制、讨论决定机制、监督约束机制、纠错机制不健全,少数人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享有“垄断权”和“自由裁量权”而又不需要承担责任,这就给少数干部通过不正常晋升渠道谋取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12.
重访昔阳人     
在相当一个时期里曾经赫赫有名的山西省昔阳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这些年中情况怎样?这是许多人颇为关切的。 这种关切是有道理的。一九六四年,昔阳县是“四清”大会战县,十多个县的干部集中在这里搞“阶级斗争,。农村基层干部被整下去了一大批,大寨大队的干部也被触及。“文革”中,原先在“四清”中的受害者平了反,绝大多数被打下台的干部又重新上台,担任领导工作。这以后,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指导下,又有一大批人被指控为“反大寨,,七斗八斗,伤害了更多的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拨乱反正,大寨原来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同志历来重视政治干部的模范作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他特别强调这一点,明确地指出:“政治干部更要强调以身作则。”(《邓选》119页)“政治干部不能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一套。”(《邓选》119页)邓小平同志的这些论述,提出了政治干部队伍建设中的一个重大原则问题。以身作则,是我党我军干部的一个优良传统。红军时代的政治工作条例就规定:“政治指导员不论在执行自己的职务上和个人行动上,均须做全体军人的模范,并且要在言论和事实上来表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恢复和发扬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也要靠政治干部以身作则。”(《邓选》120页)政治干部是思想战线的战士,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当前这  相似文献   

14.
宋超  羊丹 《理论导刊》2021,(3):73-79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这一时代命题,在干部队伍建设目标层面明确了“高素质”“专业化”的新标尺和新定位。这一新标尺实质上是对干部队伍建设的根本原则、选任导向、价值共识以及培养规律等多个维度的综合概述与归纳,具体包括“党管干部”根本原则、“以德为先”用人导向、“为民服务”价值共识、“阶梯递进”培养路径,四个层面相辅相成、共为一体。当前,干部队伍建设工作仍面临一系列潜在挑战和现实难题亟待解决。新时代,推进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建设需要立足实践、多措并举,以“选、育、管”作为重要抓手:在干部选任环节突出“精准辨识”,坚持五湖四海、事业为上;在干部培养环节突出“双向发力”,坚持个人为主、组织为辅;在干部管理环节突出“严管厚爱”,坚持奖罚分明、正负激励。  相似文献   

15.
在干部交流工作中,常出现这样一种现象:某领导者在原单位明显不适应工作或出现某种失误时,组织人事部门便将他调到其它同级单位,担任相应职务。当这一干部在新的单位再度“失利”时,又将他调到另一个同级单位。由于这样的干部总是在“败下阵来”的时候重新任职,人们便把这种现象称为“常败将军常挂帅”。这一现象的后果,不仅无益于现代化建设,而  相似文献   

16.
对完善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工作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什么样的考核评估制度,就有什么样的政府行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是关键,而干部考核评价是“指挥棒”和“风向标”。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这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改进和完善干部考核的方式方法,努力实现全面、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干部,不断推进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进程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7.
陕西省委书记安启元提出让全省干部唱好《今日歌》:“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若不为,此事何时了……” 这实在是一剂针砭时弊的良药。 就时间观念和责任意识而言,我们有些干部明显地不如小小读书郎。求学的娃娃们对每一个“今日”都是抓得很紧的,他们都知道“今日事今日毕”,“功课完毕才回家去”。而有为数不少的年富力强的干部却是“今日事从不毕”、“工作不干尽把皮球踢”,遇事推诿,办事拖拉,将何其少的今日白白地浪费掉。  相似文献   

18.
某 单位一位德才素质较强、工作实绩明显、群众口碑好的年轻干部 ,几次被推荐担任领导职务 ,均被分管干部工作的一位负责同志以“政治上不可靠”为由压了下去。私下一打听 ,原来此年轻干部曾向监察机关举报了本单位的一个领导干部的违纪行为。敢于同不正之风作斗争 ,这是一个干部讲政治、讲正气的表现 ,不但得不到提拔重用 ,反而被戴上“政治上不可靠”的帽子 ,真是匪夷所思。这不能不让人们对一些领导干部所谓的“政治上可靠”的标准产生怀疑。提拔任用的干部政治上必须可靠 ,这一点没有错。不过 ,什么样的干部才能称得上政治上可靠呢?是…  相似文献   

19.
“干部”并非汉语固有词汇,也不是西方相对应术语cadre、Kajpbi等的音译,而是直接取自于日本“和制汉语”的“斡部”的释义及片假名“カソフ”读音。通过一些权威人士的文字和历史文献。可以佐证这一论断,同时也可以实证性地探讨汉语“干部”词义的发展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20.
要把清正廉洁作为选任干部的一项基本要求,旗帜鲜明地选拔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干部。选拔为政清廉、群众公认的干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褒奖和重用清正廉洁公众形象好的干部”,这对于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实现十八大提出的“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清正廉洁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本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