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3 毫秒
1.
王安富 《法学论坛》2012,(4):138-145
过度医疗一般是指,在医疗过程中,医师对患者的疾病实施不必要的诊疗措施,致使患者的医疗费用明显超过疾病诊疗实际需求的医疗行为或医疗过程。过度医疗认定的关键,在于把握过度医疗行为与适度医疗行为的界限,并且应将其与保护性医疗和防御性医疗加以严格区分。从法律意义上讲,过度医疗是一种发生在医疗过程中的特殊民事侵权行为,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以获取一定经济利益为目的,违法实施不必要的诊疗从而造成患者明显人身、财产损害并应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行为。过度医疗侵权应适用过错推定责任进行归责。《侵权责任法》立法上将过度医疗的范围,仅局限在"实施不必要的检查",不足以充分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立法上应进一步做出扩充解释。  相似文献   

2.
李琼 《法制与社会》2012,(19):37-38
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越来越精密高端的医疗检查设备不断被发明并应用于医疗实践,这一方面为及时发现疾病并进行有效治疗提供了保障,同时也为医疗机构利用患者医疗知识不足的缺陷,要求患者作过度的医疗检查,非法获取利益.《侵权责任法》在医疗侵权方面只是对医疗机构实施不必要的检查作出了禁止性规定,并没有规定法律责任.本文拟对不必要检查的法律责任进行探讨,期待为完善该条立法作出一份贡献.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侵权责任法》第六十三条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不得违反诊疗规范实施不必要的检查.”这一规定被认为是规制过度医疗行为最高阶的法律条文,然而该规定仍然过于原则性,缺乏具体可操作性的标准,使得实践中对于过度医疗行为的规范仍然存在一定的障碍.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过度医疗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和特殊性,以法律解释学和法律经济学两种思路明确过度医疗行为的判定标准和归责原则,以细化和补充第六十三条,实现法律用语和立法目的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侵权责任法》在法律的层面对过度检查行为做出了禁止性规定,但是司法实践中过度医疗行为的认定仍旧是一个难题。本文在对过度医疗概念进行法律界定的基础上,提出了过度医疗的认定标准,并结合新修改的《民事诉讼法》,探讨了过度医疗认定中的鉴定制度、专家辅助人制度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王安富 《河北法学》2012,(10):174-178
过度医疗侵权责任是过度医疗侵权行为中患者合法权益救济与过度医疗侵权行为法律规制的核心问题。《侵权责任法》第63条法律适用中最大障碍性因素,是法律意义上的过度医疗如何界定与过度医疗侵权责任构成明晰问题。对过度医疗内涵法律界定与过度医疗侵权责任构成分析,应综合侵权行为一般本质、医疗侵权行为特殊本质以及过度医疗行为性质及其固有属性来进行。过度医疗侵权应适用过错推定责任进行归责,并应适用全面赔偿原则。过度医疗中由于医师履行告知义务的违法性与患者知情同意侵权行为产生竞合,在过度医疗侵权法律救济中,两种诉由皆可适用。应对《侵权责任法》第63条进行立法扩充解释,对过度医疗及认定标准进一步作出司法解释。  相似文献   

6.
路兴 《人民司法》2005,(11):65-67
因医疗行为引发的纠纷是当今多发的一种民事纠纷,在医疗纠纷案件中,患者认为医疗机构没有对医疗行为充分地告知、说明的情形非常多。如何理解告知、说明义务以及未进行告知、说明如何承担责任,是人民法院审理医疗纠纷案件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本文试通过对告知、说明本质的分析,阐述医疗行为本身的性质以及相关法律规定,提出笔者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权作引玉之砖,以期有助于解决这个困扰人民法院审理医疗纠纷案件的问题。一、告知、说明义务的基本理论医疗行为以为患者治疗疾病为目的,且医疗行为具有高度专业性,所以医疗机构应当以足够的勤勉和高度的注意为患者治疗疾病。而医疗行为作用的对象是人的身体,每一种  相似文献   

7.
我国医疗费用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一路飙升,成为沉重的经济负担.医疗改革牵动着亿万民众的心,过度医疗莫过于是最难啃的硬骨头.过度医疗行为的存在主要在于我国现有法律法规不健全、政府监管措施缺失以及医生素质低下等原因造成的,解决这些难题需要各个层面的共同努力,我们需要完善如《侵权责任法》等法律法规,确定过度医疗行为的行为认定标准客观化,规范并创新医疗诊断行为,改革医疗保险制度等举措来对过度医疗行为进行遏制,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8.
医疗过失的本质特征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了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没有达到应当达到的医疗水平造成了患者的人身损害。在司法实践中,医疗侵权案件主要是由医务人员存在过失的诊断、治疗和护理行为(以下简称“诊疗行为”)造成的。从法律行为结构的角度分析,诊疗行为包括实施诊疗护理工作中的身体和语言行为,行动的方案、措施、步骤、技术和技巧,行动所借助的工具和器械,医学认知和临床思维。通过对诊疗行为的综合比较分析认定医疗过失,既适合临床医学的特点,又符合法律对行为进行规范的特征,同时也涵盖了绝大多数的医疗侵权行为。在个案中损害结果和因果关系已得到确认的前提下,诊疗行为分析分  相似文献   

9.
随公共卫生事业发展,过度医疗如悬崖转石般兴起.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违背行医规范而实施过度医疗,不仅侵蚀国家正常的医疗卫生秩序,也不断加剧医患信任危机.国内法律对过度医疗行为的规制尚且停留在民法和行政法领域,刑事立法仍空白.医疗事故罪、非法行医罪、诈骗罪等现有相关罪名在规制过度医疗行为时暴露局限性,并不能合理规制过度医疗行...  相似文献   

10.
施晓 《法制与社会》2011,(35):255-256
在医患矛盾中,医疗机构及其医护人员有其弱势性。《侵权责任法》第64条对其安全保障方面进行了原则性规定。但无法切实解决因缺乏统一认定标准和对风险医疗行为的保护等原因所引起的保障制度的缺失。应当通过完善鉴定机制等措施,更好地解决医患纠纷。  相似文献   

11.
邓戎  李守斌 《证据科学》2005,12(2):93-93,92
近年来,医疗机构因对损伤的抢救、治疗等医疗活动存在缺陷而被诉诸法律的案件呈大幅增长态势。由于医疗因素的介人,对其原始损伤及结局的认定往往存在一定的困难,如何评判该因素对损伤结局的影响及程度,是司法鉴定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从一生效判决的案例人手,就损伤、医疗因素、结局三者的认定及相互关系以及此类案件医疗事故提起主体等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2.
《侵权责任法》医疗损害责任规定若干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侵权责任法》第7章对医疗损害责任作了专章规定,该章坚持平衡保护患者和医疗机构合法权益的原则,坚持有利于医学科学发展的原则,对医疗损害责任的归责原则、医疗机构的告知义务、医疗产品缺陷责任、医疗机构保管病历义务、患者隐私权保护、过度诊疗等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这些  相似文献   

13.
侵权责任法第七章"医疗损害责任"中两处规定"当时医疗水平",用以界定医疗机构承担责任的情形和范围。但由于医疗水平受医务人员专业水平、医疗设施、医疗场地以及医疗行为本身所有的专业性、变化性等主、客观条件的影响,很难作出一个医患双方都能接受的认定,如何将其认定更加科学化、准确化并没有更明确的规定,其在实务中极容易产生争议。本文指出采用鉴定的方法确定"当时医疗水平"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在司法实践中富有实践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今年初,一则中国人每年人均输液8瓶的新闻,揭开了过度医疗的冰山一角,引发了全社会的思考。所谓过度医疗,是指医生违背医学规范和伦理准则,脱离病情实际需求,实施不恰当、不规范、不道德的医疗行为,包括过度检查、过度治疗、过度用药等。近年来,我国过度医疗现象屡禁不止,不仅浪费了医疗资源,加重了百姓负担,而且影响了医疗卫生行业的形象。  相似文献   

15.
在医疗纠纷损害赔偿案件的审理中,常有医疗机构举证某损害后果属于医疗并发症,希望以此作为免责的理由。长期以来,因医疗并发症引起的医疗损害赔偿在医疗纠纷中占有很大比重。在对由医疗并发症引发的医疗损害赔偿进行鉴定时,由于临床上医疗并发症产生原因的复杂性,使医疗过失行为的认定、因果关系的判定及赔偿责任的确定成为难题。本文针对医疗纠纷司法鉴定实践中关于医疗并发症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求对鉴定实践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医疗损害是指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因过失而给患者造成的人身伤害行为。医疗损害的主体无疑是指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但这只是笼统的划分,具体到医疗损害行为的实施及医疗损害责任的承担,还必须对医疗损害的主体做进一步的区分。  相似文献   

17.
论医疗技术规范在认定医疗过失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医疗过失是医疗事故和医疗侵权认定的重要要件,这可以从分析《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的相关内容得出结论。《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2条规定:本条例所称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相似文献   

18.
医疗损害责任构成要件的具体判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照《侵权责任法》第54条规定,构成医疗损害责任应当具备四个要件,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的违法诊疗行为,患者受到损害,违法诊疗行为与患者损害之间具有因果关系,以及医疗机构以及医务人员的过错。这并不是一个新问题,但自《侵权责任法》通过实施之后,对此多有不同理解,需要统一认识并统一司法适用尺度。本文对这四个要件进行以下详细解说,说明笔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医疗纠纷鉴定:判定医疗过失的基本原则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本文根据我国现行卫生法律法规的基本要求,从法庭审理医疗损害赔偿案件的实际需要,结合医疗纠纷司法鉴定工作急待解决的问题,对如何判定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过程中存在医疗过失行为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提出了判定医疗过失行为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20.
一般认为,超出需求的医疗服务,可以视为“过度医疗”。“过度医疗”主要发生在检查、治疗、开药三个环节。 过度检查 “如今不怕生病,就怕检查。”这里的检查,是指过度检查、重复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