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法治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社会应当是法治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更需要法治."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是对邓小平法治思想的高度概括与总结.本文从不同侧面分析了"法律的统治"作为根本的治国方略的战略性,阐释了"法律的统治"这一观念在邓小平法治思想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正式载入党的决议。这标志着我们党的治国方略出现了一个符合时代精神的历史性转变。这是对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新的里程碑。①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提出标志着由人治到法治的历史进步。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确t了“法的统治”地位、“法律至上”的权威。它表明中国共)“党要建立社会主义现代法治国家,由法来统治一切;法律至上,一切人、一切组织都要服从法。这是我们党从历史的教训中,从当代社会主…  相似文献   

3.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提出与入宪,标志着我国治国方略的重大转变,它是邓小平法制思想指引下从人治型法律秩序向法治型法律秩序的历史性转变过程中的关键性环节.法治国家的建设,必构建完备而完善的现代法律体系,树立法律至高无上的权威,同时还要致力于人民法律观念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经被我们党的十五大确立为治国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不仅意味着治国方式的重大转变,更重要的是它标志着一种带有制度性的重大变革,它将涉及我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实现这场变革,首要的是必须肃清不合时宜的传统观念和陈旧的理论对人们思想的束缚和影响,代之以全新的符合社会主义法治要求的观念和意识,并使新观念、新思想在人们头脑中占据统治地位。 (一)克服“法律工具主义”思想倾向,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 从长期的司法实践中不难看出,中国人对法律的态度是实用主义的,功利性很强,…  相似文献   

5.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是对中国古代“礼法结合“治国思想的批判继承.法治社会下的“以德治国“思想继承了传统“德治“思想的精髓,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对邓小平“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思想的践行和发展,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治国方略经历了两次重大突破,第一次是从变动不定到法治的突破,第二次是从法治到法治和德治并举的突破。 第一次突破发生在70年代末至80年代。它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领导下实现的。 作为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毛泽东对我国治国方略进行过可贵的探索。他是法治的倡导者,领导我国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和其他一系列法律,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基石。同时,他也是德治的倡导者,并在道德建设上有许多重大建树。形成了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德治思想体系。但是,在毛泽东时代后期,我国的治国方略出现反复,回到过去人治的老路。“文化大革命”便是人治造成的严重后果。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深刻总结了我国建国以来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以来,党在  相似文献   

7.
吴文勤 《唯实》2000,(4):36-38
人们对法治涵义的理解不一,出现不少偏离法治的“法治”。本文对法治的“法”、法治的内涵、法治精神进行了探讨,认为法治不仅仅是统治方式和治国方略,不仅仅指依法治国,更要牢牢把握法治是和正义、自由、人权、民主政治等相联系的;而且要实现法治,不仅仅指制定和完善法律体系和法治的制度建设,更要培养人们的法治精神。  相似文献   

8.
建设法治政府,其核心在于"依法行政"。邓小平在"法制"概念内阐发了深刻的"法治"思想,形成了我国新时期法治建设的总体设计,实现了治国方略的根本转变,极大地推动了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他强调人人树立法制观念,建立完备的法制体系,坚持依法行政,为我国新时期法治政府建设奠定了思想基础,推动了国家法律制度的完善。邓小平法治思想至今仍然具有理论原创性价值和深远的指导意义,是继续推进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9.
罗国杰认为,“以德治国”的提出,是在深刻认识和把握国内外治国经验的基础上所作的科学论断,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一个新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特别是毛泽东和邓小平同志,都十分重视道德建设和道德教育在治国中的重要意义,邓小平同志还明确提出要“从教育入手,用教育和法律两个手段解决问题”,这里已经蕴含着既要抓法治、又要抓道德教育的思想,但是,明确地把法治和德治作为治国方略的两个重要方面,强调二者是相辅相成、不应有任何片面性的思想,是在我党的文献中,以前所没有的。 正像江泽民同志所提出的,只要我们在坚持不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要把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为社会保持良好的秩序和风尚营造高尚的思想道德基础”,提出了“把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的治国方略。这一治国方略是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思想的新发展,明确了正确处理好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由之路。笔者认为,要切实实施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的治国方略,应统一思想,增强对法治和德治的认识,牢固树立法治与德治统一、并重的观念。1.依法治国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中之重。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  相似文献   

11.
法律思维与法治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法治问题成为中国人热烈讨论的中心问题。在法治的研讨中,人们大多停留于对作为法治结果的法治目标状态的描述,而对于法治形成的过程和机制缺乏足够的关注。本文试图以法律思维为核心来探索法治的形成机制,寻求中国走向法治的路径。一、“法治”不仅仅只有“治国方略”这一层含义“法治”这个多义词首先表示一种治国方略,它是指一个国家在多种社会控制手段面前选择以法律为主的手段进行社会控制,而不是选择其他作为主要控制手段,即我们今天所提倡的“依法治国”。在古代中国思想体系中,法治总是与“礼治”、“德治”、“人治…  相似文献   

12.
世纪之交,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响亮提出了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和“三个代表”的建党思想。依法治国思想的提出,实现了我国治国方略的根本转变,反映了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为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而“三个代表”思想的提出,则科学地揭示了党的先进性所在,是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在我国,依法治国是指在党的领导下按照宪法和法律由人民群众直接或间接参与治理国家。党的建设关系到法治的成败。因而社会主义法治与“三个代表”的建党思想有着内在的客观联系。一、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主义法律应具有的善…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的民主法制思想体现了一代伟人对治国方略的锐意探索.深刻理解邓小平民主法制思想,对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特别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的法治理论和思想 ,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指导思想。文章根据邓小平的法治理论 ,着重阐述了依法治国方略离不开邓小平法治思想 ,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应当依法进行 ,实现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就应当做到“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  相似文献   

15.
法治作为治国的基本方略,是人类法律文化发展的结晶。实行法治,依法治国,正逐步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治国方略的最佳选择。社会主义社会作为人类更高级的社会形态,必然要求继承和发展包括法治文明在内的一切人类文明成果。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九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可见,“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和“法治国家”的治国目标最终在中国确立了。“依法治国”方略和“法治国家”治国目标确立之后,中国在实践上面临着一个“法治道路”模式的选择问题。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社会条件的限制和制约,中国选择了一条“政府推进型”法治道路模式。本文拟对中国选择“政府推进型”法治道路模式的深刻历史和现实原因,中国“政府推进型”法治…  相似文献   

17.
“依法治国方略”在党的十五大政治报告中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中,又增加了“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表述。这其中最具有根本意义的,是邓小平法制思想。至此,我国人民企盼的更加文明、进步和现代的治国之道得以肯定。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治国方略的发展历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拟从毛泽东领导时期的以政策为主的基本治国方略到邓小平时期提出的民主法制国家,再发展到今天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依法治国”三个阶段,来说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治国方略的认识是一个渐进的螺旋式上升的历程。毛泽东时期奠定了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基础,但也有一些缺陷和失误。邓小平深刻总结经验,精辟论述了民主法制在社会主义国家中的重要地位。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使民主法制建设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19.
具圣姬 《世纪桥》2009,(24):55-57
韩非子是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他主张法治,从思想史上来看,他是继孔、孟的“德治”与荀子的“礼治”思想之后提出的法治思想。他认为儒家的“德治”或“礼治”政治思想不能治理当时战国时期社会的混乱现象,而他自己确信只有强力的法治统治才是有效的。事实上,后来他的法治思想被泰国接受并成为治国的理论,帮助秦始皇平定了天下大乱而完成了统一。因此,韩非子的统治论不仅影响了当时的中国,也影响了秦以后的中国的政治思想,并且他理论的失败从当今也能看到许多启示。韩非子的政治思想在诸子百家的思想当中,可以算作是最富有实用性的统治论。  相似文献   

20.
正确认识和处理法治与德治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今年1月,江泽民同志在于“以德治国”重要思想的论述中,对法治与德治关系问题作了精辟概括。这是对古今中外治国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对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基本方略的完善和创新,也从治国的高度揭示了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法治与德治的关系,在加强法制建设的同时,加强道德建设,把法治与德治紧密结合起来。 道德与法律本身具有内在的联系。从法律方面来说,法律以道德为精神基础,是道德的最基本体现。法律本身应当合乎道德。它反映社会的道德要求。法律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