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法不溯及既往原则是一项古老的原则,但在我国法律实务中,对这一原则的地位和适用范围有不同意见。从我国《刑法》和《立法法》的规定看,不溯及既往原则目前尚属于法律适用原则;但依法治原则,它应上升为立法原则。作为立法原则,不溯及既往原则具有相对性,立法者必要时可制定溯及既往型法律;作为法律适用原则,不溯及既往原则有所例外,不适用于程序法、法律解释、适用规则和"有利法律"。  相似文献   

2.
一、审判中法律推理的意义 推理是从已知的事实(判断)推导出未知的事实(判断)的活动。在制定法即成文法为主的国家里,制定法是法官进行法律推理的基本前提,但法律本身具有相对不确定性的特征。法律条文主要是由法律概念组成的,法律的不确定性主要来源法律概念的相对不确定性。法律概念的形成依靠的是立法者的抽象思维,立法者依靠科学的抽象思维固然能够制定出相对符合实际的法律概念和法律条文,使它具有一定的确定性;但另一方面,法律概念在反映客观事物时又有一定的局限性,即法律概念的相对不确定性。立法者制定法律时只能在自…  相似文献   

3.
"完善的法律"是一个绝对真理,法律修改仅仅是试图使其趋向完善,但却不可能实现"完善"的目标,著作权法的修改亦是如此。著作权法的修改工作逐步进入尾声,但对著作权法修改的探讨并未止于此。著作权法修改应遵循基本的法律制定原则,在引进其他国家已有规定的过程中,注重遵循法律制定基本原则以及激励原则和利益平衡原则。此次著作权法修改过程中,利益平衡和著作权权能变化是最为值得关注的两大问题。立法者如不能把握好利益的天平,就会引发相关群体的不满,第一稿的第四十六条即为例证。著作权权能的增减也需要立法者斟酌其必要性,以增强著作权法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4.
明确性是罪刑法定主义对刑事立法的一项基本要求,它要求立法者不得制定构成要件不明确、行为犯罪化的边界不清晰、法定刑幅度不确定的刑法规范。判断标准是明确性原则的核心。在判断某一刑法规范是否具有明确性时,如果一般民众能够理解其意义和适用范围,并能据此预测某一行为的后果,那么该规范就是明确的。所以,刑法明确性的判断基准是具有正常智识的一般民众而不是法律专业人士,判断的尺度包括理解可能性和预测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梁迎修 《法学研究》2014,36(2):61-72
法定权利之间的冲突并非一个伪命题,其在司法实践中颇为常见。受到立法者的有限理性、社会的变动性以及法律语言的模糊性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某些情形下权利的边界未被立法者清晰界定,并由此引发法定权利之间的冲突。权利冲突的实质是利益冲突和价值冲突。权利冲突的存在导致了法律适用的难题,法官需要借助个案中的法益衡量来确定权利边界并进而化解权利冲突。法官在进行法益衡量时,可以参考权利位阶来作出判断,然而权利位阶秩序缺乏整体确定性,仅有有限的参考价值,因此法益衡量还需诉诸比例原则。比例原则包括适当性原则、必要性原则和狭义的比例原则三项子原则。比例原则能够指引法官对权利作客观和理性的衡量,最大限度地缩小法官的裁量余地。鉴于个案中的法益衡量具有决策性质,法官必须在司法能动主义与司法克制主义之间维持恰当的平衡,在解决权利冲突时不能逾越司法的限度。  相似文献   

6.
立法听证,是体现公民参政议政的一种重要形式,是体现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一种有效方式。根据学者们的归纳,立法听证具有几个方面的作用:“第一,有利于立法者(如国会及其相应的委员会)了解事实,收集信息;第二,有助于立法者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反映各方面的要求,平衡相关各方的权益;第三,有利于促进法的制定.提高立法质量:第四,有助于法案制定过程的公开和透明,进而宣传该法律。并最终有利于法律的实施。”  相似文献   

7.
立法法理学是针对传统司法法理学而提出的研究立法的新的理论进路,法律及其与政治的关系是理解立法法理学内在逻辑的核心链条。自由是立法法理学的微观基础,政治的环境则是其宏观背景。立法法理学应当在实践哲学的框架内进行把握,即一方面要重视实践理性在立法过程中的作用,使立法者遵循立法法理学的原则、遵守立法者的义务;另一方面则要认识到德性标准在选举立法者中的重要地位,重视立法者自身德性的培养,特别是立法智慧的培养。前者是“规则主义”的立法法理学,后者则是德性主义的立法法理学,二者共同构成立法法理学的完整图貌,不可偏废其一。  相似文献   

8.
立法者制定法律的目的在于运用,而在运用中又会遇到立法者难以预料的问题,而法律本身的不确定性、模糊性,法律漏洞及立法的滞后性、价值取向性,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通过法律解释来解决。  相似文献   

9.
周密 《法学研究》1980,(5):25-29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制定和实施,是我国法制建设中的一件大事。但是,在执行中遇有法无明文规定的犯罪时,究竟应当采用“罪刑法定主义”,不予论罪呢?还是采取“法律类推”原则,依法类推处理。  相似文献   

10.
从语义解释的角度看,社会国家原则在《联邦德国基本法》(以下简称《基本法》)文本中不具有显著地位,且内容不够明确;但从体系解释而言,该原则享有不得修改的宪法基本原则的突出地位。社会国家原则产生的历史则表明,该原则具有弥补《基本法》中社会基本权利缺失的功能。但社会国家的目的以及社会国家原则保障的基本权利都必须通过立法者制定的法律来加以具体化。联邦宪法法院在发挥社会国家原则的宪法规范功能以及确定社会国家的最低宪法标准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社会国家原则在联邦宪法法院的判决中一般与基本权利条款、基本权利限制条款以及社会国家的目标一起发挥作用,被用来为立法者设定社会权利保护义务或论证限制基本权利的法律规范的正当性。  相似文献   

11.
法律多元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对各国法治发展的影响不容忽视.当代中国自上而下推行法治,法律规范创制体系以国家制定法为中心,但现代社会中民间法的超强生命力、道德的法律化、法律原则的普遍适用等现象冲击了制定法的中心地位,法律规范的创制体系也由此趋于多元.这种多元主义法律观对当代中国的法治运行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唐律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到鼎盛阶段的产物,唐代的立法者继承了历代封建社会法典编纂上的以刑为主,诸法合体的这一传统,以儒家正统法律思想为指导,承袭了自汉代以来礼律融合的特点,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制度——唐律。唐律是我国封建法典的楷模,它集中了中国法律传统的许多精华。唐律的影响无论是当时,还是后世,立法者及有关学者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相似文献   

13.
法律的本体论依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律是由立法者制定的 ,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和承载了立法者的意志和理想。但是 ,这并不意味着立法者是法律的唯一的和起决定性作用的主宰。实际上 ,法律的内容甚至形式要受到更多外在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它们才是法律的真正母体和最高依据 ,并在本体论意义上决定着法律的客观性。针对这个问题 ,不同时代的学者提出了各种见解 ,分别从不同角度揭示了答案的某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我国公司法的基本原则崔勤之一、公司设立趋向准则设立原则。纵观当今各国公司法律,公司设立的原则主要有许可设立和准则设立两种。许可设立原则又称许可主义,即公司的设立,须依照法律,经国家授权机关批准;准则设立原则又称准则主义,即公司设立的必要条件由法律作出...  相似文献   

15.
论税法基本原则的定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宇润 《中外法学》1998,(4):103-107
<正> 一、税法基本原则定位的原因 税法基本原则是指规定于或寓义于税收法律之中对税收立法、税收守法、税收司法和税法法学研究具有指导和适用价值的根本指导思想或规则。税法基本原则对税收立法的指导或规制作用,一方面表现为在制定税收基本法时,立法者首先就要确定这部法律的指导思想,然后再在这个指导思想之下确立该法律的具体内容;另一方面表现为税法的基本原则在税收基本法之中规定之后,对国务院和有立法权的地方权力机关制定税收法规具有指导作用,而这些法规的内容不得与税法基本原则相抵触。税法基本原则对税法遵守的指导或规制作用,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16.
论民法原则的规则化——以诚信原则与情势变更原则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立法者制定法律的目的在于通过协调社会稳定必要性与变化必要性之间的冲突实现对坚实而稳定的社会秩序的保障。法律秩序立足于既有的法律资料,其中包含原则与规则。从原则的具体适用来看,其表现为自由裁量权的规范化运用。因此,要达到此目的,我们必须从原则和规则的关系理论出发,将原则规则化为"裁量性规则"和"客观性规则"。其中,裁量性规则为"是否适用该原则"的前提性判断依据,而客观性规则是将原则适用的法律后果予以制度化。这在民法诚信原则和情势变更原则的法律适用中有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17.
论罚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历史与逻辑的一致性原则,对报应主义、预防主义和社会防卫主义三大理论形态进行了扼要的分析,给反思和批判当前存在的一些有关处罚的观念提供了一个历史的坐标;参照当代中国国情和现代法律的精神,提出并阐释了制定罚则的四项原则;最后,还从立法技术的角度区分了四种基本的罚则模式,并提出了克服现行罚则模式中结构性缺陷的三项对策。  相似文献   

18.
“税收法定”原则入法 19世纪美国法官霍尔姆斯说:“税收是我们为文明社会付出的代价.”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求,国家需凭借公共权力,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强制性取得财政收入.但是,这一过程的实现,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和程序,遵循税收法定的国际准则. 税收法定原则,是指由立法者决定全部税收问题的税法基本原则,没有相应法律作前提,国家不能征税,公民也没有纳税的义务.税收法定是现代法治主义在课税、征税上的体现.这一原则,一方面使经济生活具有法的稳定性,另一方面使经济生活具有法的可预见性,以充分保障公民的财产权益.  相似文献   

19.
立法者及其意图在法律实施过程中是否发挥着以及发挥着怎样的作用?用法者在法律生成的过程中又是否扮演着以及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从法律的作者这一角度看,不仅仅立法者,用法者也实际上参与着法律的最终生成。因此,无论在法律实施还是法律生成的过程中,立法者与用法者实际上都是一种合作关系,也正是这种合作关系决定了他们都必得保持谦抑、克制。  相似文献   

20.
市场经济与超前立法吴光辉,罗志先一、有关超前立法的几个基本问题1.超前立法的含义什么是超前立法?我们认为,所谓超前立法,是指立法者超越某一新生事物的发展进程,根据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实际需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或法律规范,用以引导、保障和促进新生事物今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