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DNA亲子鉴定技术作为鉴定亲子关系的一项重要技术,它的应用使血缘关系更为明晰化,使亲子法律关系更为明晰化。但是随之DNA亲子鉴定技术用途应用的广泛,提起适用的频率与适用的情况也随之攀升。因此,对于DNA亲子鉴定这项鉴定技术,我们应认真的思考它存在的利与弊,同时也应解决其显现的更多为之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陈铭聪 《证据科学》2013,21(1):70-81
亲子关系鉴定是判断人与人之间生物血缘关系的检验方式.1985年,英国遗传学家AlecJefferys首先把DNA鉴定的分析技术应用至亲子鉴定上,随后各国法院也把DNA鉴定作为判断亲子关系存否的证据.科学的进步势必会带动社会的变迁,而法律既然是一种社会规范,也必然将因科学的发展而改变.随着现代遗传医学及生物科学的进步,以DNA鉴定作为确认亲子关系的工具,其准确率已几近百分之百.然而,追求子女的最佳利益已经是亲子关系事件处理的最高指导原则,既然DNA鉴定有如此高的准确程度,势必会对亲子关系的建立方式带来一定程度的冲击,而法律也必须对这样的冲击做出回应与调整.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涉及亲子鉴定的亲子关系诉讼案件越来越多,而我国在亲子鉴定方面的法律规范却几乎处于空白状态.给法院在审理亲子鉴定案件时如何正确适用法律增加了难度。从审判实践出发,依据现有的零星的法律规定,对亲子鉴定的提起程序、亲子鉴定结论的证据效力及其审查判断等进行分析探讨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4.
正1案例1.1简要案情一起亲子鉴定案件,在法院委托本中心之前,已在多家鉴定机构进行过亲子鉴定,均报告有3个STR基因座不符合遗传规律,有的鉴定机构给出了排除亲子关系的鉴定意见,故被检父提起诉讼,要求解除父子关系并将抚养权转移至孩子生母。1.2检验过程本中心受理该案后,采集了孩子生母、孩子及被检父的血痕样本,按照《法庭科学DNA实验室检验  相似文献   

5.
钱俊 《法制与社会》2014,(15):131-132
DNA亲子鉴定技术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利用,其在相关案件的处理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但DNA亲子鉴定技术在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方面的问题,本文着重就该类鉴定所涉及的DNA亲子鉴定标准、DNA亲子鉴定中的鉴定人、强制进行DNA亲子鉴定问题、DNA亲子鉴定的伦理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正>常规亲子鉴定分为两种,一种是被检测男子、孩子生母与孩子的亲子关系鉴定,称为三联体亲子鉴定;另一种是被检测男子(或被检测女子)与孩子的亲子关系鉴定,称为二联体亲子鉴定。目前在亲子鉴定中,二联体亲子鉴定的比例远超过三联体亲子鉴定,在二联体亲子鉴定中,由于缺少父母一方的遗传信息,特别是当争议父与生父之间存在近亲血缘关系的时候,争议父与生父之间就会有同源等位基因,而且血缘越近,有同源等位基因的STR基因座就会越多,这种情  相似文献   

7.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关于当事人要求作亲子鉴定的情况和处理意见的请示报告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关于人民法院在审判工作中能否采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作亲子关系鉴定的问题,根据近几年来审判实践中试用此项技术的经验,参考卫生部及上海市中心血站所提供的意见,同意你院采用此项技术进行亲子关系的鉴定。 鉴于亲子鉴定关系到夫妻双方、子女和他人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是一  相似文献   

8.
亲子关系诉讼中的血缘鉴定之强制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亲子关系纷争中,以血缘亲子关系是否真实存在为其主要争点,而这种真实性的确认通常需借助于血型或DNA等血缘鉴定等科学方式。然而,血缘鉴定需要相关当事人配合以提供血液或毛发等为科学鉴定之样本,如此就牵涉到当事人的人格权保护、血统真实主义、裁判公正需要等价值权衡下的选择、取舍。参仿国外并立足国情,以子女最佳利益保护为根本,适应诉讼上的真实发现与裁判公正之需要,对血缘鉴定于具体个案实践中的正当性与必要性两方面结合为考量,可以采用强度程度不一、具体方式多样对血缘鉴定对执行以灵活处理。  相似文献   

9.
法医亲子鉴定是运用法医科学与人类学的方法,对于是否存在的亲子关系,特别是父子关系作出科学的判断。亲子鉴定结论作为一种诉讼证据在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中得到充分的运用,为解决婚姻、抚养、继承等民事诉争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近年来,法医条子鉴定逐渐扩大了应用领域,不仅应用于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而且应用于公证机关的公证证明活动,为确保亲属关系、认领亲子等公证事项提供了有效的科学结论。一、运用亲子鉴定结论,保证出生公证的真实性。法医亲子鉴定所采用的方法是通过对被鉴定人的各种血型进行检验,也就是运用法医血型血清…  相似文献   

10.
对我国目前在亲子鉴定问题上基本取态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玉谦 《中国司法》2010,(9):100-103
一、对我国亲子鉴定中存在问题的基本考察 目前,我国对亲子鉴定缺乏统一、专门的管理,鉴定的部门众多林立。实践证明,当前社会上普遍存在亲子鉴定任意性、泛滥性以及注重商业利益现象对婚姻家庭关系和社会秩序造成了严重的损害;另外,许多国家通过立法对传统上所形成的婚生子女(即亲子关系)推定制度加以确认,而这种制度的本旨系在确保子女在法律上的身份安定、成长安全的环境与氛围,尽可能不使无责任的子女负担因非婚生子所导致社会上及法律上的不利益。  相似文献   

11.
根据组织病理学特点及基因来源,葡萄胎可分为部分性葡萄胎和完全性葡萄胎。葡萄胎的类型及组织来源的判断除可采用组织病理学的方法外,还可采用STR基因座检测的方法。根据葡萄胎的类型、组织来源及受精方式,利用群体遗传学的原理和方法对葡萄胎进行亲缘关系鉴定。  相似文献   

12.
“陪产假”制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陪产假"作为一个实践中并不广为人熟知的名词和法律制度,一直以来并没有为男性职工所积极追求、为用人单位所严格遵守。"产假"之外,在女性分娩期另赋予男性合理期间的"陪产假"不仅对夫妻婚姻关系的和谐稳定,而且对于家庭的幸福,社会的文明发展皆具有重大意义。剖析"赔偿假"制度的内涵属性、法理基础和实在法的规定,旨在提升"陪产假"制度的效力位阶,与"产假"制度一起,共同促进代际亲昵、家庭关系和谐以及社会关系的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13.
确认生父之诉是典型的身份关系诉讼,多数国家在立法上将其确立为一种独立的诉讼类型。确认生父之诉的适格原告是子女、子女的母亲或其他亲权人,适格被告通常是父亲,父亲死亡的,可以由他的子女或其他近亲属承继被告资格;在证明责任方面,尽管法院对确认生父之诉实行积极的职权探知,但这不免除当事人的证明责任;确认生父之诉的证明方法主要有间接证明和直接证明,必要时可以采取推定来确定父子关系。  相似文献   

14.
A case of kidnapping involving the concept of paternity testing is described. The couple arrested and charged with kidnapping stated the child in their possession was their biological daughter. Serological tests were performed on liquid blood samples in an effort to determine if the couple could have been the biological parents of the child. Two genetic inconsistencies were discovered in the 15 blood marker systems analyzed.  相似文献   

15.
论身份权请求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身份权请求权是民事权利保护的请求权体系中的一种。现代身份权完全区别于历史上的身份权,具有现代的特质。基于身份权的现代特质,身份权请求权具有独特而必要的法律地位。身份权请求权包括妨害预防请求权、妨害排除请求权和违反身份权相对效力而产生的身份权请求权,而确定身份权的请求权不属于身份权请求权的内容。身份权请求权在诉讼上表现为给付之诉。  相似文献   

16.
亲子鉴定解决了困扰司法鉴定多年的“父权”问题,但亲子鉴定是一把双刃剑,“滥用”亲子鉴定也会使家庭不睦,产生社会不安定因素。目前急需建立省级亲子鉴定委员会制度、法定的鉴定部门及鉴定人资质的认定制度、统一的亲子鉴定技术质量标准、亲子鉴定检验的相关程序制度和亲子鉴定复议制度,以规范亲子鉴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亲子鉴定中的伦理学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亲子鉴定是指应用医学、生物学和遗传学的理论和技术,判断有争议的父母与子女之间是否有亲生血缘关系。亲子鉴定技术对现代社会有着积极意义,但亲予鉴定结果影响着双方当事人情感利益、经济利益,涉及许多问题,如鉴定的科学公正、知情同意、隐私的保密和保护、胎儿的生命权等。在亲子鉴定实践中应当遵循自主与尊重的准则、行善与不伤害的准则和客观公正的准则。  相似文献   

18.
Paternity calculations from DNA multilocus profiles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DNA profiles prepared using multilocus probes can provide valuable evidence in cases of disputed parentage. This paper describes a simple approach to the analysis of the profiles from a mother, child and putative father in a case of disputed paternity. Although the treatment has not yet been extended to deal with cases in which mutant bands may have appeared, it has already proved useful in casework. The analysis is illustrated by a numerical example calculated on a computer spreadsheet.  相似文献   

19.
亲子鉴定可分为父母子三方均参与的三联体亲子鉴定和父(或母)子参与的单亲亲子鉴定。由于缺失亲代一方的遗传信息,单亲鉴定的难度更大,对于某些案件很难进行判定。现报道一宗疑难案件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介绍一种亲权指数(paternity index,PI)计算的新方法。方法假定亲代的等位基因都要经过一个转变的过程才发生分离并遗传给子代。每个亲代的等位基因与子代相同时,其转变概率为1;当不相同时,其转变概率为0。且每个亲代的等位基因都有1/2的机会遗传给子代。据此,可以计算出孩子从争议父或母亲获得等位基因的概率。而随机男子提供等位基因给孩子的概率为等位基因频率。相应地算出PI值公式中的分子(X)和分母(Y)值。结果推导得到了一个能够计算三联体、二联体和失踪孩子案PI值的通用计算公式。结论本PI计算公式在亲子鉴定PI值计算上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