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作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焦点的国家治理分析范式,由于其客观表征,淡化诸如善治等具有意识形态及价值取向判断的传统概念,近年来在学界掀起新的研究高潮。通过分析改革开放40年中国治理实践的理论诠释提炼及其面临的困境,为本土化"国家治理"理论范式出场奠定知识背景,并将其以学术性话语"情境式国家协同治理"钻石解释模型来予以归纳,阐释其作为替代性理论范式,在比较政治学科中解读发展中国家转型实践的学术价值和效能。进而实现将中国政治实践纳入到政治学理论比较视野之中,与他国实践进行理论对话,可为增进对中国发展的客观认识提供理论指引,并提升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对社会发展的智力贡献和对社会观念变迁的引擎作用。  相似文献   

2.
网络的发展对我国的经济、政治、军事、科技、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网络传播的开放性和多元化使网络空间多种思潮和"主义"相互激荡,主流意识形态面临被边缘化的危险。这要求我们实现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理论在网络空间的拓展研究,把握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增强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的防御能力。意识形态话语权一般由话语主体、话语内容、话语载体、话语效果等四要素构成。网络空间中意识形态话语权生成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执政的权威性、理论的真理性、价值取向的人本性、表达形式的有效性、多元思潮的借鉴性,等等。加强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从推进主体维度看,党要牢牢掌握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领导权;从夯实基础维度看,要夯实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根基,确保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现实性与科学性;从方法与策略维度看,要创新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表达方式与传播方式。  相似文献   

3.
后现代主义哲学家福柯的意识形态理论,与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具有明显的不同,因而对这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比较研究,对于我们正确地理解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的观点认为,福柯与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之间的区别主要包括:意识形态研究基本方法论转移,即从历史唯物主义到考古学和谱系学的转移;意识形态研究基本范畴的转换,即从“意识形态”到“话语”、“知识”和“权力”的转换。  相似文献   

4.
浅析当前中国政治文化建设的着力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文化是政治活动中的一种主观意识领域,包括了社会对政治活动的态度、信仰、情感,具体地说,包括政治意识、政治心理、政治思想、政治观念等各个方面。探讨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建设可以从政治认同的获取和意识形态合法性的获得两个角度来进行。  相似文献   

5.
网络普及催生出网络文化,网络文化不仅拓展了文化疆域,也催生了新的价值取向、社会精神和行为准则。网络文化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影响全面而深刻,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在网络文化安全建设中,意识形态起着核心作用。加强意识形态在网络文化安全建设中的作用,可从四个维度出发,一是主体维度,二是道德维度,三是法律维度,四是技术维度。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构筑了彰显党的政治主张与价值追求、内蕴传统文化精髓与民族精神、凝聚马克思主义真理与群众智慧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基于生成逻辑、系统逻辑、价值逻辑与实践逻辑的四重维度,论析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发端来源、鲜明品格、价值意蕴与赓续发展,有助于更好地发挥其在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与构建更具文化自信的对外话语体系中的智力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化,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应运而起并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力量。当前要从推进中国梦的实现、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抵御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等方面,充分认识加强对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思想引导的重要意义,要从价值取向和政治取向两个维度准确了解和把握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思想状况和思想特点,并坚持多措并举、多管齐下,从宏观角度进行全方位思考,探索加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思想引导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条件下青少年成长发展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证研究,从政治思想、人生信仰、社会参与、现代意识、人际交往、道德理念、娱乐消费七个维度对改革开放背景下青少年的成长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和概括,认为青少年成长发展的总体状况积极、健康、向上,符合国家与社会的预期,但也存在两极化价值取向、价值判断与价值行为失调、同一性危机萌发等问题,在青少年成长发展的过程中应予以更多的关注和更加积极的教育引导。  相似文献   

9.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民主政治建设与政治体制改革实践中形成的成功经验,是中国共产党向国内外鲜明宣示的政治理念,也是当前推进我国政治发展的政治思路。全面理解与把握三者"有机统一"关系,需要从历史维度,回溯其确立形成过程;从价值维度,剖析一系列相关权威表述中蕴含的价值取向;从政策维度,研究当前全面实施推进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著名比较法学家达玛什卡教授所著的《司法和国家权力的多种面孔》一书从司法程序的政治维度出发,通过对司法程序与权力组织形式、司法程序与政府职能倾向的关连性分析,成功地建立了一种政治维度下的司法类型学模型。纠纷解决型程序适应于彻底的自由放任型政府的意识形态;政策实施型程序适应于能动型的国家职能。  相似文献   

11.
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需要正视并准确把握社会分化的客观事实。无论从实践角度,还是理论维度来看,社会分化包括了阶层结构分化和系统功能分化两个层面。针对社会分化的两个层面,意识形态整合形成了"利益—观念"和"分离—聚合"两种模式,它们同时也是把握意识形态整合的两种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调查研究.从结构、地位、价值取向、政治观念四个方面分析了统战对象的发展变化;分析了其新特点及变化与特点的主要原因;并从理论研究、政治引导、体制创新三方面论述了提高新形势下统战工作针对性、有效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将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提升到国家总体安全观核心地位进行考量,具有重要战略价值及意义。从外部环境、内部环境以及网络环境三个维度来展开分析,外部环境主要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西方继续推行"和平演变"的分化与渗透的对抗性局面,内部环境主要是从转型时期自身发展在意识形态领域呈现的矛盾性局面,网络环境是各领域的挑战以网络为载体交织、表达呈现复杂局面。从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整体上应对外部、内部以及网络环境三个维度的挑战,就必须要提升意识形态安全的战略高度与理论基础;构筑意识形态安全稳定发展的政治根基;推进意识形态安全的文化软实力建设;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增强网络信息化意识形态安全建设五个重要方面协同推进,增强意识形态安全的稳定性、抵御性。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留学生的数量逐渐增多,中外大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频率迅速增加,多元文化、多元价值、多元意识形态的相互交流、融合、碰撞和冲突逐渐成为一种新常态,形成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征,并带来新的挑战.基于中外教育互动的视角,从政治体制、文化观念、价值取向、宗教信仰、自我意识、学习与生活方式等6个方面对涉外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与对策进行剖析,并构建了新特征下大学生思想评价体系,以期提升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网络空间已成意识形态斗争的主阵地。掌握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是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的显著标志;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是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的核心价值取向。国家政治安全视角下,我国面临着西方意识形态渗透消解意识形态话语权的防御力、网络虚假信息传播侵蚀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公信力、多元价值观并存淡化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影响力等挑战。要着眼于网络意识形态的话语争夺的紧迫感,从内核引领、技术致胜、制度保障等方面,巩固马克思主义在网络意识形态中的核心指导地位。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从历史渊源来看,加强政治建设是中国共产党治党的鲜明特征与优良传统。从现实需要来看,进行政治建设是中国共产党面对世情、国情、党情变化的必然要求与自我完善。从理论发展来看,提出政治建设是对全面从严治党理论的丰富与发展。将党的政治建设从历史渊源、现实需要、理论发展三个维度来探讨,有助于深刻认识党的政治建设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网络人士是新时代亟需团结和调动的"积极因素",提升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需要借助网络人士的智慧和力量,发挥他们自身特点和优势,以不同方式提升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核心在于加强对于网络人士的思想政治引领。只有通过对网络人士思想状况、心理动态、价值取向情况的调查研究,把握特点和规律,开展针对性强、精准度高的思想政治引领工作,才能有效团结动员广大网络人士以思想的力量、行动的能力,成为提升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积极力量。  相似文献   

18.
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进行反思,并以"何以发生""何以可能""以何存在"等命题形式进行追问,可以进一步确证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性的本质属性,自觉增强抵御各种风险与挑战的能力。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维护主流意识形态安全、促进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价值意蕴正是其意识形态性的时代要求。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性可通过突出主流意识形态主导,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路径进行彰显。  相似文献   

19.
从政治认同维度讲,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增强社会成员丰富的政治情感、引导社会成员的政治行为等来夯实执政基础,提高执政党合法性;从利益协调维度讲,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疏通引导,春风化雨般协调利益矛盾,化解利益冲突,构建和谐人际劳动关系;从文化潜移维度讲,思想政治教育营造浓郁温馨和谐文化氛围,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般地感染人、激励人、鼓舞人,进而重构人们的意义世界;从社会整合维度讲,思想政治教育利用自身组织优势,将社会结构的异质元素、不同部分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加速社会一体化进程,从而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20.
论杨朱与当代中国人权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家学者杨朱主张“贵己”、“为我”,他充分肯定了人存在于自然中的价值,并从另一角度论证了尊重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由于特定的历史条件所限,这个主张在当时的政治法律中并未得以体现和发展。但社会的进步证明了这个主张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通过与西方法治学说作比较分析,得出了杨朱的人学与西方法治学说中的权利观念是相通的,西方的法治进程并因这种观念的影响而被推动发展。而古代中国的法律制度正是缺失了这种权利观念,才出现了与西方法治发展的巨大差距。因此,杨朱的人学思想对中国今天的法治建设,尤其是其核心———人权建设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