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陈万平 《经济与法》2001,(11):12-13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知识、能力、健康等人力资本对企业的贡献越来越大,特别是高科技企业,人才之争成为企业间竞争的重要内容,企业的成长往往并不由投入的非人力资本的多少决定,而是取决于人们各种知识的运用。至此,人力资本已成为企业的重要资源,人力资本理论也得到我国学者的广泛认可。于是,许多经济学家认为:现代公司制度的一项重要原则是“按资分配”,并且同股同权,同股同利,那么现在已经与物质资本处于同等地位甚至更重要地位的人力资本也应视为对公司的投资或者说应当构成公司的股本。换言之,人力资本可以折股出资。  相似文献   

2.
现代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基于“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而形成的物质资本所有者或股东对公司经理的约束与监控问题;二是基于“公司的利益相关者理论”而形成的“非股东的利害关系人”参与公司治理问题。本文从我国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造中,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的局限性入手,对重构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国家股代理人虚位现象普遍存在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随着公司制企业的出现而形成的。公司制企业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许多人…  相似文献   

3.
郭建军 《法人》2013,(2):50-53
风险控制、竞争超越和增值经营三大要素构成了现代公司法务的核心商业价值。在现代公司治理中,公司律师(In-house lawyer)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的公司法务部门应成为全面参与公司各个流程和决策的风险控制中心  相似文献   

4.
陈小洪 《中国监察》2008,(10):40-41
现代公司制度是关于公司治理和经营管理的系统的法律、管理和文化制度。现代公司,特别是股份公司,由于是集聚了千千万万分散资本的商业组织,因此必须特别重视效率和公正,重视公司经营者对股东和债权人的诚信责任。由此可见,反对腐败,重视通过制度建设促进反腐倡廉是现代公司制度的内在要求。现代公司制度中有关反腐倡廉的基本制度建设至少涉及以下六个方面:第一,董事会对反腐倡廉工作负有的基本责任。现代公司,尤其是“两权分离”型的公司,董事和董事会是公司最重要的经营决策者和机构。董事和董事会负责决策的主要事项有:一是公司战略的决定和监控,包括公司战略和年度计划制定、执行、评估、调整的决策;财务预算和重要投资的决定;  相似文献   

5.
公司决策者应当准确判断公司分配是否违反公司法规定的底线规制,以防公司分配损及债权人利益,故权力归属与责任识别成为规制公司分配决策者的关键。公司分配的决策权属于公司经营者权力范畴,而我国公司法未能明确公司经营者权力中心。目前我国股东会掌握公司分配权力较大且不担责,董事会掌握公司分配权力较小却责任较重,而股东会的商业判断能力明显弱于董事会,加之我国公司普遍存在控制股东,控制股东可实质决策公司分配且无相应公司法约束机制,司法裁判亦难以有效审查公司分配决策,由此形成公司分配决策权责配置不一致的现状。信义义务以事后明确且灵活的责任方式约束公司法定或事实的决策者,可有效实现保护公司及其股东利益的目的。故而应在完善董事信义义务制度基础上,厘定控制股东及信义义务,并且明确公司决策者与执行者违信责任的承担,进而实现公司分配决策权责的合理配置。  相似文献   

6.
戚枝淬 《行政与法》2013,(1):119-123
公司慈善捐赠决策权源于股东权,属于股东共益权。目前我国公司慈善捐赠决策权行使主体混乱无序,致使公司慈善捐赠决策屡受质疑,公司社会责任难以承担。基于此,有必要构建股东(大)会、董事会、法定代表人以及公司慈善基金会多元化公司慈善捐赠决策权主体体系,当公司慈善捐赠决策不适当,害及到公司及其利益相关者的权利实现或违反公司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时,可通过撤销诉讼与无效诉讼途径加以救济。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公司运营过程中.资本多数决策原则作为公司决策机制的一项基本原则已被普遍认可。随着这一原则的广泛适用,中小股东不能阻止公司决策的通过已被人们视为理所当然.他们经常处于被大股东压迫、排挤的困境。因此,对中小股东权益进行保护,日益成为现代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8.
郭蕾 《法治研究》2010,(1):18-23
如同其他行政权力一样,行政决策权如果缺乏法律的监督和制约,就可能成为脱离社会的力量,造成国家、组织和公民的损失,带来广泛的社会影响。行政决策法治化应遵循决策学的主体限制原理、程序限定原理和行为控制原理。构建行政决策权的制约机制,就要建立政府行政决策失误责任法律追究制度,规范和优化政府决策程序,以及完善政府决策监督体系,使各种制约因素相互衔接、相互配合、相互支撑,形成合力。  相似文献   

9.
有别于传统的科层组织,平台以其多主体参与、跨边网络效应的典型特征,被赋予结构复杂性与行为复杂性的独特属性,而平台治理则是应对两种复杂性的有力工具,有利于充分发挥平台的架构优势,促进多主体参与的价值共创。立足平台生态系统、平台治理与网络治理的相关文献与理论观点,从界面规则、控制组合、决策权配置三个维度建构平台治理理论框架,并对每个维度上的治理方式与手段进行类型化分析,据此形成了“界面-控制-决策权”的整合性平台治理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0.
公司治理结构的新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司治理结构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到目前为止,它经历了古典治理模式、董事会中心主义和现代公司治理模式等历史变迁过程。古典公司治理结构在“股东权利至上”理念的指导下,确立了“股东会中心主义”的治理模式。董事会中心主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现代社会的市场竞争环境,但是,它无法解决因公司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而带来的问题。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出现,宣告了公司治理结构变革时代的来临。  相似文献   

11.
公司多边治理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公司多边治理是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决策、执行与监督由公司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以及信贷资本的投入者共同进行治理。应对公司多边治理的理念、条件、类型、前提、结构等问题进行研究和构想 ,以实现公司治理制度的创新。  相似文献   

12.
浅析公司股东会与董事会的权力分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东会与董事会的博弈是公司治理的关键一环。对于二者权力分配的灰色地带如何解决?由此引发的权力冲突如何判定呢?本文认为股东会应当只就公司经营中的特定事务作出决策,而除此之外的公司经营事务的决策权均应由董事会拥有和行使。对于具体划分标准,其一为公司经营范围的限定;其二为商业经营判断规则的运用。  相似文献   

13.
李雁  王璐 《政府法制》2013,(27):62-62
同煤集团轩煤公司在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水、火、瓦斯、煤尘、顶板五大灾害俱全的条件下,按照治大隐患,防大事故的工作思路,积极探索瓦斯治理新方法、新途径,形成丁以“钻抽为主”的三类九种抽放形式和“钻抽、巷抽”相结合的综放而瓦斯立体抽放方法,并多举措提升瓦斯治理水平,走出了一条适合轩煤公司瓦斯治理的新路子,为公司安全发展、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4.
于群 《政法学刊》2003,20(5):33-35
公司治理就是在股东、债权人、职工等利害关系人之间对公司经营权力、利益进行配置的机制,现代公司由于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和法人财产权的确立出现了两权分离下的“代理人经营风险”;公司经营的扩大,在实现自己经营目标的同时可能会对他人甚至公共利益构成威胁,如何保证公司以最低的组织成本追求其经营目标,并在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框架内部运行,这就是公司治理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维护市场经济交易安全的需要,公司治理中的交易安全主要通过公共监控和公权力来实现,但交易安全的最终目标在于增进效益的提高,因此,不能为追求安全而无视经济效率,成功的公司应是微观上实现资本增值的最大化,宏观上必须受社会责任约束。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我国公司立法所确认的法人财产权制度和股东会中心主义、设置“公”、“私”股份藩篱等不合理之处,结合世界各国现代公司立法的趋势指出,应及早用公司法人财产所有权取代公司法人财产权,彻底理顺企业产权关系,用董事会中心主义取代股东会中心主义,并切实加强监事会和个别股东的监督权,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消除股份的“公”、“私”壁垒,实现公私股份相互流通转换,促进股票市场的统一,为现代企业制度的创新扫除障碍。只有在上述三个方面有所突破,我国的公司立法才能成为现代企业制度的科学的法律基础  相似文献   

16.
张晓森 《中国法律》2007,(4):37-38,103-105
现代公司治理结构崇尚制衡,然而.公司内部机构之间、内部机构成员之间权力的相互制衡的副产品就是可能在公司存续期内出现公司僵局.即由于股东间、董事间、股东与董事间产生彼此不可调和的矛盾、激烈的对抗或不愿妥协的纠纷,使公司处于僵持状况,导致股东会、董事会等权力和决策机关陷入权力对峙,而不能按照法定程序作出决策、决议,从而使公司陷入无法正常运转,甚至瘫痪的僵局状态.  相似文献   

17.
从现代公司治理理念看新公司法的修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小兰  刘苗荣 《河北法学》2006,24(4):147-151
公司治理是企业公司化进程中由于资本所有人的财产权与企业经营管理权的分离而产生的权力分配与制衡问题.改革开放后,我国致力于企业公司化改革,相关立法也确立了公司治理模式.但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原有公司法仅规定了公司的治理结构和简单规则,却未能确立一套完整和科学的公司治理机制.新公司法针对我国公司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吸纳了国内理论研究新成果和国外成功的立法经验,在很多方面体现了现代公司治理理念.但从建立一套完整和科学的公司治理机制的角度上看,仍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8.
略论美国公司治理结构制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的《公司法》自1994年实施以来,对市场经济主体制度的转型和规范转型后的主体行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该法的实施,其所暴露出的问题受到立法机关和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的关注。公司的治理结构便是其中的问题之一。公司的治理结构是牵涉到公司的股东及相关利益者的利益能否实现和公司能否正常运作的重大问题。通常认为“现代公司的治理结构发展的新趋势,主要表现为股东大会的权力逐渐缩小,而董事会的权力日益扩大。”①但是,美国公司的治理结构在其发展演变过程中和世界潮流基本保持一致的情况下,却呈现出某些和其他国家…  相似文献   

19.
论公司内部的权力分配与制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完善公司内部的权力分配与权力制衡机制,是公司立法与公司实践的重要问题之一。作者认为,分配公司的内部权力必须遵循资本平等、同股同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以及权力明晰、相互制衡的原则;在分配内部权力时,应依公司类型的不同分别采取不同的权力分配方式;公司内部机构的权力应相互制衡,而不是相互掣肘,从而构成筑起高效决策的权力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20.
公司治理结构的法理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也就是按照公司制(主要是股份有限公司)的形式来实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企业改革目标。现代公司的主要特征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公司的治理结构原是指公司的运营管理或经营决策方面的意思,但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