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朝韩两国举行“南北首脑会谈”将使南北关系得到历史性的改善,并推动南北经济合作进一步发展,同时将缓和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但由于朝鲜半岛分裂时间较长,南北积怨甚深,相互关系的改善仍将经历一个长期和复杂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90年代南北关系在经济领域里的主要问题是:发展援助的条件更加苛刻,继续探讨解决债务问题的可行方案;初级产品与工业制成品间的价格“剪刀差”不断扩大;实施和抵制保护主义的斗争日趋激烈;欧佩克控制世界石油市场的能力上升;南北经济技术差距进一步拉大。在世界经济相互依赖逐渐加深的形势下,南北之间虽有矛盾和分歧,但双方进行合作是必然的历史趋势。  相似文献   

3.
金大中政府面临的政治、经济及外交课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大中政权目前面临着很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政权基础薄弱 ,潜伏着诸多不稳定因素 ;金融、经济危机仍很严重 ,为重振经济要进行经济体制、产业结构和金融三大改革 ;在这种形势下 ,金大中将采取“务实”的外交政策。进一步强化韩美同盟关系 ;缓和南北双方紧张关系 ,谋求和平、和解与合作 ;进一步加深韩日关系 ,但近期内在有争议的问题上不会有重大突破 ;更加重视对华关系 ,但谋求国际经济援助也成为近期内外交努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20世纪90年代以来,南北关系有所缓和。但由于主要发达国家并未根本改变经济强权政策,南北矛盾依然尖锐。双方矛盾主要集中在发展援助、技术转让、贸易、石油、环保、毒品、移民、人权、反恐和全球化等问题上。造成南北问题的主要根源和解决问题的主要责任在于发达国家。采取灵活、务实态度,避免矛盾激化、失控,坚持平等互利、协调合作,是南北双方惟一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5.
80年代末、90年代初,朝鲜半岛曾一度出现前所未有的和解局面。但自去年10月以来,围绕核检查等问题,朝鲜半岛局势再次趋于紧张,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一、南北关系的进展和波折随着国际形势总的趋向缓和,南北朝鲜在相互对峙了40多年后,又坐下来共商民族统一之大业,经过共同努力,双方关系取得突破性进展。在政治方面,自1989年起,南北双方先后进行了多种级别、各个方面的接触、谈判和交流。迄今,仅总理级会谈即达8次。特别是进入1991年以后,双方关系取得较大改善。当年9月,南北加入联台国,12月南北总理先后签署了《关于北南和解、互不侵犯和合作  相似文献   

6.
1998年金大中政府执政后,改变了以往历届政府对朝鲜的“吸收统一”政策,转而实行“和解包容”的政策。通过双方共同努力,从而实现了两国首脑的会晤,签署了《南北共同宣言》,南北关系由对峙化为和解,两国在和平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韩国对朝鲜政策发生转变有其内在和外在原因。民族的和解与统一是历史的发展潮流。  相似文献   

7.
2010年,朝韩对抗不断升级,半岛无核化难度增大,局势高度紧张。 一、朝韩对抗不断升级 “天安”舰事件致使朝鲜半岛南北关系从相对缓和转向直接对抗,美韩频繁联合军演和延坪岛炮击更是为朝韩对抗火上浇油。  相似文献   

8.
当前南北关系的新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5年3月,邓小平同志用东西南北四个字概括了具有全球性的两大战略问题。他说,“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1]从此,南北关系这一概念便作为一个通用术语用于国际关系领域。学术界也把南北关系定义为大部分位于南半球的发展中国家和大部分位于北半球的发达国家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中的经济关系。[2]与此相关的南北问题、南北对话等等概念都是作为经济概念而运用的。冷战结束后,和平与发展问题依然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然而,今天的南北关系的内容和形式随着冷战的结束,世界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  相似文献   

9.
金正日打破坚持先决条件的惯例,邀请并亲自参加与金大中的首次南北首脑会谈。这是朝鲜经济、政治方面的紧迫需要。朝鲜对金大中政府对北政策认识上的变化和南北在统一方面的一些“共同点”以及周边环境。都为实现首脑会谈提供了可能。会谈中。金正日表现出异乎寻常的积极、热情和坦率,最终发表了《共同宣言》,为半岛南北和解合作打下了基础,为东北亚和平与稳定创造了条件。但是落实《南北共同宣言》会遇到许多障碍,南北关系的改善将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  相似文献   

10.
回顾80年代     
80年代上半期,美苏之间的军备竞赛和地区争夺更加激烈,国际局势紧张动荡;中期以后,美苏由于各自困难和形势的变化,恢复了对话,同时世界开始出现多极化,热点地区普遍降温,从而使世界进入一个缓和与对话的新时期。但还存在不少不稳定的因素。在缓和的形势下,美国加紧对社会主义国家推行“和平演变”的阴谋,妄图推翻共产党领导,改变社会主义制度。  相似文献   

11.
去年以来,朝鲜和韩国领导人再次频频向对方发出和解与对话的呼吁。但双方关系并无明显改善。关系发展不尽如人意的最大障碍在于双方互不信任。周边环境影响对南北改善关系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尽管如此,南北关系在曲折中仍有进展。在多个领域中,双方贸易往来与经济合作的发展尤为瞩目。经济关系的密切必然带来政治关系的改善,南北经贸合作可能成为和解与对话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2.
朝鲜半岛南北交流的发展与课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0年南北高峰会晤开创了朝鲜半岛前所未有的和平发展局面,为双方的合作与交流注入了新动力。目前,朝韩合作与交流的形式已经大有拓展,如贸易往来、委托加工、合作投资、人员交流、人道援助、离散家属会面等。这种广泛的交流与合作无论对朝鲜还是对南北关系都有着很大的积极意义。虽然南北交流政策法规和认识等方面仍面临着有待解决的课题,但总体来说,自高峰会晤以来南北合作已经走上了新台阶,其未来发展前景良好,但局限犹存。  相似文献   

13.
2004年度,朝鲜半岛军事形势出现了缓和与隐忧并存的复杂局面,一方面,朝军强化“先军政治”,韩军加快军事变革,南北军事对峙格局依旧;另一方面,随着两次将军级会谈的举行,朝韩海军舰艇实现了首次直接通信,半岛南北军事关系在对峙中出现了缓和迹象。与此同时,驻韩美军部署调整全面展开,韩国为应对新的安全形势提出了“合作型自主国防”构想,韩美军事关系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另外,持续两年多的朝鲜核问题一直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成为影响半岛安全的最大隐忧。  相似文献   

14.
2001年下半年以来,朝鲜半岛局势发展出现许多波折,在美国布什政府对朝强硬政策和“9·11”事件后国际局势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况下,朝韩双方呈现出积极寻求改善关系的趋势,并出现多次反复,其总体趋势出现“合作与分歧”并存的局面。展望2003年,考虑到朝鲜半岛内外因素的影响,南北关系的改善不会一帆风顺,朝韩关系缓和的阶段性,渐进性和脆弱性不容忽视,真正实现和解尚需在政治上解决对立,经济上解决差异,军事上解决对峙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二战后,东北亚地区逐步形成了中、苏、朝和关、日、韩两大阵营紧张对峙的冷战格局。60年代末70年代初,中苏关系全面恶化,中关关系迅速改善,冷战对峙的格局有所缓和。面对东北亚局势的变化,韩国及时调整了外交战略,出台了旨在改善与苏联、中国和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的“北方政策”。中国在改革开放后,将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转向经济建设,在对外关系上调整了朝鲜半岛政策,积极回应韩国的北方外交,与韩国保持政治上的距离以平衡南北双方。中韩建交后,两国关系得以全面发展,为减少朝鲜的疑虑,中国加强了与朝鲜的友好合作关系,继续对南北双方采取平衡政策。  相似文献   

16.
2000年在朝鲜半岛实现南北首脑会谈的大背景下.朝鲜对俄外交日趋活跃,与此同时,俄罗斯也在积极调整对朝政策,从而使俄朝关系获得了正常发展。俄朝关系实现正常化的主要原因是:朝鲜半岛南北关系发生了积极变化;朝鲜为摆脱孤立状态开展了活跃的外交;俄朝双方互有战略需要;俄罗斯恢复大国地位重塑大国形象的需要等。  相似文献   

17.
由于布什政府推行冷战政策的影响,朝鲜半岛的缓和形势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倒退.但在朝韩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南北实现统一的大趋势仍不可扭转.今后一个时期,朝美复谈、金正日访韩等问题将成为影响半岛局势的重大因素.  相似文献   

18.
1997年12月9—10日,中、美、朝、韩在日内瓦召开了朝鲜半岛问题“四方会谈”首次正式会议,这标志着建立朝鲜半岛和平机制进程的启动,意义重大。 一、会议提出的背景 1996年4月16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和韩国总统金泳三建议举行有中、美、朝、韩参加的四方会谈,其背景有: (一)有必要缓和朝鲜半岛局势。冷战结束后,朝鲜与美日关系和韩国与中俄关系各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朝鲜南北方的关系却几度剑拔驽张。1993年3月朝鲜爆发的核危机使刚刚起步的南北关系缓和陷于停顿。1994年10月,美朝签署核协议后,核危机引起的紧张局势渐趋  相似文献   

19.
2000年朝鲜半岛局势发生重大变化的突出标志就是南北对话的全面展开和机制化.之后南北经济合作不断扩大,并共同在国际舞台上寻求合作.作者认为,南北关系的发展符合双方人民的共同利益,但要从根本上改善关系,尚存诸多困难与障碍.  相似文献   

20.
2004年 ,东南亚地区安全形势总体缓和。地区“反恐”形势仍不容乐观 ,区域反恐合作有所加强 ,与区域内、外国家的联合军演频繁登场。同时 ,为了适应新的安全形势 ,各国不断加快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加大武器装备的采购力度。不过仍需指出的是 ,在总体缓和的局势下 ,部分国家内部形势依然动荡不安。一、“反恐”、“反暴”形势依然严峻 ,区域合作进一步加强恐怖主义依然是影响东南亚地区稳定、安全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威胁。尽管各国均采取了一些措施打击恐怖组织 ,加强反恐立法 ,并积极展开情报交流 ,在“反恐”区域合作上进一步加强。但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