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了“逐步建立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相衔接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发展慈善事业,完善社会捐赠免税减税政策,增强全社会慈善意识”。这已是继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五中全会,2005年、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等重要文件提出发展慈善事业后的又一重大决定。在这些重要文件中一再提到发展慈善事业,表明慈善事业在社会主义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将发挥重要作用。为此,有必要对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路径进行梳理,以实现其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应有价值。  相似文献   

2.
石砚 《北京观察》2006,(11):32-33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创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是作为民主党派的中国民主同盟,关注国内的慈善事业,对于扩大民盟的社会影响,树立民盟的良好形象,提高民盟的参政能力,均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我国的慈善事业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才起步的,虽然在过去一段时期内,慈善事业有所发展,但全社会对慈善事业的重视程度尚有不足,造成我国慈善事业目前还处在一个低水平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较,存在极大的差距,这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也是极不相称的。“时者,难得而易失”。目前是国内慈善事业发展的良好时…  相似文献   

3.
邓海娟 《求索》2010,(11):149-151
金融危机作用于经济的同时,也将其影响传导给社会。所以说金融危机并不仅仅是经济问题。面对金融危机引发的社会问题,应积极运作应对机制。给付行政是解决这些社会问题的必要手段,政府应加以运用以干预金融危机向社会危机的传导。同时,政府的给付行政必然要受到法治的约束和指导,而目前给付行政法的基本理论在应对危机的实践中凸显不足,面临着挑战,需要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4.
陈世柏 《八桂侨刊》2011,(1):28-31,27
在新世纪,全球进入了慈善捐赠的黄金时代,中国慈善事业的春天已经到来,华侨华人、港澳同胞在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面临着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在国际上全球性的慈善革命的到来为其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中国物质基础的具备、政策倡导的加强、中国社会的转型、舆论氛围的养成为其提供了极佳的历史机遇和广阔的施展舞台。在新世纪,华侨华人、港澳同胞慈善事业在中国的前景将更为光明,捐赠的队伍会持续扩大,捐赠社会化的程度会提高,改善民生和促进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将成为捐赠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利用海内外捐赠对社会弱势群体进行援助,动员社会力量参与解决社会福利事业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对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必要和有益的补充,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体现。如何大力发展慈善事业,笔者认为,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政府重视,努力营造发展慈善事业的良好的社会氛围。一是将发展慈善事业列入工作日程,积极参与慈善募捐活动;二是积极引导、倡导和有效地组织协调;三是在财税政策上给予支持。政府有关部门应依据国际惯例,尽快制定合理的慈善事业财税政策。 其次,加大…  相似文献   

6.
孙红英 《政协天地》2008,(Z1):81-82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的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伴随着快速的发展,社会的目光也由集中在财富积累的过程上,转移到更多地关注财富分配的方式上。近年来,作为社会"第三次分配"形式的慈善事业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在十七大报告中,谈到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时,胡锦涛总书记特别把慈善事业作为一支重要的力量提出。慈善,已经成为  相似文献   

7.
后苏哈托时代印尼的慈善事业得到蓬勃发展,华人精英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印尼华人精英的慈善活动具有重视教育、投入数额大、社会影响大、超越族群界限和明显的代际变化等特点。影响印尼华人精英慈善事业的因素是多元的,随着印尼华人政治、经济地位的不断提高,他们对印尼的认同感不断加强,华人精英必将在印尼社会慈善事业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湖北应对世界金融危机的对策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许克振 《政策》2009,(1):19-22
以美国雷曼兄弟银行倒闭为导火索的华尔街金融危机,席卷欧美、蔓延全球。中国经济也正在受到愈来愈明碌的影响。这场世界金融危机对湖北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出口贸易受损;企业资金流动性受阻;工业生产增长回落;就业再就业形势严峻:社会预期和企业景气指数下降。但从中长期看.金融危机过后,湖北发展经济和生产生活的成本将降低:湖北将是同家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受益较多的地区之一。我们要抓住机遇、科学应对、化危为机,确保湖北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9.
郑功成 《中国民政》2012,(11):14-16
一、中国慈善事业迫切需要一个大发展 中国慈善事业迫切需要有一个大发展,主要是因为当前弥漫的不良社会风气与社会氛围急切需要矫治。风气问题是不能掉以轻心的大问题,它藏于人的内心,又通过日常行为转化为外在的行动,无形中让人感到无处不在,有形中又让人往往视而不见,实际上具有巨大的裹胁力,能够约束、改变甚至支配着个人的意志与行为。好的风气如春雨绵绵,丝丝滋润心田,催生百花烂漫;  相似文献   

10.
闫然 《前沿》2012,(7):110-112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社会公平、平等的普遍关注,通过慈善事业的发展带动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的进步已经成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重中之重,将慈善事业纳入社会保障的框架,能够更好地体现政府和民众对慈善事业的认识和热情。本文以此为基础,对社会保障框架下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路径问题进行了探讨,首先分析了慈善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然后讨论了社会保障框架下我国慈善事业面临的困境,最后构建了慈善事业与社会保障协调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本届亚欧会议是在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和亚洲金融危机的情况下召开的。世界多极化趋势明显发展,以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加速发展为显著特征的世界正在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持续9个月的亚洲金融危机使亚欧合作关系受到了影响。一些东亚和东南亚国家目前受到金融危机的困扰,  相似文献   

12.
樊文 《中国民政》2024,(3):44-45
<正>慈善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第三次分配、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如何推动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如何利用慈善力量助力全体人民走向共同富裕?近日,在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举办的全国慈善理论与政策研讨会上,相关部门的领导和专家学者围绕“慈善事业发展与共同富裕”主题展开深入探讨。现将部分与会代表观点摘编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中国民政》2012,(3):58-58
果艺,狄宣竹在《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撰文指出,慈善事业制度化建设是慈善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我国慈善事业制度化建设过程中,政府具有特殊地位,这是由政府的文化职能和社会职能决定的。从文化职能角度出发,政府的职能之一是发展文化事业,慈菩事业作为社会文化的一种体现,对于推进社会和谐发展、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试论建国后政府慈善事业及其现代化面临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慈善事业有其特有发展规律,民间与政府力量的互动,是慈善事业的动力所在.政府作为慈善事业的主体之一,传统社会中曾有过多种慈善措施和政策.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慈善事业经历了曲折的历程,到1990年代后则开始向现代转型.充分认识建国后政府慈善事业的发展,不仅有助于充分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而且有助于慈善事业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5.
正针对慈善法实施有关问题,民政部有关负责人回答了记者提问。问:请介绍慈善法出台的重大意义。答:慈善法是社会领域的重要法律,是我国慈善制度的基础性、综合性法律。慈善法的出台,是我国慈善事业迈入法治化轨道的标志,将成为我国慈善事业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慈善法的出台将为规范慈善活动有序运行、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提供根本的法治保  相似文献   

16.
当一个社会的部分民众走向富裕之后,慈善事业也应时而生。在我国,施善行善作为一种社会行为,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但作为事业来规范、发展,还是解放后的事情。目前,我国的民间慈善事业虽发挥了诸多积极作用,但总体看尚处于起步阶段。笔者认为,要发展慈善事业,充分发挥它的社会功能,需解决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艺生机构网络建立高效运行的慈善事业机构,并在全国范围内联网开展工作,这是发展慈善事业的基础。目前,以民政部为依托,建立了全国性的中华慈善总会,绝大多数省、自治区也建立起了相应的机构。但在有些地方特别是在基层…  相似文献   

17.
慈善事业,是指建立在社会捐献基础之上的社会救济事业,它是现代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施善行善作为一种社会行为,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但将慈善作为一项事业来规范、发展,还是解放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近十几年来的事情。目前,慈善事业在我国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本文拟就慈善事业如何立足市场、开拓创新谈三点想法。 理论创新 我们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重新认识现在慈善事业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我国是一个拥有近13亿人口的大国,目前已进入老年期的人数已达1.3亿,各类残疾人有6…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省在推动社会慈善事业发展中,形成了许多工作载体与品牌,社会慈善事业取得了显著成效。为进一步塑造社会慈善品牌,推进全省社会慈善事业的发展,建议:一、加大宣传引导力度,进一步增强人们的慈善意识。切实保持和弘扬慈善事业的良好风尚,  相似文献   

19.
玉苗  慈勤英 《桂海论丛》2012,(6):99-103
道德与慈善事业互相关联,道德是慈善事业发展的基础,慈善事业有助于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但纯粹无私利他并不是慈善唯一的标准,慈善超越了道德范畴而具有经济、社会、政治等多重意义。为适应现代公益事业发展的需要,必须转变传统的慈善观,从注重公益行为的义务论转向义务论与目的论相结合,注重公益的多元价值,由片面利他向互惠共利模式发展,形成人人参与公益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三次分配"及相关配套制度被明确为推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如何充分发挥慈善事业在三次分配中的作用,深度参与社会治理、助力实现共同富裕,再次引发社会关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慈善事业发展作出重要指示。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等制度";2019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以党中央文件形式明确提出"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再次提出"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事业,改善收入和财富分配格局"。慈善事业成为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特别是收入分配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