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千山 《群众》2012,(12):64-64
领军型科技创业人才,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最为稀缺、最可宝贵的战略资源,是发展先进生产力最核心、最活跃的决定性因素。在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我省各市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引进和培养科技创业人才计划,其中南京市重点推出的“321人才计划”,在全球延揽高层次人才,使南京人才引进工作喜获丰收,一大批科技人才走出书房、走进企业,一大批科技...  相似文献   

2.
2009年,嘉兴市人事局将以实施“转型升级,人才引领”五大行动为抓手,努力发挥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着力提升人才资源开发整体水平,为嘉兴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智力支撑。  相似文献   

3.
许静 《浙江人事》2009,(1):20-21
近年来,平湖市始终把人才作为推进经济转型的第一资源,加快创业创新步伐,以第一资源与第一生产力的有效结合为导向,以高层次人才培养、高品质人居环境、高标准人才服务为依托,大力推进人才工作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善待人才     
洪嘉祥 《今日浙江》2011,(18):40-40
领导干部一定要着眼于实现科学发展、率先发展,树立“人才是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第一资源”的广泛共识,对人才务必要有渴求感、尊重感、宽容感和呵护感。  相似文献   

5.
《群众》2010,(10):F0003-F0003
近年来,太仓市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以人才资源结构的不断优化来引导和助推经济转型升级,全市人才总量的年增长率连续5年突破16%。截至目前,全市人才总量达86618人,每万人拥有人才1858人,有5个人才(团队)人选省“双创引进计划”,4个人才(团队)人选“姑苏人才计划”。  相似文献   

6.
王建 《群众》2012,(12):60-61
面对日趋激烈的区域竞争和日益凸显的资源环境制约,我们要牢固确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把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作为竞争之本和转型之要,以“践行科学人才观,推进人才国际化”为方向,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着力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加快构建同际化人才高地.以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形成了科学发展、率先发展的新优势。  相似文献   

7.
杜旭平  周剑挥  汪长江 《浙江人事》2009,(1):F0002-F0002
为深入贯彻实施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充分发挥人才在产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2008年11月22日和12月6日,我省分别举办了2008浙江——北京高层次人才洽谈会和2008浙江——上海高层次人才洽谈会。  相似文献   

8.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战略资源。要实现发展模式的转型。就必须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促进企业人才集聚。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们坚持把做好人才工作作为推进转型跨越的基础工程,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坚持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资优先保证、人才机制优先创新,为加快资源型经济转型、建设民生幸福孝义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2011年,全市GDP预计完成326亿元,增长16.3%;财政总收入完成60.02亿元,增长20%;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013亿元,增长23%,取得了转型跨越的初步成效,居全国百强第66位。  相似文献   

10.
为落实人才强市战略,全面打造人才高地,义乌市出台了《关于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构筑义乌人才高地的若干意见(试行)》。《意见》的出台将为义乌经济转型升级、实现高位突破、全面建设国际商贸名城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意见》从人才引进、人才培养、组织保障等六个方面,详尽制定了适合义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政策,为义乌全力打造区域性人才高地提供了政策依据和保障。  相似文献   

11.
实施人才集聚战略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是我省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实施人才集聚战略是经济转型升级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2.
赵永乐  徐军海 《群众》2013,(3):I0044-I0045
江苏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省份,人口红利是短板,人才红利是优势。当前传统意义上的人口红利正在逐步减弱,现代人才红利的优势正逐渐显现,劳动力素质的全面提高、人才优势的充分发挥,是江苏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最大红利。  相似文献   

13.
上海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拿什么集聚创新人才?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怎样更有效?引进政策是否有足够吸引力?近日,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市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召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专题座谈会,政协委员围绕人才建设中的薄弱环节协商建言。  相似文献   

14.
郑晋鸣  张金凤 《群众》2013,(5):I0049-I0050
近年来,江苏以教育储蓄人才,靠人才发展教育,用教育推动经济转型,形成良性循环,真正把科教优势转变成了现实的发展优势,成为江苏推进科教与人才强省战略的鲜明特点。  相似文献   

15.
吴绍山  周士荣 《群众》2018,(24):45-46
社科人才是智库人才的重要源头和“蓄水池”。推动社科人才向智库人才转型,是夯实智库人才支撑、充实智库人才储备,实现“到2020年,造就一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德才兼备、富于创新精神的公共政策研究和决策咨询队伍”的重要保障。社科人才参与智库研究的现状新型智库快速发展为社科人才提供了广阔的“思想转化渠道”和“知识应用场景”。  相似文献   

16.
全球经济与人才竞争对湖北是一把“双刃剑”。对湖北人才队伍建设,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影响。湖北人才队伍建设面临机遇和挑战。湖北要在统一的全球大市场和经济格局中,利用全球人才资源和各种要素,引入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先进理念和管理办法,吸引人才,谋求发展。  相似文献   

17.
西部大开发,人才是关键。与资金、技术、项目相比,人才属于最重要的资源。发展高新科技没有高级技术人才不行,提高产品质量没有高素质的劳动者不行,调整经济结构没有高水平的实用人才不行,离开了人才的支撑,任何设想和规划都难以实现。所以,开发人才资源,无疑是我们迎接西部大开发的一个基础性环节,也是抢抓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实现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8.
刘钢  过昕彤 《群众》2017,(13):61-6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一方面是靠经济体制改革所释放的制度生产力,另一方面是靠资金、土地、能源等资源要素的不断投入和人口红利的支撑。但如今,长期形成的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方式粗放所导致的经济发展与资源短缺矛盾日益凸显。解决这一矛盾的核心在于通过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突破传统生产关系束缚,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其中尤其需要振兴实体经济。振兴实体经济主战场在工业企业,核心在创新,根本在人才。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工业企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力量必然构建于人才基础之上。因此,如何依托人才破解工业企业创新驱动难点,对提升实体经济人才竞争力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江苏省江阴市以人为本,以才为先,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积极打造人才集聚地和科技创新高地.为经济转型、实现“弯道超越”赢得先机.今年上半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04亿元.实现预算内财政收入129.2亿元.江阴市实施“领军人才”战略、实现产业升级转型的做法得到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的肯定。近两年来.江阴市在连续3次被评为省人才工作先进单位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人才工作的研究,走出了具有江阴特色的人才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20.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回顾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萧山人才资源状况,研究萧山经济发展中的人才效应,深刻揭示人才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提出新形势下人才工作的新思路和新举措,助推萧山经济转型升级,意义重大而深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