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20世纪末的联合国“千年论坛”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官员号召21世纪的人们:到2500多年前的中国“孔夫子”那里去寻找智慧!孔子是中国儒学文化的开宗鼻祖,儒学的精华和核心在于“中和”,强调“和谐”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和谐”是社会生存发展的基本前提,“政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只有达到“和谐”的境界,天地才能各安其位,万物才能生长发育,社会才能安定祥和。儒家的“和谐”观,既包含了为人处世的方法,也包含着社会道德、人类道德、宇宙道德的原则。孔子最为推崇的上古圣帝和人格偶像是舜帝,孔子和孟子的“和谐”思…  相似文献   

2.
感悟和谐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和根本精神。“和谐”两字原是指音乐的合拍与禾苗的成长,后引申表示为各种事物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和相互协调,即《中庸》里说的“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和《周礼》中说的“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可以这样说,和谐二字简洁、生动而又朴实无华地反映了中国人心灵深处对于人、社会与自然最深刻的理解,是对中国文化和中国哲学精神最精辟的诠释。  相似文献   

3.
杨柳 《世纪桥》2009,(3):81-82
尧帝“允执厥中”的思想成为后人治国齐家的万事法则。舜帝运用“和”道于实践中,实现了“柔远能迩,蛮夷率服”的目标。“中和”观继承发展了尧舜二帝的思想精髓,成为中国哲学的终极目标以及和谐人心与世间万物的“独知”。“中和”之道以其开放的心态、纳物共存互补之源流,为解决新世界背景下的新问题,提供了普世性精神资源。  相似文献   

4.
孔子在《论语》中提出了“礼之用,和为贵”(《学而篇》)的社会主张,这里的“和”就是和谐的意思.亦即中和两者之间不和谐的地方.使相互关系能和平相处、均衡发展:儒家把中庸思想看作是最高的道德.其中“和为贵”的思想就成了中国人几千年来处理人际关系、民族关系、社会关系的传统原则.  相似文献   

5.
一、和谐的含义 (一)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是和谐思维,这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尤为明显。“和谐”一词的含义早在2000多年前就出现于奏章典籍中,并一直被用于社会实践。和谐作为一种文化理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命题与核心精神。儒、道、法、墨等主要思想学派,对和谐思想都有深刻的阐发。  相似文献   

6.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近年来,一种具有独特魅力,有四千多年悠久历史的民族文化,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所传承,这就是舜文化。舜帝为“五帝”之一,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舜帝重视道德教化,史称“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以道德文化为内涵的舜帝文化是中国优秀  相似文献   

7.
何涛 《新长征》2011,(1):58-59
一、我国古代和谐思想的范畴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和”与“谐”同义,而“和谐”在古代是以“和”的范畴出现的。作为古典哲学的核心范畴之一,“和”的思想贯穿于我国思想发展史的各个时期和各家各派之中,积淀为文化的基本精神,且历久弥新,不仅闪烁着东方式的哲学智慧,显示出独特的理论价值,而且在维系社会稳定、促进社会进步和推动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  相似文献   

8.
彭永捷 《前线》2014,(10):41-42
儒学这一古老的思想传统,在历史上总是不断获得新的理论形态,总是不断演变为一代又一代的新儒学,儒学在当代也依然会找到适宜的出场路径,从而获得儒学的新形态,将儒家的义理、价值和原则,合理转化为当今时代人们的生活准则和价值观。 相对于先秦的经典儒学,其后每一代的儒学都是新儒学。一种完善的新儒学,必然是按照孔子所重视的“仁”与“礼”两个方面展开:前者要对作为儒家核心义理的“仁”作出新的论证,使新儒学表现为阐释和论证儒家仁义思想的新仁学;后者要对实现“仁”的社会方式给出安排,使新儒学表现为落实于现实生活的新礼学。  相似文献   

9.
2005年9月15日,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高规格的祭舜活动——湖南省公祭舜帝大典在湖南省宁远县九嶷山隆重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梅颖等领导及社会各界近10万人参加了公祭大典。公祭由湖南省委副书记、省长周伯华主祭,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肖捷主持祭典仪式。舜帝有虞氏,系中华上古五帝之一,是中华传统道德文明的奠基者和实践者,其首倡的德、孝、仁、诚的道德文化与炎帝所创的农耕文化、黄帝所创的政体文化,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母源;其身体力行的“勤民事、苦忧人”,“只为苍生不为身”的德政实践千百年来为华夏子孙所敬仰推崇。《史记》…  相似文献   

10.
舜帝南巡苍梧,葬于九疑,是古史的确切记载,但留下了历史之疑。揭示这些历史之疑,恢复其历史真相,我们发现大舜南巡及其在南方宣传的文化,其实质是和谐文化。大舜是我国历史上创导和谐文化、推动社会和平稳定造福民生的始祖。  相似文献   

11.
据《论语&;#183;述而》载:“子以四教:文、行、忠、信。”体现了孔子思想中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一种教育思路。这充分说明孔子认识到学必有所本,而所本的文化典籍并不是学习的终极目的。在孔子那里,他是想通过“文、行、忠、信”这样一个逐步深入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全面的道德素养。自始至终。孔子都是把德育教育放在很高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古代“中和”思想与现代艺术美周波产生于先秦时代的“中和”思想,既是一种伦理道德观念和哲学方法论,同时又是一种美学原则。例如孔子首倡“中庸”(即“中和”之意)并把它看作至高无上的道德境界:“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论语·雍也》)《礼记·中庸》则进...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有丰富的和谐思想,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宝贵财富。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深入分析传统社会中的和谐路径,这对我们培育和谐文化及树立和谐理念,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和谐社会有重要的启迪。  相似文献   

14.
夏远生 《学习导报》2013,(17):34-36
毛泽东的中国性格与虞舜文化精神特质 曾经生活在湖南南部并在此长眠的舜帝,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之“帝舜有虞氏”。虞舜是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的化身,被历代尊为“道德之祖”“百孝之首”“文明之元”。虞舜文化精神对当代中国与湖南有着深刻影响和无上价值。湖南之所以文蕴深、文脉广、文气足,之所以源远流长,无不与虞舜文化的精神特质有着深刻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15.
张静 《理论文萃》2006,(4):17-22
社会和谐是人类普遍追求的最高理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是最基本的理念。中国古代就有“致中和”的“中庸”思想、主张“普遍和谐”的“太和”观念、以“天下为公”的“大道”维系群体建立和谐社会的“大同之世”等等,无不奏鸣出和谐之音。“和谐”也一直是西方哲学的核心论题之一。从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的社会公正与社会和谐到柏拉图的理想国,从亚里士多德的城邦政治到卢梭的社会契约理论,从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到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从亚当·斯密的经济和谐到格林的政治和谐再到罗尔斯的正义论,以及后来以美国学者马斯洛为代表的社会均衡论和帕森斯为代表的协和社会论、吉登斯的第三条道路、亨廷顿为代表的现代化理论等等,西方思想家或多或少都涉及到比较宽泛意义上的社会和谐问题,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探讨建构和谐社会理论及其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16.
和谐文化,在某种意义上是道德的文化、道德的理论。建设和谐文化,营造和谐的社会风尚,需要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和谐文化是人们依附的精神家园,它的精神内核是道德的和谐。只有把它落实于个体的内在德性之中,才能深入人心。要积极推进以优良道德为内核的和谐文化,通过弘扬民族传统美德,吸收借鉴世界优秀道德成果,实施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线的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并结合当前公民道德建设的实际,来推进和谐文化,使其朝着和谐的方向健康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思想基础、精神动力、道德支撑和舆论氛围。  相似文献   

17.
中华文化自古就崇尚“和谐”。孔子的“礼之用。和为贵”思想。成了几千年中华民族的伦理常纲。党中央根据新世纪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要求。与时俱进的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论断。国家在“十一五”规划中更是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内的重点工作,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又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九大目标、任务以及必须遵循的六大原则,都进行了科学、精辟的阐述,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决定》中,  相似文献   

18.
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视野中,儒学是多元的、开放的和一脉相承的。中国传统文化对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意义重大,要努力使儒学成为经济发展的文化因素,与科学、民主、法制相结合,与西方先进文化相补充;要正确认识儒学,改造儒学的价值观,继承、发扬儒学的优良传统,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作贡献。  相似文献   

19.
《中庸》讲“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朱熹《中庸章句》对此做了充分的说明,其中包含了生态在于人心的思想。这种强调通过人的心性修养,回复本之于天地生物之心的“爱物之心”,“生态之心”,以实现既能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满足人的生存、生活的需要,又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观,就是朱熹学术思想中所蕴含的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中心的生态观。  相似文献   

20.
“孔颜乐处”所体现的精神实质,就是孔子的心灵和谐思想。这一和谐思想内在包含“里仁为美”的和谐价值观、将和谐理念贯彻于人伦日用的好学不厌精神、乐而忘忧的和谐境界三个环节。就心灵和谐的价值取向而言,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就人生境界而言,是道德与审美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