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姜浩峰 《新民周刊》2015,(22):91-93
何谓"公共安全产品",其与中国固有之国防战略有何异同?"公共安全产品"这一"中国制造"未来"销路"又将如何呢?"请等一等,我还有补充。"当主持人欲宣布发布会结束时,中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杨宇军大校说,"中国国防部官方微信、微博‘国防部发布’今天上线了,并对今天的发布会全程直播。希望更多的朋友成为国防部官微的粉丝。最后我说一句——‘发布’要强,国防更要强!"现场有记者对此表示:  相似文献   

2.
安宁 《新民周刊》2022,(43):32-32
因有两笔业务到期,那天上午我去了两家银行。先到一家大银行。在拿号排队期间,我打开微信,正看到某群里一位朋友憋着一肚子气发牢骚。原来他家正在出售一套房子,和买家谈好后,中介引荐买家到某银行办贷款。该银行一位业务经理,三十出头,戴着眼镜,看起来文质彬彬,说话态度却有点傲慢。他说,此业务必须到某偏僻一点的一个支行办理。但这套房子所在地附近就有该银行的支行,舍近求远是什么意思?  相似文献   

3.
我们热爱钟南山。如果不是关键时刻他的一声警哨,他那"已经出现人传人"以及医务人员被感染的警告,我们不知还要付出多大的惨痛代价!他对疫情的解读和预测,总是占据各类媒体的头条位置,在民众惶惶不安的日子里,他是灯塔般的人物。然而当"满屏都是钟南山"时,忽然发觉哪里不对劲,"钟南山谈芭蕾";"钟南山:拒食小龙虾";“钟南山说了:屏牢!”“钟南山呼吁禁P乞野味”……无论新旧媒体、微博微信、聊天群落,凡有井水处,打开手机或电脑就是五个字:“钟南山说了”!  相似文献   

4.
阙政 《新民周刊》2024,(14):46-49
<正>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原来并不是宫崎骏导演人到耄耋时的一句总结陈词,而是一个持续生效的提问,他是始终“向前看”的。不要相信宫崎骏会退休。56岁拍《幽灵公主》时,传闻他因手部疾病即将收笔;60岁拍《千与千寻》时,他说自己“在这个年纪做这个已经是极限了”;  相似文献   

5.
马亚伟 《新民周刊》2015,(21):13-13
上次我回老家,吃饭时,不经意说起最近手头有点紧张。吃过饭,老爸把我拉到一边说:"我这儿有三千块钱,你先拿去用。不过三个月后一定要还我。"我心下纳闷,老爸从来不管钱,从他身上找出10块钱都难,不过看到老爸手里的钱,我还是兴奋地说:"太好了,谢谢爸!"老爸赶紧示意我小声点,然后指指里屋。原来,老爸怕在里屋的老妈听到。我恍然大悟,老爸攒了小金库!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老爸不抽烟、不喝酒,平时花钱的地方很少,一般是花一块向老妈要一块。家里的收入都有数,这三千块钱,他得攒多久才能攒够?再说了,他攒小金库干什么?  相似文献   

6.
8月20日,星期二,天气晴朗、阳光灿烂。托洛茨基早晨起来对娜塔丽娅说:“我好久没有象今天这样感到混身舒展,这大概是药物的作用吧。”妻子说:“可不,晚上睡足了,自然会感到舒服”托洛茨基盼望今天能好好地干点工作。他很快穿好衣服就上院子里喂兔。早餐时他说,趁这两天身体好,很想把《斯大林评传》一书写完,前一段时间由于警方的调查被耽搁了,而现在调查已告一段落。关于那次袭击住宅的事件,该说的他都说了,所以他不希望再有人去打扰他了。上午,托洛茨基收到哈佛大学图书馆的电函,通知他,寄去的一批档案材料已如数收到.他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因为在邮寄途中曾遇到了一些麻烦。前几天他还指示美国律师、托派成员阿尔贝特·戈德曼,如果美国联邦调查局窃取他的档案情报,就向司法部门提出控  相似文献   

7.
苦难与文学     
孟静 《新民周刊》2012,(40):88-88
蜜罐里长大的年轻写手再也体会不到什么叫穷途末路的幽默感了,往好里想,他们的精神世界更健康乐观,往坏处说,没有苦难就没有伟大。有时看年轻人聚集的论坛,一看到有关文学的帖子就会蒙圈,例如那些推荐好小说的,全是BL(Boy Love)、腐女、小言(言情小说)、穿越、宫廷……和一些闻所未闻的名字,然后会冷不丁有人提起苏童、余...  相似文献   

8.
钱亦蕉 《新民周刊》2013,(33):35-37
乔布斯说:"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阮立平说自己或许没有这样的豪情壮志,但他总想着做一些与众不同的事,他希望至少能改变行业,不断创新。夕阳西下,晚霞给滩涂铺上一层金色的光芒,劳作了一天的渔民收网回家,一个小小的身影在海边迎风摇曳……他偷偷跟着大人们来到海边,去堤坝旁捡拾"漏网之鱼",这是他第一次出来,  相似文献   

9.
在正式入住白宫的第一天,唐纳德·特朗普就开始了很"特朗普"的一天:签署首个行政令叫停"奥巴马医保"计划,宣布推翻奥巴马的"气候行动计划",宣布退出TPP,宣布未来7年给美国工人增加300亿美元工资……就像特朗普一直声称的一样,这是为了美国的复兴。在就职演讲中,他说这是为了美国人民。  相似文献   

10.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口罩、消毒液、酒精等基本防疫物资,迅速成为“硬通货”,入市即进入“秒光”模式笔者选择长沙市雨花区的一个中等规模小区,以1月21日以来小区业主微信群内关于口罩的互助信息,解析应急状态下的小区互助模式,来看疫情下的人情冷暖、社会变迁和基层治理挑战:该小区尚未成立北主委员会,线下活动较少,邻居相互间熟识度一般小区业主微信群有499人,平时交流话题多为小区事务、美食、教育等1月21曰,有业主在群里说。  相似文献   

11.
王悦阳 《新民周刊》2022,(34):62-65
一座城市的文化软实力,总在博物馆、美术馆与剧场、图书馆之间显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来上海看美展”已经成为市民美好生活和游客体验上海的优选。无论是博物馆里丰富、浩瀚的历史珍存藏品,让人们直观且动情地意识到中华文化的璀璨多姿,恢宏浩渺,抑或是各大美术馆中精彩纷呈的艺术展览,古今中外,远至宋元时期的艺术珍品,近到现当代艺术大师的经典之作,在上海大大小小的美术馆中,观者都能找到自己的“心头好”,花上一整天的时间,来进行一次既可远及古代,又能穿越未来的艺术之旅。  相似文献   

12.
何振华 《新民周刊》2022,(32):79-79
收罗在内、定格其中的画面,于人于己,置身于任何时空,一跃入眼帘,它们的浓淡浅深,都会再次鲜活起来,都会让人读出各自心底的字里行间。沪上恢复“如常”的最初两天,我没去办公室。在淮海路的那天上午,正愁着没有一家方始营业的餐馆可供堂食。周兵兄打来电话,问我是否在附近,说顺道送一本他的新著给我,当然更想的是找个能坐下来的地方聊聊。我脑子里瞬间闪出一个去处,不远有爿咖吧,往日我常去稍坐,我想,主人在,就是不营业,也不会拒一个好朋友于门外的。我发了一条微信过去,瞬间回复:“欢迎你来。”我当即发了定位给周兵兄。两杯咖啡,店主为我们叫来两份外卖简餐,聊了两个小时。  相似文献   

13.
爱在右边     
马亚伟 《新民周刊》2015,(22):13-13
记得恋爱的时候,我和他喜欢一起"轧马路"。那个年代,少有歌厅、咖啡厅等等,轧马路是流行的恋爱方式。每天,人约黄昏后,我们选一条干净清静的路,来回溜达。他习惯让我在右边,右边远离车辆,是最安全的地带。那时候车辆不多,僻静的路上就更少了,可他还是固执地让我在右边。他说:"有的骑自行车的小孩子很莽撞,骑个车子横冲直撞的。  相似文献   

14.
阙政 《新民周刊》2022,(29):44-45
我当了三年耶稣会的学生,那三年他们把我吓得够呛。现在轮到我吓别人了。他是紧张大师,害怕警察、害怕失控、害怕眩晕;他也是悬念大师,用经典的蒙太奇、神秘的麦高芬、对罪案的痴迷,让全世界观众为之尖叫——他就是希区柯克。法国电影新浪潮代表导演特吕弗曾说:希区柯克拍谋杀戏就像拍爱情戏,拍爱情戏则像拍谋杀戏。  相似文献   

15.
三件装置:"金砖"、黑玻璃和画家在艺术圈里,应天齐被认为是个很会"来事的人"。这个词决无贬义,而是指他不断地借助各种艺术语言来阐述灵感与想法,顶多就是变换频率较高而已。从表面上看,他从来就不安分守己,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从他拿起画笔那天起,就立  相似文献   

16.
一名九岁时因意外致盲的男孩儿,长大后成为一位律师,白天在和朋友合伙开的律师事务所里执业,夜晚头戴面具,凭借致盲后极其发达的听觉感官成为城市义警,四处惩恶扬善——他,就是"夜魔侠"。没错,又是漫威漫画改编的超级英雄题材剧集,而且这故事早在2003年就拍过一版电影,巨烂无比的质量使其成为主演本·阿弗莱克演艺生涯的一大污点。但十多年过去,超级英雄题材影视剧的质量已今非昔比,佳作频现。  相似文献   

17.
"明天厂里还有好多事要处理,我现在就得回唐山。"2012年9月19日下午4时许,刚刚在省委党校结束培训的张雪松,急匆匆往石家庄长途汽车站走,"还能赶上最后一班班车,夜里12点前就到了,不耽误明天的工作。"  相似文献   

18.
阙政 《新民周刊》2012,(35):50-51
"拍大片"的遇上能把大片进一步"搞搞大"的——从某种程度上说,张伟平比巩俐更衬张艺谋。然而这一次,一个不说回来,另一个也不愿再等……"一个人"的电影公司近期,随着张伟平的单方面回应,"新画面"与张艺谋"合作十六载,一朝分道扬镳"的传闻被坐实。媒体采访视频中,张伟平满脸委屈,申辩句式是"秋菊打官  相似文献   

19.
汉字文化博大精深,其中的一个特点是"多字同音"。从领导艺术角度而言,同音不同形的字能够演绎出不同的内涵。例如,"誉""欲""愚"三字,就有不同的指向,如果我们以"弘扬下属正能量"为主题,将其放在一起探讨,就会变成"散装"的领导艺术。一、用"誉"的领导艺术荣誉是下属凭借自己的模范行为而取得的积极评价,荣誉感也随领导者的评...  相似文献   

20.
小芭 《新民周刊》2015,(47):24-26
"白毛女"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人物和故事,它以歌剧闻名天下,又以芭蕾舞剧再造辉煌,实际上它的艺术样式远远不止这两种。而关于故事里"斗争"和"爱情"的两条线索也在经年的各个版本中此消彼长,反反复复。让我们一起来探寻一下《白毛女》背后的逸闻旧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