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中介组织的发展规模和所发挥的作用日益凸显。由于相关法律规范及由其所制约的中介管理体制不能适应其发展需要,中介腐败等引发的负面作用也越来越大。制定《社会中介组织法》既是中介组织规模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中介组织健康发展,解决中介法律规范相互冲突、缺位和中介腐败及管理体制不顺等问题的必然选择。现有的中介规范为制定《社会中介组织法》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2.
当前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大加快,更加迫切要求人民法院和法官秉公执法,以提供充分的法律服务。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有法院体制、法官素质、执法环境等多方面的保障。改革法官任免制度,给以必要的任职保障也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根据宪法和人民法院组织法等有关法律规定,我国现行的国家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  相似文献   

3.
检察院组织法(以下简称组织法)是检察机关设立和行使职权的法律依据。现行的组织法是1979年制订,1983年修订的。现行规定的法律监督权已不能满足法律关系和执法环境的变化。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已经把组织法的修订工作纳入了本届的立法  相似文献   

4.
现行人民检察院组织法是于1979年制定通过,并于1983年、1986年分别进行过修改,为检察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30年来,我国经济、政治、社会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检察院组织法已不能适应我国法治建设和检察工作发展的要求,检察院组织法修订已经迫在眉睫。而任何法律的修改,都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以明确方向,本文从我国的现实国情与法制现状出发,对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的修改原则作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5.
根据宪法的规定 :“城市和农村根据居民居住地区设立的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于 1987年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以下简称《村委会组织法》) ,199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村委会组织法》进行了修订 ,以保障自治 ,由群众依法办理自己的事务 ,促进两个文明建设。《村委会组织法》的制定和修订 ,总结并肯定了多年来的实践经验 ,也吸收了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从而使村民自治这一法律制度更趋完善 ,也为村民自治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然而 ,一项法律制度的切实实施 ,却并不是那…  相似文献   

6.
村(居)委会是我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基石和实现场所,在现行宪法和《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范下,村(居)委会依法履行职责,在维护农村地区和城市社区稳定、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受制于我国居民、村民参与程度不高、基层政权干预等外部因素和村(居)委会自身存在的自治性受限、缺乏必要监督、选举程序不规范等问题的影响,当下两组织的作用有待加强。文章试图从法律角度探索消除两个组织正常运行弊端的方法,从而为两个组织正确履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关于完善村民自治法律体系的两个基本问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依靠制定村民自治组织法来弥补,因为现行的省级各种关于这一法律的实施办法和全国各地农村村民自治丰富多彩的实践已经为村民自治组织法的制定提供了较为充实的素材和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制定一部全国统一的村民委员会选举法,可以使我国有关村委会和村民自治的立法在实体和程序两个方面得以平衡、村委会选举法律体系更加完善、村委会选举更加规范、广大农民民主选举的权利得到更好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8.
笔者认为,上级人大对下级人大开展执法检查是一种新的创举,应当予以支持和鼓励,理由如下: 从相关法律的规定来看,地方组织法第四十四条第一款、第七款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的职权是:“在本行政区域内,保证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上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决议的遵守和执行”,上级人大对下级人大开展执法检查虽然没有列入地方组织法的具体条款,但上级人大对下级人大开展执法检查实质上是保证宪法、选举法、代表法等人大领域相关法律的有效实施,是贯彻地方组织法的重要举措,符合地方组织法规定精神.  相似文献   

9.
从我国目前调整中央行政组织关系的法律规范的现状来讲,无论是从组织法体系还是从组织法的原则、内容和程序上,都没有做好准备.而从国外的改革经验来看,每一次的机构改革,都必然伴随着一系列法律法规的修改与规范.为了使我国的行政机构改革能够取得预期效果,我们迫切需要将改革措施与法律制度完善结合,从改革的权力配置、组织法的体系构建,以及组织法内容的完善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李康 《中国审判》2013,(3):78-78
正本刊讯近期,过完春节的农民工又要陆续外出打工。针对农民工法律观念淡薄,缺乏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手段和方法的特点,河南省太康县人民法院组织法官前往车站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法律维权服务,并向他们发放《外出务工人员维权手册》、《诉讼指南》等法律宣传资料,提供法律咨询,促使他们外出务工自觉依法维权。  相似文献   

11.
我国涉外继承公证涉及的国际私法问题包括涉外继承公证的受理范围、审查内容和法律适用、效力以及救济问题。我国对涉外继承公证的法律规定仍然存在若干模糊甚至冲突之处。要解决这一冲突,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有关我国涉外继承公证的立法,另一方面要对涉外继承公证进行法律救济,即对公证事项发生争议时的救济和对公证书异议时的救济。  相似文献   

12.
The Law on the Protection of Disabled Persons is the first social security legislation in China, with more than 50 law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legal protection of the rights of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and career development for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In terms of employment protections for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it is important to focus on effective legal implementation, utilizing legal rulings to limit 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 against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Educational protections are an important precondition for enabling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to live with dignity; it should be guaranteed that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are provided “reasonable accommodation” in educational conditions. A barrier-free environment is a necessary condition for social integration of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benefits other members of the society such as the elderly. Through rehabilitation and exercise, most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can return to the society to a significant degree. China should gradually expand the legislative scope of rehabilitation service fee reductions and legal categories of auxiliary appliances, issuing guiding documents that provide specifications for the relevant “dormant” legal provisions.  相似文献   

13.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视域下我国反腐败法律举措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是联合国历史上通过的第一部指导国际反腐败斗争的法律文件,也是迄今为止第一个关于治理腐败犯罪的最完整、最全面而又广泛、创新性的国际公约。该公约已在我国生效。国际公约的国内法化是落实公约内容的最佳路途。以该公约为衡量标准,重新审视我国刑法关于腐败犯罪的规定,可以窥见在罪名、犯罪主体、实行行为、刑种设定及预防举措等方面存在着一定差距。剖析该公约关于反贪污贿赂法律的规定和适用,以此为鉴,提高我国反腐成效。  相似文献   

14.
商业银行并购行为具有多重法律性质,对其进行调整的法律体系应当体现意思自治、效率、反垄断等基本原则。我国现有商业银行并购法律未能严格遵循以上原则且缺乏系统性。有必要在准确把握银行并购法律性质的基础上制定《商业银行并购条例》,完善银行并购民事合同制度、申报审批以及反垄断制度等,从而有效地维护我国银行业金融体系安全和金融市场发展。  相似文献   

15.
反垄断法价值理论的重构——以竞争价值为视角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盛杰民  叶卫平 《现代法学》2005,27(1):107-111
我国法学界以经济学上的有效竞争理论诠释反垄断法上竞争的含义,视竞争为圭臬,将竞争作为反垄断法特有的法律价值和传递其他价值的手段的观点有失偏颇。竞争价值对反垄断法所要调整的经济现象并不具有完全的解释力。竞争理论、交易费用经济学以及管制经济学都应当成为影响反垄断制度供给的理性认识;因此,有必要对反垄断法价值理论进行重构。  相似文献   

16.
我国突发环保事件应急立法的目标模式及其实现战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常纪文 《现代法学》2005,27(1):28-31
由于立法体系不健全、法律制度不完善等原因,我国突发环保事件的应急处理在实践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在对目前我国突发环保事件应急立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之后,认为应结合我国法律体系的结构制定由宪法性规定、《环境保护法》的专门章节规定、《突发环境保护事件应急法》及其实施细则或条例以及其他环境法律法规和规章的相关规定组成的应急立法目标模式。由于目标模式的实现需要一段时间的立法积累和创新、完善,因此有必要结合实际制定其实施战略。  相似文献   

17.
无论在中国,还是世界上其他国家,法律移植都是与法律翻译联系在一起的。后者是前者的前提,前者是后者的结果———当一个国家希望学习、借鉴、吸收其他国家的法律时,由于是不同的语言,就必须将他国的法律先翻译为本国的语言,然后才有可能作出判断、作出评价、作出采纳与否的选择。本文以1864年翻译出版的《万国公法》为具体个案,着重解读中国近代第一次完整的法律翻译实践过程及这一实践的成果与不足,分析其对中国近现代法律翻译与移植乃至本土化运动的影响,并揭示其如何促进了中国近代翻译学、语言学的进步。  相似文献   

18.
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人才法律保障机制是指从法律上为生产规模较小、从业人员和营业收入较少的企业进行科技创新活动的人才提供保障的机制。我国虽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等法律法规和政策中对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人才法律保障机制进行了初步规定,但还是面临着缺乏专门立法、立法位阶不高、操作性不强、激励机制不完善等困境。美国完善的法律体系、英国的激励机制等值得我国借鉴。我们应该从清理和整合现有法律、法规政策、制定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人才保障法、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和科技服务体系等方面完善中小微企业科技人才法律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9.
论和谐商法     
梁鹏  徐学鹿 《北方法学》2012,6(3):37-43
在当代中国,由于政治哲学已由斗争哲学转向和谐哲学,法治观念亦由"以法治国"转向"良法善治",商法应以和谐哲学为基础构建和谐商法。事实上,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法律的国家强制性遭遇了强烈的挑战,法律的强制力逐渐"软化",这为以软商法为代表的和谐商法的提出提供了法理学支持。从商法的历史来看,和谐一直是商法的文化传统,特别是软商法的文化传统。同时,和谐也一直是软商法的终极价值,软商法的秩序、正义、效率及自由价值均以和谐作为基础。不过,对构建和谐商法来说,适度的国家强制也必不可少,只有软硬商法结合才能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商法。  相似文献   

20.
上海文化立法规划和文化法律思想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虽然在调整人们的社会文化关系和文化事业管理的一些重要方面,初步做到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但是,也必须看到,这只是很初步的;长期以来,国家的文化法制建设明显滞后,立法数量偏少,立法层次偏低,是个突出的问题。这离“依法治国”、“实现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和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离依法有效地、公平地、稳定地促进和调控文化事业和一切文化活动的改革开放要求,还是有相当差距的。就上海乃至全国而言,加快文化立法进程,以逐步形成较为完备的文化法规体系,是十分必要的。在此进程中还必须明确有关的文化法律思想,厘清有关文化发展与文化法制建设中的若干基本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