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世纪30年代,毛泽东在陕北窑洞里回忆当年在北大的情景,曾对斯诺说:“特别是邵飘萍,对我帮助很大。他是新闻学会的讲师……一个具有热烈理想和优秀品质的人。”1949年后,毛泽东不承认是胡适的学生,说自己其实是邵飘萍的学生。  相似文献   

2.
丁弘 《现代领导》2009,(6):40-40
20世纪30年代初.陈独秀在上海被捕。一时间,“陈案”震动全国,一些极右分子呼吁国民党中央“立即处决”。陈独秀被押赴南京,如同押赴刑场,可是,他在沪宁车上,还呼呼酣睡,一时传为佳话。一些有识之士感念他对新文化运动的贡献.或钦敬他在学术上的成就.或尊重他的人格.纷纷进行营救,这是完全抛开党派之见的了。如蔡元培、柳亚子、翁文灏、林语堂、胡适、蒋梦麟、杨杏佛……以不同的形式争取公开审理.反对暗箱操作.军法从事。宋庆龄还专程从上海到南京,对蒋介石施加压力。  相似文献   

3.
1956年,确实是毛泽东突破苏联模式的最佳时机。但他把突破苏联模式理解为避开苏联走过的弯路,而不是从根本上解决体制问题,制约了他对苏联模式的突破。50年代后期,毛泽东在“走出一条比苏联更好的路子”上犯了“左”错误。60年代,随着中苏论战的逐步升级,毛泽东又转向全力维护苏联模式,把对这一模式的突破性改革看成搞修正主义。至此,对毛泽东来说,突破苏联模式的时机已经完全丧失。  相似文献   

4.
《春秋》2001,(1)
1954年,毛泽东借批判俞平伯所著《红楼梦研究》,发动了“反对在古典文学领域毒害青年三十余年的胡适派的斗争”,由此,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场领域广泛的批判胡适思想的运动。毛泽东是胡适的学生,学生批判老师,似乎不近人情,但如果从政治和党派的角度来考察,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毛泽东曾说过:“吾人唯有主义之争,而无私人之争。主义之争,出  相似文献   

5.
在纪念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的喜庆日子里,全国各族人民都在赞扬中国共产党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中华民族的全面振兴、中国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和提高而英勇奋斗的辉煌业绩。本文拟就中共三代领导人关于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战略构想谈谈自己的看法。为了实现祖国和平统一,中国共产党根据各个历史时期,针对不同的情况,决定自己的方针政策。从50年代中期起,虽然存在外国武装干涉,解放台湾有战争的与和平的两种方式,毛泽东仍多次表达了中国人民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实现祖国统一的方针政策。从80年代初起,邓小平纵观世…  相似文献   

6.
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对黄炎培很重视。毛泽东认为,黄炎培“不仅在化教育界有地位,而且是经营工商业的民族资本家名代表”。(《毛泽东年语》中卷,第212页)还认为,”江浙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中心”,黄炎培等“为江苏民族资产阶级的一部分名代表,如果我们能够以正确的政策耐心地争取他们与我们合作,则对于争取整个江浙民族资产阶级集团以及整个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有很大的作用”。这项工作”是党争取民族资产阶级的一部分最重要的任务,把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提到党的策略原则的高度。”(《毛泽东年谱》中卷,第210页)由此可见,当初毛泽东对黄炎培的统战工作是下了大功夫的。  相似文献   

7.
1960年代,中苏关系全面恶化。苏共高层中的“鸽派”柯西金曾多次到访中国,与毛泽东、周恩来等数度会晤,其间一些颇有意思的故事和细节,是人们未必完全知晓的——  相似文献   

8.
黄雪梅 《前沿》2012,(4):47-48
毛泽东有丰富的中国对世界贡献思想: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主张改革中国与世界;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主张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相互关系,中国抗日战争对世界永久和平的贡献非常伟大;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明确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转入进攻阶段,对世界各国被压迫人民是一种援助,要推翻一切反动派统治,争取人类永久和平;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指出:中国是一个土地辽阔、资源丰富、人口众多的社会主义大国,应当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胡适与铃木大拙50年代关于禅的国际性论辩是本世纪禅学研究中的一件颇有影响的事。当时作为承继中日临济禅衣钵的禅学大师铃木大拙把信仰作为研究的必要条件,认为禅学是不可言说的,是非逻辑的,非理性的,对禅学只能信仰、体验、证悟,不能作宏观的考察和历史的研究。而胡适则认为,如果以非历史与反历史的观点去看禅,对禅作“非理性”的解释,至多只能告诉人们禅就是禅,而不能给人以禅的确切知识,而禅是思想的、历史的、文化的客观事实,应当以历史的态度和学术的方法来研究禅学。铃木大拙对胡适的批评进行了激烈的反击,认为胡适关…  相似文献   

10.
“争取不再回来”1948年3月23日,毛泽东一行到达吴堡县川口。面对黄河,毛泽东伫立良久。他仿佛在与黄河交谈。我从背包里拿出相机,对准了他。镜头里,一个伟岸的身影与苍茫的黄土高原、宽阔的黄河融为一体。那是一种刻骨铭心的感觉,这种感觉至今令我激动。这时,毛泽东一摆手:“莫照了!过河吧。这次过去,争取不再回来,事不过三嘛!”渡船早已备好。毛泽东上船后,老船工一声号子,船解缆离岸。这时,毛泽东忽然对我说:“子龙,还是照张相,留个纪念吧!”我端起相机,以黄河西岸为背景为他拍了一张照片。渡过黄河以后,毛泽…  相似文献   

11.
胡适是始于“五四”的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他使西方自由主义在“五四”时期,发挥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对新文化运动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但信仰自由主义的胡适,在三十年代却转向了对专制独裁的政治依附,这也是历史事实。八十年代的胡适研究,侧重于胡适对新文化运动的贡献,对胡适的自由主义政治观,不仅没有给予应有的分析批判,  相似文献   

12.
抗战胜利后,为了争取国内和平,毛泽东于1945年8月28日从延安飞抵重庆,与蒋介石进行谈判。谈判期间毛泽东把这首《沁园春·雪》手书赠给柳亚子先生。  相似文献   

13.
蔡琳 《中国妇运》2013,(4):42-44
比利时是欧盟创始成员国,人口仅一千万,但妇女组织多达900多个,妇女运动十分活跃。发端于19世纪中叶的比利时妇女运动,从最初争取妇女受教育权和就业权、公民和政治权利,直至今日法律上几乎完全平等,走过了一个半世纪漫长的斗争历程。上世纪90年代特别是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后,比利时政府积极行动,逐渐建立并完善了性别平等政策及法律体系,有利推动了比利时性别平等事业发展。 一、比利时妇女争取权利的历史  相似文献   

14.
胡适与佛教     
胡适是一个无神论者,他反对的是宗教迷信,对于宗教哲学和宗教信仰并不完全反对。他的容忍思想体现了科学主义信仰中的准宗教音调;他的新宗教观援自儒家"三不朽";"管取佛欢喜"体现了胡适对佛教奉献精神的吸收;胡适对佛教由神秘体悟到科学研究对佛教转型起到一定作用;他选择文化哲学的视角来研究佛教。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在建国前后反腐防骄的思考和实践钟康模1949年春,经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彻底摧毁国民党统治,争取全国胜利已指日可待。在举世瞩目的胜利到来之际,毛泽东思索得较多的一个问题,是如何防止中国共产党人重蹈旧式农民起义领袖的覆辙,避免出现胜利时骄...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的对外开放思想及其实践文\李建英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提出中国革命要取得成功,必须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争取外援的思想。1935年12月,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指出:“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不仅是伟大的革命家、哲学家、军事家 ,而且是伟大的诗人。他的诗词是 2 0世纪中华民族为争取独立、自由、民主、文明、富强而英勇奋斗的史诗 ,是中华民族诗词宝库中的璀璨珍品 ,具有极高的思想性、艺术性和审美价值。他的作品不仅为中国人民所喜爱 ,而且为世界人民所传诵。从上世纪 5 0年代起 ,毛泽东诗词的注家蜂起、研究者叠出 ,从著名的文学家、诗人到一般的诗词爱好者都有 ,其成果则数不胜数。毛泽东诗词研究已成为一门显学。 1996年 8月 ,著名诗人、毛泽东诗词研究权威臧克家在致毛泽东诗词国际学术讨论会的贺信中说 ,毛泽东诗…  相似文献   

18.
为了实现祖国和平统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在各个历史时期、针对不同的情况,制定了争取国家统一方针政策。从五十年代中期起,在“一定要解放台湾”的口号下,毛泽东还是多次表达了中国人民争取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的方针政策。从八十年代初起,邓小平综观世界形势,从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出发,不失时机地提出按照“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模式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进  相似文献   

19.
谢忠  蔡文馨 《求索》2014,(3):19-23
新疆和平解放是毛泽东军事战略的伟大胜利,也是毛泽东统一战线策略的光辉实践。在此前后,毛泽东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其一,根据战局的发展和斯大林的建议,两次提前解放新疆的预定时间;其二,决战西北,对新疆形成大军压境之势;其三,派邓力群联络三区,对新疆形成东西夹击的战略态势;其四,请张治中出面争取新疆军政当局起义;其五,进军天山南北,迅速稳定新疆局势;其六,组建或改组新疆党政军机关,整编起义部队和三区民族军。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邓小平分别是我党两代集体领导的核心。当历史把领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接力棒由毛泽东传到邓小乎手中后,邓小平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他们之间存在着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本文仅就毛泽东、邓小平对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认识差异,进行一些初步的比较分析。一、毛泽东对计划经济的认识有的观点认为,毛泽东只讲计划经济。实际上,在毛泽东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初期经济思想里,并不只有计划经济,也有一部分市场经济的思想。毛泽东同志认为:第一、在过渡时期经济体制的所有制基础是公有制,应该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