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正> 新闻是被及时、公开传播的新近发生的重要的事实信息。构成新闻传播必须具备四个基本因素,即: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和接收者,缺一不可。新闻传播就是指在一个特定的关系结构中,新闻信息由传播者向接收者的流动过程。“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是新时期党对新闻工作提出的崇高任务。江泽民总书记在视察《人民日报》时曾经指出:“党的新闻事业与党休戚相关,是党的生命的一部分。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新闻舆论单位一定要把最好的东西奉献给  相似文献   

2.
新闻是人类报道最新事实的社会活动,宣传是人类扩展思想观点的社会活动。无论是新闻报道的“事实”,还是宣传扩展的“观点”,两者都是人类的社会信息。因此,从信息的观点看,新闻和宣传都是人类的传播活动,两者都拥有相同的传播系统,都具备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工具和受众四种要素。由于新闻和宣传都是人类的传播活动,这就使我们有必要也有可能用传播的观点来研究新闻与宣传的关系。作为一种尝试,本文将依次通过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工具和受众四种要素来分析新闻和宣传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一、“新闻”诸定义的分歧什么是新闻?目前还是个有分歧意见的问题。一家有一家的说法,各自又都有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或是自认为已经解决了而实际上并未解决的问题。单就国内说,主要的观点就有以陆定一同志为代表的“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简称“报道”说)、以宁树藩先生为  相似文献   

4.
政府网站在由“内容导向”向“服务导向”的转变过程中,与广大农村地区居民接触更近的镇域信息公开发展却相对迟缓.文章以郫县古城镇政府为调查对象,搜集、整理、汇总该基层政府组织通过郫县公众信息网公开发布的新闻信息统计数据,运用描述统计、非参数检验及相应分析等理论对新闻信息的数量、质量及其发布规律进行定量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新闻信息事务类型和信息质量在不同月份问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警务主导观:信息还是情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地解读“情报”与“信息”的内涵,正确地认识“公安信息”、“公安情报”的含义,对建立由公安情报主导的现代警务模式,推动公安情报分析研究工作和促进公安情报学科建设,都是十分必要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建设和完善公安信息化的过程就是建立情报主导警务模式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在侦破过程中获得的大量材料,不管是以后能成为证据的还是以后不能成为证据的,一般都统称为破案情报。而证据,在法律上则被定义为“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于是,人们习惯上往往从二者在破案中的作用来对它们加以区别。这种认识容易只注意情报与证据二者间的区别,而忽视它们之间的联系。实际上,情报与证据之间有许多相似,甚至是相同的地方。本文试对侦察破案中的情报与证据的关系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7.
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是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一个基本问题。对事实负责,坚持新闻的绝对真实,是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党性原则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我们党的新闻工作的光荣传统。马克思曾经指出:要“根据事实来描写事实”,而不能“根据希望来描写事实”。列宁和毛泽东同志都为此写过专门文章,论述报刊宣传一定要尊重客观事实,要讲真话,不要讲假话。列宁说,“布尔什维克鼓动工作的力量在于真实”,“我们依靠真理进行宣传鼓动”。他在《决不要撒谎:我们的力量在于说真话》一文中指出:“我们应当说真  相似文献   

8.
何江  张权 《八桂侨刊》2006,(3):21-23
新闻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力所在,是取信于民的必备条件,是新闻媒介存在之本。本文以广西电视台播报新闻“国务委员唐家璇到广西调研侨务工作”为例,指出新闻工作者坚持“三贴近”原则,是求真求实,提高新闻媒介的公信力,防止新闻失实,赢得群众和社会信任,保持新闻媒介的生机和活力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9.
高校学生网络新闻媒体功能定位与运作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网络应用的普及,高校通过网络进行信息传播的方式,已经从建立介绍性的主页拓展到建立即时更新的新闻门户网站。清华、北大、人大、浙大等高校都已经建立了新闻网。这些新闻网在传播对象上多以对外传播为主,在传播内容上主要是学校动态,较少涉及到学生日常活动和校园内部事务。清华大学除了以对外传播为主的“清华新闻”外,还建立了由学生自我管理的、面向校内学生的“学生清华”门户网站,新闻频道是“学生清华”的重要部分之一。网站的新闻频道把“目标顾客”明确定位在清华大学在校学生,因此在传播内容上,以学生关注的学生生活、校内信息为主。“学生清华”网站实行IP地址访问控制,只有使用校内IP地址的用户才可访问,而“清华新闻”对于校内外用户都是开放的。  相似文献   

10.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有意义的事实的报道”。但有些已经过去的事实,只要能从中找出让受众关心、感兴趣的事,那些“旧闻”同样具有新闻价值。有些事件过去了几年、几十年才予以报道,仍成为令受众动心的热点新闻、抢手新闻。这样的报道在当今的报刊上并不鲜见。这说明,新闻的“新鲜性”不单指时间上的新,还包括内容上的新。同样,在人大宣传工作中,巧妙地利用“旧闻”写新闻,也可以增加稿件的信息含量和可读性,收到良好的宣传效果,而且这样的稿件往往容易得到编辑的青睐,命中率较高。那么,如何利用“旧闻”写新闻呢?  相似文献   

11.
每年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两会”),都是一次审议决定国家大政方针的重要议会。在“两会”的台前幕后,也总是活跃着一支庞大的新闻队伍,展开新闻大战,是他们在准确客观地把会内会外的信息及时传递给广大的受众。他们是如何组织报道的?他们如何看待今年“两会”?本刊特邀请人民日报参加今年“两会”报道的部分记者编辑谈谈他们的体会。  相似文献   

12.
李芹 《山西政报》2006,(24):47-47
新闻传播活动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新闻学说到底就是人之学。新闻的传者、受者都是人。所报道的信息也都是由人的活动引起的某种活动。所以,新闻的发展离不开对人的关注。一直以来,人文关怀与新闻传播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新闻事业在人文关怀的传统下不断发展.人文关怀也在新闻传播中被体现、认知并不断地升华。新闻传播如果离开了人文关怀.便是一张冷冰冰的毫无感情的“消息纸”。  相似文献   

13.
试析宣传的发生与新闻宣传杨文杰新闻是以报道事实、传播事实为主的,这是没有疑问的,但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它具有的“宣传”特质也同样明显。当我们在强调新闻的客观、公正、准确等要素的时候,其实也在要求新闻更好地发挥宣传服务的功能。在以往的西方新闻界里,曾...  相似文献   

14.
情报与公安情报的概念、基本内容及主体的利益密切相关。重要性、组织性、动态性、安全性和知识性是情报的特点。公安情报是一种认识层次上的信息,具有机密性和法定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时评     
《时代潮》2005,(2)
政府声音 拒绝谎言■晓 舟(江西)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04年12月28日首次对外公布了国家机关现有全部新闻发言人的名单和通讯联络方式。这份名单涵盖了外交部、国家发改委和公安部等62个已经建立起新闻发布制度的国务院部门,共有75位发言人“榜上有名”。 可以说,始建于1983年的政府发言人制度,目前已呈遍地开花之势。事实证明,新闻发言人制度是政府信息公开渠道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政府信息公开建设的良好开端,能够让民众更通畅地与政府平等交流和共享公共资源。近年来,在一些突发事件或重大事件发生时,我们第一时间从新闻发言人那里得…  相似文献   

16.
公安机关与媒体是平等的法律主体,警媒双方关系因信息传播活动而产生,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各自的新闻权利和新闻义务.警方的新闻权利包括传播权、要求更正权,新闻义务包括公开警务信息、尊重媒体传播新闻信息的权利.媒体的新闻权利包括采访权、编辑权、报道权、舆论监督权,新闻义务包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遵守法律和纪律、维护新闻的真实性、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法律明确了警媒在处理相互关系时应遵循的依据和标准,是确保双方关系正常有序和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7.
浅论电子政务信息公开传播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是国家最大的资源拥有者。电子政务信息公开传播促进了社会向信息化社会快速发展,但是由于政府的特殊地位,其信息并不是都适合公开传播。在电子政务信息传播中引入“控制论”,利用其“把关”对信息进行筛选,利用“反馈”对信息传播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18.
阳光是有效监督的催化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有两则新闻引人关注:一是上海市民孙中界以自残手指的方式向“钓鱼式执法”说不,赢得广泛的舆论同情,最终,上海浦东新区政府向社会公开道歉;二是“民间查账人”李德涛依法申请政府信息公开。促成了广州市财政局“晒账本”,将114个部门的预算公开放到网上。  相似文献   

19.
廉政审计的观察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时 隔一年 ,国家审计署审计报告的公开再次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6月23日 ,国家审计署署长李金华代表审计署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的“问题审计清单” ,特别是通过国家审计署网站全面公开发布之后 ,旋即成为各种媒体的“劲爆”新闻。很多媒体已经把上次的审计报告称为“审计风暴” ,今年的关注程度更是不可同日而语。我个人认为 ,至少值得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观察刚刚在我国掀起的“审计廉政风暴”。一、它传递了怎样的信息 ?二、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 ?三、如何加固我国的审计制度 ?一、审计廉政风暴的掀起 ,是我国反腐败斗争进程中的一个重大信号…  相似文献   

20.
蒋君德 《人大研究》2001,(11):38-38
1.新闻舆论对司法监督要遵循客观公正的原则 ,避免主观片面地追求“轰动效应”。新闻舆论作为一种“精神产品”,它直接影响到千百万人的思想、情绪和行动 ,对社会产生极大地影响和作用 ,因此 ,在新闻传播活动中要遵循新闻规律。新闻报道的基本规律与特征是 ,用真实、客观、新鲜、有价值的事实来说话 ,通过对事实的报道和评价来体现传播主体的价值趋向。在开展对司法监督中一定要实事求是 ,客观公正地反映司法活动的本来面貌。公正是司法工作人员依法办案的一项基本原则 ,也是新闻舆论对司法工作监督应遵循的原则。我们知道 ,司法案件的当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