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析垄断行业“福利腐败”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平  袁辉 《行政与法》2007,(5):37-39
“福利腐败”的本质是一种集体特权腐败,它的蔓延和扩散,隐含着许多危机,其产生的根源在于行业垄断,不透明所致。因此,消除垄断行业的“福利腐败”最根本的办法就是打破垄断,即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对行业实行内外监管,健全法制,形成一种良好的舆论氛围。  相似文献   

2.
《法治与社会》2006,(9):8-9
"垄断福利"说到底,是少数既得利益者占有的"福利",这种垄断企业的高福利,实质是把较高的生产成本转嫁给社会,严重损害了社会的公共福利."垄断福利"无偿地任意使用了公共资源,不可能为公众提供更合理、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必然严重影响垄断行业的企业形象和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垄断行业的"高福利"问题也呈现出恶化的趋势。"福利腐败"更是成为了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引起了社会公众的强烈不满。福利腐败是经济转型时期的消极现象,这一现象一旦被忽视,它将如同一颗依附于体制的"毒瘤",逐渐地侵蚀体制的肌体。福利腐败问题如此严重,已不仅是经济体制不健全的问题,而是表现为垄断行业滥用公权力谋取非法利益的权力犯罪问题。本文首先对福利腐败的现状及社会危害性进行了阐述,其后结合刑法分则中相应罪名加以分析,从而探讨了这一现象趋于犯罪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公交公司员工可以免费乘坐公交车,医院职工可以不挂号就看病,电力行业职工可以享受福利电或优惠电……垄断行业内部的福利作为公开的秘密,从计划经济时代一直延续至今,并被视为天经地义。即便如此,一些垄断性行业矢口不提自己如何赚得盆满钵溢、内部职工福利待遇多高,相反却天天泪水涟涟地向政府哭穷。有鉴于此,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温克刚发出质问:“谁给了你‘免费午餐’?”有人甚至提出,“垄断福利”从实质上看就是一种腐败行为,应该坚决予以打击。  相似文献   

5.
华一文 《检察风云》2006,(20):69-71
最近,著名经济学者吴敬琏先生在分析“收入分配不公”的成因时,一针见血地指出:一是腐败,二是垄断。收入分配不公,必然加大贫富差距,贫富差距扩大则容易导致社会失衡。垄断行业盈利了,大部分利润被留在行业内部,成了职务消费和职工的福利基金,这种分配模式打破了多数人的平衡心  相似文献   

6.
自然垄断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命脉之一,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贡献了重要的力量。然而,自然垄断行业在为人们带来公共福利的同时,也产生了种种不利于甚至阻碍经济发展的状况,并给相关消费者带来了损害。本文从对电信业的分析出发,通过对自然垄断的正义性与合理性的考察,反思了当下我国自然垄断行业的法律困境,并希望探索一条实用的解决路径。可以说,在自然垄断的研究和应对之上,我们的法律人仍然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7.
“垄断福利”的法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垄断福利"的正当性以及如何治理"垄断福利"为社会各界所关注。本文主要从民商经济法的角度分析了"垄断福利"的实质,批驳了为"垄断福利"辩解的"福利说"、"便利说"、"优惠说",分析了"垄断福利"对国家、社会和消费者的危害,提出了治理"垄断福利"的法律和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曹琼 《行政与法》2004,(8):85-88
我国的自然垄断行业有着不同于西方自然垄断的特点,那就是我国的的自然垄断行业是与行政垄断交织在一起的,因此政府对自然垄断行业的规制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是一种行政行为。既然是一种行政行为,就应当符合行政行为的构成要件。文章主要从分析自然垄断的政府规制的方式入手,指出了现有几种规制方式的不足之处,并根据WTO的要求,指出我国对自然垄断行业的政府规制应当进行改革,包括进行国有化改革、积极引入激励性规制机制、扩大社会团体的作用等。  相似文献   

9.
论我国自然垄断行业的垄断特征与法律规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的自然垄断行业中存在国家垄断、经济垄断和行政垄断等多种性质不同的垄断形态 ,因此 ,自然垄断行业不应整体纳入反垄断法的适用除外范围 ,相反 ,应成为反垄断法的重点规制对象 ;对自然垄断行业中的不同垄断形态 ,应采取不同的法律规制手段。  相似文献   

10.
《政府法制》2006,(8):1
公交职工免费坐公交车,铁路职工坐火车不用买票,电力系统职工可享受“福利电”,电信职工装电话、打电话几乎免费……今年两会期间,新华社播发了《你凭什么享受“免费午餐”——政协委员抨击垄断行业“福利腐败”》一稿,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和热烈讨论。  相似文献   

11.
刘大洪  谢琴 《法学论坛》2004,19(4):47-51
当今世界各国在原有的自然垄断行业引入竞争机制并不意味着对自然垄断理论本身的否定,相反它是从动态角度遵循该理论的体现.试图完全抛弃自然垄断理论的实践已被证明是错误的.对于自然垄断行业的改革,必须科学界定自然垄断行业的自然垄断业务部分和非自然垄断业务部分.自然垄断业务部分宜采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非自然垄断业务部分则应适用一般的市场竞争规则.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的发展,自然垄断理论在不断变化,自然垄断行业也在不断的改革。中国正在经历一场大范围的自然垄断产业改革。从自然垄断产生与发展的理论角度讲,我国目前分拆的改革模式并不科学。自然垄断行业的健康发展关键取决于合理地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13.
包卫霞 《法制与社会》2012,(34):285-286
世界各国反垄断法对自然垄断行业的适用是循序渐进的,自然垄断行业竞争水平的变化,根本上决定了反垄断法对自然垄断行业是否适用以及适用的范围。当前我国的自然垄断行业大体上已经处于垄断与竞争并存的阶段,区别于传统的自然垄断,因此一般适用于反垄断法。此时,在自然垄断行业,如何协调好反垄断法规制与行业监管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浅谈我国自然垄断行业的政府管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建丽  李志民 《法制与社会》2010,(24):163-163,165
近年来我国自然垄断行业出现的低效率、高工资、高福利等现象逐渐进入公众的视野,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我国政府也已经开始探索并改革对自然垄断行业的管制方式。按照经济学理论,垄断可以分为行政垄断、自然垄断、市场垄断等几种。我国属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发展中国家,一般认为我国垄断主要是行政垄断和自然垄断两大类,而且通常是自然垄断中夹杂着行政垄断,市场垄断性行业还没有形成,政府应对自然垄断行业给予更多的管制。  相似文献   

15.
最近,著名经济学者吴敬琏先生在分析“收入分配不公”的成因时。一针见血地指出:一是腐败,二是垄断。收入分配不公,必然加大贫富差距,贫富差距扩大则容易导致社会失衡。垄断行业盈利了,大部分利润被留在行业内部,成了职务消费和职工的福利基金;亏损了,则由国家和全民承担,成了全民的亏损。这种分配模式必将打破多数人的平衡心态,进而造成群体性的挫折和失败感。而这种群体性的挫折感又会引发新的社会心理危机,成为公众仇富的一个心理注脚。  相似文献   

16.
前不久,安徽省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安徽省节约能源条例》,该《条例》明确规定“电、煤气、天然气、煤等能源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向本单位职工“无偿、低价提供能源产品或者实行包费制”。以立法的形式对能源生产和经营单位的“垄断福利”说“不”,是安徽首创,引起了广大公众共鸣,好评如潮。电厂职工可以免费用电、医院职工可以免挂号直接就诊、地铁员工直至家属可以无偿乘坐地铁……这些垄断公共事业性行业司空见惯的潜规则,一直颇受公众非议。垄断行业多是代表公众管理、运作国有资产,“垄断福利”等于是私占了国家和公众的利益,导致国有资…  相似文献   

17.
目次一、合法垄断行业之认识二、合法垄断行业之调控三、合法垄断行业之监管四、结语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有这样一类特殊的群体,国家会出于社会公益或国家利益的考虑,为其垄断某行业的运营披上合法的外衣,而从各国的反垄断实践来看,这种合法  相似文献   

18.
目前,许多腐败是以特权的方式体现的,如公车泛滥并高档化、公款吃喝旅游、公费医疗无上限、多占或低价购买住房、安排亲朋好友子女就业、垄断福利不断扩大等等.  相似文献   

19.
吕冰心 《法人》2007,(10):25-27
对许多垄断产业来说,并非所有环节都是垄断环节,在《反垄断法》的框架下,可以下放垄断行业的竞争性下游产业或者终端业务,缩小垄断半径  相似文献   

20.
对许多垄断产业来说,并非所有环节都是垄断环节,在《反垄断法》的框架下,可以下放垄断行业的竞争性下游产业或者终端业务,缩小垄断半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