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1 毫秒
1.
掩卷有益     
“开卷有益”,这是前人勉励后人努力看书学习的名言。教与学的实践反复证明,坚持开卷读书,是获得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途径。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往往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教师提问,学生一定要翻开书本才能回答。离开了书就答不清,说不明,甚至有的直言不讳地说:“我不会。”这告诉我们,仅仅开卷还不够,必须还要有掩卷。开卷有益,掩卷也有益。开卷重在读,掩卷重在思。开与掩、读与思,是辩证的统一。我们只有把开与掩、读与思结合起来,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方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为此,我在教学过程中,除指导学生开卷勤读外…  相似文献   

2.
张行 《现代领导》2014,(6):55-55
我们下基层时.一位基层干部说:现在农业税取消了,“三提五统”没有了.乡镇干部没有必要驻村了。正当以整风精神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时,群众有那么多事需要解决,他的话让我们感到震惊。面上的问题比较容易解决,触及到思想深处的时候,解决起来就比较难了.这就是要解决好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深水区”问题.如何趟过这一“深水区”呢?进行“最后一公里”问题大排查.真正把问题找出来。广大基层干部要坚持逐家逐户走访.耐心地听取意见,这样才能把问题找全面:要注意征求意见的方式方法.创造让群众想说、敢说、会说的环境,这样才能把问题找实在;要放下架子,拿出诚恳的态度,这样才能拉近与群众的距离.真正做到心贴心.群众的心里话说出来了,问题也就真正找出来了。  相似文献   

3.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回答问题出现错误是常有的现象,教师对此要进行否定。而教师的否定也要讲究一定的艺术。教师否定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知道“错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从教师的否定中受到启示和鼓舞,产生学习的动力。1.开脱式否定。“你答错了,但这不能全都怪你,可能老师在提问时没有把问题说清楚,现在我再说一遍,你注意听别的同学来回答。”这样,教师铺好台阶,不让学生因此而感到脸上无光,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2商量式否定。“你答得不错,可老师觉得还不够全面,如果再补上XXX就更完整了,你说对吗?”让学生感到教师对自己…  相似文献   

4.
目前,政治课难上是所有政治教师的同感。可以说,政治课学生不爱学,教师难教是普遍的现象。有的教师感慨道:“给理科班上课能保证课堂45分钟‘和平共处’就不容易了。”是什么原因使政治课落到如此难堪的困境?有人说:“要想课上好,必须得高考。”有人说:“上政治课最头疼的事是联系实际,因为许多理论不是老生常谈,就是与现实脱节。”所有这些,都道出了政治教师的困惑。但困惑不是目的,问题的关键是面对现实,解决问题。我的观点是:不怕老生常谈,贵在常谈常新。可以说,“新”是上好政治课的立足点。本着这一原则,我在课堂上做…  相似文献   

5.
做政治思想工作要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才能收到好的效果。政治课教学也是如此,“情”与“理”结合得如何,直接影响到政治课教学的可信度。每一个政治教师都想把问题讲清楚,令学生信服。但由于忽略了通“情”达“理”,结果总不令人满意,有时还会适得其反。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的教学对象思想活跃,信息量大,对一系列问题产生种种想法和疑虑是不足为怪的,但却是我们政治教师要努力去给予回答和加以正确引导,使我们的学生健康成长。这就首先要求我们理解他们的情感要求,想他们所想,站在爱护的角度充分理解他们,使彼此双方产生“情感共鸣”。只有这样,才能在“感情溶化为一体”的  相似文献   

6.
一、“砸缸”意识的来历  高考前,为了解学生的复习状况,我问了学生这样一个问题:“小孩掉进水缸里我们 应该怎么办?”话音未落,几乎所有的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道:“砸缸!”回答得既干脆又自信,确实是斩钉截铁。我接着又问:“假若水缸里没有水也需要砸缸吗?即使水缸里有水,我们还要像当年的司马光那样将水缸砸碎吗?”学生们被问笑了。笑过之后,教室里出现了长时间的安静。我问:“咱们班还有哪一位同学没有笑?”只有一名学生站起来,他回答说,我们作为一名高中生,而且快要高考了,但思维还停留在儿时的水平,确实令人担忧。  …  相似文献   

7.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后,国民党倚仗美国的支持,在台湾继续维持一个所谓代表全中国的政权架构。为了捍卫祖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新中国刚成立中国共产党就提出并实施了“武力解放台湾”的方针。人民解放军向全国进军及对解放台湾的准备1、随着中国革命向全国进军,国民党蒋介石集团陆续败退台湾,并欲把台湾作为其反共基地,因而,台湾的解放问题就变得愈加突出和尖锐。1949年3月15日,新华社发表《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台湾》的时评,这是中共首次公开发表的关于“解放台湾”的文献。这篇文献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当时…  相似文献   

8.
课堂上,一个完整的提问应由置境、置疑设诱和设评四个阶段构成。若缺少其中的一?或两个都不能达到提问的最佳效果。置境阶段。教师用指令性语言设置问题作境,由设景或讲解转入提问,使学生在心理上对提问有所准备。如“同学们,下面让我们共同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好,通过上面小分析.请大家考虑……”等。置疑阶段。教师用准确、清晰、简明的译言提出问题后,要给学生留有思考时间,然后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再要求学生回答。设诱阶段。若学生对所提问题一时答不出来,教师要以适当方式鼓励、启发、诱导学生作答。遇到肤浅的回答,…  相似文献   

9.
课堂提问首先要难易适度。提问过易或过难,都不能引起和促进学生的思维。难易适度的提问,应当是使学生“跳一跳搞到果子”,即学生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经过积极的思考之后,能回答上来。据心理学家研究,问题的难度是当全班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的学生经过思考能回答上来为宜。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第一,要认真备课。教师在备课时,要深入钻研教材,认真研究学生。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的需要,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精心设计所要提问的问题。一节课中,提问什么,怎样提问,先提问什么.后提问什么,都要认真考虑…  相似文献   

10.
你想要什么?     
前段时间,中央电视台《纪事》栏目(行进中的影像中国)播出这样一期节目,题目是:“你想要什么?”播出的内容全部是以记者在不同的场所现场采访录下来的画面内容,采访的对象范围广泛,按照职业划分有工人、军人、学生、商人、打工人员、包括聋哑残疾人员等,按照年龄划分有老人、青年人、儿童,但他们所回答的答案不一,有的是需要身体健康、有的是需要世界和平、有的是需要电脑、有的是需要金钱、有的不做任何回答,有的是比较茫然不知道,也有的是不需要……作为一名保安员,我们所需要的是什么呢?我认为我们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择业观,…  相似文献   

11.
教师在台上,学生在台下,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学生都看得清清楚楚,哪怕是细微的动作也不放过。因此,教师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形象风度,即使是细小的问题也不可忽视。可是,有的教师只注意大的问题,而对一些不良的小习惯却重视不够,防范不力。毛病虽小,却有损大体。譬如:一、说话带尾巴。说话是教师内心活动的主要表现形式。教学中要做到说话简洁、规范,需要下一定的功夫。有的教师很注意说话,而有的教师在说话的时候却总要拖一点尾巴。比如,“同学们,我们要努力学习,是不是?”“不好好学习就要落后,是不是/’…  相似文献   

12.
荟萃园     
中国为什么特别有活力《青年参考》近日报道: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国情分析研究小组负责人胡鞍钢在接受台湾媒体采访时,回答了中国大陆为什么特别有活力的问题。大陆1965年搞“文革”时和台湾的经济相差3倍,结束时相差5倍。这10年中,没有一个领导人说大陆和台湾的差距越拉越大。我的假设是,如果当时大陆8亿人口都知道台湾经济在快速发展,文化大革命也搞不下去。为什么邓小平决心要改革开放?关键是他去了几个地方:马来西亚、泰国,还有当时尚未与我们建交的新加坡。他感慨地说:”我16岁时路过新加坡,(当时)新加坡算什么,今天看来是个现代化城市。”后来又去了日本,坐在日本的新干线  相似文献   

13.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政治教师要成为善问的“智者”,必须讲究提问的技巧。(一)曲问。所谓“曲问”,是指运用“迂回战术”,变换提问的角度,让思路拐个弯儿,从问题的侧翼寻找思维的切入口。在讲“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时,为了使学生对商品的等价交换”原则有切身体验,我没有从正面直接就事论事,而是转弯抹角这样发问:“同学们,当你买好了商品即将离去时,老板还要你多付两角钱的成交费,你付不付?”这一问,把大家问住了,不知道老师为什么要问这样一个有悻常理…  相似文献   

14.
上课铃响了,某中学高二的教室里,一位教师走上讲台,一声不吭地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然后向全班学生提问:“请同学们回答这是什么?”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同学们面面相视,都不敢冒然回答,后来班长站起来才打破了尴尬与沉闷,怯生生地说:“这可能是个零。”下课后,老师询问了几个同学,这么简单的问题为什么不敢回答?“我们在揣摸老师希望我们怎样回答。”这意想不到的说法弄得老师哭笑不得。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这样的事例几乎每天都发生在我们的生活中。 19世纪德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尼采(1844-190…  相似文献   

15.
(Situation:Johnconsultshisfriend,XiaoLi,onaproblemhehasencountered.)约翰:有一件小事我不太明白。小李:什么事啊?约翰:我今天去李老师办公室,很不巧,他不在。我问另一个人,“请问,老李呢?”那人奇怪地看了我一眼。难道我说错了吗?小李:你确实说得不合适。对自己的老师不能称呼“老…”约翰:有的书上说,称呼“老…”是表示尊敬、亲近,我为什么不能这样称呼呢?小李:书上的说法不全面。能不能称呼“老…”,要看双方的身分、地位。学生对老师,孩子对父母,都不能这样称呼。约翰:嗅,原来是这样。汉语的称呼比英语复杂…  相似文献   

16.
《两岸关系》2009,(7):33-34
推进两岸关系有两个重要着眼点 国台办新闻发言人范丽青在回答台湾三立电视台记者提问时说,推进两岸关系,有两个重要的着眼点,关于这个问题,正在美国访问的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王毅主任在旧金山侨界招待会上讲得很清楚:一是要继续遵循“先易后难、先经后政、把握节奏、循序渐进”的基本思路,这是一条已经被实践证明是成功和有效的经验。同时,“先易后难、先经后政”并不意味着刻意回避复杂和敏感问题。恰恰相反,我们要未雨绸缪,前瞻性地思考如何把握和对待两岸之间存在已久的矛盾和分歧,为最终破解这些难题开辟道路,创造条件。二是要不断巩固和深化双方的政治互信。两岸关系要向前走,两岸的互信也要随之增强,这样才能保持正确方向,才能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17.
“一中三宪”:“一国两制”的新认识 《同舟共进》:您对马英九的两岸政策如何评价?台湾民众支持这种政策吗? 张亚中:台湾民众基本支持马英九的“维持现状”。但是,“维持现状”只是一种讨好式的政策。马英九主张“不统、不独”,是对统派说“不独”,对独派说“不统”,大家都满意;而不是对统派说“不统”、对独派说“不独”,让大家都不高兴。  相似文献   

18.
教师在批评学生时的一个误区是:我们往往是在竭力证明学生“不行”,证明学生错了。而我校有一个叫张正齐的老教师却认为,承认学生“行”是非常重要的。这个老教师的策略就是:他不是说“我行你不行”,因为这是学生最讨厌的了,而是说“你行”。  历史证明,当简单地批评某人“不行”时,其必然难以接受。像魏征那样的“直谏”,仅有少数贤明的皇帝才能虚心纳谏。我们难道要指望一个尚在求学的少年能像古代贤君那样从善如流吗?而如果像邹忌那样建议齐威王花钱买批评,这时的批评体现的是皇帝的贤明豁达,是皇帝的“行”。那么,“而…  相似文献   

19.
海峡信使     
那年的春天来得格外早,北京故宫外的行道树绽出了嫩绿,风和日丽,这是北方少有的润湿气候。姑娘们也早早地脱去了厚棉袄,尽管早春的清晨还有丝丝凉意,但她们穿着花衣衫在长安街上奔跑,把一串串清澈脆亮的笑声,撒向天安门广场。这是1956年的一天,中南海里的怀仁堂,正在举行全国政协第二届常委会,周恩来作工作报告,讲到台湾问题时,一改以往武力解放台湾的说法,在不排除使用武力的前提下,也向台湾方面发出了和谈解决台湾问题的信号,这就是周恩来提出的新口号,他说,“为争取和平解放台湾,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而奋斗”。会场上有…  相似文献   

20.
一、提问不可过于随意。要提的问题应在备课中早设计好。一般说来,所提问题应该是上一堂课所讲的重点,可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也可问与本堂所讲内容有关的题,这样可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二、要看对象。如难度大的问题可叫学习较好的学生回答;而难度不大的问题可叫差一声、的学生回答。这样既可使好的学生更“爬高”,又可使差的学生不失去信心,避免出现“我不会”的回答。三、回答问题前应留有思考的时间。时间的长短要因题而异,一般宜在半到一分钟之间。四、应先提出问题.然后再叫学生回答。一般不要先提名后提问题,以免学生由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