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董伟 《辽宁人大》2009,(2):47-47
有一个流传时间很长、流传范围很广的对联是:“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横批是“不服不行”。在这里,“行”或“不行”的内在缘由,是“关系”到位,或者不到位。  相似文献   

2.
于莉娟 《小康》2009,(5):40-41
“我说行,你就行,不行也行,我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如果是这样一种专横环境,你还愿意在其下生存吗?令人惊讶的是,接受我们采访的海归学者称,这是发达国家科研环境的普遍写照。  相似文献   

3.
明代冯梦龙在《古与令谭概》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司马微在同别人谈话时,无论好与坏,不管是与非,总是说“好”。一天,有人问他:“你好吗?”他回答:“太好了。”有人难过地对他说:“我的儿了死了。”他也旧答:“那太好r。”他的老婆凶此批评他:“人家认为你是一个有道德的人,所以才告诉他的伤心事,你怎么还是说好呢?”他仍然回答说:“像你说的这些话,也太好了。”于是,“好好先生”这个典故留传至今。  相似文献   

4.
朱东育 《半月谈》2005,(1):53-53
一位过去的学生到我家小坐.临别很郑重地说:“老师,您像以前那样批评我几句吧。”我不解地问他为什么。他说:“那时您批评我。虽然心里挺难受,但总有一种奋发向上、让自己变得更好的勇气。可现在,批评成了奢侈品.我都不知道自己有哪些缺点了.”  相似文献   

5.
在一些地方一些部门,最大的“法”不是国法,而是领导的“看法”。你再有才干,再有抱负,只要在领导那里印象坏了,你就可能永无出头之日。官场上你跟谁透个风:某某领导“对你有看法”了,这个人准会被吓得惶惶不可终日。有些领导总认为自己看得很准,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这“看法”就多少有点“法”的气象了。“看法”坏了,群众再拥护,本人再努力,恐怕也是徒劳的。“看法”是印象,但对具体的个人来说,有时候比“法”还要厉害得多。违法犯法,条文清楚,事实俱在,判得容易,被判者也服气,更何况,举凡…  相似文献   

6.
有句流传盛广的顺口溜,叫做“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这句顺口溜辛辣地揭露了某些单位某些领导的用人奥秘。现实生活中,那些“不行也行”的干部确实不少。尤其是对于那些”行也不行”的干部的遭遇实属太冤枉。 “功高撼主”说。你在扎扎实实、默默无闻地埋头工作,靠艰苦奋斗取得收获,靠呕心沥血有了政  相似文献   

7.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语言是交往的主要工具,又是造成麻烦的重要原因。所以,如何艺术的使用语言,收到最佳的服务效果,是我们每一位保安人员不可忽视的。在实际工作中,一句言简意赅、热情得体的话,与一句粗俗无礼的话所收到的效果有着天壤之别。比如,面对一位来找职工的人,你一句:“不行,不给找!”对方会马上产生反感,心说:这人怎么这样没素质。如果来人心情不好或性格暴躁的话,因一句话说的不妥,就会和你发生不快。反过来,你礼貌真诚地说:公司有规定:上班时间不给找人,请您谅解!”对方会理解你,如果心情…  相似文献   

8.
汉武帝是中国两千年前的西汉时代的杰出皇帝,有一天,他要杀哺乳过他的奶妈即乳母。乳母向东方塑告急,请求帮助。东方塑跟乳母说:“皇帝特别残忍又坚持自己的意见,如果找别人去说情,只能死得更快。你临走时,只要老回头看我,我当然要想出奇的办法来刺激皇帝。”’皇帝下令把乳母押出去杀头,这时,乳母屡次回头看东方朔,东方朔在皇帝旁边,大声喊:“你赶快去。巴!皇帝如今长大了,难道记念你哺乳时的恩情吗?”汉武帝一听这话,感到悲怆,就赦免了乳母。皇帝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不好劝解,要他改变主意是相当困难的,特别是像汉武帝…  相似文献   

9.
甘薇 《青年探索》2006,(4):93-94
《新约·马太福音》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国王远行前,交给三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吩咐他们:“你们去做生意,等我回来时,再来见我。”国王回来时,第一个仆人说:“主人,你交给我们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10锭。”于是国王奖励他10座城邑。第二个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5锭。”于是国王奖励了他5座城邑。  相似文献   

10.
当官十难     
当官十难当官难,难当官,官难当。当官者也有一本难念的“经”。难在何处?笔者以为至少有十难:当上级交办的事不符合实际时,你办不办?办了下面说你“不实事求是”、“官僚主义作风”。不办,上面说你“不听话”、“组织观念淡薄”。办了不行,不办也不行,此为一难。...  相似文献   

11.
叶小文 《时事报告》2012,(10):50-51
中国人向来对美国如何竞选总统没什么兴趣,那是人家自己的事情;对竞选中为争选票而往往面红耳赤口无遮拦、信口开河攻讦伤人,更是嗤之以鼻,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他去吧。可这回,米歇尔夫人,不仅美国人,也有中国人,真的在赞赏你的演讲了。美国人评论说,细看米歇尔的演讲,其实并无太多惊人之语,讲的多是家庭故事。然而可能就是这些平凡的家庭故事,让每个听众都感同身受。比如讲到学生时代的助学贷款时,米歇尔说:“那时我们那么年轻,那么相爱,那么负债累累。”我们赞赏什么?赞赏你演讲中的家国情怀。当讲到“希望每一个人都能有相同的机会,无论身份、无论家乡、无论种族、无论信仰和情感,相信当每一个人努力奋斗,出人头地,在通过机遇的大门之后,不会自私地关上大11],而会转身伸出援手,给予人们共同的机会一起成功!”我们也为之鼓掌。当讲到“他仍是那样一个人,当我们的女儿刚出生的时候,隔不了几分钟就急匆匆地查看摇篮,确认她们仍在好好呼吸,并骄傲地向我们认识的每个人展示自己的宝贝女儿……”我们也为之动情。当讲到“我们面对的挑战似乎艰巨得难以克服,请别忘记开创不可能的奇迹,正是我们国家的历史。美国人就是这样,我们的国家就是这么建立起来的。如果我们的父母先辈可以为了我们而艰苦奋斗,如果他们可以建起摩天大楼,把人类送上月球,如果他们可以用一个按钮就把世界连接,那么当然,我们也可以自我牺牲,为我们的子女和孙辈建设世界。”我们也为之激动。  相似文献   

12.
中国民众并未读懂袁世凯。 梁启超云:“任凭你像尧舜那么圣贤,像秦始皇、明太祖那么强暴,像曹操、司马懿那么狡猾,再要想做中国皇帝,乃永远没人答应。”问题是中国历史发展的逻辑却告诉我们,皇帝还是有的,只不过改换名称罢了。  相似文献   

13.
在食品安全执法检查中,一位消费者曾语重心长地对记者说:“我们不希望担惊受怕而像外国人那样,成为一位素食主义者。”  相似文献   

14.
离校那天,教导主任对我说:“留校名额给你保留3个月,如果你感觉不适应,我们等你回来.”这一等,我的母校少了位讲师,而公安大家庭里多了位风雨相伴30年的普通女警。1985年.我从安徽大学外语系毕业。在学校确定的三位留校任教学生中,我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5.
一、“砸缸”意识的来历  高考前,为了解学生的复习状况,我问了学生这样一个问题:“小孩掉进水缸里我们 应该怎么办?”话音未落,几乎所有的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道:“砸缸!”回答得既干脆又自信,确实是斩钉截铁。我接着又问:“假若水缸里没有水也需要砸缸吗?即使水缸里有水,我们还要像当年的司马光那样将水缸砸碎吗?”学生们被问笑了。笑过之后,教室里出现了长时间的安静。我问:“咱们班还有哪一位同学没有笑?”只有一名学生站起来,他回答说,我们作为一名高中生,而且快要高考了,但思维还停留在儿时的水平,确实令人担忧。  …  相似文献   

16.
这年头,只要你随意瞟一眼,就不难发现,在我们共和国发展的道路上,依然布满了数不清的沟沟坎坎。比如,权力的金钱化在某些地方出现,不仅有贪赃枉法的一方诸侯,就连好些管水管电管路管房的小伙计也在敲诈勒索!比如,社会营运的无序化,“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这样飞扬跋扈的强盗逻辑,居然也有一爿市场!比如,工薪阶层的相对贫困化,那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那中南海内终日为国辛劳的处长,是抽不起“红塔山”、喝不起“XO”、穿不起“皮尔·卡丹”的……  相似文献   

17.
笑不笑由你     
不及女佣丈夫看着太太骂完女佣之后,对女佣说:“你不要生气!我和你都是一样的命运2”女佣说:“先生,你哪能和我一样,我一点也不怕她,我已告诉她明天起不干了,你敢不干吗?”(高伟辑)妙答妻子噪唤不休,在关灯时又问:“喂,家里窗子、液化气瓶都关好了吗?”丈夫极有  相似文献   

18.
漫画与幽默     
纠正 老师:“沃尔持,你为什么不洗脸?我看得出今天早饭你吃了什么。” 沃尔持:“吃的什么?” 老师:“鸡蛋。” 沃尔特:“您错了,老师,鸡蛋是昨天吃的。” 时机 孩子:“快!警察,我爸爸和邻居打起来了,打了一个小时了。” 警察:“那你为什么不早来叫我?” 孩子:“本来一直是我爸爸占便宜,可现在他有点不行了。” 夸耀 两个孩子各自夸耀自己的父亲。 “我爸爸是一个工程师,他什么都会造。你知道阿尔卑斯山吗?”一个小孩问。 “知道。”另一个说。 “那就是我爸爸造的。” 另一个小孩说: “你知道死海吗?” “知道。” “那…  相似文献   

19.
《劳动保障世界》2005,(9):14-14
多年以来,我处于一种迷惘的状态。但是一次学习点醒了我,在讲台上,老师对一位女士说:“你能不能做成200个伏卧撑;”女士回答:“做不到。”“给钱。”“也做不到。“、”“那么你听好了,”讲师郑重的说:“现在我是一个强盗,如果你现在做不了200个伏卧撑,我就杀掉你儿子。想一想,想好了再回答。”女士想了一下,咬咬牙:“能。”  相似文献   

20.
《就业与保障》2008,(8):5-5
小保: 我是一个农民工,在城里啥活都干过。洗碗、清洁、搬运、装卸、看门、送货。干活时间有长有短,用人单位用你就用,不用你说一声“你明天不要来了”,就算拉倒了。这样下去,干一辈子也没个工龄。用人单位在解雇我们时,是不是应该给我们出个证明啥的,他不给出咋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