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文沛  张目强 《前沿》2010,(11):87-90
20世纪90年代以来,核心劳工标准一直是国际贸易体系中的一个热点问题,争论的焦点在于是否应该将核心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挂钩,是否可以将其纳入WTO谈判议题并用贸易制裁的方式来推行统一的劳工标准。作者在上述问题进行深入评析的基础上,指出我国在今后的谈判中应当坚持的立场及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李妮 《湖湘论坛》2006,19(1):75-77
国际劳工标准的统一化问题虽存在争议,但这是不可避免的国际化趋势。从国际劳工标准统一化进程中的新问题、原因以及趋势分析,并结合我国的国情来看,欧美等发达国家推行的劳工标准已对我国出口产品构成了单边贸易壁垒。因此,我国应采取积极的措施,如争取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制度安排,加快批准国际劳工公约、完善我国的劳动立法等来应对贸易壁垒问题。  相似文献   

3.
张康  张舒 《前沿》2005,(7):41-43
当前,西方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实施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已从流通领域的“反倾销”发展到生产领域的“‘劳工标准’市场禁入”。中国作为最典型的、也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应辨证地对待所谓国际通行的劳工标准问题,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确保在全球化进程中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4.
企业社会责任问题源于国际贸易,其核心是将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相挂钩.20世纪5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一直主张将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相挂钩,发展中国家则一直反对.2003年以前,中国官方观点认为"社会责任"标准是西方"人权"标准,反对把"人权"标准作为贸易条件.2003年以后,鉴于"社会责任"问题的复杂性,中国官方态度发生了变化,对其既不支持也不反对.2004年下半年以来,中国官方态度转变为积极应对"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5.
浅析SA8000标准及其对企业发展战略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立燕 《理论月刊》2005,(4):155-157
社会责任标准SocialAccountability8000(简称SA8000标准),是全球首个有关道德规范的国际标准,其核心是保护劳工权益。SA8000标准对保障员工的基本权利和安全的工作条件起到了有力作用,但被贸易保护主义者所利用后,成为继“技术壁垒”、“环境壁垒”后限制发展中国家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劳动壁垒”。然而关注劳工权益、环境保护等的社会责任管理是企业管理发展的新趋势,为企业参与全球经济创造了条件。因此企业在发展战略上,一应将社会责任管理纳入企业持续发展的战略框架;二要实行全面成本管理,改造生产经营流程;三要实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打造新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邓剑 《求索》2011,(3):169-170
法律的强制力体现于法律的产生与运行的各个步骤:通过制定法律,其效力得以产生;通过司法,其强制力得以执行。由此,国际劳工标准的强制力表现于:制定和效力的产生,以何种方式实现雇主、雇员和政府的三方对话,以及如何实现这些规则在司法中的强制适用。因此,本文讨论国际劳工标准的制定(公约和议定书)、国际劳工标准纳入成员实施计划以及控制三个主要问题,并阐明其对中国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陆海燕 《理论月刊》2015,(1):183-188
发展中国家劳资关系与发达国家相比具有不同的轨迹和特点。这里基于政体和发展状况考虑选取越南、印度以及中国这三个国家为例对劳资关系的演进及各自行动者进行探讨,指出发展中国家劳资关系中政党和政府在劳资关系中扮演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国家在劳资关系中注重追求工业和平,与此同时工会职能均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以及经济自由化,劳资关系越来越追求灵活性,国际上对发展中国家的劳资关系也日益关注,因此,国家也在追求保护劳工的合法权益以维持稳定。从这些国家劳资关系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发展中国家工会职能存在一定问题,应当加快改革,与世界接轨,建立一个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的劳资关系体制。  相似文献   

8.
蒋新苗  张程 《求索》2008,(5):149-150
国际贸易与劳工标准是否需要挂钩的争论由来已久.甚至成为WTO成立以来在发达国家成员和发展中国家成员之间形成对立立场的焦点之一。要正确理解、理性应对并有效化解贸易自由化与劳工权利的矛盾与冲突,必须着眼于WTO成员间差异化的经济水平、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社会责任认证制度的推广与普及。  相似文献   

9.
何天翔 《求索》2012,(12):260-261
由美国等知识产权强国牵头发起的《反假冒贸易协定》,试图构建一种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群体进行包围的"环绕"政策,以单方面强行提高知识产权执行标准。但其本身存在的程序性及实体性上的天然缺失与不足,决定了《反假冒贸易协定》在未来之路上不可能走得更远。发展中国家应当坚持在既存国际框架内,以符合本国利益及发展程度的知识产权制度设定,逐步有针对性地解决本国在知识产权执行方面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新一轮WTO农业谈判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TO第五次部长级会议的失败,给新一轮的世界贸易谈判蒙上了一层阴影。始于2001年年底的新一轮贸易谈判,即多哈回合,要求各成员国在市场准入、国内支持和出口补贴等方面达成一致。然而由于在执行乌拉圭回合《农业协定》的过程中,各国都普遍存在着分歧,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分歧,这些分歧很难在短时间消除并达成一致。同时,新的矛盾又不断出现,如农业多功能性问题、贸易公平性问题以及劳工标准问题等,都会给谈判各方带来重重障碍,要想按预定的时间完成谈判,的确需要各国政府付出艰巨的努力。  相似文献   

11.
WTO劳工权益保护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贸易与劳工关系的敏感性和复杂性,曾引发1952年GATT“劳工标准”问题讨论和1996年WTO“社会条款”之争,但两者之间存在着诸多质的差异。鉴于WTO对保护劳工权益要求的态度以及贸易的需要,从WTO现有协议中衍生出了“劳动力倾销”,但与保护劳工权益有关的贸易争端的解决又成了新的难题。  相似文献   

12.
黄培雄 《理论月刊》2007,21(6):146-149
在古典开放理论框架中,金融开放应伴随着巨大的预期收益。金融开放与经济体发达程度之间的相关性分析也似乎支撑上述理论假说。然而,上述相关性分析存在着因果关系悖论。对发展中国家金融开放的收益效应的深入反思揭示出,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开放对社会福利的增进效应的兑现,存在着严格的“阀值”条件约束。主张金融开放的发展中国家必须针对该“阀值”采取相应的策略安排。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入世与国际劳工标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中国关注国际劳工标准的意义在入世的今天,中国已经同国际劳工标准(即国际劳工组织(ILO)通过的184项公约和192项建议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且越来越关注国际劳工标准,并加快批准国际劳工公约的步伐。由此来看,我们对国际劳工标准的了解和认识的意义已经超过了以往的任何时候,而且不能回避。这个问题又非常复杂,既有经济的原因,又有政治的原因,既有国际的原因,又有国内的原因。例如,在1999年欧盟(EU)不承认中国彩电的成本,认为中国彩电的价格之所以低,是因为中国用低于成本的价格在向欧盟倾销彩电,所以最终对中国彩电课以44.6%的反倾…  相似文献   

14.
刁仕军  张晔摄影 《春秋》2010,(4):F0004-F0004
7月20日,山东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主办了中国受害劳工对日索赔情况通报会。文史委负责人主持会议。旅日华侨东京联合会会长、对日索赔专家林伯耀先生,旅日华侨联合会秘书长墨面先生,中国受害劳工联谊会执行会长刘焕新先生,山东鹏飞律师事务所主任、中国受害劳工法律援助团负责人傅强律师,  相似文献   

15.
汪洪 《求索》2008,(5):151-153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劳工标准的相关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全球化给国际劳工标准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国际劳工标准作为国际人权法的重要分支,具有国际法的一般特性和特殊性质,它的发展与推广丰富了国际人权法的内涵,为各国以国际劳工标准促进本国劳动立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国作为国际劳工组织的创始国,应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积极稳妥地推动中国劳动法制改革,以减少我国劳动立法与国际劳工标准之间的冲突与矛盾,并逐步达到国内劳动立法与国际劳工标准的协调与接轨。  相似文献   

16.
近期劳工问题引起关注,其实这种劳工抗议,无论在老牌工业化国家,比如欧美,还是在发展中国家,比如拉丁美洲、东南亚等地区的国家,都是家常便饭。在一个正常的社会,这是社会经济互动的其中一个方面。在中国,之所以一出来就引起人们高度关注,原因之一是过去这些年,  相似文献   

17.
基于后发优势视角的地方产业集群升级战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瑛  郭熙保 《求索》2007,(10):1-3
在全球价值链的分工格局中,地方产业集群升级受到价值链治理的影响,使发展中国家在执行比较优势战略中,面临严重的“比较优势陷阱”。本文以后发优势为视角,指出发展中国家在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中获得的各种后发优势,揭示地方产业集群升级的追赶机理。相比比较优势战略,后发优势视角为落后国家在全球化和地方化的张力之间寻求自主发展和突破提供了理论基础,对于适应全球价值链治理环境的地方产业集群升级具有更大的适用性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国际劳工组织全体大会,经国际劳工局理事会的召集于一九八五年六月七日在曰内瓦举行第七十一届会议,认识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可靠的劳工统计资料的共同需要,特别是为规划和监测社会与经济进步的目的,以及为产业关系的需要,经议决采纳关于本届会议议程第五项所列修正一九三八年第63号工资与工作时间统计公约的若干提议,并经决定这些提议应采取补充一九八五年劳工统计公约的建议书的形式,于一九八五年六月二十五日通过下列建议书,此建议书得称为一九八五年劳工  相似文献   

19.
提高制度执行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制度是现代社会运行的基础。有了制度就必须执行,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工作原则。笔者认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既要体现在制度上,还要体现在制度执行力上。当代社会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除经济、政治层面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层面就是制度执行。有识之士尖锐地指出,中国决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决不缺少各类管理制度,缺少的是对规章条款不折不扣的执行。当前,存在一种倾向,相对而言,我们更加注重建立制度,讲要求、作规定、下文件,颁布一些新的政策法规,但我们对制度执行却有所忽视,理论研究不深入,求实对策不多,反馈评…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私营企业劳资政策的发展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私营企业劳资政策的发展演进经历了从笼统粗略到细化详实、从重视物质财富的增长到重视人的发展、从单纯的经济范畴到综合的社会范畴的转变,这是党和政府坚持理论创新、加强法制建设、转变发展理念、致力劳资和谐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但在劳资冲突日益显性化且面临国际劳工标准挑战的时代背景下,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以保障劳动者权益为核心的私营企业劳资政策体系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