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广大农村地区,由于丈夫长期外出打工、经商,妻子们留守家中,她们不得不肩负起家庭全部的生产劳动和抚养、赡养的责任,她们被称为“留守妇女”。多种角色的扮演正在加重这个特殊人群的生活和心理负担。  相似文献   

2.
《中国妇运》2012,(11):33-34
安徽省总人口6862万,其中农村留守妇女约350万人,留守儿童约360万人。近年来,针对留守妇女“发展生产难、农村生活难、教育子女难、家庭关系难”等“四难”和留守儿童“教育缺失、亲情缺失、安全缺失、健康缺失”等“四缺失”问题,安徽各级妇联组织精心做好关爱文章,致力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3.
说起留守妇女,许多人想到的词语大多数是家务繁重、健康透支、精神空虚等等词语。但是,在留守妇女中有这样一个群体,她们衣食无忧,生活富裕。那么,在这样一个在“家有保姆、出行有车”的物质条件下,“留守”生活又该是什么样的呢?于是,记者来到了福州仓山区的一个城郊村,在这里,大多数家境殷实的家庭,男人都在外打拼。  相似文献   

4.
"妇女能顶半边天",这是国人耳熟能详的一句话。但对当今我国大部分农村留守妇女而言,这"半边天"可是说少了。在农村留守家庭中,她们顶起的几乎是"整个天"。  相似文献   

5.
农村留守妇女问题的思考与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月娥 《中国妇运》2011,(8):44-46,43
留守妇女是当今农村社会的弱势群体之一。近年来,她们的权益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较多关注。妇联组织一直高度重视农村妇女问题和城市化引发劳动力转移后的留守妇女问题,多年来开展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对农村留守妇女的基本情况和权益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和把握,同时,也开展了一系列以农村留守妇女为对象的关爱帮扶工作,为保护妇女权益、促进妇女成长、助力农村社会和谐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6.
丈夫外出打工对留守妇女的社会角色产生了复杂的影响,留守妇女能够采取积极的行动应对角色冲突,成为农村舞台的“新主角”,而更新社会对留守妇女的期望,提高留守妇女的角色扮演能力是留守妇女扮演好农村社会“新主角”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中国妇运》2012,(11):F0002-F0002
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妇联坚持“妇女参与、妇联协调、各级联动”的工作宗旨,动员全区各乡镇妇女组织,以村为单位建立起“农村留守妇女互助组”,帮助留守妇女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互助组将同村、同产业、同需求的留守妇女组织起来,通过实现“三个有”(有带头人,有花名册,有帮扶对象)来提高农村妇女的组织化程度。目前,已建成各类“农村留守妇女互助组”300多个,参与妇女3万多人。参与农户1万余户。农村留守妇女成为了农村产业发展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打工经济的发展,江西省分宜县每年有6.22万农村劳动力外出务丁,占农村劳动力的60%;有3.06万留守妇女,占农村女性劳动力的近60%;有1.11万留守儿童,占全县儿童的13.4%。针对外出务工人员多、留守妇女多、留守儿童多的“三多”状况,在党委政府重视支持下,  相似文献   

9.
《中国妇运》2009,(4):32-33
近年来,随着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经商,农村留守妇女儿童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据调查,我省农村留守妇女人数约180万人,丈夫外出打工后,她们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普遍面临着劳动强度高、精神负担重、缺乏安全感等压力。农村共有留守儿童135.3万人,约占全省未成年入总人数的8%。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乡村振兴"提到了战略高度,在重视城乡融合的基础上推行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除吸引优秀人才返乡创业、返乡就业外,中国的乡村振兴战略还必须调动农村现有劳动力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但中国长期以来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已经使流动人口与留守人口现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流动人口的急剧增长和留守人口相对减少相辅相成。农村留守妇女在总体数量上已经大大减少,留守地也从农村转向乡镇乃至县城。概言之,现阶段的农村留守妇女是经过长期市场和政策筛选后的"剩余"群体,她们面临着更为沉重的照料负担、更为严峻的婚姻危机和更难启齿的疾病困扰。农村留守妇女的这些新特点和突出问题需要得到政府更有的放矢的关注和干预,使她们能够更好地参与到乡村振兴中来。  相似文献   

11.
《中国妇运》2009,(3):28-30
近年来,在巢湖市含山县农村,活跃着120多个留守妇女互助小组,她们由渴望“人帮我”变为主动“我帮人”,由小家庭走向大社会,“半边天”已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支“生力军”。含山县因势利导、有效解决农村留守妇女难题的创新实践,巢湖市召开现场会全面推广含山经验的做法,受到全国妇联和省市各级领导的重视,引起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媒体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湖南农村留守妇女调研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妇运》2010,(3):37-40
湖南是劳务输出大省。2008年湖南省农村外出劳务总人数达1207.7万人,占农村人口的30.50%。这个群体中很大一部分是丈夫在外务工,他们的妻子留守家中,肩负起家庭全部的生产劳动和抚养子女、赡养老人的责任,成为“留守妇女”。据统计,全省45岁以下的留守妇女约253.4万,占农村已婚妇女总数的30.60%。  相似文献   

13.
今年以来,河南省夏邑县委统战部组织全县统战成员和有关部门,开展同心给力“留守”群体关爱行动。把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作为重点帮扶对象,整合统战工作资源,为农村留守人员送去温暖和爱心。县委统战部、县工商联组织全县民营企业开展“情暖夕阳结对行”活动,针对困难留守老人,到罗庄等乡镇的敬老院进行结对帮助,送去一片温暖。  相似文献   

14.
《前进论坛》2010,(4):23-23
近年来,随着大量农民工外出打工,给经济社会带来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农民家庭夫妻分居,留守妇女生产生活困难等一系列问题。新形势下,农村留守妇女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支主力军,关爱帮助农村留守妇女,为留守妇女解决实际困难,对推动新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当代广西》2010,(11):45-45
为了保障农村留守儿童的平等发展,推进社会和谐稳定,近年来,崇左市妇联把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作为关注妇女民生,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重中之重来抓,积极创新“五大载体”,为崇左市农村留守儿童撑起一片关爱的蓝天。  相似文献   

16.
《中国妇运》2007,(3):44-44
随着农村大量青壮年都外出务工,一大批妇女为照料子女和老人而留守家园。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农村“留守妇女”就业难、致富难等问题。为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妇联组织的积极作用,为帮助“留守妇女”构筑就业、致富的平台,瑞金市妇联决定在全市各乡镇成立“农村留守妇女互助组”。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7.
《中国妇运》2002,(7):1-1
在广袤的农村,在旷远的田野,“巾帼科技致富工程”犹如春风,吹绿了广大农村妇女的心田,滋润着她们的生活;催生着她们的丰硕成果,也给中国农村和农业发展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18.
陈强 《中国妇运》2011,(5):10-11
农村留守妇女儿童问题是新农村建设的突出难题 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的生产生活状态,不仅直接关系妇女儿童的发展和成长,还直接影响农村的发展和稳定。从巢湖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的问题来看,关键是留守妇女的问题,突出表现为“四难”。  相似文献   

19.
《中国妇运》2008,(8):47-48
江阳区针对农村留守妇女问题,在201个村组建5支队伍,搭建互助平台。一是组建“巾帼文化队”,举行文化技术培训,实施文化技术互助。二是组建“巾帼劳动队”,开展农忙抢收抢栽互助,实施生产发展互助。  相似文献   

20.
《世纪行》2008,(2):26-26
近年来,我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呈现突破性发展态势。据统计,全省转移农村劳动力累计达1020万人。大量农民进城务工推进了工业化、城镇化建设进程,为农民增收致富探索了一条有效途径,同时,也催生了农村留守妇女这一特殊群体。为全面了解我省农村留守妇女生存发展状况,省妇联与省统计局联合对我省万名农村留守妇女的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