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协商民主是人类历史悠久的政治实践和政治智慧,不同时代、民族、国家和政治力量的协商民主是各具特色的.与西方协商民主相比,中国协商民主的实践、理论和制度具有自己的内生性、包客性、有效性和与时俱进性.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应当首先立足于不断总结、汲取协商民主建设的本土经验,同时又以开阔的国际视野不断辨析和科学借鉴包括西方协商民主建设的有益成果,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相似文献   

2.
一、经济全球化视野中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价值取向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每个国家经济社会和政治发展不可回避的国际环境,经济全球化不仅在经济层面上深刻改变着各国的面貌,而且其所具有的政治效应也深刻影响和改变着各国的国内政治,尤其是对于顺应由西方发起的经济全球化浪潮  相似文献   

3.
"非西方民主"是西方民主话语的产物,概念的模糊性与实践的分歧性是其无法克服的弊端。对西方民主的批判与超越不能陷入"非西方民主"的理论陷阱,而应以民主实现形式的多样化为立足点。只有认清西方民主话语的意识形态限制,构建以多民主精神、多民主变量类型以及多民主实现模式的理论架构,才能真正超越西方民主话语中的"非西方民主"困境。在民主治理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民主实现形式的多样化是民主全球化的唯一途径,扬弃了以"民主—专制"为基础的西方民主话语,证明差异性的制度表现形式是民主政治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4.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考察中西方国家民主政治的发展进程,不能离开全球化这个大背景。必须看到,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和西方国家政治进程的影响和冲击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它具有“双刃剑”的作用。 70年代后期以来蓬勃发展的以信息产业技术为先导的科技产业革命和西方各国新保守主义政府所推行的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不仅为经济全球化提供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新形势下,对社会主义民主和西方议会民主的本质区别进行理论分析与思考,廓清一些模糊认识,有利于挫败西方国家打“人权”、“民主”之牌,行干涉中国内政之实的阴谋;有利于帮助广大干部特别是青年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民主的优越性和西方议会民主的虚伪性,从而满怀信心地投入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实践中去。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社会主义民主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高类型的民主,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国体和政体的统一。社会主义民主包…  相似文献   

6.
当代中国协商民主与西方协商民主是两种在不同社会制度下形成的同构异质关系的民主形式,二者既存在结构同构性、目的契合性和功能相通性等共通性特征,也存在历史背景、发展动因、文化土壤等社会生态环境的根本差异。在社会多元利益格局下,作为现代国家协调社会利益和化解社会矛盾的手段,中西方协商民主之间的互动效应日益明显,这不仅彰显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在政治基础、制度保障、程序机制、民主模式等方面的比较优势,更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借鉴和吸收西方协商民主在程序建设、制度建设以及协商主体建设等方面的成功经验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7.
张漫琴 《世纪桥》2009,(3):38-39
民主威治建设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民主是保障社会主义事业继续向前发展的必要手段,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应对西方敌对势力和平演变的有利武器。我们必须沿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道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事业,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继续推向前过已  相似文献   

8.
共同体主义是当代西方一股重要的政治思潮,它倡导对自由的积极理解、批判权利至上的原子主义政治模式、致力于对民主政治可能存在的危机加以化解.在一种全球化的背景下,应将政治提高到文明的层次上来加以理解.对西方共同体主义政治思想的借鉴与吸收,应是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9.
民主是一个古老而神圣的字眼,是人类为之奋斗的崇高理想和追求目标。在当今世界,民主化已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利用经济全球化的时机,极力推行其资产阶级的民主观和民主模式,力图把广大发展中国家纳入西方式发展轨道。这也是西方国家反对共产党的领导,反对无产阶级专政,对社会主义国家实施“和平演变”的重要手段。国内一些坚持自由化的人也竭力呼应。同时,我们队伍中的不少人,对民主问题还存在一些糊涂认识。为了粉碎国内外敌对势力利用“民主牌”对我国实行西化、分化、弱化的政治图谋,澄清我们队伍…  相似文献   

10.
《前线》2017,(12)
正西方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贴上"非民主"的标签,贬低甚至妖魔化中国的政治经济体制与发展成就。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民主国家。西方无权垄断"民主国家"的标准。当代西方政治话语的实质是试图将西式民主确立为唯一"合法"的民主形式,西方人不顾自身民主的多元性,却刻意否认当代中国的民主形式。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三个倡导",对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予以新的概括,民主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一个层面,被提到更新、更高的位置,为我国国家建设和个人发展指明了方向。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也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扬民主,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是党内健康政治生活的基础。民主是社会主义的题中之义,民主贯穿社会主义发展的每个阶段。但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频频诟病我国民主,并强制性地进行民主输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继续深化和发展的当今,我们必须不断地完善和发展民主,抵制西方国家的民主输出,推进我国民主建设。  相似文献   

12.
为了应对多元文化主义,解决选举民主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困境和挑战,协商民主理论在西方应运而生。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根植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使得中国与西方国家在协商民主上也表现出不同的内涵。与西方协商民主相比,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基本特征:一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二是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具有层次多、范围广的特点。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践中,无论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还是基本政治制度,都包含着丰富多样的协商民主。我国在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同时,还要注重选举民主的发展,实现协商民主和选举民主相结合,共同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3.
经济全球化推动了文化全球化,文化全球化分别在物质、理论制度和心理三个层面体现。在文化全球化这一时代背景下中国该如何进行先进文化建设?物质层面上,对外来文化要采取拿来主义态度,去粗取精;理论、制度层面上要积极借鉴西方国家的优秀成果,体现世界性,提升民族性;心理层面要继承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古为今用”,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输出民主人权似乎是当代西方国家的一个嗜好。因为他们相信,输出了民主人权就会使世界上的人们认可西方国家的经济政治制度,西方国家就会便利地把自己的利益置于他国人民的利益之上,民主人权输送的正是垄断资本的利益。请看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在《西方"民主人权输出"的背后》一文中对此问题的精彩论述。  相似文献   

15.
国际政治社会化是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政治文明的新扩张模式。在已经过去的全球化进程中,由于西方在经济、军事等方面的主导地位,事实上形成了以西方政治文化为内容的国际政治社会化。国际政治社会化的基本模式是:以经济全球化为主要途径,以间接的政治社会化为特征,以普世主义理论为指导推行西方自由民主的价值观。国际政治社会化在一定程度上冲击和塑造了非西方国家的政治文化,同时也遭到了顽强的抵抗。  相似文献   

16.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经济全球化在打破传统的经济壁垒的同时 ,也在一定程度上打破精神、文化上的壁垒。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采用各种手段和方式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对此 ,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 ,保持高度的警惕。本文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表现、特点及我们应当采取的对策进行了深入的阐述  相似文献   

17.
正不能以西方标准来评判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发展成就举世瞩目。然而,一些西方人士却认为中国的发展成就主要体现在经济方面,民主政治建设则停滞不前。这种观点的错误之处在于以西方民主的标准来评判中国,将三权分立、多党轮流坐庄等同于民主。实际上,由于历史文化传统和国情不同,每个国家的民主模式都有自身的特点,即使西方国家的民主模式也  相似文献   

18.
二战以来 ,西方民主制度在通过自身的调整赢得合法性的同时 ,又以前所未有的势头在全球扩张 ,表现出民主的完善和民主的赤字、民主的“危机”和民主的“迷信”同时出现等特点。西方民主制度的完善是资本主义制度自我调整的一种表现。在西方民主制度对外扩张的形势下 ,社会主义国家应该从本国的实际情况出发 ,不能全盘照搬西方的民主模式 ,走“以发展促民主”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各国更加重视民主建设,民主问题也变得更加复杂。当代民主的内涵已经扩展到政治民主、经济民主、社会民主等领域,尤其是经济民主成为民主的重要内容。理论界对经济民主的研究强调经济分配领域,很少研究生产领域,同时长期停留在理论的阐述上,较少对实践方面进行深入细致地研究。因此现阶段对经济民主的研究,是要从根本的生产领域出发,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从经济民主的根本问题和实现条件研究入手,推进经济民主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客观上都是要付出成本的。承认民主政治建设成本的客观存在,是探讨怎样才能将民主政治这一伟大政治工程建设好的基本前提。在我国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关键历史时期,既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民主发展中的成本状况,也要理性思考如何控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成本和提高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绩效。在现有的政治制度框架下,将民主技术与民主政治建设成本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不断改革创新中的先进民主技术来控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成本,从而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绩效,是一个十分必要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