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翻译中的可译性和不可译性取决于翻译过程中语言之间的“对等语”或表达方式是否存在。但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语言特征、文化背景以及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不可译的现象在翻译中就在所难免。本文主要从语言特征和文化两个层面对翻译中的不可译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黄怡红  吴淑华 《世纪桥》2010,(15):135-137
翻译作为跨文化交际的最主要手段之一,是和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翻译活动体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同时也揭示了文化的差异存在可译性。为了两个民族之间思想的沟通,必须了解这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中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宗教文化背景、国际背景和文化结构以及习语的差异。当文化差异现象在翻译中需要保留或无法求同时,可以采用直译、意译、音译、解释或注释、加词或减词等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3.
胡瑞 《湘潮》2011,(10):25-25
文化词汇,是翻译中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出发,把文化词汇翻译纳入跨文化交际活动范围,尝试探索出一些方法,既能使译文能更好的为译语读者接受,又能为译入语增添新的活力,从而达到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张磊 《世纪桥》2012,(11):106-108
中国是一个拥有数千年历史的文化大国,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自然及人文景观的旅游资源。中国特有的旅游资源吸引着大批国外游客来中国旅游观光。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的旅游业必将迎来一个崭新的阶段。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需要运用多种宣传手段,其中旅游资料是重要的宣传手段之一。图此,在旅游资料的翻译中,我们要尽量融合这种差异,追求两种语言之间最贴切的对等,让旅游者感受异域文化的独特色彩和韵味。旅游翻译是一种涉及文化、语言和思维的极为复杂的跨文化交际活动。翻译的内容不是语言符号本身,而是语言符号所承载的文化。文化差异处理得好坏是旅游翻译准确与否的关键。本文从中西文化的差异入手,分析了文化差异对旅游翻译的影响,提出了有效的翻译方法和策略,从而实现旅游文本的交际目的,促进我国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关联理论对翻译的解释及存在的缺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语言交际理论,关联理论揭示了单元文化内语言交际的本质属性,但它对跨文化交际翻译的解释显得力不从心。文章从关联理论本身,关联理论对翻译的解释与关联理论在解释翻译时的局限性等三个方面讨论了关联理论与翻译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唐向红 《世纪桥》2008,(11):86-87
在语言、文化、跨文化交际三者的关系中,语言反映文化,文化影响语言使用和发展;在以一种语言为媒介的跨文化交际中,交际者应遵守该语言的文化语用规则。但不难发现,当一种语言在各种困素的作用下被广泛传播到本土以外、为众多其他地域的人们使用时,语言与文化之间会呈现出一种颇为复杂的关系,而在以该语言为媒介所进行的跨文化交际中,交际双方遵守的语言使用规则也可能会有所不同。外语教学应转向外语教育,外语教育的核心应该是包含素质教育在内的跨文化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7.
文化的嫁接——谈广告文体中的文化翻译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利新 《世纪桥》2008,(2):88-89
广告作为一种应用语言,是现代社会中信息传播的媒介方式。广告翻译是融语言翻译和文化翻译为一体的。文化的嫁接是从文化翻译的角度对广告翻译作一些探讨,强调在广告翻译的实践中,应对译入语的不同民族的语言文化、心理文化予以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杨秋香 《世纪桥》2008,(1):86-87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传统的“直译”和“意译”法比较,“异化”、“归化”法应属于文化层面的翻译策略。无论是“并化”还是“归化”,要把握好一个度,即“异化”要防止片面追求形式而添枝加叶,“归化”要注意保留原文的形象。  相似文献   

9.
在语言、文化、跨文化交际三者的关系中,语言反映文化,文化影响语言使用和发展;在以一种语言为媒介的跨文化交际中,交际者应遵守该语言的文化语用规则.但不难发现,当一种语言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被广泛传播到本土以外、为众多其他地域的人们使用时,语言与文化之间会呈现出一种颇为复杂的关系,而在以该语言为媒介所进行的跨文化交际中,交际双方遵守的语言使用规则也可能会有所不同.外语教学应转向外语教育,外语教育的核心应该是包含素质教育在内的跨文化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0.
张鑫  景然 《世纪桥》2012,(15):106-107
传统的翻译理论在追求原文和译文的完全对等的过程中,将重点全部放在了译文和原文上,却忽略了翻译过程中最重要的角色——译者。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会不可避免的体现出主观性。本研究以《送友人》的三个中译文为例,展示出来自不同家庭背景、文化背景的翻译家对于同一首诗的不同理解,旨在阐述译者主观性在具体翻译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何明霞  朱雅莉 《世纪桥》2010,(9):138-139
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实际上就是在特定的语言和文化背景下所进行的跨文化交际活动。跨文化交际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密切相关。对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学生认识不同文化的差异,提高文化应变能力和商务文化素养,从更深层次掌握语言和语言的使用,并且在实践交流中有效化解冲突,促进跨文化交流的通畅进行。  相似文献   

12.
论中西思维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维方式是人类在认识过程中形成的带有一定普遍性和稳定性的思想活动,它处于文化的最深层次。翻译作为从一种语言向另一种语言的转换方式,本质上不仅是一种语言活动,还是一种思维活动。由于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在翻译时应该考虑诸多因素,尽可能使译文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达到通顺,自然。  相似文献   

13.
在语言、文化、跨文化交际三者的关系中,语言反映文化,文化影响语言使用和发展;在以一种语言为媒介的跨文化交际中,交际者应遵守该语言的文化语用规则.但不难发现,当一种语言在各种困素的作用下被广泛传播到本土以外、为众多其他地域的人们使用时,语言与文化之间会呈现出一种颇为复杂的关系,而在以该语言为媒介所进行的跨文化交际中,交际双方遵守的语言使用规则也可能会有所不同.外语教学应转向外语教育,外语教育的核心应该是包含素质教育在内的跨文化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4.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湖南省作为中国的一个重要的旅游大省,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外游客来湘观光旅游。来湘旅游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而湖南旅游景点资料的英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该文基于跨文化视角分析了湖南景点名称,景点广告和景点导游词的翻译。湖南景点名称的地道翻译,让国外游客更容易理解景点的文化内涵;景点广告的抢眼英译,能够诱发旅游者对旅游地产生浓厚兴趣;景点导游词的生动的翻译,能使游客清楚深刻的了解湘景点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5.
中西文化差异在亲属称谓上的体现及其翻译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亲属称谓不但是一种普遍的社会文化现象,而且也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汉英两种语言的亲属称谓上有一些共性,但也存在诸多差异。亲属称谓体系的不同反映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翻译称谓要保证译文精确,使译文能准确传达其意义。  相似文献   

16.
汉英思维差异对英语语篇的制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汉语与英语不同文化的思维习惯和逻辑推理模式,探寻语言学习者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用英语写作或进行汉英翻译时,有效地组织地道的、规范的英文篇章的规律和途径;由此在达到写、译的功能和目的的同时,建构能传达作者意图或与原作等效的篇章。  相似文献   

17.
郭自萍 《世纪桥》2009,(15):130-131
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教学是一种文化熏陶,它的根本目的是实现跨文化交际。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从实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8.
语言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明显的文化特征。由于英汉两种民族语言文化的不同,在表达同一事物或思想时,呈现出较大的文化差异性,造成了翻译的障碍和难题,文化"失真"在译文中并不少见。在英汉互译过程中,译者必须对这些文化差异有深入的了解,并在翻译过程中尽量将文化因素带来的各种伴随信息准确、有效地加以传递,尽可能避免文化"失真"。  相似文献   

19.
李勇梅 《世纪桥》2011,(23):146-147
功能对等强调译文读者对译文的反应要与原文读者对原文的反应对等。本文拟用该理论来指导中药说明书的翻译,指出在翻译中药说明书时只要译文从格式和内容上与原文达到功能对等,就达到了翻译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杰罗姆模式、贺拉斯模式及施莱尔马赫模式作为三种翻译模式,各有其不同的语用特征:杰罗姆模式侧重叙事行为,贺拉斯模式侧重施事行为,而施莱尔马赫模式则要求翻译能反映原语言的语用学特征。在翻译实践中,我们不能用一个标准来衡量所有的译文,应该根据原文风格、原文体裁和译文读者、译文风格选用不同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